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毛氈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FELT TECHNOLOGY IN FASHION DESIGN

        0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 李海燕

        摘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人們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對手工藝缺乏認識,認為手工藝是陳舊落后的技術,將全部生產交由機械作業,手工藝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致使很多手工藝無人繼承,瀕臨絕跡,而作為人類最古老,運用最廣泛的傳統毛氈工藝亦面臨此困境。究其原因還是由于我們對待傳統的工藝,缺乏全面的認識和科學的研究,只是一味地繼承或是仿制。任何一件產品都應有其時代的風格和氣息。因此,傳統手工藝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才能讓產品更具生命力,并得到傳承與發展。文章通過探討傳統毛氈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分析,為服裝設計師提供參考和借鑒,使其能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得到善用,將傳統毛氈工藝的文化價值更好地轉換為經濟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毛氈工藝的保護、傳承及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傳統 毛氈 服裝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022-03

        Abstract:For quite a long period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ial levelpeople know less about the handicraft and regard it as an old and backward technology. While machines manufactured most productshandicrafts have been slowly fading out of people's livesmany of which find it hard to be inherited and are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The most ancient and widely used traditional felt craft is also facing this dilemma. The reason is that people are lack of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rafts. They only inherit or imitate them blindly. Any product should have its style and flavor of the times. Therefore, if we want to make products more vitality and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only on the basis of inheritance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felt technology in garment design,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designers, which can be used in modern fashion design, so as to better convert its culture value to economic value. I believe it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to some extent in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felt craft.

        Keywords:traditional felt fashion design application

        引言

        據中西史料記載,毛氈工藝已有上千年歷史,在宋末及元朝時期,由蒙古游牧部落從中亞傳入,是人類歷史記載最為古老的制作織物的方式之一。毛氈工藝在世代發展過程中具有其獨特性、傳承性和民族性,蘊含著歷史、文化、經濟及社會價值,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消費觀念及方式的轉變,對傳統毛氈工藝缺乏認識和創新應用,傳統的毛氈工藝日漸式微。哈維蘭先生在《文化人類學》中提到“文化必須有變化的潛力,以適應新的環境或適應變化了的關于現存環境的看法。”傳統毛氈工藝是人類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亦須應時而變,與時俱進。

        近年來,隨著歐美地區倡導羊毛氈工藝的復興運動,毛氈開始成為時尚界大熱的主角,國內外一些高端品牌紛紛將其引入服裝設計中,重拾毛氈手工藝與自然材質的價值。文章將通過對傳統毛氈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分析,探討其在未來服裝設計開發的思路和可借鑒的方式。

        一、毛氈的特性及其工藝分類 

        (一)毛氈的特性

        與傳統的紡織相比,毛氈屬于無紡制品,無經無緯,完全利用毛纖維特有的氈化性,在溫度、壓力、弱堿性溶液等條件影響下,加之外力反復揉搓,正負鱗片交織氈化而成。毛氈能夠吸收濕氣,也能隔絕水分,且不易延燃,是一種“安全纖維”,同時,因毛纖維具高度吸濕性,可以充分吸收染料,一旦染色則不易褪色的特點,相對其他材料更為穩定。毛氈制作材料主要為毛纖維,如羊毛、駝毛、牦牛毛及羊絨、牦牛絨等,制作工藝靈活主要運用濕氈法和針氈法,所用制作工具簡單、易操作,無論毛料、色彩、工藝、制品的疏密、厚薄及造型,都可由制作者掌控,成型后,不易變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還原性。毛氈在裁剪過程中,邊緣不會出現纖維散落的現象,可直接裁剪,在服裝設計上有更多的創作自由。 

        (二)毛氈工藝的分類

        毛氈工藝主要有濕氈法和針氈法,利用毛纖維氈化的原理,濕氈法是通過潤濕、加熱、皂洗,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纖維相互纏結成型,針氈法則使用帶倒鉤的戳針,通過手工戳刺的方式,將毛纖維加固成型。以下以實驗過程為例進行分析。

        1.濕氈法:在試驗過程中,選用常見的羊毛和羊毛織片為實驗基材。最初的原羊毛纖維未經加工會含有天然的油脂,在氈化過程中的潤滑劑作用,但現今的羊毛多為已加工分類,因此,在毛氈制作過程中,適當加入肥皂水潤滑,并使其更易于氈化成型。羊毛氈化時縮水率較大,不同品種的羊毛縮水率都有所不同,縮率一般為15%20%之間,制作時需根據縮水率進行鋪毛。

