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訪|姚強:要加強對技術型人才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的培養

        0

        ? 采訪:李杰  李葉

        ? 受訪:姚強


        姚強,原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二級教授,教育部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重點專業、國家級實訓基地負責人,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湖北省名師工作室負責人。

        面對一系列復雜形勢,姚強教授認為,教育行業沒有一種包治萬病的模式,只要適應地情、校情就是好模式。改革是不斷適應形勢的必須手段。因此無論遭遇什么情況,實事求是,才是解決問題的關要。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地處鄂西北秦巴山區,鄂渝川陜秦巴毗鄰區域(脫貧攻堅國家級集中成片貧困區之一),在實現服務地方經濟工作方面與發達地區所面臨的問題有很大的不同。面對產業發展不充分、底子薄弱、產業鏈不完整等一系列復雜問題,促進地方擴大內需、升級消費是我們的主要工作內容。

        《設計》:2019年,“雙高計劃”開啟了高職院校發展的新階段,請您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就以上內容和大家分享一下您對“雙高計劃”的理解和分析,以及院校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姚強:“雙高計劃”旨在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科技信息的一體化,國際競爭越來越取決于以各國的科技與教育發展水平為基礎的總體經濟實力的競爭,這需要學校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人才。而此類人才的培養卻不僅僅依賴于建設“一流大學”,突出此類人才在學科領域的拔尖創新性,還有賴于通過“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培養國際化技能人才,以適應地方產業在廣泛參與國際競爭中對大量重要或關鍵一線崗位的需求。高等職業教育在這一點上將會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這也是時代發展給予我們的機遇與挑戰。

        國家發展層面。面對百年未有之世界大變局,國家實施一系列新戰略、新舉措,為職業院校深度融入經濟社會主戰場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又對高職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職教改革層面。黨和國家把職業教育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職業教育領域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與路徑指引,也對如何深化改革,增強服務能力和適應性提出了挑戰。

        《設計》:請您介紹下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院專業建設的特點和規劃。

        姚強: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院創辦于1986年,現開設有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兩個方向)、藝術設計、產品藝術設計、首飾設計與工藝(首飾設計、綠松石雕刻與設計兩個方向)四個專業。在30多年的辦學過程中,辦學定位逐步明確,專業的職業針對性不斷加強,課程體系逐步優化,實踐教學更加完善,提煉了“體驗、理解、陶冶、喚醒”四步育人范式,確立了“綜合素質、職業技能、創新思維”整體滾動遞進式人才培養模式,實踐了“市場、公司、課堂”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形成了“課前說課、課中評課、課后成果展示”三段式動態教學評價模式。擁有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優秀教學團隊1個;國家省精品課程3門;國家高職骨干院校重點專業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1個;國家創新行動計劃骨干專業1個、實訓基地1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1 個;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省級玉雕大師2人;楚天技能名師2人;車城技能狀元1人,十堰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4人。


        未來學院將圍繞地方經濟發展,結合自身特點,以設計驅動,以產教融合為突破口,全要素、全過程、全方式、全師資、全方位開展職業教育改革實踐。以“文化為血脈、產業為筋骨、專業群為支撐”,讓高等職業教育充分融入到地方經濟建設的改革發展當中。緊緊圍繞“當地離不開”,大力推行“五化同步”“一縣一品”戰略,緊扣區域經濟發展脈搏,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深化改革、激發活力,著力推動學校與區域經濟社會同頻共振、有效銜接。


        《設計》: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院所在地有怎樣的地域特色?學校有哪些針對性的人才打造規劃?

        姚強:解決好高等職業教育為地方產業提供高水平教育和技術服務是破解高職高水平發展難題的關鍵。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地處鄂西北秦巴山區,擁有東風汽車、武當山、丹江水、綠松石四張城市名片。湖北省、襄十隨神和十堰市發展布局和產業體系規劃戰略及項目實施,迫切需要學校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中國的綠松石儲量占全球儲量的 70%,湖北十堰的綠松石儲量又占到全國儲量的70%以上,潛在價值 10000 億元以上。國家商務部區域城市規劃(2016-2020)綱要中指出,綠松石作為十堰的支柱產業,是國家、省市在十堰發展定位和未來發展中鼎力打造的重要產業。2017 年竹山綠松石產業集群被列為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綠松石產業是十堰市政府重點打造的第四張城市名片。樹立綠松石產業發展新形象,打造“十堰綠松石·世界吉祥玉”國家級品牌和產業,建設以地方綠松石資源為特色的“藝術設計(綠松石+)”專業群。對照“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級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聚焦綠松石產業新動能,助推傳統特色產業整體躍升,全面轉向產教深度融合發展之路。高質量高標準建設示范綠松石產業學院。堅守立德樹人根本,實施“設計驅動、四鏈融合、產教育人”理念 。進行”產業鏈、教育鏈、價值鏈、人才鏈”4鏈融合共生,政校行企4方協同發展,依托4+4共生共育生態平臺,通過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將更加有利于綠松石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是高校職業教育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使命。


