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業大學 包裝設計藝術學院 劉宗明 羅 萍
摘要:目的 探索隆回花瑤挑花文化基因的提取方法及在文化創意設計中的應用。方法 整理歸納收集的挑花文化素材,運用層次分析法解讀其中的設計信息,借助型譜分析法從形態、色彩、內涵因子角度研究挑花文化因子提取過程,結合現代設計手法對因子創新再設計。結論 文化基因的提取過程和在特產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實踐,驗證了方法的可行性,這將有效地提升設計對象的內涵,為基于地域民族文化的設計活動提供借鑒作用,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花瑤挑花 文化因子 因子提取 特產包裝設計
中圖分類號:J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097-03
Abstract:It explores the extraction model of Huayao Cross-Stitch Culture Genes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s in the cultural creative design. Methods: It collects and classifies the data related to the cross-stitch culture, then, interpreting its design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model of the target object hierarch analysis, furthermore, studying the process of extraction in terms of form, color, and meaning of those cultural elements and innovating the selected ones combined with modern design means. Conclusi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design practice in the specialty package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and method ,which can promote the contain of design object. It can be used as an example for other creative design based on ethic culture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Keywords:Huayao Cross-Stitch culture genes genes extraction packagedesign of specialty
引言
花瑤挑花是定居于隆回虎形山地區的花瑤族的傳統手工藝—技藝人不需模具和描模,依靠經驗徒手在平布上按經緯紋路挑制成各種花紋圖案。挑花圖案繁復艷麗,廣泛應用于服飾,被譽為“一部披在身上的活史書”,沈從文曾贊之—“世界第一流的挑花”?;ì幪艋ㄗ鳛閲曳俏镔|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花瑤族特有的民族傳統,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目前,由于社會變遷等現代文明的外在沖擊及族人文化認同感薄弱、挑花制作復雜等內在原因的影響,圖樣數量已從最初的幾千個減少至幾十個,消亡了近90%,挑花文化陷入瀕臨滅絕的境地,亟需新的保護和傳承路徑。
“基因”一詞是生物學術語,指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對生物體的性狀表達起著調控作用,文化基因對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表現出明顯性、延續性特征有著調節作用。在具體的文化創意設計活動中,同樣存在影響設計內容和風格的幾種關鍵文化設計因子,這些設計因子的確定不僅能促進文化的發展,還有助于提升設計對象的內涵和價值。因此,將挑花文化基因與設計融合具有可行性和廣泛前景。
一、研究現狀
“文化基因”一詞最早見述于牛津大學習性學家Richard Dawkins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他認為文化基因是一個與生物遺傳基因相對應的單詞,是文化傳播或模仿單位[1]。在此基礎上,對文化設計基因進行概念和提取應用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施舟人首次提出文化基因庫概念,倡導建立文化基因庫,文獻[6] 探討了半坡文化基因提取與設計應用方法,文獻[8] 研究了傳統文化設計元素的提取模型與應用,但對花瑤挑花文化基因進行系統歸類并進一步與設計結合的研究尚處于空白狀態。挑花文化豐富多彩的圖案和深厚的民族內涵提供了多種設計元素,設計因子的確定,有助于形成統一的風格,增強設計對象的文化認同感和可識別性。基于此,從文化遺傳角度,結合層次分析法,提出建立花瑤挑花文化文檔庫、信息一覽表和文化設計因子提取模型,構建完整的花瑤挑花文化設計因子應用流程,最后以花瑤特產包裝設計為例,驗證花瑤挑花文化和設計結合的可行性,進一步豐富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活動。