        1)材料及工具:66s70s澳大利亞美麗奴羊毛、網紗、氣泡膜、刷子

        2)制作過程:①鋪氣泡膜:傳統的手工毛氈用竹簾,現可用氣泡膜替代。②鋪羊毛:將準備好的羊毛,按所設計的形狀均勻鋪開??梢苑謩e鋪三層,第一層和第三層同一個方向,中間夾層則與另外兩層成九十度鋪開。③鋪網紗:濕潤前鋪上網紗,可使羊毛更好的定型。④噴水:用剛燒開的水,均勻噴灑在羊毛上,有利于羊毛氈化成型。⑤搟壓:將氣泡膜、羊毛及網紗一同卷起,來回揉搓數次,期間展開,略調形狀。⑥成型:將毛坯在氣泡膜展開,把需要處理的邊折回、處理平整,在折回的部分再鋪上薄薄的一層羊毛,再次灑上肥皂水,壓實,繼續來回揉搓。⑦晾干:最后將毛氈進行揉搓、沖洗,去除多余水分后,將毛氈平鋪晾干。⑧整燙:熨斗調至140℃進行最后的整燙(如圖1)。 

        屏幕快照 2018-01-18 下午4.41.23.png

        3)實驗結果分析與歸納:①運用濕氈法制作的效果表面平整、緊實、易成型,在相接的地方可完全靠毛纖維氈化,完成無縫拼接;

        ②羊毛的縮水率較大,毛氈在揉搓過程中邊緣易變形,如用于制作圖案,邊緣較模糊;③濕氈只能一次成型,待完全氈化后無法再調整造型;④氈化過程中,鋪毛的厚度、揉搓的力度控制全憑經驗;據搟氈傳承人馬勒舍介紹,傳統的搟氈按所設計的款式、尺寸制作,不裁剪,不拼接,憑工匠的經驗將毛邊處理平整,這樣更為自然,保暖性也會更好;⑤濕氈適合服裝、披肩、包袋上運用。

        2.針氈法:同樣利用毛纖維氈化的原理,用戳針反復戳刺,使毛纖維相互摩擦、纏結,達到氈化效果。這種方式多用于局部造型及圖案制作上。

        1)材料及工具:毛氈面料、66s澳大利亞美麗奴羊毛、泡沫墊、氈化針

        2)制作過程:①鋪料:將備好的羊毛根據設計好的圖案鋪在泡沫臺上;②初步戳刺:可選用粗針,便于快速成型或初步固定圖案;③成型:完成初步塑形后,再使用細針,根據設計添補毛料,使其均勻平整,達到設計效果。此過程中,一邊修整形狀,一邊將其戳緊實,直至完全氈化(如圖2)。

        屏幕快照 2018-01-18 下午4.41.31.png

        3)實驗結果分析與歸納:①針氈法易操作,制作效果細膩、緊實,能任意制作立體造型及圖案;②可通過捻取適量相近顏色的羊毛在裝飾元素周圍進行彌合,使裝飾元素與底布融合得天衣無縫;③適合服裝局部造型、服飾圖案、服裝配飾。

        毛氈工藝突破了傳統織物的經緯,為服裝面料設計提供靈感,拓展設計思路,豐富裝飾細節,完善整體外觀,是值得服裝設計師掌握運用的傳統工藝。

        二、傳統毛氈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傳統毛氈制作的服裝有較好的保暖性和防水性,但因原材料及其加工方式的局限性,過去制作的服裝較厚實、硬挺,穿著不夠舒適,款式多以披風、坎肩、馬甲為主,色彩和圖案上也較為單一。本章節將從服裝款式、色彩、圖案、面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毛氈在服裝款式中的應用

        毛氈在服裝款式設計應用中亦須講究服裝形式美法則,遵循節奏與旋律、比例與平衡、變化與統一的設計方法,且因其面料有厚重、挺括的質感及優良的彈性,很適合用于塑造服裝廓形。

        1.無縫一體式

        毛氈屬于非織造面料,利用毛纖維特有的氈化性,打破傳統的衣片縫合形式,其強韌的氈化特性不需要通過針織、縫制等加工、加固,便可將服裝的衣領、衣袖、衣身、口袋等部件氈化固定,制成具有雕塑感的無省無縫的一體式服裝款式。巧妙地將平面轉換成立體造型,這是優于其他工藝的特色(如圖34)。

        屏幕快照 2018-01-18 下午4.41.39.png

        2.局部立體造型

        在服裝造型設計中,毛氈的工藝造型變化極為豐富,可在領口、

        肩部、前胸、下擺、背部、袖口等部位進行塑形,增強服裝的藝術效果。如立陶宛一位獨立設計師的作品,利用濕氈法與針氈結合的制作工藝,在衣片的背面及下擺加入了荷葉邊的立體造型設計,與衣身無縫接合,打破了傳統服裝造型的制作方式,使其更具立體感及裝飾效果,成為服裝中的一大特色(如圖5)。 

