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017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論壇主論壇之一的“創意2030高峰論壇”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大銀幕廳開幕。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小明,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巡視員劉暉,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冬亮等領導出席論壇開幕式。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戰略規劃助理總干事漢斯·道維勒、以及來自美國、以色列、芬蘭、巴西和澳大利亞等10余個國家17個城市的政府、企業和高校代表參加了論壇開幕式。
出席創意2030高峰論壇嘉賓合影
圍繞北京“設計之都”建設,對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意2030高峰論壇由“創意的力量:連接城市過去與未來”“創意2030研討會”等系列活動組成,將持續3天。論壇圍繞遺產和智能社會,以中國發展凝聚合作,用“創意”探索未來城市治理的方案、工具和方法,以及新型的城市創意合作機制,以全球視野為北京城市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巡視員劉暉致辭
“創意產業是‘鼓勵創新、尋求公平、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發展道路’最強大的源頭之一。”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巡視員劉暉說到,“2012年,北京以最鮮明的兩個特征‘科技創新’+‘文化創新’,被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設計之都”的建設,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全市產業結構升級和科學發展的重要引擎。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冬亮做主旨演講
“此次論壇從理論探索的角度探討城市的發展途徑和城市間的創意合作。國際視野下創意城市發展理論的探索有助于推動北京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建設工作,提高北京‘設計之都’品牌影響力。”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冬亮說道。
創意2030概念的提出是立足于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對接國家“一帶一路”,促進國際城市間的創意合作,為全球范圍的創意設計領域對話與交流提供高端平臺,將來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傳播中國聲音。
創意的力量:連接城市的過去與未來
創意2030高峰論壇聚焦城市層面的“創意”。其重要板塊“創意的力量:連接城市的過去與未來”論壇以創意連接城市建設和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主線,來自設計、文化遺產、建筑、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20余位國內外官員、專家和產業代表,跨國別、跨領域、跨學科多角度地分享他們關于創意與城市發展的觀點和項目經驗。
創意連接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城市復興
▲漢斯·道維勒,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創意2030
漢斯·道維勒是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戰略規劃助理總干事。他認為:“從城鎮視角探索創意和可持續發展的聯系,成為當前國際城市合作中一個重要內涵,這也就意味著城市中會選擇創意,讓創意作為他們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戰略性的要素。”
▲帕特里克·巴托斯,林茨奇跡
奧地利林茨文創產業高級主管帕特里克分享了林茨工業小鎮如何成為歐洲前5名的創意城市,從保留工業基礎、積聚人才、舉辦多媒體藝術活動等8個因素闡述了林茨奇跡誕生之緣由。
▲王昱東,北京設計周與城市活力激發
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副總經理王昱東分享了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基本情況,以及未來創意、設計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對北京城市建設,尤其是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西爾維婭·桑托斯,如何通過對文化遺產的合理應用推動經濟發展
巴西桑托斯市經濟創新辦公室主任西爾維婭分享了桑托斯市致力于用電影產業作為當地重要的經濟的驅動力的經驗,他們注重文化生活廣泛的參與度,確保各個層次人群的融合,尤其最弱勢的人群,提高電影在培育社會凝聚力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
▲張濤,傳承·傳播——創意連接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城市復興
北京建院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副總經理張濤分享了杭州G20國際峰會場館和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建筑和室內場館項目設計理念,闡述設計師如何將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理解植入到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具體項目。
▲凱嘉·沃萊特,底特律汽車制造業面臨的困境以及創意與創新帶來的機遇
底特律LAAVU工作室設計策略合伙人凱嘉.沃萊特分享到底特律在經歷了工業衰退的陣痛后,設計正在這個城市成為他的新生動力,也是成為這個城市非常重要的就業的杠桿和經濟引擎。
▲郭宇,以人為本的創意城市設計
加意新品創始人兼CEO郭宇分享了他對城市設計的一些思考,認為文化創意和科技這兩股力量正在迅速改變著城市。
▲徐挺,深圳設計之都
深圳市設計之都推廣促進會秘書長徐挺分享了深圳作為教科文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的建設經驗,介紹了深圳設計周及全球設計獎等項目情況。
▲孫群,主持人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副主任孫群作為論壇開幕式和論壇主題1的主持人簡單分享了關于城市、創意、可持續的思考。
2
智能社會:創意推動城市的未來
▲賈偉,共享設計
洛客共享設計平臺創始人賈偉分享了在想象力時代,洛克如何打造共享設計平臺和超級IP產品的經驗。
▲邁克爾·哈德森,創意維多利亞
澳大利亞墨爾本經濟發展部創意維多利亞設計戰略總監邁克爾·哈德森分享了墨爾本關于“設計與城市”的經驗,從政府資金投資、項目建設、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介紹了“創意維多利亞”項目情況。
▲吉迪恩·施梅林,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創意設計
以色列特拉維夫-雅法市政府發言人和新聞媒體傳播總監吉迪恩·施梅林通過介紹市政廳設計、彩色斑馬線、救生塔改造的海景酒店等創意項目分享了他們城市在創意藝術設計和技術幫助重新啟動城市活力的經驗。
▲解建軍,全球峰會形象設計
東道品牌創意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解建軍分享了他們參與APEC2014、G20峰會會議系統等全球重要會議形象設計的經驗
▲雷海波,科技中的設計和設計創業
太火鳥科技創始人\CEO雷海波分享了他關于設計師在科技中創業,在互聯網領域創業的思考和太火鳥項目進展。
▲彼得·波利特,政府建筑師的角色
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建筑師彼得·波利特介紹了作為政府設計部門需要如何從城市整體規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制定、設計、評估一個建筑項目。
▲蔡瀟,以跨界促生變革
科學藝術研究中心發起人蔡瀟分享了她對科學跟藝術交叉融合,跨界發展的相關思考。
▲施路遠,設計中心的兩層意義
城外誠DXD北京設計互聯中心總顧問施路遠由設計故事講到設計中心意義,分享了建設DXD北京設計互聯中心的經歷。
▲彼埃爾·費利昂,塞繆爾·吉蒙,一個致力于城市創新發展的蒙特利爾文化歷史新地標
加拿大蒙特利爾Manoeuvres/Tour Aiguillage 聯合創始人兼設計師彼埃爾·費利昂,塞繆爾·吉蒙分享了設計改造蒙特利爾城市中心老街的經歷,他們希望自己的設計能體現他們的文化和國家本土色彩,又反映當地社區人們的需求。
▲周榕,走向硅碳合基的未來城市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周榕分享了他關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對城市建設的沖擊,以及未來城市如何發展的思考。
▲雷奕安,未來智能三維城市中的日常生活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雷弈安分享了他從物理學角度對未來智能三維城市建設和人們日常生活的大膽設想。
▲覃京燕,量子思維與人工智能對創新設計的影響
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覃京燕分享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于人類思維模式、創新設計發展產生的影響。
▲張曉明,主持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曉明作為論壇主題2的主持人簡單分享了關于文化創意與可持續的思考。
我們陸續推出本次論壇嘉賓對創意、城市、可持續的獨家見解,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