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建筑大學 設計藝術學院 劉聞名 劉 鑫
摘要:文章對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內涵進行了分析,并對專業研究的外延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從而為推動專業的建設發展提供助力。在產品設計專業建設方面,考慮到該專業與工業設計專業的密切聯系,明確專業研究對象內涵和外延將成為重的研究工作,關系到專業的發展。關鍵詞:產品設計 研究對象 內涵 外延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098-0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object of productdesign, and discusses the extension of professional research, so as to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construction of product desig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los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specialty and industrial design, it is clear that the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research object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work, which is related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Keywords:Product design Research object Connotation Extension
引言
產品設計專業作為交叉專業,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多個學科。明確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內涵,則能進一步把握學科建設方向,并對專業的實質進行揭示。在此基礎上,則可以實現專業研究對象的外延,從而使專業取得進一步發展。因此,還應加強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內涵和外延分析,以便更好地推動專業的建設發展。
一、產品設計專業概述
所謂產品,是指能夠被人們使用和消費,從而滿足某種需求的物品、服務等任何東西,能夠在市場上流通。而產品設計則是要以人的需求為前提,將產品語言轉化為可傳達的內在因素,并將造型等因素轉化為具有情感效應和信息內涵的語義,進而使產品成為信息表達及傳播的載體。在產品設計理論得到不斷完善的背景下,產品設計專業得以成立。在最初階段,該專業被稱之為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直至2011年才正式更名為產品設計專業。所以,產品設計專業是建立在工業設計理論基礎上的,具有工業設計專業的教育屬性,但是在研究對象上則與現在的工業設計專業有一定的區別[1]。目前,產品設計專業屬于藝術學科門類,工業設計專業屬于工學學科。進一步明確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內涵,則有助于進一步認識產品設計專業與過去工業設計專業的不同,進而更好地完成專業教育體系的建構。
二、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內涵分析
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輕工日用品造型美術設計專業”為新中國第一個工業設計類專業,為前無錫輕工業學院于上世紀60年代創建的,最早屬于藝術類專業。發展至1986年,開始進行“理工類”生源招收,并完成了“藝工結合”教育體系的構建。自此以后,工業設計專業就同時包含藝術類和理工類兩個種類的專業。所以從歷史淵源上來講,產品設計專業應該繼承了傳統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的研究對象。但是,工業設計一直以現代工業產品為研究對象,對象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現代消費者的活動方式。隨著時代的變化,現代人的身心狀態和活動方式都在發生變化,現代產品設計也必將發生研究對象性質的變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導消費者的身心發展。就目前來看,現代工業產品設計已經不僅僅以工業產品為研究對象,開始研究由產品構成的“人–機–環境”系統,以便在完成產品物質功能設計的同時,使現代人的審美需要得到進一步滿足[2]。因此,現代產品設計實際上是對物質社會、人類生長環境和自然環境等進行整合,具有深刻的藝術文化內涵。
在產品設計專業這個名稱確立以前,不同學科類型的工業設計
差異不大,擁有基本相同的研究對象。在最初階段,以工業產品為研究對象。發展至后來,則以“人–機–環境”系統為研究對象。2011年,產品設計專業成為了設計學學科下屬二級學科,擁有了明顯的跨學科屬性。在這一背景下,該學科擁有了人文、藝術學、工學和科技相結合的特點,不僅對原本的研究對象進行了傳承,還擁有了自身的鮮明特色。目前,從課程內容上來看,產品設計專業以設計學為主干,完成了產品設計方法學、材料與工藝學和人機工程學等多個課程的開設、而從研究對象的內涵上來看,則不僅包含各種輕工產品,還要以生活用品的改良和創新為研究內容,并需完成產品的人機交互設計。由此可見,相較于過去的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內涵得到了完善[3]。
(一)產品的功能性是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首要內涵一件產品的使用功能是產品的最首要內涵,一個產品之所以有存在的價值是因為它要具備相應的功能,即使用價值,進而才有其存在的價值。產品要為用戶所認可,并能取得經濟效益,就必須從市場和用戶需要出發,充分滿足用戶對產品的使用功能要求。這是對產品設計的起碼要求。同時還要考慮產品使用的安全性、人機工程性、使用的可靠性和易于使用性等。
(二)產品的結構是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重要內涵
產品功能的實現依賴于產品的結構設計加以完成,因此產品的結構是產品設計的重要內涵。產品的結構是產品設計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產品結構設計應符合生產工藝原則和功能最佳原則。也就是在規定的產量規模條件下,能采用經濟的加工方法,制造出合乎質量要求的產品。這就要求所設計的產品結構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制造的勞動量,減輕產品的重量,減少材料消耗,縮短生產周期和制造成本。
(三)產品的使用體驗也充分體現了產品專業研究對象的設計內涵當下的信息化飛速發展,體驗經濟已成為產品開發的一個重要受關注點,用戶在購買產品時很多情況下已不是單純地購買產品,而是購買通過使用產品而獲得的某種體驗和感受。因此,考慮用戶的體驗需求成為了設計的又一重要出發點。產品不僅要成為能夠切實地解決廣大用戶生產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的產品,同時還要在解決用戶使用問題的前提下提高用戶對產品的使用體驗感受。因此,目前的產品設計專業教育還應以實現產品造型、結構和功能設計的綜合設計為目標,在提供可操作和能夠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要的產品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引導人們提高自身審美情趣和進行正確消費,進而更好地展現專業的文化內涵。