        (二)毛氈在服裝色彩中的應用

        色彩是服裝設計中視覺沖擊最強的語言,也是最具感染力的元素,人類對色彩的感知是極為敏銳的,色彩表達著不同的情感,在傳統的毛氈服裝樣式中,服裝上的色彩較為單一,多為毛纖維的天然色,游牧民族尤其喜用乳白色,體現了天然質樸的視覺效果,象征著純潔和神圣的品質。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設計師應根據毛纖維的材質及本色色彩,盡可能地展示毛氈面料的獨特性,同時也將更豐富的色彩運用在毛氈服飾中,讓它完美呈現給消費者。如Norlha,愛馬仕的“上下”等高端品牌多用天然毛纖維的本色進行搭配設計,表達了一種時尚簡約的服裝風格。而羊外婆的小女孩、軻人造物等年輕個性的品牌注重色彩的搭配,表達了年輕人的一種活力及對自由生活的向往。隨著毛氈的使用日益廣泛,消費群體及消費需求的改變,毛氈服裝的色彩也隨之豐富起來,這給設計師提供了無限的搭配空間。

        (三)毛氈在服裝圖案中的應用

        毛氈在服裝圖案的設計和制作方式上較其他材料豐富,主要分為平面圖案和立體圖案,平面圖案多運用針氈法和濕氈法結合達到設計效果。立體圖案則通針氈法在氈化完成的面料或其他面料上進行再次制作,相比平面圖案更為豐富,不僅有視覺感,還有立體空間效果。圖案的運用使氈衣更豐富和多元化,但圖案過于復雜,就會失去毛氈敦厚樸實的本質風格(如圖6、7)。

        (四)毛氈在服裝面料肌理中的應用 

        不同的面料肌理,具有不同的視覺感和觸覺感,運用在服裝設計上能使簡單的服裝款式體現不同的風格特點。毛纖維通過揉搓形成的自然肌理質感,給設計師帶來新的構思和體驗,除了將毛纖維揉搓纏結外,可將不同的纖維或纖維面料與之混合,制作出更為豐富的肌理,一般易于氈化的面料有絲織物、毛織物、麻織物,或直接與絲、毛、麻、棉等纖維結合設計,使面料肌理設計感更強。通過將羊毛與絲織物及毛織物結合,用針氈、濕氈法進行實驗,并將珠繡、絎縫兩種工藝分別結合運用,使其層次清晰,有更佳的視覺效果(如圖89、1011)。

        屏幕快照 2018-01-18 下午4.41.48.png

        毛氈具有豐富的變化和可塑性,還可以通過更多不同的工藝加工處理,如抽褶、絞纈等方式,制作出豐富的肌理效果。毛氈除了自身變化極為豐富以外,還可以作為不同面料拼接在中間材質,完美地銜接兩種不同面料,使面料與面料之間就像自然過渡一樣,這是其他纖維所不具備地優勢。 

        總而言之,在時尚流行趨勢變化如此快速的時代,面料的創新形式層出不窮,合理地運用毛氈的物理特性及外觀肌理,通過不斷嘗試與改造,發掘材質在服裝設計中不同的視覺和觸覺感官效果,將服裝實用性與現代審美相結合,使傳統毛氈工藝更好地運用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從而提升服裝的品質及價值。

        (五)毛氈在服裝品牌的應用案例

        1. Norlha(諾樂)服裝品牌

        諾樂,是一個植根于藏族文化,以可持續發展生產模式的創新奢侈品品牌,由有著一半藏族血統和一半美國血統的益西·德成所創立的生態品牌。諾樂在結合了傳統織造技術和現代工藝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奢華印象。該品牌的產品原材料均取自藏地的牦牛絨和駝絨,所有產品的色彩都很樸實自然,僅以磚紅、藍、青、黃、米、褐、灰幾色為主,因這幾種顏色是最具高原藏區特色的代表性色彩,從天空的碧藍到幽藍,草原的青草翠綠,格桑花的黃色,寺廟的紅褐色,牦牛的棕色或白色,圖案則從藏族文化中借鑒一些元素進行再創作。整個制作也都請當地牧民運用毛氈和編織工藝進行加工制作,完美地體現了服裝與自然相互融合。

