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訪|盧世主:用藝術設計實踐高揚人性光輝與生命關切

        0

        ? 采訪:李杰  李葉

        ? 受訪:盧世主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盧世主,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盧世主,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盧世主,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工業設計分教指委委員、全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聯盟副主席、國家創新創業基地專家指導委員會主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國家藝術基金等科研課題10余項。出版有《工業設計史》《產品設計方法》等著作,先后在《文藝研究》《裝飾》《美術與設計》《民族藝術》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長期從事設計源流與戰略、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獲省社科成果一等獎、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優秀教材二等獎;帶領團隊獲得全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設計作品獲得國際包裝組織 “世界之星”、紅點、IDEA等獎項。

        《設計》: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基本情況,以及學院在工業設計專業領域內教學特色。

        盧世主:廣東工業大學的設計學科始于1990年,專業辦學有30余年歷史。2004年成立藝術設計學院,2016更名為藝術與設計學院。學院堅持“藝術與設計融合科技與產業”的辦學理念,打造“集成新工科,實踐新范式,教研國際化,服務大灣區”的辦學特色,致力于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全球視野、創新精神的高素質設計與藝術人才。

        學院設計學為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和“沖一流”重點建設學科,三年穩居軟科“中國最好學科”前10%,2020年進入前5%。擁有“工業設計與創意產品”二級學科博士點和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工業設計工程碩士點、藝術碩士點,形成了本、碩、博完整的設計與藝術人才培養體系。設有工業設計、數字媒體技術、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美術學、表演等專業。擁有工業設計、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產品設計、數字媒體技術、服裝與服飾設計6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視覺傳達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實現了設計類一流專業的全覆蓋。

        在師資方面,擁有國際化專業教師隊伍150余人,其中國家高層次人才2人,青年珠江學者和香江學者2人,國家高端外國專家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廣東省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來自芬蘭、瑞典、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韓國等國的全職和短期外籍教師20余人,進行全英文授課,并在省內率先實施了國際講座和國際工作坊學分制。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工業設計專業創建于1995年,2003年至今擔任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理事長單位,2011年成為廣東省特色專業,2019年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0年獲得IEET工程認證。擁有國家級大學生藝術學實踐教育基地、廣東省工業設計集成創新協同育人基地等育人平臺。廣東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一直堅持以工業設計創新驅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理念,瞄準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主戰場,為粵港澳大灣區培養強能力、寬視野、有擔當的工業設計集成創新T型人才。

        2022工業設計系畢業展開幕式

        2022工業設計系畢業展開幕式

        《設計》:您認為學院工業設計學科的發展優勢是什么?存在哪些方面的劣勢?

        盧世主:基于粵港澳戰略性產業集群發展方向,結合大灣區發展現狀和未來機遇,依托廣東工業大學工科背景,廣東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以培養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的集成創新設計人才為總體目標和出發點,依托我校工科背景及學科優勢,以“工業設計集成創新”為主線,全面系統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跨專業協同的設計創新能力、深度融合產業的設計實踐能力,三大特色鮮明:(1)集成新工科。目前開設的5個專業方向是體驗設計方向、服務設計方向、智能裝備設計方向、電子信息產品設計方向和綠色設計方向。執行“1+2+1”創新培養模式進行個性化培養;(2)深度國際化。從歐洲引進廣東省“工業設計集成創新科研團隊”,聘請歐洲頂級工業設計大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戴森設計工程學院創始院長彼得·柴爾茲(Peter Childs)為顧問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任向實為特聘教授;與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加拿大艾米麗卡爾藝術設計大學、韓國成均館大學等國際院校密切合作;(3)深度產學研。大力推動“教科融合”,每個方向建有一個省級以上研究平臺,分別是廣東省工業設計集成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體驗設計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服務設計工程聯合實驗室。堅持 “教產融合”,長期與廣汽集團、美的集團、騰訊等頭部企業深度合作,還建有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等產學研平臺,發揮廣東工業大學工科背景的基礎和優勢。后續發展中將進一步深化“跨學科融合”,圍繞“新工科”建設特色課程;進一步鞏固“深度國際化”,融入“大灣區”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強化“產學研協同”,扎根“珠三角”強化科教深度融合凸顯各方向特色。 

        工業設計專業師生深度參與第十一屆廣東省“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

        工業設計專業師生深度參與第十一屆廣東省“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

        《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專業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協同體現在哪些方面?

