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節點——過街設施創新設計研究 RESEARCH ON INNOVATION DESIGN OF CROSSING FACILITIES

        0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 畢璐璐

        摘要:公共設施設計理論體系在現代信息社會高度發達的技術支持與推動下不斷突破與完善,本文從宏觀到微觀及學科交叉的視角,圍繞人、設施、環境三者的關系,重新審視城市過街設施設計并加以梳理,提出了針對城市過街設施的創新設計概念,秉承設計以人為本、以環保為主導的可持續性設計的理念,試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型道路,不方便地形,大型廣場的交通擁堵問題,并將生態能源與科技材料融入設施設計之中,建立綠色出行體系。

        關鍵詞:過街設施;模塊化設計;創新設計;綠色出行;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TU-8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8-0062-02

        Abstract:The design theory system of public facilities has been constantly broken and improved, under the highly developed technical support and promo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With the point of view from macroscopic to microcosm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a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reexamine and hackle the design of urban street facilities, the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design for urban crossing facilities. Adhering to the "people-oriented desig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leading sustainable design" concept, it try to alleviate the small road to some extent, inconvenient terrain, traffic congestion of large square, integrating ecological energy and technological materials into the facility design, so as to establish green travel system.

        Keywords:Crossing facilitiesModular designInnovation designGreen Trave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城市過街設施與交通現狀調研

        (一)城市交通現狀總攬: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交通擁堵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巨大障礙。交通擁堵不僅給出行者造成了時間上的延誤、經濟上的損失,還給整個社會造成了龐大無謂的損失和資源的浪費。面對愈演愈烈的交通擁堵、人車搶道的現狀,我們應該做到有的放矢。據調查,城市居民認為,造成交通擁堵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機動車、外來人口激增、道路資源(過街設施)增長滯后、公交系統不發達、停車系統匱乏、交通性道路與生活性道路無明顯界限、交通事故頻發等;故此,合理分配道路資源、提高道路資源利用率、建設立體化交通設施等措施的設立迫在眉睫。

        (二)過街設施現狀調研:公共設施設計理論體系在現代信息社會高度發達的技術支持與推動下不斷突破與完善,其多元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發展趨勢也獲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進而擁有城市樞紐的美譽和社會的主導地位。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公共設施設計的立足之本,亦是設施設計詮釋新命題的設計基點。城市過街設施作為主客體跨越障礙的通道,回歸設施設計本身,具體落實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彰顯了技術層面和思想層面的思維創新。在我國城市混合交通的環境里,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張,交通出行需求呈現幾何級數增長,特別是人群密集形城市聚集區域,伴隨著私家車數量的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尾氣排放、噪音污染、道路擁堵、交通癱瘓、安全隱患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交通惡性循環與人們內心對便利出行的渴望形成強烈的反差,矛盾激化、沖突增加。

        (三) 街區問題實例分析: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私家車持有數量的不斷提高,沈陽市道路交通問題愈來愈嚴重,人車混行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如何保持交通順暢,保障行人行車的安全,是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也是有關部門應當密切關注的問題。20161115日上午10時許,在沈陽馬路灣202醫院前端三角地帶,我駐足了三十多分鐘,只見人群在機動車流中冒險通行,一些行人過街時左顧右盼、見縫插針,人車搶道、人車混行現象頻繁。據觀察統計,人車混行的狀態幾乎每兩分鐘就到達一次高峰,由于此地沒有任何過街設施和安全指示,極其容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為人車通行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如圖123)。

        人車混行危險大、各行其道才安全。通過對人群的問卷調查,了解人們對于此地帶的過街需求,問卷調查結果如圖表所示:人們在過街時最為看中的是安全性與便捷性,大多數行人認為應該建立人性化的立體過街設施,現實需求與研究價值的不謀而合,可見為保障過街安全并且順利快捷的到達目的地,立體化過街設施的設立勢在必行。

        二 城市過街設施創新設計概念的提出與應用范圍的鎖定

        (一)過街設施創新設計概念的提出

        1.生態能源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發展優勢:就城市過街設施設計而言,利用生態能源對噪聲、尾氣等污染加以合理化控制,不僅可以節約設施建設成本,還能夠大力釋放生態效應,降低環境污染率,加大交通設施的環保性與可持續性,將生態能源優勢轉化為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優勢,從這一設計理念的內涵來看,其不僅順應中國傳統的人文觀念,而且更成為現今中國社會狀況的需求。其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工業設計體系和通過設計引導合理的生活、生產方式均有積極的意義。

