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設計藝術學院 秦煌凱
摘要: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歐洲大陸上,具有強烈社會民主主義色彩的福利體系開始形成。全民性、高福利、均平性地社會保障制度前所未有地體現出對人性的關懷。同時在這一時間段,在歐洲北部四國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興起了一種極具影響力的設計風格,史稱:北歐設計,它的主要特征是極簡主義以及對功能性的強調。在眾多的北歐設計師中,維納爾.潘頓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設計作品是北歐設計風格最好的體現,而且他的革命性的嘗試,試驗以及色彩理論等更是深深地影響了之后的北歐設計。他在建筑,家具,燈具,展示等方面的設計都有極高的造詣。他的設計作品是分析北歐設計風格極佳的樣本。
關鍵詞:北歐設計 極簡主義 功能性 民主設計 維納爾.潘頓
中圖分類號:J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1-0086-02
Abstract:In the 1950s, a welfare system with strong social democratic colors began to form in continental Europ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universal sex,high welfare and equability is an unprecedented expression of caring for human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period, the four countries in northern Europe Denmark, Norway, Sweden and Finland rise an influential design style, history said: Nordic design, it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minimalism, and the emphasis on functional. In numerous Nordic designer, Wiener Panton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person, whose design work best reflects the Nordic design style, and his revolutionary attempt, after test and color theory, but also deeply influenced the design of northern Europe. He has great accomplishments in architecture,furniture, lamps and lanterns, display and so on. His design is an excellent sample of Scandinavian design.
Keywords:Nordic design Minimalism Functionality Democratic design wiener Panton
前言
北歐設計風格有著一系列鮮明且跳脫的特點,但是在回歸使用者需求這一特點上,它做得尤為完善。不僅強調精致的工藝技術,同時又注重兼顧人的使用,在求新探索的同時仍然不忘出發的核心。在這近半個世紀的歲月中,北歐設計風格是絕對的主流,一些具有代表性優秀的設計師、建筑師和家具設計師愈來愈掌握到設計的精髓,不斷地在自己的設計領域耕耘,將理性和感性都訴諸其中,各自發展出帶有自己烙印的現代設計風格。其中的佼佼者就要屬維納爾·潘頓。維納爾·潘頓有著與眾不同的視野和思想,他極為熟練地將傳統的北歐設計中的裝飾與圖騰設計風格,轉化發展成為獨特的,線條簡單優雅的現代形式,這與之后風靡世界的國際型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文章通過分析維納爾·潘頓富有代表性地作品,希望能借此更深層次地了解北歐設計的風格特征,富有人文情懷的設計理念,吸取北歐設計發展至今的精華,開拓我們的設計視野,為以后的設計活動注入新鮮的設計活力(如圖1)。
一、潘頓椅
