東南大學 姜金麟 陳 南
摘要:文章從互聯網思維出發,探析互聯網思維對于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的影響,提出了產品造型設計的互聯網思維。主要包括造型設計的用戶思維、極致思維、跨界思維三個方面。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 造型設計 跨界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096-02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thinking on the designof product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internet thinking of modeling design whichIncluding user thinking, extreme thinking and cross-border thinking.
Keywords:Internet thinking Modeling design Cross-border
引言
近幾年,互聯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并不斷地影響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百度公司李彥宏提出了互聯網思維的概念,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這一思維被不斷完善。如今互聯網思維已經深入各行各業中,并在各個領域中不斷演化出全新的理解與含義。
互聯網思維對于設計領域的影響也在逐漸展現出來。隨著第一款Iphone的發布,蘋果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蘋果熱”。蘋果的產品設計理念被廣為推崇,被各大廠家廣為模仿,引發了新一輪的產品造型風格熱潮。如今,這一潮流已經衍生到了各行各業,其中以汽車行業最為搶眼。隨著互聯網企業造車運動的興起,激起了汽車廠商們對于互聯網時代汽車造型語言的探索,各大廠商紛紛推出新型概念車試圖成為行業中的領頭羊,掌握互聯網時代的主動權。這些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帶著它全新的造型語言展現在大眾面前,引發了人們對于互聯網時代產品造型設計的思考。如何在產品造型中體現出互聯網的設計風格,吸引消費者需求,是設計師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而設計思維是設計的核心,了解互聯網思維對于產品造型設計思維的影響能夠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互聯網思維在造型設計領域的演化與應用。
一、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是指利用不斷發展壯大的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來重新審視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以及整個商業生態 [1]。互聯網思維分為用戶、簡約、迭代、流量、社會化、大數據、平臺、跨界思維等九個方面[2]。(一)用戶思維。這一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主張結合用戶參與到設計中來。(二)簡約思維。少即是多,用最簡單的方式達到最大最理想的效果。(三)極致思維。主張匠人精神,對事物保持專注,追求極致。(四)迭代思維。迭代允許將并不完美的產品投入到市場中,通過更新換代,不斷完善,從而縮短產品開發周期。(五)流量思維。說的通俗點就是加大人的流量,吸引大批用戶形成基數龐大的粉絲效應,從而獲取更多的用戶,獲取利益。(六)社會化思維。將用戶通過社交媒介將企業與個人緊密聯系起來,打通個人與企業的信息交換通道。(七)大數據思維。通過對用戶各個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獲得用戶需求。(八)平臺思維。平臺思維的核心就在于打造一個全新完整的生態圈,比如阿里巴巴的淘寶購物平臺,將個人與商戶,買賣與交易完美融合。(九)跨界思維。跨界思維主張從多維度出發看待問題解決問題。以上為互聯網思維的幾個特點,在設計領域中互聯網思維也得到了進一步演繹,影響著互聯網時代產品設計的方方面面。
二、產品造型設計的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設計媒介、設計方法與設計形式發生了轉變[3]。互聯網九大思維方式在與傳統設計思維的碰撞中逐漸形成了設計的互聯網思維。在這一背景下形成了產品外觀造型設計的用戶思維、極致思維、跨界思維。
(一)產品造型設計的用戶思維
用戶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主張結合用戶參與到設計中來。產品造型設計的互聯網思維其核心也在于以用戶為中心,讓用戶來
定義產品。傳統的以用戶為中心的人本設計理念要求用戶參與到設計的整個過程中,從前期用戶調研出發,挖掘用戶內心深層次的需求,明確用戶喜好,從而設計出樣品。在完善設計樣品的過程中結合用戶體驗進行產品的完善。在這一過程中用戶并不是全程參與,而是在關鍵性節點參與設計的調研,功能開發,產品體驗。因此在傳統的設計流程中設計師根據對用戶的研究來定義產品的設計,這樣就可能造成用戶與設計師對設計理解上的脫節。因此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這一理念又進行了升華,主張在設計過程中由用戶來定義產品。雷軍曾說過我們只做用戶需要的手機。小米通過自己搭建的互聯網平臺,通過與粉絲的實時交流,由粉絲定義自己對于手機的需求,在手機開發設計流程中完全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進行設計開發,在后續的軟硬件迭代過程中根據粉絲回饋的信息來升級換代。通過這樣的方式小米手機獲得了大量用戶的追捧,形成了自己的粉絲群體,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小米由用戶定義產品的思維模式無疑是成功的。隨著互聯網+的時代的普及,用戶對于產品有著更高的個性化要求,使得產品的創新空間大為提升[4]。“定制”也因此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用戶對于產品的訴求已經不滿足于功能,用戶渴望在產品中進行情感得個性化表現,彰顯自我。