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隋懷
西北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負責人、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教授
編輯_Edit_ 李杰 李葉
余隋懷,西北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工業設計專業負責人、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教授,陜西省工業設計工程實驗室主任,西北工業大學南通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西北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蔣氏基金工業設計培訓中心(cfidtc)副主任。教育部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科技部“國家工業設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2012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評獎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交互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常務理事,陜西省教學名師,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
先后承擔國家“十五”、“十一五”以及“十二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863”項目十余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科學基金、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工業設計及相關領域課題10余項,主持完成優秀留學歸國人員資助項目4項。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著作4部。近年來完成的科研項目主要涉及航天(承擔了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九號等國家載人航天領域重大工程的工業設計任務)、航海(承擔了某型號載人深潛器的艙內布局和人機設計任務)、航空(某型號戰斗機駕駛艙人機工效分析以及大型運輸機工裝平臺的工業設計任務)、交通工具及機械裝備工業設計、文創產品開發等領域。并先后主持完成了工信部“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辦法”、“國家工業設計師技術資格認定辦法”等政策研究課題。
《設計》:“設計思維”其實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東西,普通大眾很難理解。您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話談談何為“設計思維”?
余隋懷:設計思維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的創新方法論。設計思維可分為定義問題與解決問題兩個階段,如圖1。
設計思維是一種從“人”出發,把“人”的需求放在中心,再通過理解、觀察、綜合、創意、原型、測試、迭代等工作流程,把“需求”變成問題的解決方法。
設計思維改變了“設計就是為了讓東西變得好看”的認知。
設計思維的很多工具與方法都來自“老工具”。設計思維將這些工具組合,使其發揮了巨大的創新能量。
《設計》:“設計思維”這個概念是什么時間引入國內的?您定義的設計思維是怎樣的?怎樣才算一個好的設計思維?
余隋懷:設計思維引入中國的時間大概是十多年前。我定義的設計思維就是以人為本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好的設計思維一定是在深入了解了消費者的需求的基礎上,在人的需求、商業的可持續性、技術的可能性之間尋找機遇,如圖2,經過充分的思維發散與收斂,選擇最優方案,快速制作原型并測試,最后經過多次迭代定型方案。
《設計》:“設計思維”的關鍵詞是什么?如何才能培養出設計思維的思維方式?
余隋懷:設計思維的關鍵詞是:以人為本,用戶需求洞察,同理心,問題定義,機會與洞見,原型速做、測試與迭代。
為了培養設計思維的思維方式,就要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中推廣設計思維教育,從以往打造完美作品的思路向商業設計的思路轉變。大學的設計教育須系統化地將定義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框架植入。非學歷教育應該在相關的培訓機構中設置設計思維課程,給職業設計師與管理者提供設計思維培訓。
《設計》:“設計思維”概念進入中國后,是否有中國特色的發展和演變?
余隋懷:目前設計思維在中國還處于普及和起步階段,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應用,所以中國特色的設計思維發展和演變還沒有完全形成。未來一定會有適合中國國情的設計思維在中國推廣。
《設計》:您從事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多年,設計思維在當中是否發揮了作用?
余隋懷:在我們的文創產品研發中,設計思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充分運用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調研用戶的需求,強調設計思維主導研發的過程,設計的產品都要快速通過市場檢驗,再分析迭代,再測試等環節,保證了文創產品的研發成功。設計思維提升了文創產品的開發效率,減少了成本損失。設計思維驅動的文創產品開發流程如下:1. 用戶需求的深入調研;2. 搜集國內外類似商品資料;3. 分析優秀與失敗的此類商品(設計評價,網絡營銷數據);4. 文化需求分析;5. 發現用戶痛點或尋找滿意點;6. 發散思維;7. 跨專業方案優化(文化,科技,設計,市場……);8. 原型速做;9. 測試;10. 小批量;11. 大貨。
《設計》: 設計思維是如何驅動創新和產業升級及轉型的?
余隋懷:設計思維的目的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從人、自然、社會出發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與技術,解決面臨的日益復雜的問題。設計思維可以幫助企業創建以設計為主導的創新體系,建立有效的創新流程,激發員工創造力,提供消費者滿意的商品,提供給用戶良好的服務。這些都能極大地提升企業創新力,并加快產業的升級及轉型。
《設計》:您認為中國工業設計在產品創意與設計思維方面有何不足之處?
余隋懷:我國產品創意與設計思維關注的范圍很小,過多地偏重了設計的美學價值,忽略了創意產品的消費者需求、商業的可持續性與技術的可行性問題。產品的開發是個系統的過程,而設計思維恰恰是系統化的思考。目前我國的產品開發最突出的問題是缺乏消費者需求的深入洞察、問題的定義以及原型測試。設計的不規范導致失敗的例子很多。
《設計》:在西北工業大學的產學研融合當中,設計思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余隋懷:西工大在產學研中,首先運用設計思維做好頂層設計,定義并分解問題,組成團隊解決問題。其次我們與用戶深入溝通和交流,發現其潛在的問題,創新性地提出了“十字型產學研合作模式”,如圖3,在產品研發、產品策略、企業文化、多學科協作多維度展開合作,組成跨學科的團隊,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以及改進創新流程,開發面向市場的好產品,為用戶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設計》:國內也開始在基礎教育階段推廣設計思維,您如何看待?如果參與其中,您會如何開展工作?
余隋懷:國內開展基礎教育階段的設計思維推廣教育非常有意義。我們國家大力提倡創新發展,而創新人才成為關鍵因素。從基礎教育階段開始創新教育,對未來中國成為創新大國的意義非常大。我已經計劃在小學生階段展開設計思維創新課程,用通俗的語言就可操作的流程,激發孩子們對創新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隨著科技的發展,市場變化越來越快,作為工業設計師,怎樣去提升設計思維?有什么學習方法?
余隋懷:工業設計師的眼界要開,要善于學習新的設計理念與思維。建議工業設計師多學習、吸收外國先進的設計教育理念。比如斯坦福、哈佛、代爾夫特、米蘭理工等大學的設計或創新學院的設計理念與課程、美國IDEO公司的設計項目,對我們都是很好的借鑒。
此外,讀好的參考書也是提升設計思維能力的好方法,如《設計沖刺》《設計改變一切》等著作就是很值得一讀的。
最后還要勇于實踐,知行合一。只有在實踐設計思維的過程中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設計》:請您分享幾個成功運用設計思維的代表案例。
余隋懷:華為的P20 pro手機,能洞察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首先提供了具有顛覆性的AI手機超級夜景拍攝,如圖4。
西門子公司的蒸發皿式保鮮盒,充分運用了設計思維的兩個階段,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經過一系列的迭代,創新推出了不用電的保鮮盒,解決了非洲食物保鮮的問題,如圖5。
小米的自然風電風扇,捕捉到人們對真正自然風的潛在需求,采用變頻直流電機驅動,測試自然風并獲得時間與速度函數,應用到普通的電風扇上,給用戶提供了良好的體驗,如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