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訪|高矚:信息設計在產品設計領域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

        0

        高矚教授,博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校設計學學科帶頭人,藝術碩士學科平臺主席,校科協副主席,全國藝術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主持人、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高級會員,上海國際設計創新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上海市設計學IV高峰學科重點領域方向負責人、上海市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上海市產業創意設計協會副會長、“上海設計100+”獲得者、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家、上海市長寧區時尚創意產業領軍人才、上海市長寧區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上海市松江區拔尖人才、《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雜志編委。先后獲得德國紅點國際工業設計獎、中國國家紅星獎、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設計100+”獎、上海市育才獎。

        高矚教授認為,工業化產品和服務如何無縫地融合到每個用戶的生活中,現在的物理世界變得越來越數字化,從代表全球的經濟的宏觀數據,到涉及每個人的心情和健康的數據,這些信息都可以通過技術來進行整合和利用,那么產品和服務也必將漸漸地影響到我們每個人,這些都是我們要去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設計》:信息設計在國內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目前是一個怎樣的水平?

        高矚:在談論到我國的信息設計的發展狀況之前,我想先來談談國外的發展概況。信息設計(Information Design)是在三次工業革命之后的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基礎上發展來的,是當代信息社會發展的核心資源。信息設計雖然是在近年來逐漸成為學術界的熱門話題,其實它在很早的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史前的洞穴的巖畫可以說是人類最早創作的信息圖表,例如,距今有3000多年歷史的美索布達米亞巖畫,這些巖畫是為了傳達某種意圖或記載某個事件,是人類以一種原始方式記錄特定時代信息的方式,即那個時代的信息設計是以繪畫方式出現的,這種方式記錄為人們今天研究當時的自然、生活、經濟、宗教以及文化等提供了可靠的視覺信息數據。之后的文字的發明和廣泛使用,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信息革命。文字信息的歸納是對符號標志的發展做了鋪墊,是信息傳播中最重要的發明。最早的圖形化信息設計出現在歐洲的中世紀,繪制的方式從最初的淺顯逐漸發展到深刻理性地分析。到了18世紀80年代,圖形化數據已經廣泛地應用到軍事、地質、氣候、經濟和貿易地分析中。在這個時期,蘇格蘭工程師威廉·普萊費爾發明了呈現信息的柱狀圖和餅狀圖,這些圖形到今天依然被廣泛的使用。到了1878年,詹姆斯·西爾韋斯特提出了圖形的概念,用于對化學及其數學特征以圖表方式呈現。在19世紀,統計圖形學和制圖方面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而信息設計是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才形成了專門以信息傳達為主的設計,從信息設計概念的提出,到形成為獨立的學科體系,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而被廣泛應用到諸多領域。在信息設計理論和實踐中,愛德華·塔夫提是先驅者和實踐者,他提出的信息設計的“極簡主義”成為信息設計的經典理論,即用最簡單的圖形展示最復雜的信息。 

        按信息設計的歷史脈絡來看,可以大致分為四個時期,即:史前時期、早期數據圖形時期、ISO 類型時期以及信息時期。在我國,作為視覺符號的甲骨文可能是國內最早的信息設計,甲骨文被用來記錄商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信息。但之后國內的信息設計的發展并沒有形成像西方那樣完整的學術體系。直到2000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開始了信息設計方面的研究,建立了“985信息設計”研究項目。2005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立的信息藝術系,標志著國內信息設計的系統化教學和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信息與交互設計的代表性人物魯曉波教授先后發表了眾多的有關論文,對于信息設計的發展起到了引領性作用。 

        自此,相關的研討會也陸續舉辦,特別是在2012年在北京的中國科技館舉辦了“信息·生態·智慧”主題的展覽,參展作品從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和生態科學的視角,以技術美學、創新的表達方式及生物智慧為媒介,體現出人類對于信息化社會未來的深度思考和探索。此外,以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和廣州美術學院等藝術院校為引領,從學術的前瞻性上,探究信息時代下設計的發展與未來的挑戰。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信息設計作為專業研究領域將在國內高校中不斷地發展和建設。我認為,目前信息設計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快速上升期,與國外的信息設計等相關研究領域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這主要表現在自主知識產權的交互式信息產品研究不足;其從藝術性、想象力、創造力、交互性、數字技術方面的整合能力相對較弱,特別是在為人們提供具有革新性、多維度、智能化的產品信息設計的解決方案,不斷深化產品與服務模式上,還需要不斷地引入新的方法和模式。 

        2017年主辦“智慧·科技·可持續”國際論壇

        高矚教授在2018年新工科國際設計教育大會上做主旨發言

        《設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信息設計專業有怎樣的教學特色?在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您感受到怎樣的發展變化?