初識維納爾·潘頓的作品是從一把椅子開始的,這把椅子名為“Panton椅”。第一眼見到這把椅子時只是單純地被其創造性的外形,大膽的用色所震驚。雖然如此單薄且柔弱的外形卻能很好地支撐不同的坐姿,還能帶來相當舒適的感受。這把1960年設計出的“Panton椅”是世界上第一把以單一材質,一體成型的熟料椅,同時還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椅子之一。維納爾·潘頓本身是一位建筑師,卻正是因為這把“Panton椅”以及之后在家具上的一系列設計,使他真正揚名世界。維納爾·潘頓憑借其革命精神的創造性設計理念,極具創新,反叛與富有情趣的設計,贏得了無數的設計大獎,包括國際設計大獎,羅森泰設計精品獎,德國聯邦優良設計獎等。
二、維納爾·潘頓及其設計思想形成
(一)游學經歷
維納爾·潘頓學習于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在他進入安恩·雅各布森設計事務所工作之后,雅各布森的雕塑形態的家具設計以及藝術氣質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深深地影響了他,他開始參加設計事務所的一系列原創家具的設計工作,比如著名的“螞蟻椅”{Ant chair}。正當所有的一切都朝著既定的規劃發展時,維納爾·潘頓并沒有局限在傳統的丹麥設計和建筑界中。在兩年之后,他駕駛一輛VW Bulli面包車與他之前的學生Hans Ove Barfoed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歐洲旅行。這輛面包車成為了他的行動辦公室。這種自由又自給自足的方式,讓他得以隨時隨地地記錄設計靈感,也讓他能夠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包括同事、制造商、貿易商等。在他外出游學的時候,也是反抗權威文化及傳統學院派,同時具有否定現代主義藝術的波普運動誕生的時期。加上冷戰后的美蘇太空競賽,更是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太空時代的設計風潮。維納爾·潘頓便是在這樣的時代中積累并形成自己獨到的設計觀點的。在他歐洲旅行時,維納爾·潘頓已經開始研發一款可以讓使用者看到內部結構的椅子。1960年后,經過了數次的實驗,以透明塑料、無接縫以及全透明的Inflatable Seatsin誕生了。作為家具設計史上第一個充氣凳,它代表了維納爾·潘頓典型設計的開始,現在我們在設計中常用的材料比如各種塑料、亞克力、玻璃纖維、海綿橡膠等,維納爾·潘頓都可以算是使用的先驅之一。
(二)潘頓椅的誕生
在建筑上小有成就之后,維納爾·潘頓轉向家具,燈光,紡織品以及一系列的展示設計,最終也在這個領域取得傲人的成就,打破了北歐設計在這一方面的局限。由于雅各布森家居設計對維納爾·潘頓的影響,他在探索新材料以及對他們的應用上表現出獨特的興趣,他創造性地在家具設計領域嘗試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化纖等新材料的試驗和使用,而使他一舉成名的“Panton椅”正是他創新設計的最終成果。第一次見到“Panton椅”的人,一定會被它強烈的雕塑感,艷麗的色彩和優美的線條所打動,因為鮮明的特點,業內也把這把椅子稱為“美人椅”。早在1955年,維納爾·潘頓便開始構思膠合板材質的椅子,也在1956年便設計出一款膠合板材質的“S Chair”。一張完全由塑料制作,沒有椅腿、一體連續成型的椅子仍然是維納爾·潘頓的夢想和目標,然而當時的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制造商竟然無法將他超前的設計投入生產。后來他尋求到米勒公司的支持和合作,便索性在1962年經由巴黎移居瑞士巴塞爾市定居。維納爾·潘頓移居瑞士之后成立了永久性的設計事務所,再將他設計的家具分別由數十家制造商生產。其中一些最具創新性和未來感的太空時代設計,尤其是塑料材質為主的設計,他始終找不到制造商可以生產,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并不斷地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正是他不懈的努力才奠定了1967年“Panton椅”問世的成就(如圖2)。
(三)錐形椅
維納爾·潘頓大師去世之后,世界各地都舉辦過大師的作品回顧展,其中一位回顧展的策展人瑞美爾曾這么評價維納爾·潘頓的設計:維納爾·潘頓的創作力來自讓生活更輕松有趣的動機。他設計的作品有著十分鮮明獨特的設計語言,用單純的,抽象的幾何形體構成設計造型獨特的創意,抽象的造型,大膽的色彩,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創造了許多劃時代的建筑,室內和家具作品。維納爾·潘頓另一件代表作品是“錐形椅”(Come chair)。這把椅子是他應丹麥“重返旅館”之邀,為一間“燃燒空間”酒吧設計室內環境和為之配套的家具。這間酒吧室內主色調為大紅色調,維納爾·潘頓設計的與之配套的座椅也突破了常規造型,并且使用了獨特大膽的色彩。這件作品后來被Plus–linje公司批量生產并投入市場,市場反響非常好,廣受歡迎。
三、平行色彩理論
