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 薛 甲
摘要:文章從研究竹材料的特性入手,闡述竹產品的應用及創新設計的方式,分析竹產業作為綠色產業的價值并探討其應用途徑與趨勢,文章目的在于使人們對竹產品有更深刻和全面的體會與了解,為竹產品的制造業能更好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竹產品 創新設計 綠色產業 文化創意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8-0033-02
Abstract:By studying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material,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bamboo products, innovative design and method, and it analyzes the value application method and trend of bamboo industry used as a green product. This thesis aims to make people have a more profound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mboo product and provides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on better developing of bamboo products.
Keywords:Bamboo product Innovative design Green product Cultural creativity
一、竹產品設計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國的毛竹產量居于世界首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深入人心,在這種國際大環境,易種植易繁殖生長周期短的竹子在資源節約與生態環境保護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追溯我國竹制品運用起源,在我國古代竹材料主要運用于住宅的建筑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中, 如桿欄式的建筑、炊飲器具、消暑用具、家具等。分析國內的家居市場中竹制品的應用現狀,現在的竹產品主要應用范圍很廣泛,特別是運用在地板,隔斷,茶具與家具中,但是很多消費者對文化創意類竹產品的功用還很陌生。文化創意產品其創意來自文化的產品設計,主要是透過文化器物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因素,予以分析轉化成設計要素,并運用設計為這文化因素尋求一個符合現代生活形態的新形式,并探求其使用后對精神層面的滿足。
現代家居環境倡導簡潔“綠色”設計理念,竹產品作為東方文明的象征以其別具一格的審美性和環保性越來越凸顯其優勢,受到很多消費者尤其是知識階層人士的青睞,竹材銷售市場從南至北逐步擴大,但總的來說我國文化創意類竹產品的生產規模仍然不大,反觀國外的竹制品市場已經把擁有竹制品作為一種時尚生活,竹制品暢銷東南亞與歐美市場。對比國外竹產品市場,國內市場尚未形成氣候,當然這同企業與媒體推廣力度不夠也有很大關系。從美學角度講,竹產品是觀賞與公共藝術、科技與生活美學、互動與文化旅游的共同審美結果,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跨界融合,通過創新生活的復興,如材料的利用與再利用,是竹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1]在造型方面我國的竹產品設計形式還很單一,技術方面還可以多研究以運用到竹材設計上面,制竹的工藝技術還有待提升,因此竹材料有很多市場潛力等待我們挖掘。本文以新的時代大環境為立足點,對竹產品的傳統應用方式進行新認識,在色彩與造型設計方面的探討新思路。
二、對文化創意類竹產品的設計探索
(一)竹制燈具的設計案例
(如圖1)竹材具有自然天成的特性,其紋理具有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其色澤高雅,柔和溫馨,可減少近視的發生,竹材自然的顏色和特殊的紋理是典雅與高貴象征。由此可見竹材的優良特性是竹材拓寬應用的基礎,在發揚其優良特性的同時我們要認識竹材作為成型材料結構不均勻、壁薄中空難加工、耐久性差、易變形褪色等缺點使其應用受到極大阻礙。所以在滿足產品功能造型條件下,忠于原材料,維持竹材的自然形態,展示竹材的自然美,才能使產品達到與自然融合的設計內涵和語義。[2]
竹筒燈具的設計運用竹子柱體外形與可再生的特性結合易操作加工的特點。制作時首先用切割鋸切割竹筒;然后用砂輪機削皮;后用粗打磨機對竹產品雛形進行粗打磨、塑形;再用細打磨機對竹產品進行細打磨、拋光;用擴孔機對竹面進行開孔、擴孔,還可以根據竹子的柱形和中空特征,對一節完整的竹子進行切割成兩部分,利用圓軸把兩部分連接,組合可調節的臺燈,也可將燈泡安置在竹子的下半部分,利用竹節固定燈泡;上半部分內置反光紙,使光線柔和、覆蓋范圍更大,當臺燈閉合時是一節完整的竹子,體積小,收納方便,整體性強。如圖所示竹材本身融于空間的自然性強,增加了臺燈的觀賞性,還可以通過竹筒削皮、打薄、打孔等制作工藝,制作出具有現代風格的竹制吊燈燈罩,將現代家居的形態由古老的竹材呈現,碰撞出復古又藝術感十足的典雅美感。
(二)文具類產品的設計案例
(如圖2)竹子空心象征品格虛心能自持,竹的特質彎而不折,折而不斷,象征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竹節必露,竹梢拔高,象征做人高風亮節,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態特征總結升華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其內涵已形成中華民族品格、稟賦和美學精神的象征。設計竹產品時賦予其能夠代表中華文明的“境界”,并將中國傳統設計文化的精髓傳承,重構綿延數千年的民族情感,這也是設計中不可忽視的方面。[3]竹材色澤柔和、紋理清晰、手感光滑、富有彈性,將竹材作為文具不僅能給人以良好的視覺,嗅覺和觸覺感受,還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回歸中國文化氛圍。
