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學院 蔣金婷 王艷敏 葉彬潔 劉宇鑫
摘要:本文主要以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為研究對象,針對其功能單一、按鍵不明顯以及外觀不能與城市很好融合等缺陷與不足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對其進行再設計。再設計內容主要包括無障礙設計、醫藥箱嵌入以及外觀的改造。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再設計旨在幫助人們爭取突發事件發生時的寶貴時間,打造平安和諧城市。
關鍵詞:報警柱 突發事件 無障礙 再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8-0122-02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the city public security alarm colum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carries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or it’s weakness, for example, it’s function is single, the key is not obvious and the appearance is not that suited to the city. We redesigned the alarm colum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The content of the redesign mainly including three parts: Barrier Free Design, The placement of medicine cabine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ppearance. The redesign of the city public security alarm column aims at helping people saving time when accidents happen,constructing a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city.
Keywords:Alarm column Accident Barrier free Redesign
引言
自2004年6月,政府為了全面推進科技強警戰略的實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各部門、各地積極推進“平安社區”、“平安校園”、“平安市場”等安全創建活動。為了以點帶面,公安部進一步提出了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3111試點工程”。平安城市建設作為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目的是通過構建一個覆蓋整個城市的集成化、多功能、綜合性治安防控網絡,進一步提升公安機關管理社會、治安防控、打擊犯罪、維護穩定、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和依靠。[1]
為了更好地建設平安城市,各地政府開始投入使用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讓廣大市民能夠及時應對各類突發案件,以避免因報警不及時而錯過解決案件的最佳時間。遺憾的是目前的報警柱功能單一、按鍵不明顯、外觀與快速發展的城市格格不入。本文針對這些缺陷和不足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設計。
一、平安城市建設需求
平安城市的建設起源于“科技強警”戰略和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即“3111”試點工程兩大項目。最早在北京宣武區、山東濟南、浙江杭州和江蘇蘇州四個城市開始做試點。2004年6月,為了全面推進科技強警戰略的實施,公安部、科技部在北京、上海等21個城市啟動了第一批科技強警示范城市創建工作。
“平安城市”的概念,不僅僅是社會治安一項內容,還包括城市交通狀況和城市消防服務,以及各種人為災害,和自然災害的預警和處警等內容。平安城市建設項目作為一個特大型、綜合性非常強的管理系統,不僅需要滿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應急指揮等需求,而且還要兼顧災難事故預警、安全生產監控等方面對圖像監控的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報警、門禁等配套系統的集成以及與廣播系統的聯動。