         借著“藝術設計(綠松石+)”專業群建設的動能,我們同時還在竹溪縣生漆產業、武當山和茅箭區大文旅、大健康產業等方向用力,深入研究地方產業,深度參與地方產業項目,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智力服務。“專業產業共生共長”的教學理論與實踐成功經驗在學術論壇和新聞媒體得到推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在秦巴教育論壇做經驗交流(2018);福州漆藝國際雙年展學術研討會專題發言(2019);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職業教育論壇“提質培優智造創新”圓桌論壇上當做典型職教案例展示(2020);第二屆生漆科學與漆藝傳承論壇主題報告(2021);清華大學“薪火相傳”國際論壇主題發言(2021);綠松石產業學院代表湖北省交易團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1.11);“推進國漆復興,助力鄉村振興竹溪漆產業成果展”得到省委書記應勇高度評價并批示“要敢于善于‘無中生有’‘有中生優’”(2021.12)。

        未來我們將持續面向鄂渝川陜秦巴毗鄰區域,在鄉村振興工作方面繼續工作。從源頭上開始系統思考和探索,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重構人才供給側,重組政校行企資源,以設計驅動地方產業發展,產業帶動人才培養升級,為地方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設計》:當前社會對技術型人才在知識儲備、技術能力等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要求?

        姚強:技術型人才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一方面要加強形成技術應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特別是核心能力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相關領域的新知識,形成相對較寬的專業知識面;同時,還要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對國際通用慣例的研究,有一定的經營管理知識,有貫穿始終的經濟效益意識以及成本核算的知識等。在技術能力方面,技術型人才要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術能力。“云物大智”技術催生的市場端遠遠領先于高校,地方高職學校從人才理念到技術方法都無法引領甚至與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嚴重脫節。傳統教育專業細分過碎,并且試圖用專業特點的垂直思維回答問題,因此人才培養首先是打破習慣思維,培養面向產業鏈的橫向全鏈路思維橫向發現問題、洞悉與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設計》:一個國家的發展是社會各階層一起努力的結果,不僅需要思維敏捷的領導者,也需要有一技之長的技術人員。您認為,技術型人才在中國未來社會發展中應起到怎樣的作用?

        姚強:技術型人才處于社會總體勞動鏈環的終端,是社會物質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是社會運行過程的具體操作者,其重要性是客觀存在的。對技術型人才的忽略和輕視,會使社會發展受到嚴重影響。上世紀60年代以來,技術的發展更為迅猛,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強烈,技術人才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加入WTO以后,國際競爭必然劇烈,而技術創新的競爭正是未來競爭的核心,促使一個國家社會經濟騰飛的骨干力量是專業技術人員。實際表明,技術型人才必須具有創新和開拓的素質,才能完善地承擔自己的職責。所以,對技術型人才加強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的培養也是當務之急。