如圖所示我們可將竹材制作成為竹制筆架設計,造型設計的創意點是以南方部分地區特有的竹瓦屋頂為設計靈感,將半圓弧截面的竹筒正負交接,凸面用開孔器開孔插筆,用激光切割出橫向槽,可放置便簽紙或名片等;凹面可水平放置其他學習用具,在竹材漂白時可用雙氧水對竹材料進行漂白;還可用碳烤機器對竹材料進行高溫加熱,以防止變形、開裂;最后再用激光切割機于對竹材料進行精致的雕刻及鏤空造型。還可用竹條或竹片編制插筆網格來固定筆將竹材制作成為便攜筆筒設計筆筒,以解決常見筆筒和筆盒無法固定筆具而導致筆具受損的現象,在底層加入竹炭填充物,盡可能起到一定隔潮,保護筆具的作用。
竹材小硯臺此設計利用竹的圓柱特性,在圓形的硯臺內部是一個小型的CD播放器,可以在書畫過程中享受優美的音樂。竹筒杯托設計(用擴孔機打孔,加強杯子擺放形式的美感。杯托可制作成適用于不同杯型的尺寸大小,起到隔熱的效果,設計的創意之處在于結合了女性身材曲線的線條美)使曲線型與竹子的直線型形成對比,也體現了柔與剛的結合。拓展思維我們還可以將創意竹尺設計竹筒與日歷相結合制作;還可以運用竹筒截面半圓弧的造型特征制作竹筒照片夾,設計一款簡單、輕便的桌面照片夾;還可用竹筒的柱狀特性使各圓柱體以軸實現自由旋轉式的開啟和閉合來制作竹制收納筒設計,以進行小件物品的收納;依據材料外形可根據密碼鎖的形式來設計竹筒日歷設計。前面的案例主要是運用竹材料物理上的改變來進行設計,這是一種原生態的用法,竹材料的可塑性很強,我們還可以改變它的物理屬性將其運用到板材中如木地板、竹茶臺、家具材料中,在日常生活中嘗試用竹纖維用做布料或紙張的材料都是很好的應用方式。
(三)家居產品的設計案例
(如圖3)竹材具有自動調節及保持溫度,在通過高溫蒸煮、漂白、碳化后,除去竹纖維內所有營養物質,完全破壞蛀蟲和細菌的生存條件可使竹材不霉變,針對南方部分地區的多雨氣候將其用作竹筒衣架也是極好的運用形式,將竹筒縱向斷開鏈接一端進行開合,竹筒外壁激光切割線槽,通過線和掛鉤將開啟的竹筒定型,實現衣架功能,在閉合時可將雨衣或衣物置于竹筒內收納便于攜帶。竹制簡易收納臺根據竹子圓筒形的特性,將其切割成兩半,根據大小的比例配合,使其既可以方面攜帶,又可美觀的開啟,既承載了收納物品的作用,又美觀大氣,無論放在書桌或是課桌上都及其方便。
竹材具有吸音隔聲、除低音、壓殘響和縮短殘音時間的功能,能有效摒除雜聲還使用者一片寧靜心境,將其設計為竹質理線器可解決日常排插線路雜亂容易繞在一起的問題,理線器的竹筒外殼對插排也起到了到保護作用。“一杯一清凈”水質凈化杯蓋產品利用竹炭濾網進行濾水,杯蓋底部嵌有螺紋可與礦泉水瓶結合,杯蓋可將山泉過濾至礦泉水瓶中直接飲用,其過濾網可更換以方便重復使用,安全衛生還可減少氣喘,過敏癥的發生。
在造型受限的產品中我們可以以竹材為基本材料,用其他材料來代替某部件,如木材、金屬、塑料、陶瓷、玻璃、織物、皮革、紙材、橡膠、石材等材料,可以彌補竹材料加工和材料性質的缺陷,設計方法上以竹材為主體與原產品原有的塑料、金屬等相結合,在細節上配以皮革、織物類材質,更加突出產品的質感增加產品的親和力,讓產品富有情感。[4]竹材料有益于人體保健視力,減少家居空間的噪音,避免過敏性氣喘癥,預防風濕關節炎的作用,同時以竹為材料可以保護環境,也能避免甲醛對人體的危害。
結語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可以得知竹材料在文化創意方面的潛力還有待開發,一是對竹制品的設計和制作工藝的探索研究。我國竹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大多數竹產品的表面處理工藝水平較低,設計的缺失導致產品視覺效果欠佳,且生產效率低,也讓竹產品失去了與現代生活化銜接的機會,很難更大范圍地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中去。[5]二是對竹材料傳統的物理形態進行造型創新,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手法結合,運用其外形進行新的造型設計。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進行竹材料深加工,很多竹產品過分依賴于天然竹材料,而沒有展開復合材料的深入研發,這樣會缺失產品形態的豐富性和審美性。[6]我們可以結合現在的技術把竹子做成廣泛應用的板材,利用竹子的生態特性來制作符合現代需求的設計產品。
文化創意類產品的領域還未廣泛運用到竹材料,隨著我國工業化的迅速發展,發達的科學技術制作出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用竹作為產品設計體現了中華民族以空靈飄逸的審美觀念、優美和諧審美理想和尚儉歸樸的生活情趣。竹產業作為全球公認的綠色產業,擁有巨大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作為一項重要的非木質資源,可以補充木質材料的短缺,我們可以利用竹材料特有的材質和特色發掘出更多適合它木質纖維特點的產品,以上三個案例說明竹材料運用的可行性,竹材料除了現在的運用方式以外,在新方向的運用方式還有待開發。在當今關注全球氣候變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世界竹產業的發展有著切實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何根祥 . 竹與生活 . 城市環境設計 [J] ,2017 (01) : 441-442
[2] 陳光達 . 竹材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 . 現代裝飾(理論) [J] ,2016 (04) : 113-115
[3] 江小浦 . 陳峰 . 中國傳統文化在竹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探析 [J] .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5(12):114-116
[4] 張宗登 . 張紅穎 . 基于現代生活方式的竹產品創新設計思考 [J] . 包裝工程 ,2017 (02) : 96-100
[5] 王艷敏 . 滕水生 . 傳統竹工藝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J] . 設計 ,2015 (07) : 98-99
[6] 余靜貴 . 基于竹文化的現代竹產品設計研究 [J] . 竹子學報 ,2016 (04) :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