        盧世主:本專業立足于工科院校的教學體系辦學,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依托廣東工業大學工科背景,以產學研結合為途徑,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國際化視野、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工業設計人才。因此,本專業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協同體現在:

        1. 基于工業設計專業整合與優化地區、學校、學院的基礎平臺:緊扣國家建設“新工科”的建設主題,以工業設計整合大灣區、廣東省的優勢產業、學校優勢專業、學院優勢特色,組建跨學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平臺,例如:廣東國際先進設計中心、廣東省工業設計集成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體驗設計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服務設計工程聯合實驗室,以及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等產學研平臺,協力發展。

        2. 基于未來設計發展趨勢設置工業設計專業課程的交叉授課體系。以廣東省優勢產業如數字創意產業和家電行業設置體驗設計方向,以綠色低碳產業和家居行業設置綠色設計方向,以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汽車行業設置智能裝備設計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消費類電子行業設置電子產品設計等。在課程教學中融入開發流程、產品結構與生產工藝特點的工程專業教學;思考產品與人、商業、品牌關系的市場營銷、管理專業教學;人機關系、信息技術的電子計算機專業教學等,建立工業設計的交叉授課體系,培養學生了解工業設計各領域的,掌握等方面知識,培養能夠思考產品與人、商業及社會的關系,能通過自己的創造力與責任心協調好產品、人和環境之間復雜關系的高端設計人才。

        3. 面向深度國際化的工業設計專業多學科渠道合作:充分導入國外教學資源,引入不同領域、學科的國際大師、學者、專家、業界精英等。通過國際大師工作室、國際工作坊、國際學術會議、國際學術講座、國際聯合課程等多種方式,開展跨學科交流與合作。例如:與德國不萊梅大學和艾森造型藝術學院、 新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加拿大艾米麗卡爾藝術與設計大學、芬蘭拉赫提應用技術大學等建立聯合培養機制。與瑞典皇家藝術學院舉辦“中瑞設計夏令營”;與西班牙拉里奧哈設計學院學院共建了“開放設計”國際聯合課程及網站,為粵港澳大灣區培養與產業深度對接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設計人才。

        4.積極把握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契機,大量學生參與多專業融合培養新工科人才的教學改革實踐,利用“四師”(國際大師、產業導師、全職教師、外籍教師)資源,同時結合廣東工業大學20個學院,81個本科專業的多學科綜合性大學優勢,以粵港機器人聯合學院、集成電路聯合學院為代表的12 個多專業融合培養育人平臺,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等6 個新工科實驗班,構建跨學科多專業融合人才培養體系,定期舉辦跨學科教學座談會,工作坊以及學術講座,積極邀請資深與優秀教師與多學科專業教師開展跨學科教學方法、教學技術研討、教學示范課公開展示跨學科科研項目和課題申報并形成常態化制度,不斷提升教師授課及科研水平。

        廣東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校企合作課程展

        廣東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校企合作課程展

        《設計》:產學研結合方面有怎樣的屬地特色?畢業設計如何與學院的辦學特色相結合?

        盧世主:廣東工業大學堅持與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服務經濟建設主戰場,堅守“與廣東崛起共成長,為廣東發展作貢獻”的使命,工業設計系為適應大灣區未來產業需求,建立新“三創(創新、創造、創文化)”教學體系。變革傳統“三創(創意、創新、創業)”為主的教學模式,建立“創新、創造、創文化”為主體的教學體系,在全鏈條、精細化教學過程中,融入粵港澳元素,用文化深度打造綻放科技內涵的教學方式,培養適應大灣區未來產業需求的學生。重點加強與香港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大灣區高校的全面深度合作;依托華南設計創新院、佛山數控裝備研究院等平臺;省級精品課程和特色教材建設等各種手段,完善建設“創新、創造、創文化”為主體的教學體系。

        以2022年我校承辦第十一屆廣東省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為契機,畢業設計作品聚焦廣東“雙十”產業集群。瞄準廣東省數字創意產業和家電行業,綠色低碳產業和家居行業,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汽車行業,以及廣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消費類電子行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國際工作坊剪影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國際工作坊剪影

        《設計》:今年畢業設計的大主題是什么?希望給學生和社會帶來什么樣的思考?畢業設計線上展示和線下展示的對畢業設計成果的要求有何側重?是否有助于設計成果滲入社會層面?