        《設計》:“雙高計劃”啟動后,高職高專的設計教育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姚強:機遇與挑戰。一是,聚焦區域產業布局,圍繞產業新動能助推力量,驅動產業整體躍升,為專業群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但是,專業群作為人才和技術的供給側如何適應產業需求,改變職業教育同行業產業存在較大“偏離”的現狀,實現產業鏈、創新鏈和專業鏈、人才鏈高度融合,為區域經濟行業產業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和提供技術服務與技術創新的智力支撐,面臨著整體的不適應和全方位的挑戰;二是,隨著產業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蓬勃興起,為高職院校緊跟新業態培養具備新技術素養、適應新職業、新崗位、新技術要求的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和支撐產業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與新機遇。但是,專業群如何適應產業新趨勢、新變化,在專業布局、師資隊伍、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社會培訓等方面的創新變革,培養出一大批擁有 “智能化”“數字化”思維潛質、技術素養和新時代烙印的技術型、創新型、發展型人才,是面臨的又一種嚴峻的挑戰;三是,為企業的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提供服務,提高支撐度和貢獻率,展現專業群自身價值和社會認同度提供了重要機遇。但是如何突破技術技能積累薄弱、創新能力不足、技術成果產出少、服務項目和數量還不成規模等瓶頸,對學校教師和專業群服務社會、支撐產業發展能力的整體提升提出了重大挑戰。藝術設計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工作。產業發展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跨不同專業的橫向能力,教師只有充分參與到企業的真實項目中,才能形成橫向思考和破題的能力。實施教師企業實踐和教師輪訓制度;校企共建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聘請技能大師(國家省級玉雕大師)建設大師工作室,進行傳統技術傳承;聘請和培養知名設計師(品牌設計、空間設計、產品設計)進行項目化教學和創研活動;教師與企業共同設計項目、共同開發課題,提高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積極探索“產教崗位互通、專兼教師互聘”的人才共享模式,建立崗位互通機制;加強兼職教師的績效考核和教學質量評價,建立兼職教師優獎劣汰機制。努力打造出一支結構合理且深入了解地域產業背景的“湖北省教學名師”、技術技能大師、“省、市優秀中青年拔尖人才”“車城技能狀元”等雙師型教師為主,省市重點產業技術骨干兼職教師為輔,富有職教特色、技能特點的教學團隊。

        《設計》:在“后疫情時代”,您認為技術型設計人才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哪些素質和能力凸顯出重要性?

        姚強:“后疫情時代”在“雙循環”與需求側管理邏輯下,對內擴大需求,對外輸出標準,是中國崛起未來趨勢。新一輪“十四五”規劃,在人口、市場、制度開放、技術升級優勢背景下,盡管面臨很多困難,但對技術自主性探索是中國經濟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旋律。個人認為,面對一系列復雜形勢,教育行業沒有一種包治萬病的模式,只要適應地情、校情就是好模式。改革是不斷適應形勢的必須手段。因此無論遭遇什么情況,實事求是,才是解決問題的關要。我們學校地處鄂西北秦巴山區,鄂渝川陜秦巴毗鄰區域(脫貧攻堅國家級集中成片貧困區之一),在實現服務地方經濟工作方面與發達地區所面臨的問題有很大的不同。面對產業發展不充分、底子薄弱、產業鏈不完整等一系列復雜問題,促進地方擴大內需、升級消費是我們的主要工作內容。

        設計人才的綜合性創新能力不足,難以滿足產業、社會經濟和人們美好生活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是我們設計教育變革的根本動力。發揮設計類專業在創新思維方面的優勢,用“設計思維3.0”面向區域在實現鄉村振興國家戰略過程中人才流失和人才不能用、不好用的問題,橫向全鏈路思考、發現、洞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切入產業研發環節,從源頭上開始改進和塑造產業,系統思考和探索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路徑。‘無中生有’‘有中生優’,創造性發掘新的產業形態,成為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策源地。重構人才供給側。重組政校行企資源。以設計驅動地方產業發展,產業帶動人才培養升級,為地方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后疫情時代”的人才應具有合作思維模式、跨學科思維模式、創業思維模式、同理心思維模式、全球思維模式、互聯網思維模式等特征。在新形勢下,技術型人才的知能結構應具有以下變動趨勢:一是在迅速變化的環境中具有應變、生存和發展的基礎。1999年 UNESCO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主題工作文件》指出“對人的素質要求在變化,不僅是知識、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應變、生存、發展”;二是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術能力。當下,技術發展的綜合化特征必定會在技術應用過程中體現出來;三是,加強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的培養。在技術發展呈深度化、復雜化特征的今天,強調技術型人才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大為必要。

        《設計》:請給“后疫情時代”的職業技術型人才培養提一些建議。

        姚強:在“后疫情時代”的職業技術型人才培養中,我們要力爭實現了幾個轉變:從注重學科和專業的完整性向面向產業的開放性供給側人才培養轉變;從注重單一專業發展向專業群協同發展運行機制轉變;從工作內容為主導的技能學習向以崗位能力為主導的“專業+創新+素質”并重的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轉變;從教學組織的單一性向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綜合性、復雜性、連續性、開放性的教學模式轉變;從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學習向環境營造主導的沉浸式項目化、數字化教學方法的轉變;從注重本專業閉環知識、技能學習向跨專業橫向知識、技能學習的學習內容轉變;從教學投入單一、偏少到全方位、多主體教學投入的機制轉變。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臀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操女人视频国产年夜| 欧美精品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hs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欧美精品91欧美日韩操|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91精品在线国产|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 国产在线不卡午夜精品2021| 午夜国产精品无套|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