三、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內涵的外延探討
作為典型交叉學科,產品設計專業涉及的領域較多,如藝術學、工藝學和材料學等。按照過去的理念,應該以美學和工學的學習為基礎,然后實現對工業產品的設計。所謂的工業產品,則指的是現代批量生產的產品,如家電、日用品等。自信息技術取得快速發展以來,信息電子產品則成為了人們大批量生產的產品,所以顯然成為了產品設計專業的重要研究對象。由此可見,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在內涵上也得到了不斷外延,以達到涵蓋時代產品設計所有研究對象的目的[4]。因此在確定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內涵時,還應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進行研究對象內涵的不斷擴展,進而使有關研究得到進一步完善。正因為如此,產品設計專業的研究對象內涵已然突破了過去工業設計的束縛,將人機交互、服務設計和信息藝術設計等內容納入到研究范圍內,使專業的研究對象得到了不斷完善。
(一)以人為本、以文化為基礎成為了當下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外延由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發展情況來看,隨著時代的發展,研究對象內涵的外延已經成為了必然的發展趨勢。而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進行專業研究內容的拓展依然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從本質上來看,產品設計一直需要以人為本,并且需要以文化為基礎,同時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以人為本絕不是一切以使用者的利益出發,不能狹隘地以人為本。要在關注使用者利益的同時還要考慮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保的因素。絕不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未來的發展。這樣才能做到真正以人為本。以文化為基礎則在當今的時代,要本著與時俱進的思維來研究產品設計,要讓產品具有相應的文化內涵,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體現,以此來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同時還能極大地滿足用戶的精神和體驗需求[4]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將產生極大的需求,以至于人們生活
的方方面面都要完成重新設計,從而以創新為動力帶動人類社會的發展。當下中國“創新”一詞已成為政府非常重視的內容。國家的工業目標正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化。在這一背景下,產品市場也會隨之變化,創新設計越來越受到政府、社會和相關行業的重視。以創新為出發點的設計將成為滿足人們需求的設計。因此,產品設計專業要迎合當前的社會需求大形勢,注重創新同時還要加強與市場的聯系,從市場需求角度進行研究內容的拓展,這樣就能緊跟時代步伐,進一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二)信息技術的融合正在成為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外延就目前來看,在產品設計方面,信息領域產品顯然更受人們歡迎,所以信息技術的引入和融合將成為產品設計專業的重要研究發展方向。信息領域產品設計也將成為專業研究的重要內容,從而使專業研究對象的內涵得到進一步延伸。此外,現代消費者更注重情感體驗,在商品消費中需要時刻展現自己的品位、愛好和情趣。而服務設計能夠實現對服務中涉及的情緒、人、時間等各種因素的有效計劃和組織,所以能夠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在這一背景下,服務設計也將成為產品設計專業的重要研究對象,使專業的研究內容得到進一步拓展[5]。因此,從未來發展角度來看,產品設計實際就是對人類的未來生活進行超前性設計,不僅能夠完成美的形態塑造,還能為人們提供全新生活方式,其研究對象的內涵也將在創新動力的推動下不斷外延。
(三)產品的相關屬性仍然是產品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外延
盡管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產品設計研究對象的外延會不斷引入和融合新的內容,但產品的傳統外觀屬性仍然是我們不可忽視的相關外延。美觀的外形、宜人的色彩、健康的材料和良好的包裝都應成為我們要持續關注的問題。而且是永久性的研究課題。產品設計還要考慮和產品有關的美學問題,產品外形和使用環境、用戶特點等的
關系。在任何時代的環境下,都應設計出用戶視覺和觸覺均喜愛的產品,提高產品的欣賞價值。
結論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產品設計作為交叉學科,不僅需要延續傳統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科屬性,還要體現自身鮮明學科特色,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科的建設。在進行相應的設計教學中首先應本著滿足用戶的使用和體驗要求,運用有目標的發散思維進行設計構思,并結合一定的綜合條件來解決產品的具體設計問題。其次要在產品設計課程中嘗試進行設計師和用戶間的思維和身份轉換,也就是用換位思考的方式來進行產品設計。第三要注重產品設計各個環節的重點難點分析和把握以及解決各環節的實際問題。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提升所設計產品的內涵并外延到相關的其他領域提升產品設計的服務功能。所以,產品設計專業不僅要進行對過去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研究對象的繼承,還要對研究對象的內涵進行不斷完善和擴展,從而使其外延到服務設計和信息設計等多個領域,進而從中獲得創新發展動力。_
參考文獻
[1] 梅梅,岳懷旺. 基于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對象的現代產品設計方法[J]. 包裝工程,2011,06:47-50.
[2] 文艷群,李倩. 基于宗教文化對象的產品設計方法[J]. 雞西大學學報,2014,05:154-156.
[3] 黃佳敏. 論陶瓷產品設計之對象化目標的實現[J]. 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08:212-214.
[4] 劉聞名,林興瑞. 太極思想在現代中式衣柜設計中的視覺引導作用[J]. 設計,2016,06:114-115.
[5] 屠立. 基于對象建模的農機產品CAPP系統設計與應用[J]. 安徽農業科學,2012,32:82-84.
[6] 彭小鵬. 產品設計價值觀的精準量化與分析[J]. 包裝工程,2015,12:139-143.
[7] 邱佳佳.產品形態設計教學中的創新設計思維方法研究[J].藝術研究,2013,04: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