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訪|劉洋:百利達研修班給中國設計教育帶來級數增長式的連鎖效應

        0


        劉洋,博士,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后畢業于湖南大學和同濟大學,教育部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公共與服務設計、地域文化創新設計、通用設計等。

        2009年12月14日至15日,中日工業設計教育高峰論壇暨百利達工業設計研究班22周年紀念會在廣東工業大學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舉辦。來自日本和中國的多位資深教授、企業家和設計教育界翹楚為東莞的產業和設計界發展獻上了一場關于工業設計的思想盛宴,增強了中日兩國之間的學術交流,對設計與設計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日資企業東莞百利達健康器材有限公司自1997至2007,連續十年為中國高校工業設計教師、學生和企業設計師免費提供研修培訓,學員來自國內46所大學,累計240多名。如今他們都已成為中國設計與設計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其中一些學員已成為國內外著名企業和設計機構的領軍人物。

        《設計》:百利達健康器材有限公司連續十年為中國高校工業設計教師、學生和企業設計師免費提供研修培訓,請介紹一下您是在怎樣的契機下加入了這個研究班,當時您正在從事什么工作?

        劉洋:沈陽航空工業學院(現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簡稱沈航)第一次參加百利達培訓是2000年的第四期。1999年,時任沈航工業設計系主任高霽教授隨同遼寧省組織的設計考察團赴日考察,通過日本設計協會,并經朱鐘炎教授從中介紹,與百利達培訓項目結緣,在2000年第一次派出兩名青年教師參加了研究班,學習反饋非常之好。2001年夏天,我作為沈航工業設計系產品設計教研室青年教師,很榮幸地成為百利達第五屆培訓班學員,開啟了一次難忘的東莞夏日設計之旅。

        從第四期至第十期,沈航先后有十幾名教師參加了培訓,加上沈陽理工大學、魯迅美術學院、東北大學等院校參加培訓的學員,百利達研究班在沈陽這個老工業基地城市撒下數十顆設計教育的種子,今日已在東北這片熱土上開花結果,蔚然成林。

        《設計》:您所參加的那期研究班為期多長時間?課程設置和老師的授課方式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劉洋:第五期研究班是在2001年8約初開班的,當時的百利達工廠周邊幾乎沒有其他建筑,百利達的廠區仿佛一片設計荒漠中的綠洲,二十幾名來自全國各設計院校的青年教師和青年設計師匯聚于此,經歷了一場持續3周的設計蛻變。

        當時研究班配備的師資堪稱豪華:平日設計小白仰慕而不得見的超級偶像清水吉治教授,慈祥嚴謹的佐野邦雄教授,風流倜儻的大田尚作教授,以及來自百利達公司的本水裕次郎先生等一批駐場設計師作為主講教授。期間,清水先生的馬克筆加色粉的預想圖表達技法驚艷了班上所有的學員,喚醒的Sketch欲望一發不可收,整個培訓期間,幾乎所有學員都在瘋魔似的狂畫草圖。佐野和大田教授傳授的KJ法、屬性分析法、聯想法和頭腦風暴法填充了學員頭腦中的理性半球,雖然融匯貫通仍需時日,但這一切都成為后來教學和工作生涯中受用無窮的設計和思維訓練方法。班主任楊向東教授,當擔課程翻譯的宋鐵橋教授,在學員晚上加班熬鷹畫圖的時刻,幾乎是全天候陪同,楊老師和佐野老師甚至跟學員們完成了同樣數量的設計方案草圖,這種同吃同住的沉浸式教學方式也讓作為業界生瓜蛋子的我們受益匪淺。

        《設計》:研究班的結業課題“測”您是如何理解和完成的?

        劉洋:關于“測”這一主題的理解,幾乎所有學員都是從懵懵懂懂開始的。聚焦問題開啟設計,現在看來似乎理所當然,但在當時是“藝術”風潮正盛的時代,回歸問題本身依然讓很多設計師無所適從,在佐野邦雄老師的反復解讀和引領之下,大家才慢慢厘清思路。我個人則是逐步將計量和平衡的著眼點放在水面張力平衡上,借鑒水黽浮在水面上行走的靈動姿態,完成了自己的設計方案。雖然設計方案很粗陋,但在完成設計任務的過程中收獲滿滿。

        《設計》:研修過程中,給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劉洋:研修過程中,佐野教授、大田教授、清水教授、楊向東教授幾乎每晚都陪同學員加班,一起出圖,一同探討方案,各位任教老師在教學中的敬業精神至今難以忘懷。

        《設計》:參加研究班后,對您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劉洋:研究班所傳授的設計方法和思維工具,對國內設計界,尤其是設計教育界,產生了極廣泛的影響。上個世紀之交,我國的設計專業數量正處在爆發式增長時期,招生規模擴大之后,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師資缺乏,也急需將設計教育規范化。研究班所傳授的KJ法、屬性分析法、聯想法、效果圖技法等在各大院校廣泛傳播生長,幾乎成為那個時代設計教育界最顯效的一股力量,沈航的設計教育升級也是在那一時期啟動的。我個人也是在參加了研修之后,才開始進一步將設計分析和表達工具明確作為設計流程的必要環節,貫徹到畢業設計和專業設計課程當中,教學中師生均在這一改變之后獲得顯著成長。

        《設計》:隨著設計日益受到重視,為設計師開設的培訓課程也百花齊放,您認為當年的百利達研究班具有怎樣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劉洋:百利達研究班是在中國設計發展最關鍵的瓶頸時期開辦的,實際上為當時我國設計教育規模化時期提供了一個適用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思維工具和設計方法。而且這種通過培訓青年教師來推動設計的有遠見的教學設計,在中國設計教育界產生了一種可持續的、級數增長式的連鎖效應,對中國設計教育的規模和質量的提升作用不可估量。

        另一個比較有價值的收獲是,研究班特別強調關于創新設計的問題意識和產業意識,這對我國當時工科性和綜合性大學普遍存在的工業設計教育的“藝術化”傾向產生了強有力的糾偏作用。十屆學員,200多名設計界有生力量,廣泛分布在國內各大學和各領軍企業,對后來我國設計教育和設計產業的百花齊放埋下了優良的種子。

        《設計》:從個人職業角度出發,您認為現在工業設計師最需要怎樣的研究班?

        劉洋:工業設計發展至今,設計的對象和目標已不可同日而語,專業的內涵、外延、思維和表達工具都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設計已逐步走向了一個動態的,與產業發展和生活需要高度鏈接的專業。如果以十年作為一個知識更替周期的話,2020年則再次進入了一個新的知識更替周期。作為一個發源于機器時代,在我國制造業大發展時期快速成長的專業,工業設計目前面臨的是一個嶄新的產業和社會環境。在高速互聯互通的5G時代,數字化、信息化、虛擬化、網絡化將高度滲透所有的產業和服務領域,交互設計、體驗設計、服務設計理念越來越凸顯出其無限的商業潛力。同時,設計所帶來的文化價值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處在這樣一個高速轉型期,設計教育的分化和變革必然再次啟動,原來所固守的知識、方法、工具和技術都需要全方位的迭代革新。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產業,面對人們的美好生活需求,設計再培訓則將成為業界常態,研修培訓的內容也將向更細分的設計領域和整合度更高的宏觀設計兩個方向側重。

        總之,百利達研究班十年堅持所培育的設計種子,已經在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界開花結果,且成功融入本土生態,并將繼續在中國的設計和設計教育界衍生、進化、成長。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免费高清日本社区|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va久久久久久久|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整片300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99国产牛牛视频在线网站|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性色生活毛片| 93精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