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雜志|伊天夫:文理融通·至精至誠·兼濟天下——設計學建設中的“新文科”精神

        0

        伊天夫教授,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常委、舞臺美術系主任、演藝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副會長,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照明學會第七屆理事會舞臺電影電視照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演出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演出場館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2005年《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20年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舞臺燈光設計創作與體現》。

        我們這個時代非常特殊,一方面科技革命把我們帶向了同一個方向,共同去探索星空宇宙的奧妙,另一方面又使社會發生了新變革,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分裂和對抗。在這個特殊時代,我覺得生活變化特別迅速,而且還充滿著矛盾、沖突和發展的不確定性,以至于人們要共同面對復雜的挑戰。身處困境的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我覺得是大家都要思考的一個話題。

        我個人認為,“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以及人才知識結構培養的創新,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困境。“新文科”是在新時代需求下應運產生的,不僅有無域之疆的新思維,而且還有互融共生的新視野,以及兼濟天下的新高度。它會形成新的創新學科,會創造一個和而不同的世界,給出“新文科”自己應有的答案。我覺得“新文科”特別倡導大人文思想、大人文精神,它以至善的理念面對我們今天的世界和天下。只有在這種人文精神觀照下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向內修心以至善,向外則改造世界以求新,并最終使人與人、人與自然構成一個和諧統一的命運共同體。


        昆曲《靈烏賦》 舞美設計:伊天夫


        我從三個方面分享一下我對“新文科”語境下設計學科的思考。

        一、對“新文科”精神的理解

        我個人以為“新文科”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無域之疆、互融共生、兼濟天下。

        1、“新文科”特別倡導“無域之疆”的精神

        “無域之疆”一是內容的無域之疆,“新文科”特別倡導開放包容,特別強調了全人類知識體系內一切有益于人類、社會進步的文化、科學、知識都納入“新文科”范疇;二是空間的“無域之疆”,“新文科”精神立足中國、面向人類、面向世界,摒棄狹隘的地域種族觀念,強調世界范圍內人類精神價值的共有和共享;三是精神的“無域之疆”,它特別追求遼闊,追求深遠,在追求人類精神價值的過程中,它強調對人類精神價值的終極追問。我們通過數字經濟使設計學轉型發展的過程中,不僅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更為重要的是人內心的向善精神要得到弘揚深化,這是特別重要的。 

        “新文科”特別要求我們對人類命運的關注,我們在“新文科”建設中倡導“無域之疆”就是倡導全球合作,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的社會問題、自然問題、生態問題的治理上取得成果,也只有這樣,“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設計學建設才會為社會作出更有意義的貢獻。

        2、互融共生

        “新文科”倡導互融共生,是指學科與學科間、學科與非學科間的交叉、跨界、融合,它使原有的學科獲得新知識增長,催生學科變革、創新發展,使學科獲得新的生命力,最終建立起新型的知識體系。在以往的學科建設中,存在學科分類過細、學科間壁壘森嚴的問題,看似相通實則不通,使設計學本身所蘊含的綜合整體的觀念不能真正融入到自己的基因之中。“新文科”精神特別追求各專業之間的“統”,倡導打破學科間的界限與圍欄并且融會貫通,它應該作為一種綜合的整體觀念,深深根植于新人才的培養中。我們特別希望未來的人文學家能有自然科學知識的基礎,使人文知識能生長在物質進步的土壤中。我們也希望自然科學家要具有人文主義精神,使他們在征服、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身懷惻隱之心,強調人的價值展現。我覺得只有這樣,“新文科”精神所倡導的設計學科建設才能為社會培養全面的人和完整的人。

        3、兼濟天下

        兼濟天下主要指跨文化、跨文明、跨制度、跨意識形態的合作。“新文科”建設特別需要面向未來,思考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種種關系。“新文科”不僅意味著學科間的交叉融合,還代表著解決現實世界復雜問題的能力。當需要解決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復雜問題時,它需要跨越種族、文化的隔閡,更需要有兼濟天下的胸懷和精神。“新文科”建設要培養全面的人和大寫的人,要面向世界的人和具有宏大抱負的人,這是中國的人類情懷,也是“新文科”精神的重要體現。