        高矚:21世紀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時代,復雜而多樣的數據無處不在,我們如何通過創新的技術和方法將復雜的數據轉換成為人們更加容易理解的信息是所關注的重點,這一切需要新的設計理念、設計思維、設計方法和新的技術。而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產品設計必將與信息設計相結合,成為發展的趨勢并滿足社會的需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于2016年開設了信息設計專業課程,結合“新工科”建設,聚焦制造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與科技復合型的跨學科應用型人才,探索未來的創新性產品設計。為了進一步探討信息、產品與人之間的關系,學院于2018年成立了產品&信息交互設計研究室。我們的信息設計專業堅持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產品設計內涵,面向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以載運工具的信息為媒介,以產教融合為相輔,結合智能信息和可視化技術開展學科專業建設。其教學特色是藝術和技術融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設計思維的訓練,培養策劃、綜合創新能力。同時與多家知名的企業合作,以項目實踐的方式開展相關的課程教學和實踐活動,既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堂理論教學,又培養了學生符合市場需求的綜合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我院本著以人為本、注重素質、全面發展的理念,努力培養學生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活躍思維,教學模式強調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采用知識更新,觀念更新,角色轉換和合作探討等授課方式,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相互信任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促進教學相長的有效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本人能明顯感受到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作品質量也隨之有大的提升。

        《設計》:信息設計交叉融合了哪些學科的知識?對設計人在知識儲備、技術能力等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要求?

        高矚:信息設計是一門交叉學科,結合了計算機圖形學、信息技術、設計學、傳播學和心理學等多門學科的融合。本人認為,信息設計應當是以技術為手段,依靠計算機網絡和移動互聯網,尋求通過各種媒介獲得的信息,在獲取和展示方面更加具有智能化、情感化、系統化、促進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產品和信息之間的交互性,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更高的服務。對于設計師本身來說,越來越需要跨界的知識和技能,因為這是理解設計問題的基礎,只有單一知識和一種技能的設計師將無法勝任未來越趨復雜的設計挑戰。所以,我認為對于一個信息設計師來說,除了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力和綜合素養,還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素質:首先是要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創造性思維和問題分析能力;其次具有一定的審美意識和創造力,認識并理解認知心理學的一些基礎知識;最后,在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的基礎上,理解計算機圖形學的相關知識和軟硬件的基礎知識。在這里,有關軟件的應用不再是以前的定制化軟件,而是需要設計師掌握計算機編程知識,具備使用相關編程來實現信息的交互設計,這是我們在產品信息交互設計中特別強調的學習重點,也是未來信息設計教學中需要應用到的關鍵技能。


        學生的設計課的成果

        《設計》:目前世界前沿的信息設計在關注哪些問題?

        高矚:目前世界前沿的信息設計主要關注:基于智能的信息設計,探討人與產品、人與信息、產品與信息之間的交互過程中,如何產生有效的整體性問題。具體的來說,關注的是如何應用信息設計到健康醫療、服務設計、載運工具等領域。這體現在產品設計上的用戶情感的交互與體驗上,產品具有智能、開放、準確、優化和經濟等諸多特點。另外,還應該關注到新的信息技術在產品信息設計中的研究,例如,人工智能、智能產品、虛擬現實、云計算等技術對于信息設計的支撐。此外,設計中科技與文化的功能性整合等信息設計問題也是目前所關注的問題。

        《設計》:信息設計在工業4.0時代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給設計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高矚:工業4.0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時代,也就是智能化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信息設計一定會有蓬勃的發展勢頭,得益于工業4.0所制定的物聯網系統,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的信息進行數據化、智能化,目的就是快速、有效地實現個人化的產品供應。從傳統的工業1.0的蒸汽機時代到工業2.0的電氣化時代,再到信息化的工業3.0時代,帶給設計業的多次轉變,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數字化進程。在工業設計4.0所驅動下,我認為設計行業的變化主要是向著智能化、信息化的轉變,因為工業4.0的一個關鍵就是生產廠家要采用智能化方式來使用含有信息的“原材料”,實現物質與信息的相通,成為信息產業的一部分。這就要求設計師不僅僅是關注設計本身,而是更加需要對產品和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體驗的關注,這也就是從Design Thinking向Product Thinking的轉換。

        航空無人機的設計-獲得第二屆上海設計100+大賽一等獎

        《設計》:您認為中國的信息設計有哪些特點?應該著重解決什么問題?

        高矚:目前我國的信息設計的特點包括具有藝術和科技相融合性、非物質化、游戲化、社交化等特點。我國進入信息設計時代已經二十多年,而大眾在觀念中還沒有牢固樹立智能化思維,很多設計人員還沒有領悟到如何利用信息時代的思想和觀念來指導自己的設計工作,用信息技術來為自己的設計服務,讓自己具備信息時代應具備的審美力、創造力、操作性、協同力與意志力,運用新的科技來增強信息設計的能力,更好地為中國設計服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而在信息設計教育方面,目前國內高校的信息設計還停留在平面設計加上動態效果的形式,簡單地將信息設計等同于平面設計,因而出現將信息設計和平面設計相混淆的情況出現。當代的信息設計強調是以信息為主的基于跨學科的交互設計的應用。信息設計教育必須獨立于其他設計學科,成為一門集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為一體,充分運用藝術的創新思維,為復雜的人機交互、用戶體驗等提供可行的方案。目前國內的信息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包括:工業化產品和服務如何無縫地融合到每個用戶的生活中,現在的物理世界變得越來越數字化,從代表全球的經濟的宏觀數據,到涉及每個人的心情和健康的數據,這些信息都可以通過技術來進行整合和利用,那么產品和服務也必將漸漸地影響到我們每個人,這些都是我們要去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智慧養老健康信息設計