二、挑花文化素材的整理
(一)資料收集
運用文獻資料法、田野考察法、訪談法對花瑤挑花展開全面深入的調研。首先,通過查閱文獻、網上資料及對隆回花瑤聚居區、文化館的實地考察,收集包含花瑤挑花文化的實物圖片(如花瑤服飾的筒褲、筒裙、小孩被帶、腰帶、上衣衣領袖口處);其次,通過對花瑤族人以及技藝繼承人的訪談了解挑花文化背景并獲得感性認識;最后,將以上資料進行篩選和整理,為構建相應的挑花文化文檔庫和信息表、方便設計師提取相應設計因子做準備。
(二)資料整理歸納
資料整理按照挑花文化素材的屬性及內在的邏輯關系進行有序的排列分類與層層解構,最終形成能記錄挑花多重信息的、有秩序的文檔庫。
花瑤挑花圖案一般運用在服飾上,通常男裝色彩的裝飾和顏色偏單調,女裝則裝飾繁多、色彩華麗。挑花圖案豐富,主要分為動植物、故事傳說、民俗三類題材,呈嚴格的左右對稱和縱向三層空間(天、地、人)形式布局,橫向或縱向以二方連續方式排列。自然題材類紋樣取材于周邊自然環境、經花瑤人們運用主觀想象抽象加工而成,有杯嘎喲、牡丹紋等,種類最多;歷史信仰類是花瑤歷史傳說、圖騰文化、生殖崇拜集合的視覺表現,如巫儺文化、乘龍過海、蛇圖騰等;民俗類展現了花瑤獨特的歷史生活、習俗,如打滔成婚等。由上分析,圖案包括了紋樣、色彩、內涵、工藝等完整信息,因此,以圖案為分類對象,建立素材文檔庫T,該庫包括自然類、信仰類、民俗類三個子文件夾(如圖1),將挑花圖樣按照題材分類存檔,并分別編號z、x、m,(如圖2)所示。然后,建立相應的信息一覽表,對圖案相關信息進行記錄,方便按需對照信息表快速找尋目標,(如圖3)所示。
三、挑花文化因子的提取
(一)構建層次分析模型
層次分析模型是一種對目標對象層層分離進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層次分析模型可以對龐大的文化元素信息量層層分類歸納,對設計基因進行從宏觀到具體的細化、篩選研究,便于擇取挑花圖樣的主體文化設計基因、去掉細枝末節因素。(如圖4)所示,從文檔庫中選取目標對象,根據目標對象的特征分離,可得到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由進一步的屬性分析將其分解成具體的設計特征要素,得到紋樣、色彩、內涵三種共同的主體設計基因,每一種基因是該類因子的集合,包含了1以上設計因子。其中,紋樣因子和色彩因子屬于顯性基因,內涵因子屬于隱性基因,顯性基因是指通過清楚直接展現出來的視覺表象因素,隱性基因是隱藏在直觀視覺背后的內在深層因素,對視覺結果的產生、過程和生成有著重要支配作用。
(二)構建分析圖譜
為了更直觀形象地展示經層次分析法層層分解后得到的結果,構建了相對應的分析圖譜,對三類設計基因進行編號,以便后續的評價、篩選與應用(如圖5)所示。在應用挑花設計因子的文化創意設計中,由設計師和選取的用戶根據設計對象的訴求篩選三類設計基因,然后進行種內和種間的相互對比評價,得出每種設計因子相對整體設計對象的重要性,最終,由重要性排名得到最重要的設計因子用于設計實踐。
1.紋樣基因
紋樣是最典型的顯性圖案因子,最全面、直接地體現了挑花圖案的視覺特征。挑花紋樣包括主體紋樣和輔助紋樣,主體紋樣大氣沉穩,突出作品主題,輔助紋樣小巧靈活,起到裝飾和平衡作用,二者搭配使整體畫面飽滿有序。紋樣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意義和內涵,是花瑤人們客觀生活環境和內心世界寫照。
2.色彩基因
色彩基因是最直觀的視覺語言,能“先色奪人”, 傳遞著一定的情感信息,對人的審美活動有著強烈的導向作用?;ì幱蒙竽憻狒[,以青白色為主,紅橙黃綠藍等7色為輔,各色彩的使用頻率和用量比例一般不同,因此重要度各異,一般而言,紅色是用量最多的輔色,(如圖6)所示。
3.內涵基因
內涵因子指工藝技術、禮儀因子、情感語義因子、設計理念因子等精神層面的因素,一般具有深刻的民族思想痕跡,凝練了特定的民族氣質。這些深層因素并不以直觀的視覺形式顯示,與顯性基因相互輝映,共同構成花瑤挑花文化的民族特色,其視覺神韻最終也可反映到特征紋樣因子的選取上。
四、設計因子創新設計方法
(一)簡化法
化繁為簡即通過歸納和概括簡化原型內容,保留圖案的主體形態和典型特征,擯棄繁復的造型,使圖案在繼承原型又追求形態變化中趨于生動簡練。(如圖7)所示,對八瓣花紋樣簡化處理,從復雜的紋樣中提煉簡單的八瓣花形態,新圖案簡約大氣,保有一定的民族神韻。
(二)抽象法
抽象法,即精確提取原圖案的典型部分,凝練其特征并運用幾何化法再設計,降低繁復度,以點、短直線、面等抽象幾何象征元素表達
復雜的具象圖案。(如圖8)所示,對牡丹紋花瓣角度和體形做夸張化處理,對花芯則做了復雜的發散變形,新圖案造型更抽象夸張,視覺上充滿張力和運動感,現代裝飾感更強。
(三)重構法
圖案重構是對提取的挑花圖案加以局部或整體分解,以疊加、增減、比例調整、位置變換等方式對提取的典型紋樣、色彩、內涵等因子重新自由組合,構成某些具有象征意義或典型性的符號。(如圖9)所示,對蒂紋變形處理,將柿蒂紋打散為線、面的綜合單體形式,產生3個簡單的四邊形單體,對各個單體變化再組合得到新單體形式,以紅、黃、橙、黑四色調和,綜合紋樣與色彩得到新圖案,最后以二方連續排列,得到新的裝飾圖形。