        2.「上下」服裝品牌

        「上下」品牌是中國設計師蔣瓊耳與法國愛馬仕集團創立的一個當代時尚高端生活品牌,致力于傳承和復興中國精湛的手工藝,其中包括傳統毛氈工藝。該品牌的每一個物件都耐人尋味,每一處細節都能看出工匠們精心的雕琢,品牌請來蒙古的制氈工匠,以羊絨為原料,用傳統的濕氈工藝,經紡紗、揉搓、洗滌、脫水、燒煮、晾曬、整燙等工藝制作而成,不用一針一線,就連口袋和扣子等細小部件都是手工揉搓而成,渾然一體,制成無縫、獨一無二的羊絨大衣。此系列的服裝輪廓感強,面料輕盈柔軟且御寒,設計細節極其講究,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相互融合體現。

        3.“羊外婆的小女孩”服裝品牌

        “羊外婆的小女孩”品牌,是由畢業于大連工業大學的王小水創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她把自己的品牌比喻成羊外婆,而顧客是被守護的小女孩。該品牌的設計靈感與材質全部源于大自然,以羊毛為創作材料,將毛氈敦厚樸實的材質與大自然寬厚無華相結合。此品牌的服裝、帽子、圍巾、鞋子等都是純手工制作而成,設計師想利用手作的方式給消費者帶來一絲溫暖的人情味。

        三、毛氈工藝在服裝設計中運用的局限性及其未來發展

        (一)毛氈工藝運用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均有兩面性,傳統毛氈也不例外,在服裝設計應用中雖有優于其他面料的特性及無限創新空間,但不容忽視毛氈制作工藝及自身作為服裝材料的不足,主要有幾個方面:①在鋪毛過程中,毛量的均勻度、厚薄難以保證。②不同種類的毛纖維縮絨率各異,在制作過程中,力度、水溫也會有一定的影響,難以綜合估算,即使具有豐富經驗的毛氈工匠制作,也難以保證能與設計好的版型完全一致。③毛氈制品尚存在難以保養的問題。④毛氈制作耗時長,制作效率較低。以上均為傳統毛氈的局限性,這需要設計師與氈匠深入挖掘工藝與材質的關系,并借助科學技術和跨界合作,使傳統毛氈工藝得到善用,更好地運用于服裝設計領域,滿足現今消費者需求。 

        (二)毛氈工藝的未來發展

        傳統的毛氈工藝屬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智慧。在文化的推動下,在相關政府機構的保護下,傳統毛氈工藝將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其次,近年來綠色環保及個性消費逐步成為一種時尚,人們提倡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生活理念,在服裝上追求綠色環保的服裝面料,而毛氈恰恰是一種生態環保材料,可分解更新、循環使用,符合當下人們所追求的可持續發展的想法。因此,在低碳環保及追求個性設計理念的消費趨勢下,毛氈將會得到更多服裝設計師及消費者的青睞。

        結語

        工業快速發展的時代,產品日漸呈現標準化、同質化,使我們的物件缺少了手工制作的不確定性,也缺少了靈動的個別,人們需求已不僅限于物質上的滿足,而在于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而傳統毛氈工藝作為人類最古老,運用最廣泛的手工藝之一,沒有工業時代的雕琢痕跡,無論原材料或是制作工藝都符合當下提倡的低碳環保設計理念,既具實用功能又包含濃厚的精神和情感意義。蔣勛先生曾在《品味四講》中提到“服裝必須在文化上被認同,才會產生長久的影響力”。在品牌競爭激烈的時代,發揮好毛氈所具有的優良特性及優勢,將毛氈這一古老的工藝重新運用在服裝設計中,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那份情感,用創新的精神去傳承傳統手工藝并賦予它新的生命。 

        2016年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傳統毛氈工藝在現代服裝設計的應用研究》結題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6LXB-05 

        參考文獻

        [1] 鐘敬文 . 中國民俗史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68

        [2] 黃能馥 . 中國服飾通史 [M] .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132-137

        [3] 威廉·A·哈維蘭 . 文化人類學 [M] .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35-53

        [4] 宗亞寧,張海霞 . 紡織材料學 [M] . 第二版.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3:300-301

        [5] 高星 . 中國鄉土手工藝 [M] .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 92-101

        [6] 王婧婧,鐘宏等 . 羊毛針氈工藝在服裝面料設計中的應用探析 [J] . 現代裝飾:理論,20159):133-134

        [7] 徐英 . 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藝術 [M] . 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6 : 127-129

        [8] 愛娃·海勒 . 色彩的性格 [M] .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 2011 : 2-8

        [9] 蔣勛 . 品味四講 [M] .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42

        [10] 圖片來源:圖3、4上下品牌官網,圖1、2,567堆糖網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 久久古典武侠第1页777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 v视界影院最新网站| 91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 福利体验试看120秒|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刺激无码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91久久精品电影|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岛国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生活一级录像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毛片a精品**国产| www.亚洲精品.com|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