        智慧園區的信息設計

        《設計》:您認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信息設計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高矚:信息設計代表了藝術與科學整合的一種形態,我認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背景下,信息設計在產品設計領域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首先,中國作為世界行業引領者的地位正在不斷凸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于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美國,中國企業在可能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一代通信技術上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商品快速流通、人員與資本大量流動,國際關系的全球化和多元化主張不斷加強。

        在這樣的背景下,信息技術需要與產業進一步結合,使得設計創意和創新朝著更多的領域延伸,為產品的全球化服務。信息設計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到以沉浸式體驗為目的展示設計,到以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播的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到以體驗式教學為主的信息化教學,到以智能化的醫療衛生的信息交互設計,及載運工具的信息設計等,這些創意都不斷地影響當前的設計趨勢和潮流,進而在全球化和智能化上,促進我國的尖端產業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其次,信息設計的科學與藝術相結合思路,為其他領域提供新的想法或創意,同時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以多平臺傳達為基礎,多維度的信息分析為手段,為交互媒體提供內容和服務設計核心,豐富了用戶的感知能力、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乃至決策和判斷能力。尤其在當今全球疫情尚沒結束的情況下,網絡在線服務的信息設計可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此外,在傳統的產業結構調整、智能化、可持續方面,其產業的更新換代是大勢所趨,是全球競爭環境下的必然,這要求在產品信息設計的多元化、情感化等方面開展深度研究,有效增強用戶體驗和沉浸感,增強用戶與產品、信息、媒介和環境之間的交互性,進而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

         

        Go-Explorer挖掘機獲得首屆上海設計100+大賽一等獎

        智能咖啡機的信息設計

        奔騰智能家電的信息設計

        《設計》:請分享幾個您認為精彩的“信息設計”案例。

        高矚:在這里我想給大家分享三個經典的信息設計案例。第一個案例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開發的一個交互式信息設備——“第六感”。“第六感”可以說是信息設計時代的代表作,也是創新型的信息設計作品。作品是一款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有效結合起來的交互式的信息設計作品。它是一種可穿戴式的手勢操作設備,可以用數字信息增強我們周圍的物理世界,并讓我們使用自然的手勢與這些信息交互。這個作品主要是基于移動計算的新型智能化人機交互系統,用戶使用自然手勢控制的操作界面,通過智能手機接入互聯網獲取用戶需要的信息,再將信息以投影的方式投射到任何的物體的表面,從而實現了現實物質世界與虛擬世界無縫整合的混合現實效果,例如,在超市里買東西,設備通過手勢操作在移動互聯網上即刻獲得該產品的額外的信息,供用戶做出決定。

        第二個案例是由美國紐約市立大學著名的教授列夫·曼諾維奇信息設計的作品“在百老匯”,曼諾維奇教授是全球數字文化的主要理論家之一,也是數據科學分析視覺文化的先驅。這是以紐約市為例來探討作為當今的數據城市的話題,作品使用2014年中的六個月的時間在社交媒體網站上分享的66萬張的照片、谷歌的街景圖片和超過800萬個簽到和2千多萬的出租車接送,以及美國人口普查局的部分百老匯的平均收入的數據。作品中最為精彩的是沒有使用平常的地圖數據,而是使用了以圖像為主的數據產生了界面豐富的視覺圖像。該作品為思考當代大都市提出了一種新的視覺隱喻-即由成千上萬人共享的活動和媒體創建的圖像和數據層的垂直堆疊。用戶可以與作品進行交互,這些都與百老匯沿線的位置想對應的。用戶使用設計的界面可以一次看到所有的數據,也可以通過放大數據來觀看百老匯街區的街景。

        第三案例不是一個具體的信息產品設計,而是由美國微軟公司設計的一種信息展示的風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扁平化設計風格,這種設計風格最初出現在微軟設計的MP3播放器和蘋果的手機的界面設計上,這種設計是一種交互界面的設計理念,注重于去除多余的信息的圖像元素,排版和純色的視覺效果,顯得信息的畫面處理具有強烈的流線型,并且易于傳達信息,并適用于各種不同尺寸的電子設備上。

        這些都是我認為較為經典和優秀的信息設計作品,其實類似的還有很多,分享這些優秀的設計的目的還是要努力提高我國的信息設計水平,在教學中,通過這些案例來加強當代的數字和信息技術的了解,進而提升學生在此方面的綜合設計的能力。

        三级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小辣椒福利视频精品导航|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 好大.com福利视频| 日韩麻豆国产精品欧美|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网站播放 |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99精品福利国产在线| 日本特黄a级120秒试看|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99热成人精品免费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成人国产精品动漫欧美一区|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