        因此,“新文科”精神追求大寫的人,就要強調綜合整體的人文與科學、素質、素養的建構,強調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科學與人文對人心靈塑造具有同等價值。唯其如此,才會有一顆至愛之心和至善之心,并且每一個人在“新文科”的觀照下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兼濟天下。


        昆曲《拜月亭》 舞美設計:伊天夫


        二、“新文科”精神觀照下的設計學建設

        主要從文理融通、自變納新、至精至誠三個方面來分享我的看法。

        1.文理融通

        以前文科、理科、工科是在一起的,后來隨著社會發展,學科朝著科學、技術、人文三條路徑開始分化。科學往往具有原創的東西,技術更多在應用層面為日常生活服務,人文則分化為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主要探討人應該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社會和管理社會。文理融通的精神就是倡導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融合。

        要實現這樣的目的,首先人文學科內部之間要打通,真正做到文史哲不分家。其次,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打通,搞社會科學的人應該有人文的素質和素養,搞自然科學的人也應該有人文精神。只有這樣,我們培養出來的人在面對未來世界的時候,才是一個全面的人,才能用自己的方式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比如說,在進行一些工業產品的設計時候,我們總感到有些不足,這種不足不僅在造型上,還在功能上、使用上,總覺得有一些產品不太適合人的使用,這都是文理不通所帶來的結果。如果以后搞工業的懂設計了,我覺得他也無法替代搞設計的藝術家,因為藝術家在長期的專業訓練中已經把美根植在心間,把至善的理念根植在心間,所以他們的產品設計是一直深深根植于人性的內在需要的。

        評劇《新亭淚》 舞美設計:伊天夫


        2.自變納新

        自變納新是學科創新的原動力。目前,無論文科、理科,大多封閉在自己的專業學科領域內,過分強調學科專業背景,不了解相關學科發展專業現狀,對當前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中的知識發現和認識都不夠,理解也不足。在新的時代,新興的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均能與“新文科”背景下的設計學找到契合點,使設計學科各專業在接納新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打破專業界限,打破專業壁壘,以更廣博的專業視角、更開闊的問題意識和更深厚的學術積累,為學生提供更加契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素養訓練。

        “新文科”觀照下的設計學科,只有構建自己自變納新的能力,才能建立動態演化的良性系統,才能培養新的學科知識增長點,才能開創超越傳統的新觀念、新方法,才能勇于面對帶有冒險性、探索性的話題和新領域,用新話語、新思想、新觀念詮釋處理當代社會的復雜問題。

        3.至精至誠

        至精至誠,唯事唯心。“至精”代表高超技藝,代表對方法和手段的極致追求;“至誠”是“為能盡其興”,代表著對精神和品質高層次的要求。“新文科”要求的“至精至誠”就是掌握高超技藝技巧,在面對自然、社會、人生時能以至善之心,在充滿愛的真情中,隨意隨心表達自己對世界的關注之情。只有心懷至精至誠的人,才能通曉天下的人倫綱常,樹立天下的根本事業,懂得天地的變化繁育,承擔起以文動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

        “至精至誠”就是講專業的精神與理念、想象、探索、實踐融為一體,讓學生了解社會前沿的學術發展,保證學生的全球視野。在擁有一顆至誠至善之心的同時,利用各學科交叉融通來解決我們學科的問題,為培養高端設計學人才提供可能,培養面向未來的設計人才。

        話劇《董其昌》 舞美設計:伊天夫


        三、設計學建設的基本方法

        1.系統衍化的方法

        注重學科建設中科學的、前瞻性的學術方向布局,優化學科結構,構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學科知識體系。這種系統衍化的方法,要求具備在復雜信息中捕捉有意義信息的能力,要求提升整合知識、資源和信息的能力,以在復雜的碎片化世界中洞見趨勢和未來。因此,設計學科在系統規劃發展中要實現學科內在邏輯和社會需求的統一,要遵循設計學科專業規律和教育規律,突出人才培養的需要和方向,致力于打造設計學科更具系統性的新觀念,培養學生具備理科邏輯分析能力以及文科應有的至善至愛的性情,并且擅長運用新技術對設計問題進行再發現、再解析,真正實現文理交叉,多學科交融。目的是在“新文科”精神引領下,培養兼具科學精神、技術手段和人文精神的復合型設計人才。