        2.公共意識行為由被動受控轉化為主動吸引:公共意識是現代文明的標志之一,現實社會中人們往往“習慣于”對過街設施的設立視而不見,無視規則制度的存在,冒著危險肆意在車流中穿梭,或許個人效率有所提升,但卻擾亂交通秩序、給交通安全帶來威脅。魯迅先生曾言,“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在五千年中華邁向現代社會的關鍵節點上,“立人”之要在于培育公共精神、涵養公共文明,城市過街設施的創新設計致力于人性化功能的體現,承擔著文明“詮釋者”的社會使命。我們期待的伴有城市化品質的生活與優質的城市過街設施的設立有著微妙的聯系,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公眾的社會行為習慣,提升公民的道德素養及自我約束能力,使得過街設施的設立不僅是冰冷的陳設,更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風景。

        3.人車混行的交通狀態轉化為以人為本的綠色出行體系:綠色出行是現今社會極力倡導的交通方式,綠色出行的交通模式體現在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顧效率等方面。過街設施建設是解決人車混行的重要手段、是實現道路暢通的重要措施之一,而道路暢通又是綠色出行的核心:一方面是為了減少交通擁擠,提高出行效率,降低社會運行的成本,促進環境友好;另一方面是為了減少機動車污染排放,建立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從行為心理學原理出發,綠色出行便于減少出行距離的心理落差,營造到達感并兼顧交通功能,構建真正人性化交通模式,為出行者提供了更多樣便捷的交通選擇方案。1

        4.過街設施由“冰冷陳設”轉化為體現城市文化內涵:伴隨著城市公共設施建設與功能劃分的逐步出現,不少設施形態變得單調乏味,死氣沉沉。值得注意的是過街設施并不是孤獨靜止的陳列展示,應把設施與城市作為一個整體來構思、感受和實施;其設計應富于生機和魅力,引發人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飽含人道主義精神去打動人,即設計中的以情動人,努力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加強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建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展現城市的文化內涵,這樣這門實用的藝術學科才能發揮其最大潛力,使得公共設施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凸顯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題。2

        (二)應用范圍的鎖定:在交通設施的設計與設立過程中,人們往往注重大型道路的空間開發與設施建設,但人口相對集中、流動性較大的小型道路的過街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通常被相關部門忽視,這一普遍現象必然導致高峰期的交通擁堵,并為公眾帶來嚴重的心里落差,也間接導致了公共意識和道德素質的下滑;為此,本文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和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上,結合公共設施設計與設計實踐,提出了小型街區及道路、不規則地形的過街設施的創新設計概念,并提出了相關的設計構思。這一理念的提出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型路段的交通問題,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到交通設施設計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捷與關懷。

        三 城市過街設施創新設計的選題依據

        (一)以人為本的設計基點:“以人為本”作為當今設計界與消費者孜孜追求的目標,帶有明顯的后工業時代特色,是工業文明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綜合了設施設計的安全性與社會性,在設計中注重其內環境的擴展和深化。城市過街設施“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更加貼近行人的內心需求,滿足過街行為舒適度,更是提出了顧全大局、層次豐富、人與環境互惠互利的設計要求。在社會迅猛發展的今天,在日益擁擠的交通環境里,以人為本的城市公共設施是真正體現出對人群的尊重和關心,同時也是最前沿的潮流與趨勢。

        (二)以和諧為契機的設計觀念:和諧化的過街設施設計就是要求設計者將設計的重心從有形的過街設施個體轉移到“人”、“設施”、“環境”三大要素之間兩兩相交的關系上,將設計的著眼點置于研究公共空間里設施單體本身,單體與系統,設施與人,設施與色彩、環境的配合關系。使各個對立因素在動態的發展中尋求平衡,構建一個有機的、協調的整體,最大化實現設施的功能價值,滿足人們對于功能和情感的雙重需求,演繹出具有時代特色、地域文化,又蘊含豐富情感和強大功能的和諧整體。

        (三)以疏導為主旨的設施建設:城市過街設施作為設施化設計的一種,應突破自身設計范圍,積極尋找并吸取其他設計領域的養分,以綠色環保的技術支持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為基礎,構建社會和諧氛圍。同時,城市過街設施的建設還應以融匯人文思想為設施設計的發展方向,引導行人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疏導交通,緩和交通矛盾的現狀,解決交通實質問題。通過對嶄新的技術形態的駕馭,使公共設施設計領域得到拓展。