該報警柱設計也將從治安管理、應急指揮、災難事故預警等方面,從監控、報警、廣播系統入手,對現有報警柱進行優化改善,使之能夠配合平安城市建設,為城市安全做出貢獻。
二、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現狀分析
(一)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簡介
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全稱社區治安敏感區域監控及可視接警綜合系統,大多安裝在城市中最為復雜的地點,如商業街區、車站及車站周邊、重點小區、人口密集路段等,這些地方都具有人流量大、流動性強的特點,很容易成為不法之徒的主要作案地點。[2]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的功能是一鍵報警,是處理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
(二)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國內外研究與應用現狀
隨著平安城市建設進程的推進,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地區能見到報警柱的身影,但大多數是裝在校園和小區內,報警柱在街頭依舊較為少見,由此可見,報警柱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未普及。
目前國內報警柱基本為藍色或黃色柱體,頂部配以一個報警燈起到警示和通知附近人群的作用,應用方式均為一鍵報警按鈕。國外報警柱與國內報警柱基本相似,且國外高校的報警柱大多只有音頻報警這一項功能。[3]目前的報警柱雖然技術到位,但是外觀與城市格格不入,同時在處理伴隨案件發生時的傷亡問題,也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對此,杭州市政協研究室主任王翔,在2016年10月底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進一步健全醫療急救體系,提高救治效率。
(三)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重要性
突發案件是建設平安城市的絆腳石,生活中的突發案件往往會因為報警不及時而造成遺憾或重大損失。而城市公共報警柱能夠極大概率的解決這個問題。當案件發生時,報警人員無需掏出手機撥打110,只需按下報警柱上的一鍵報警按鈕即可與警察對視通話,進行求救。民警可通過監控以及每一個報警柱上的定位系統,第一時間了解現場情況,做出最恰當的指揮,同時安撫報警人員。報警柱上的全方位監控有利于收集犯罪證據,同時起到警示作用。此外也可有效防止報假警的情況。報警柱的存在極高地提升了國民安全感。
(四)物聯網技術提供可行性
得益于物聯網技術的落地,某一區域內可使用通訊網絡即時傳輸到終端設備上。現有報警柱可與街道辦事處的維穩中心相結合。報警時,第一個看到現場情況的是指揮中心,緊急報警時,按下報警柱上的按鈕,就可開啟通話功能。確定案情后,開啟應急廣播對不法行為進行警示,圖像同步傳布到公安部門。[4]
物聯網技術為報警柱的功能改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的缺陷與不足分析
雖然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已在多個地區投入使用,但目前其設計還處于初級階段,只能實現一鍵報警的功能而未考慮到其他方面。
(一)無障礙設施缺失
城市交通無障礙設施的設計和管理是營造社會無障礙環境的基礎。只有全面貫徹和落實交通無障礙設計理念,重視和強化交通無障礙設施管理,才能實現我國建設和諧社會和現代城市的目標。[5]而現有報警柱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無障礙設計,不夠人性化。
1.對于所有使用人群:現有報警柱的一鍵報警按鈕大多設置在垂直平面上,從按壓按鈕的準確度來說,垂直按壓按鈕的準確度是比較低的,并且該施力角度較為不適,
2.針對特殊人群:一鍵報警按鈕的高度是固定的,殘障人士或是兒童無法按到按鈕或按按鈕較為吃力。然而在突發事件中殘障人士以及兒童所占的比重也較大,因此設計時應考慮到殘障人士以及兒童的需求。
(二)主功能不明確、功能單一
1.現有報警柱只具有一鍵報警功能,且報警按鈕設計的較小,如此雖然可以減少誤操作性,但卻在尋找報警按鈕和準確快速按壓報警按鈕上增加了真正需要報警的人的報警難度。
2.現在的突發事件多伴隨傷亡,而現有的報警柱僅有的報警功能,無法在第一時間提供醫療救助,使發生突發事件時伴隨的傷亡率大大增加。如何讓傷亡率降低或是讓傷者在第一時間獲得有效救助成了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外觀與城市不搭
1.報警柱均為長柱型,外觀過于機械化,難以與城市中的其他設施進行區分,與現代化的城市風格不搭。
2.現有報警柱在顏色和形式方面不夠引人注目,無法讓人在第一時間找到和辨識出它的方位,知曉它的具體用法,這也是現在報警柱雖然在許多地方都安置了,但其在發生突發案件時的使用率卻不夠高的原因。