        2.綜合整體的方法

        設計學在建設過程中特別強調綜合整體的方法。格羅佩斯在《包豪斯宣言》中就說“希望在設計教育中把繪畫、雕塑等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觀念是把設計當成一個整體。當然,時代不同了,整體內涵有非常大的不同,它的內容也有非常大的差異。因此,在“新文科”所倡導的綜合整體方法中,它不是新技術和設計學之間的簡單相加,特別要求設計學科建設觀念要更新,對教育教學方法要進行重新認識,對教學形式、教學內容進行多樣化的嘗試,要進行跨專業、跨學科的綜合運用實踐。綜合整體的教學方法是在專業教育中使受教育者以當代的思維方式建構現代的科學世界的景象,以現代的價值觀念規范現代的行為方式,用現代的審美意識去探尋現代的生活志趣,成為有至真至善至美精神追求的現代人。

        在這個背景下,新設計學科的教學必須突出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具有前瞻性的理論思考能力的培養。我們需要站在歷史的縱橫線上去進行高層次思考,追尋當代視野下的科學、哲學、美學的價值使命,在“新文科”精神倡導下開拓創新設計學的學科發展,培養學生對當代社會、人生、自然等問題的洞察力、概括力和預見力。


        話劇《侯紹裘》 舞美設計:伊天夫


        3.互融共通的方法

        設計學科的互融共通主要是以設計學科為中心,依據相關性的原則將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術融入到設計學的教學活動理念中。具體來說,設計學建設的互融共通體現在實施跨學科教學,訓練學生的科學融合思維,運用不同學科知識的技術進行設計創新,使自身成長為一個全面的、能運用各種技術方法手段來實現自己創意和思想的人。對于設計學科教學內容而言,這種互融共通還體現在通過資源的重組、互補,多學科融合打通藝術設計、傳媒等學科間的分割,建立及研究教學和現場、操作于一體的教育模式,以適應創新時代對設計任務提出的新要求。

        總之,設計學建設要在“新文科”精神的觀照下,以社會需求和知識整合為導向,走向一種多學科共生共融的道路,要拓寬設計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促使設計學教育更具有面向世界的現實使命。因為我是搞舞臺美術的,舞臺美術特別講究跨學科、跨專業之間的聯合,我們不僅要通過造型的手段來占有舞臺上的空間,還必須通過科學和技術的手段使空間動起來、活起來,以此為空間當中演出的人服務。我們特別希望設計學科建設能在人文、科學、技術等方面進行綜合,唯其如此,人才培養才能真正面向未來。

        “知來路啟新程”,今天的全球化和歷史上任何時候都不同,我們每一個人彼此之間都能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同面對世界和從未有過的復雜現象,特別迫切需要多領域、多渠道的協同合作,以共同解決全人類的復雜問題,促成人類共同價值的實現。我覺得“新文科”價值理念恰恰體現在這里,“新文科”語境下的設計學科建設正是實現共同價值的保證和基礎。“新文科”更新學科理念,創新學科方法,完善學科組織方式,以交叉、融合、開放、包容的精神來進行設計學科建設,彰顯設計學科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培養能面向未來、能創造人類和諧共生的世界而服務的設計人才。

        201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藝術學重大項目“戲曲現代戲創作研究”(18ZD05)階段性成果;201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中國特色戲劇學學科建設研究”(19JZD035)階段性成果;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新中國舞臺美術發展研究》(20ZD22)階段性成果。

        *轉載自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ISBN 978-7302580874)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 免费人成在线蜜桃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8050免费午夜一级国产精品|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欧美影院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中文视频| 好吊妞视频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