        屏幕快照 2018-04-10 下午5.21.20.png

        四 城市過街設施創新設計

        (一)工業化、標準化的安裝模式:城市過街設施設計要以多變的模塊組合適應不同的道路形態,就此轉變設施設計的工業化與標準化觀念,使其具有綜合歸納效用和相關可行性:工業化是指過街設施構件或單元模塊能達到工業生產的要求;設施安裝組合的標準化適合于大批量加工制作;標準化一是追求過街設施設計為方便人們出行,建立綠色出行體系而建立的標準;二是達到行業標準或是國家制定的使用標準,通過全面性的考究,實現城市過街設施標準化的安裝模式,完善交通秩序、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發展。[3]

        (二)模塊化、系統化的設施組合:公共設施設計模塊化的概念是指造型相同或相似、功能獨立并具有一定關聯,整體的形態鏈條符合一定的幾何連續性,經過拆分重組構造出不同的設施形態,延展出不同的設施功能,形態相同或相似的模塊單體在設施組合中可以通過互換位置或更改排列順序來實現整體性變化。模塊化的組合方式可以變化出不同類型的公共設施,滿足不同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同時模塊化設計理念應用于設施設計中可對設計資源進行簡化整合,符合可持續性發展的宏觀訴求。[4]

        (三)藝術化、景觀化的設計氛圍:現代公共設施設計已不單單是孤立的單一化的產品設計,它已越來越融入環境的整體設計之中,是城市細節的體現,公共設施如果設計不當便會影響整個城市空間的整體效果。公共設施設計越來越重視單一模塊化設計后的規劃與組合,每一個設計模塊也不僅限于一種形態與色彩,而是形成一個系列,力求視覺效果多樣化,在環境中起到調節作用,活躍了景觀的氛圍。城市過街設施設計不僅要滿足人們的現實需要,同時又要展現公共設施的藝術化與景觀化。設計精美、品質優良、內涵豐富的過街設施不但能服務大眾,還能提升城市品味,愉悅人的精神,增強人們的審美情趣。因此,城市過街設施設計不僅僅限于滿足功能的需求,而是用更加藝術化、景觀化的方式來處理,使人賞心悅目,耳目一新,打破常規設置概念,起到擴展景觀空間,美化公共環境的作用。5

        (四)無障礙設計的分析與應用:無障礙設計是社會弱勢群體充分參與社會活動的基礎和前提,為保障人們正常方便生活提供了重要條件,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社會文明的進步水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體現,對提高人們道德素質,培養全民公德意識,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系統中,過街設施設計應充分考慮如何保障弱勢群體的交通權利,尤其突出對老、少、病、殘等特殊群體的照顧,提升整個城市的生活品質,體現社會的公平與和諧;如坡度不大的坡道,方便輪椅上下;對于受周邊環境所限無法伸展的天橋則應安裝垂直電梯;為了給人們提供更舒適的過街環境,還可以在天橋安裝遮陽避雨頂棚,以免行人日曬雨淋,極大地保證了行人的安全。6

        (五)持續性環保意識的推廣: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環保意識以及公共道德意識也有了很大的飛躍,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公共設施的突破性發展是城市化品質進程可視化的體現,加快城市化建設發展是環境保護的基礎和前提,而環保意識的增強將對加快城市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目前科學技術的前沿性及環保材料的必要性影響并改變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為滿足豐富多變的時代環境對過街設施的功能需求,必須要以充足的經驗積累和適時的觀念革新為基礎,以可持續性環保理念為內在要求,對城市過街設施內外劃分提出鮮明的環保要求,使得過街設施的設計研發實現隔離污染、凈化空氣,教育引導等多重意義。 

        參考文獻

        [1] 聶大為 . 張濱 . 劉笑塵 . 綠色技術再生的城市公共空間當代藝術表達 [J] . 設計 . 2016 . 291):159-160

        [2] 吳萍 . 城市文化中公共藝術空間的拓展 [J] . 包裝工程 . 2015 . 366):17

        [3] 薛文凱 . 陳江波 . 公共設施設計 [M] . 第二版 . 北京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2016 49-53 

        [4] 薛文凱 . 陳江波 . 公共設施設計 [M] . 第二版 . 北京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2016 54-60 

        [5] 譚傲楠 . 李洪海 . 產品情感化設計研究文獻綜述 [J] . 設計 . 2016 . 291):74-75

        [6] 薛文凱 . 陳江波 . 公共設施設計 [M] . 第二版 . 北京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2016 103-114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91视频-88av|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日韩精品欧美|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久久777|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久爱免费精品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91九色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亚洲欧美精品SUV| 午夜精品美女写真福利|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青青网| 最好韩国日本高清免费|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 猎奇 另类视频|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2022麻豆福利午夜久久|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 | 免费国产阿v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牛牛影院| 囯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线|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