這一訴求符合馬斯洛需求的自我表現的需求,在互聯網時代人們迫切渴望表達自我,曾經的QQ空間與現在的微博將用戶渴望表達自我的需求發揮到淋漓盡致。因此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逐漸開始追求個性化定制,這就需要用戶與設計師更多的交流,讓用戶來定義產品這就要求用戶與設計師的溝通要更為緊密。例如紅酒品牌卡素,卡素主張用戶參與到設計中,通過用戶與設計師的合作將更多的想象力與設計元素融入到產品的包裝設計中,讓定制的產品表現出全新的生命力,帶來全新的心理感受與體驗,在這一過程中產品的內涵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詮釋。卡素的“只為你創造”的私人定制理念符合年輕一代主張張揚個性的價值觀,因此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然而傳統的造型設計階段用戶與設計師并沒有進行互動,設計師單方面根據調研結果進行著產品的造型設計,而忽略了用戶的真正審美需求。因此只有結合用戶參與,思考用戶審美需求,用最為平衡的方式協調設計師與用戶審美的差異,減少二者之間的隔閡才能在互聯網時代中吸引用戶注意力,設計出符合用戶審美的產品。
(二)產品造型設計的極致思維
產品造型設計的極致思維,主張匠人精神,以最簡約的設計,滿足最大化的需求,以設計出超出用戶預期的產品為目標。這就要求設計師從消費者眾多的需求中提煉出最核心的需求,并對其進行整合、再設計。用最少的藝術,解決更多的問題,發揮匠人精神,設計出超越用戶期盼的產品。
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面對琳瑯滿目的信息,用戶耐心越來越缺失。面對眾多的產品,有的產品暢銷,有的產品則無人問津。從市場對于蘋果手機的追捧中,可以看出互聯網潮流下用戶對于產品極致的追求。蘋果的設計理念強調以最少元素滿足最大化的功能訴求,主張大道至簡,至簡無形的禪學理念。強調產品最原始的內在魅力,
在設計中凸顯出產品的本質特征,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又給予人類躁動的內心以慰藉。這種追求極致的思維,體現出的極簡的造型形態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環境中為用戶提供了別樣的體驗,營造出了空靈靜逸的感覺,即滿足了用戶的使用要求,又在深層次上滿足了用戶精神層次的追求。
蘋果的成功引領了一輪全新的工業設計浪潮,越來越多的產品風格都應用了極簡的造型理念。在奔馳的最新概念車VISION TOKYO的設計上便反映出了這一理念,這款概念車設計前衛充滿科技感,整車曲面光滑圓潤,幾乎沒有一根線條,在充分考慮用戶的使用需求后將內部空間極大化,從而形成單廂式的極簡造型,在內飾的造型上則突破常規采用了環繞式座椅布置,將客廳搬進了汽車內飾中,帶來了互聯網自動駕駛時代用戶新的出行需求解決方案。奔馳對于互聯網時代交通工具設計發展趨勢的探討,在汽車設計領域中掀起了一陣狂潮。
但是極致并不代表極簡,市場上更多充斥的是無意義的極簡造型形態,更多的是流于表面的對極致思維的誤解。因此在互聯網信息躁動的時代背景下要求造型設計中運用極致思維思考產品形態,在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的情況下,用最少的藝術,傳達一切信息,抓住用戶眼球,傳達出產品最本質的魅力,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向往。
(三)產品造型設計的跨界思維
跨界思維主張突破傳統工業講究精準控制的嚴密思維方式,尋找專業與人文、傳統與創新、感性與理性的交叉點,進行自我審視,重塑自我。簡單來講,造型設計的跨界思維方式主要強調通過對各個領域的融合,從而設計出富有新鮮感和創意性的產品[5]。隨著互聯網浪潮的襲來,各個行業的邊界逐漸變得模糊,原本看似毫無關聯、毫無競爭的產業在互聯網時代被重新塑造,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曾經的手機三巨頭諾基亞、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被專注于電腦領域的蘋果與谷歌所顛覆。傳統的通信行業被微信攪得天翻地覆。互聯網帶來跨界的影響顯而易見,這場跨界競爭也在重構著傳統的設計模式,使得設計越發多元。在標志的FRACTAL概念車設計中設計師從服裝領域汲取靈感,將面料的撞色與拼接運用到FRACTAL的外觀造型設計中,塑造出了黑白雙色的設計風格,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在內飾設計中,設計師則應用了建筑設計領域參數化設計的概念,將內飾面板用特殊紋路的白色面料進行參數化布局,營造出了極強的未來感,反映出了標致汽車對于未來造型語言的探討。從汽車領域造型設計的演繹中可以看到跨界思維的運用使得汽車形成了獨特鮮明的造型語言,這一獨特的造型語言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各行業互相融合的特點,因此跨界設計思維也是互聯網造型風格的一種體現。
互聯網思維使得設計具備了更好的包容性、兼容性,使得設計呈現出多維度的可能,為設計帶來全新的靈感源泉。因此設計師應深刻理解跨界思維這一力量,對于跨界思維的理解不應當局限在傳統技術的跨界這一層面,應該突破時間、文化、信仰、功能、行業等多維度的限制從而形成物質與精神、日常生活與設計、傳承與創新共贏的局面[6]。
結語
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推動著各個行業的改革與發展,傳統的設計思維也已悄然發生了改變,我們應當積極接受互聯網的沖擊,改變固有的傳統思維模式,緊抓互聯網機遇實現設計的升華。
參考文獻
[1] 董斌.互聯網思維主導的汽車功能與形態設計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
[2] 趙大偉. 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 25-27
[3] 李靜妤,陸天奕.論互聯網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方法和表現特性[J].設計,2016,29(17):61-63.
[4] 薄其芳,賈樂賓,楊梅.互聯網時代下產品設計教學中交互智能化語義研究[J].設計,2016,29(7):102-103.
[5] 連曉萌.跨界思維——當織物藝術遇見首飾[J].設計,2016,29(21):41-42.
[6] 宋江超. 跨界設計思維研究[D]. 南昌大學,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