        盧世主:今年畢業設計的大主題是“破繭而出”。2022年是抗擊疫情的第三年,在經歷一場全中國乃至全球都在抗擊的百年難遇的疫情戰役。“破繭而出”,謂破繭成蝶、蓄勢待發之意,既寓意著同學們歷經四年專業學習沉淀破繭成為一個全新的自我,在藝術追求與設計表達上抵達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又承載著學院對畢業生逐夢遠行的殷切祝福與期望,堅信廣大畢業生將在新的征程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殆,以更加優異的藝術設計實踐去高揚人性的光輝與生命的關切。本次主題秉承“藝術融入生活,設計服務社會”的創意理念,畢業成果將從設計思路、創新點、關鍵技術等方面表達畢業生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對未來的展望與追求以及對生命的感知與體悟,全面展現畢業生扎實的專業功底、求變突破的創新精神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充分彰顯我院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成效。

        《設計》: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表現出哪些問題?對教學、科研和產業提出哪些要求?如何看待畢業設計未來的改革需求?

        盧世主:企業的秋招一般始于每年的9月份,正好和學生的畢業設計的時間重合,這讓學生在畢業設計中投入的時間受到影響;而且學生的畢業設計到大四下學期的6月完成,畢業設計很難體現在求職用的作品集中;此外,畢業生在秋招或春招中找到了工作,就開始去企業實習,接受企業的新項目,無暇顧及畢業設計。這三個因素嚴重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這些問題需要教學單位和相關企業一起探討,將畢業設計和招聘、實習的進度安排進行協調。優化實習、畢業設計、求職的進度和細則,達到畢業設計能有助于學生求職和實習的目標,在提升畢業設計質量的同時保障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設計》:畢業設計是偏向概念性設計還是企業項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獲獎、實踐項目、教學主題?

        盧世主:概念性設計和企業項目等主題都有涉獵。在畢業設計的選題上,鼓勵學生應對未來復雜、不確定環境,掌握設計知識能力、設計執行能力、設計表現能力,在有效溝通、尊重多元觀點與跨領域團隊合作之下展開畢業設計。在本專業學生畢業設計過程中,強調對學生設計理論知識、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倡學生在設計中發現并培養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和潛能,鼓勵學生在畢業設計中敢于面對挑戰、不斷探索、努力進取、追求卓越。

        《設計》:您認為學生們在設計中應該如何協調國際化和本土化?如何樹立起基于文化自信的設計自信?

        盧世主:本專業學生培養設計過程中強調深度國際化,使學生具備國際視野,了解前沿設計趨勢方向,打開思維、擴展眼界,具有前沿的國際設計觀。但同時也培養學生深入生活的實地調研,強化地區的主動參與、主動學習、主動設計,通過設計改善在地對象、政府、社會團體、企業不同層面的創新。

        為了加強國際交流,讓學生更加理解設計的國際化和本土化之間的關系。今年,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工程學院舉辦了第一屆“新生力”畢業設計教學研討會。首次聯合來自新加坡的學者、專家、教師,通過線上研討與交流的方式,聚焦畢業設計作品及其畢業設計指導中的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國際化和本地化的設計創新。

        《設計》:學生終將要走向社會,承擔他們的責任。您希望他們有什么作為?有怎樣的囑托?

        盧世主:當代人類社會的未來,既是技術的未來,也是設計的未來,更是文化的未來。如何彰顯時代特色、堅定文化信心、回應社會關注、融合新興技術、提高成果轉化的可能,是各位設計學生們的共性關注。希望各位設計“新生力”們能夠更多地洞察對于社會的理解與未來設計的想象。為未來中國設計貢獻一分力量。

        畢業設計作品分享

        畢業設計作品1

        畢業設計作品1



        畢業設計作品2

        畢業設計作品2



        畢業設計作品3

        畢業設計作品3



        畢業設計作品4

        畢業設計作品4



        畢業設計作品5

        畢業設計作品5



        畢業設計作品6

        畢業設計作品6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91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凹凸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12p| 国产精品123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国产精品第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5060网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 老司机午夜网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性色 |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国产A√精品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 先锋影音资源男人| 野外一男一女一级毛片女人男人|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导航| 亚洲韩日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