五、設計應用
(一)挑花文化基因與設計的融合方式
文化因子與設計的結合有助于提高設計對象的文化底蘊,透過設計增進消費者與文化的交流,在塑造地域文化品牌有重要的作用?;ì幪艋ㄎ幕O計因子與文化創意產品主要有兩種結合形式。
1.直接使用
顯性基因與設計的結合,即將感官能直接識別的、具體有形的視覺元素如紋樣、色彩運用到設計中,如將挑花圖案直接印染在女性手提包上。直接應用的方式能快速表達產品內容和樹立品牌形象,使消費者對產品迅速建立一種文化認同感,提高花瑤挑花文化知名度。
2.間接使用
隱性基因與設計的結合,即將挑花文化中的內涵因子,如審美觀念、價值觀、生活習俗等非具象的理念借助其他表現方式展現,形成獨特的民族氣質,如將花瑤族對“天地人”三層空間構圖的審美愛好融入包裝設計中,體現花瑤人對自然和諧的頌揚。
(二)設計因子應用實例
基于對花瑤挑花文化的研究,以當地特產穇子粑包裝設計為例,驗證該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如圖10)所示。由設計訴求出發,設計因子的提取應用過程如下:(1)從圖5挑花文化分析圖譜中,分別提取了b2、b4紋樣因子,c1、c5色彩因子,d3內涵因子;(2)利用現代設計理念對部分顯性因子創新:運用簡化法提取了八瓣花的主體形態,去除了其他細節,結合重構法中的拉伸等方式得到了一個簡單的八瓣新紋樣,作為內包裝的形態,運用抽象法進一步幾何變形,得到六邊形的外包裝形態。(3)直接運用與間接運用相結合:將蝴蝶紋和八瓣花紋樣分別作為裝飾部分直接用在外包裝和內包裝上,外包裝上的八瓣花位于空白視覺中心,突出文化元素,內包裝上的蝴蝶紋圓滿地鋪滿視覺,符合挑花圖案畫面飽滿的藝術手法,同時,色彩上選擇上,選用了在挑花圖案主體色—黑色、出現頻率較高的黃色,黃色也能增加人的食欲,整個包裝的文化設計因子和食品訴求一致,傳達了天然健康的生態理念。
結語
繼承傳統文化的最好辦法是追本溯源并且順應當下潮流的發展。文化與設計的融合,有利于傳揚民族文化,提升設計對象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使設計“神”、“形”兼備,增強消費者的文化認同感,從而形成設計對象的品牌個性,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并提高地方人們的收入。花瑤挑花文化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民族性體現了花瑤族獨特的歷史積淀和豐厚的思想內涵,給予當代設計師無數寶貴靈感的資源,具有審美和實用的雙重功能。因此,基于對花瑤挑花文化的研究,提出了從構建挑花文化文檔庫、信息表到建立分析圖譜、文化設計因子提取、創新再設計應用這一過程的系統方法,并以當地的一款特產包裝設計為例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其他的地域民族文化創意設計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基金資助:2017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XSP17YBZZ026);
參考文獻
[1] [美]波拉克 . 解讀基因:來自DNA的信息 [M] . 楊玉玲 , 譯 . 北京 :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2] 畢鳳霞 . 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J] . 包裝工程.2010,24(8):69-72
[3] 楊曉燕,王偉偉 . 文化導向型的城市標識系統設計研究 [J] . 包裝工程,2010,31(18):77—80
[4] 劉宗明,張宗登 . 中國傳統太極圖形的美學特征及設計應用 [J] . 藝術百家,2011,6(6):210-212
[5] 葉徳輝 . 旅游產品設計中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J] . 包裝工程.2011,24(16):134-137
[6] 馬小非,董繼先 . 產品族形態設計中的符號化遺傳因子 [J] . 藝術與設計, 2011,12(5): 196-198
[7] 茍秉宸 . 半坡彩陶文化基因提取與設計應用研究 [J] . 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011,4(4):66-69
[8] 白瑞榮 . 貴州苗族服飾圖案在旅游工藝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J] . 包裝工程,2013,34(22):24—26
[9] 王偉偉 . 傳統文化設計元素提取模型研究與應用 [J] . 包裝工程.2014,24(6):73-76
[10] 王偉偉 . 漢代服飾文化因子提取與應用研究 [J] . 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15,12(1):79-83
[11] 盧維佳,何人可,肖狄虎 . 基于岳麓書院文化的創意產品設計 [J] . 包裝工程,2015,24(24): 105-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