除了建筑師,室內設計師,家具設計師這些身份之外,維納爾·潘頓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色彩大師。他首次提出“平行色彩理論”的概念,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體現了他典型的“平行色彩理論”——明快的彩虹色調。這一理論成果也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北歐設計的色彩表現。其實北歐設計中的色彩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早期的北歐設計師將極簡主義當作信條,在設計的應用上往往只相信黑色與白色。20世紀40年代左右,北歐設計逐漸走向成熟,在色彩的應用由于受到了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對于人性的關懷,開始傾向于選擇鮮艷亮麗的色彩。
在維納爾·潘頓那個年代,北歐設計風格已經形成了系統且完備地設計理念,但是他并沒有滿足于此。除了在色彩上改進豐富了北歐設計之外,在設計形式上也做出了改變。在北歐家具簡約的風格基礎上,他更加注重流暢的線條運用,而且始終保持著創新,勇敢,反叛和富有情趣的設計思想。也正是因為這些特點,使他的作品在幾十年來一直是時尚,前衛設計的象征。在他的作品中,北歐設計風格的優點仍然表現得很好,而且很好地做到了工業感與自然感的完美統一。在完美繼承北歐設計的同時,他更是憑一己之力打破了北歐設計的同質性(如圖3)。
四、太空時代的嘗試和設計新突破
(一)太空時代
令人震驚的是,在自己的工作之余,維納爾·潘頓還為瑞士Louis Poulson公司設計了一系列具有強烈現代氣息的燈具。在維納爾·潘頓的燈具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太空風格有著獨特的執著和想象。他在太空時代的設計作品充斥著有機形狀的流體形式,材質上也熱衷于使用塑料或玻璃材質。在1981到1984年間,他為Louis Poulson公司設計Vp-Globe吊燈使他連續五次獲得德意志精選設計獎。
70年代末新的設計趨勢開始流行,包括意大利反消費主義的Antidesign和反理性主義的孟菲斯設計,這些新的思想和風潮完全打破了太空時代的設計演變,在這個時期雖然維納爾·潘頓不斷獲得大獎,但是他所堅持的歡快風格卻已然孤立于主流風格之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被人遺忘。當維納爾·潘頓的設計再次被推崇已經是90年代的事了,歐洲各個國家開始有一大批年輕的藝術經銷商開始重新研究維納爾·潘頓的作品,并在網絡上舉辦了太空時代的致敬展覽。
(二)設計上的突破
90年代后,維納爾·潘頓設計的椅子可以看作是他在設計上的新突破。1993年至1994年,他為瑞典宜家設計了Vilbert單椅以及為德國專門制作學校和辦公室家具設計公司VS設計的VS-MOBEL系列椅子等作品都在藝術形態和色彩上達到了新的高度。著眼這一時期的作品,我們不僅能看到極為大膽和放肆的色彩使用以及形式,維納爾·潘頓獨有的設計語言,而且能看到丹麥設計不失優雅的美學品質及工藝靈魂。維納爾·潘頓雖然拒絕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采用天然材料的理念,但他圍繞居家生活的“連續性與整體”的概念,用他自己的方式,設計出集耐用性、統一性和完整性的家具,堅守丹麥設計的傳統精神。
結語
1998年他受邀回到祖國丹麥,舉辦備受期待的個人展,在展覽前12天,維納爾·潘頓突然辭世。可以說維納爾·潘頓是一個永遠固執且永遠年輕的人。他曾自己評價自己“我的目標是挑戰人們使用他們的想象力”。他各個時期的作品不僅在材質和工藝上往往出人意料,在色彩和形式上也極為大膽和放肆,為此他承受了眾多來自傳統設計界的無情的批評,時代觀念和當時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們無從得知當時他的心境和思想,但通過他的作品,我們更多的是看到他對社會、對人類發展的一種樂觀的心態。
參考文獻
[1] 易曉 . 北歐設計的風格與歷程 [M] .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5.05
[2] 王紹強 . 北歐設計 [M] . 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4.07
[3] 李寶煌 . 北歐設計之旅 [M] .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5.04
[4] 陳昱安 . 設計北歐 [M] .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9.03
[5] 曾堅,朱麗珊 . 北歐現代家具 [M] .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2.01
[6] 許美琪 . 西方現代家具史論 [M]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