四、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再設計方案
通過對城市公共安全報警柱現存問題的分析,本文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再設計。
(一)無障礙設計
考慮到使用人群的問題,不一定是普通成年人,也可能是兒童、老人或殘障人士,并且這些弱勢群體使用占比相比于普通成年人更大,因此在設計時需要更多的考慮到弱勢群體。
1.在原有報警按鈕的基礎上,將一鍵報警按鈕的體積增大(如圖1), 顏色選用鮮艷具有警示意味的的紅色,以增加報警按鈕的可視性和易操作性,讓報警者在初次看到報警柱的時候,即可明白其用法。
2.在下方增加拉繩報警方式(如圖2), 可以在110mm以下的任意高度進行報警操作,方便殘障人士、兒童或受傷的人快速報警。
(二)防誤操作
將按鈕和拉繩直接暴露在外是極易引發誤操作的,存在不知情的人或小孩因好奇而按下按鈕或拉繩的可能性。同時暴露在外的按鈕和拉繩也影響到整個柱體以及城市的美觀度。因此,我們在按鈕及拉繩的外側增加塑料活動罩來保護面板以及防止誤操作。按鈕外側的活動罩可在按鍵時順帶推起,在手離開后因重力自動下滑;拉繩外側的活動罩可在拉繩時順帶推進,手離開拉繩區時,活動罩會因內置彈簧作用自動關閉。兩者都在不增加操作步驟的同時保護了報警裝置,防止誤操作。
(三)內置醫藥箱
當今社會越來越注重人性化服務以及公共設施建設,人們在不少商城車站等地方都會發現公共醫藥箱的存在,其存在就是為了人們的不時之需。但是目前的公共醫藥箱內的藥品儀器等設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因而在人們需要使用時往往會發現其中并沒有有效的救助品。這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為使因突發事件導致受傷人群能夠及時得到救助,該設計在報警柱的底部設計放置了醫藥箱。
1.拿取方便:只需用腳抵住醫藥箱下方即可翻轉出來。同時醫藥箱可與柱體分離,從翻出的抽屜中取出,以便于將其拎至事故發生地點進行緊急施救(如圖3)。
2.急救藥品設施全面:醫藥箱中不但包含了常用的碘酒、醫用酒精、紗布、藿香正氣、速效救心丸等藥品外,還配備了一部自動體外除顫儀。
因為我國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數約54.14萬,其中90%發生在醫院外,搶救成功率不到1%。據農工黨浙江省杭州市委員會一項調研發現,約80%心源性猝死是室顫所致,而治療室顫最有效的手段是及時使用電擊除顫。[6]
(四)外觀設計
1.整體造型:簡潔圓潤,能較好地與現代化城市結合的同時給予人一種親和感,醒目靚麗的外觀設計不但能成為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也能使人印象深刻,讓群眾在平時出行時記住報警柱的位置。
2.醫藥箱:與報警柱融合,使增加的醫藥箱模塊不會太過突兀,也減少了報警柱整體占用的空間。添加醒目的藥箱標記,提示人們藥箱位置。
3.監控與報警:攝像頭部分彎曲伸出,與下方柱體形成一個半圍合空間,這樣既給予使用者一定的心理安全感。攝像頭伸出也可以增加監控范圍。報警燈與報警柱巧妙融合一體,使整體造型更加流暢。細長的燈柱能加大報警燈光可視度。
4.配色方案:紅黃藍灰四種配色方案適用于不同場景中,使得報警柱在各種不同場景中都能突出明顯識別度高,或是可以滿足不同地區色彩需求,使其在不使用時可成為一個城市的風景。
結語
公共安全報警柱不僅應滿足了人們一鍵報警的安全需求,同時也要考慮到無障礙建設以及城市造型需求。文章針對報警柱目前的發展現狀以及現存問題進行分析,對其進行了再設計以滿足其無障礙、防誤操作、急救以及造型需求。對于今后的公共安全報警柱設計以及平安城市的創建都具有積極意義。
(基金項目:嘉興學院2016年度校級重點SRT計劃項目(851716053):城市公共空間安全報警柱創新設計)
參考文獻
[1] 中國安防行業網 .“平安城市”建設現狀與發展趨勢[EB/OL].(2013-06-27)[ 2017-04-27] http://news.21csp.com.cn/c18/201306/59582.html.2013
[2] 李頌華 . 治安監控報警系統圖像處理 . 監控工作站的設計及系統可靠性設計 [D] . 濟南 :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 2006
[3] 張冰清 . 浙大校園驚現藍色警柱 能一鍵報警 [N] . 錢江晚報 . 2016 :12-12
[4] 陳海明 . 崔莉 . 謝開斌 . 物聯網體系結構與實現方法的比較研究 [J] . 電腦迷 2016 (4)
[5] 張曉 . 李朝陽 . 陳啟寧 . 新加坡城市交通無障礙設計及啟示 [J] . 現代城市研究 . 2012 (8) : 27-34
[6] 佟新 . 張憲 . 服務設計在公共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J] . 設計 . 2016(09): 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