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_INTERVIEWER_李葉 李杰
? 圖_Photo_Frank Chou Design Studio
周宸宸(FRANK CHOU),產品設計師、策展人,Frank Chou Design Studio創始人。天生對具有創造力的事物感興趣,不斷捕捉材料與事物的本質,創造優雅且具有時間感的作品。憑借專注在產品設計產業的垂直探索,周宸宸成為國內外眾多品牌的合作設計師及戰略顧問,包括中國內地首位路易威登 Objets Nomades 簽約設計師。屢獲由國際產業機構、專業媒體評選的“年度設計師”獎項。周宸宸還擔任設計上海“Talents”區域策展人以及公益項目“Create Cures”聯合發起人。
觀點提純
“對于專業的人群而言,它(AI)會大量接管枯燥、重復和低價值的勞動,解放真正的創造者去更純粹地關注創造和概念本身。”
《設計》:在學習和職業發展的過程中,哪些因素塑造了你的設計觀?
周宸宸:中國當下所處的階段在設計這一分支中處于一個很混亂的狀態:我們繼承了發達經濟體的設計結果并直接應用于中國的社會環境中,但至今也尚不清楚到底為什么。這種無秩序和混亂,甚至沖突和擰巴,促使我不斷去思考設計的本質以及設計與整個社會乃至人類分工的定位。
《設計》:你的設計哲學是什么?你的“好設計”定義是什么?
周宸宸:我的設計哲學就是設計目前為止被公認的本質——解決問題。好的設計一定要解決問題,并且去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所要解決的問題本身價值大小。
《設計》:此前你曾在媒體上表示,設計師要用設計思維解決實際問題,那么家具設計是要解決哪些問題?你最近一次用設計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周宸宸:確實,從功能以及實用等層面來看,世界已經不再需要多一把椅子了。但是從文化的角度去講,人類永遠都需要一把新的椅子去定義我們所處的時代,并且通過去解決我們在思維和情緒上的問題和需求。最近一次用設計解決的問題是提高非運動人群運動頻率以及運動平權的問題。比如我們設計的 Balance 啞鈴,盡管健身似乎已經是一個趨勢所向的潮流和話題,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持續長期專業地訓練其實是相當難以實現的,甚至可以說是違背天性的,Balance啞鈴正是針對這些非健身人群所設計的一款產品,我們希望它像裝飾品一樣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場景中,比如床頭柜、書架、辦公桌等等。它并不僅僅是一個產品層面的設計,而是作為一個具有行為引導意識的設計,潛移默化地提醒大家:你應該轉換一下當下的模式去做些什么,哪怕只是站起來走一走。
2024 TALENTS 導師合影
2024 TALENTS展覽現場
《設計》:你在設計上海策劃的“TALENTS”旨在打造一個“嫁接設計新世代與產業的平臺,一個孵化設計年輕力的后臺,一個推動創造者迭代的舞臺”,至今已經舉辦了4屆,成果是否達到預期?是否已經形成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機制?這一路走來收獲哪些對于中國青年設計師生存及發展的感悟?
周宸宸:我覺得我們達到了預期,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還在努力地推進當中。整個過程當中,感受就如一開始的設想——整個生態尚未成熟,中國的年輕產品設計師仍處在一個混沌當中,所以目前首要解決的還是其生存問題。
《設計》: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你如何看待獨立設計師工作室在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趨勢?未來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和突破?
周宸宸: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大國,并將會向世界輸出中國當代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當然,找到正確的方式肯定需要經歷相對痛苦的尋找、討論甚至是爭吵。
《設計》:DIALOGUE MIRROR的靈感據介紹是源自原石的切割過程,觀感上很像西方的人物雕像,同時又很像中國古代的銅鏡,融合給人一種中西合璧的新鮮又復古的感覺。對于近年來持續升溫的賦活非遺,你是否有所關注或動作?
周宸宸:對于賦活非遺我并沒有特別關注,當然我覺得它是設計里面永恒要去討論的幾個基本問題之一。它的背后就是我們已經不活在舊時代,但是我們需要去研究并探索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的交匯點。
《設計》:對于AIGC對設計行業及設計師發展前景的影響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你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業界領軍人物如何看待這件事?對其發展趨勢有怎樣的判斷?
周宸宸:AI 問題可能早在百年前就已經在哲學界展開了大量的討論,在 50 年前就已經被寫入了小說,在 30 年前就已經搬上了熒幕,而今天正發生在我們實際的生活當中。所以,AI 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發展進程也不隨著人類意志而轉移。我相信 AI 會極大地提升設計的生產力,甚至對設計普及以及設計平權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普通人用 AI 工具進行基礎的設計表達。對于專業的人群而言,它會大量接管枯燥、重復和低價值的勞動,解放真正的創造者去更純粹地關注創造和概念本身。
采用可再回收利用橡膠的戶外家具Sketch Series ? Frank Chou Design Studio x LIVINTWIST
《設計》:你如何看待可持續設計話題以及在實踐中的體現?如何解析和回應設計師的社會責任?
周宸宸:可持續話題就像剛才提到的賦活非遺一樣,是設計界最需要持久關注的人類議題之一,并且環保議題的關注就是由產品設計師作為主要推動力量的一次在社會中有效普及的體現。人類進入真正可持續世界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在這段時間當中,設計師首先是推動環保意識建立及普及的最重要的構建者。
Dialogue Mirror ?FrankChouDesignStudio
《設計》:想了解一些你對中國家具產業現代化及國際化進程的看法。中國家具/產品設計師是否也劃分有世代?
周宸宸:中國家具產業的國際化尚需時日。首先要能夠在中國國內成為真正的品牌,同時要找到自我的表達方式,才可能展望國際化進程。如果設計師有分世代的話,我更愿意用一個經濟體文化復興的斷代來進行定義。哪些是在做古典時期的設計,哪些在做新古典時期的設計,而哪些設計師是在堅定地做中國當代甚至未來的設計。
限量系列Rectangle Series ?FrankChouDesignStudio
《設計》:請結合對中外設計教育的看法給青年設計師和設計專業的學生一些意見和建議。
周宸宸:其實這是我們TALENTS策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所以我在TALENTS里面提出了3個最核心的獎項,分別針對藝術設計、商業產品設計以及概念設計。如此界定并不是基于學術定義,而更多的是來自針對年輕設計師和設計專業的學生們的一個啟示,因為這3個方向從業的上下游人群有本質的區別,且目標性也有所不同。但在發達經濟體中,這3個設計的分布是在社會當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而在中國并未經歷這個過程。所以我們也想建議大家一定要仔細思考,做好就業的準備,盡快找到自己初期生存和發展的方向,并始終抱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