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建筑大學 設計藝術學院 馬廣韜 何雨晴
摘要:目前我國城市化建設和汽車工業的發展使交通擁堵,城市公交車作為居民最普遍的公共出行交通工具,為減少道路私家車數量,首先應增強公共交通設施建設,提高公交車輛運行效率。以沈陽為例,本文用問卷調查、實地觀測等方式,分析研究沈陽公交車輛運行中公交站點的延誤情況,對公交站點內公交車輛停靠時間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更加人性化的的設計方案。從提高公交車輛整體運行速率、提高公交服務程度角度,對公交站臺的設施建設與管理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公交車站 延誤 運行效率 車流量 設施建設 設施管理
中圖分類號: TP39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8-0066-02
Abstract: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and automobile industry causes the traffic congestion. City bus as residents of the most comm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means, should reduce the number of road cars and strengthen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transport vehicles. Taking Shenya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observation, analyzes and studies on bus stop delay of bus operation in Shenyang, 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he bus station in a bus stop time, and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design sche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of public transport vehicl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ies.
Keywords:Bus stop Delay Operating efficiency Traffic volum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management
一、公共交通建設有待提高
(一)沈陽目前交通現狀:沈陽近幾年正努力創建現代化立體交通,增強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和城市快速交通系統扶植,實行環線及連接線建設,重點交通節點工程。但仍不能從根本上緩解交通通行壓力,城市人口增長,道路通行負荷遠遠跟不上汽車的增長速度,市內多數道路已經出現天天堵、時時堵的情況。因此合理地控制道路上機動車的數量就是要加強公共交通建設,完善公共交通出行服務水平。
(二)加強公交站臺建設,提高站臺服務質量:我國公交站臺需要進行改進。公交線路的完善,同時擁有具有高水平服務質量的公交站臺,才能大大增加對乘客的吸引力。沈陽交通體系的建設,預計2017年沈陽居民出行一般可靠公共交通。就目前情況來看,沈陽公交車輛服務質量較差,大多反映在車輛的安全性、時效性、方便性、功能性等幾個方面[1],作為交通工具,其中迅速性非常重要,影響公交車輛運行速度的原因有很多,車輛停站延誤在就是一個重要方面。停站時造成的時間耽擱大多有兩種狀況:車輛延誤、乘客延誤。其中公交車輛的延誤相對于乘客延誤所占比重較大,因而可優化程度較高。通過對沈陽公交車站公交車輛延誤情況的調查,針對實際情況對沈陽公交車站進行設計與改造,以提高公交車輛的運行效率。
公交站臺的設計以限制用戶行為的產品設計目的,以及限制用戶行為之后可以帶來怎樣的效果,在此過程中同時又能滿足用戶行為[2]。改善公交車輛運行的耽擱時間,對提高公交車輛的運行速度、減少企業車輛配置成本以及旅客出行成本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1. 縮短站點時間上的耽擱可以提高公交車輛運行速度。公交車輛線路運行總時間包括運行時間和車輛站臺停靠時間。站臺停靠時間的減少可以減少車輛總體運行時間,提高公交車輛運行效率。
2. 減少站點延誤可以減少乘客出行成本。站點延誤時間減少提高了公交車輛運行的速度,減少了乘客等待和乘車的時間。
3. 減少站點延誤可以降低企業車輛配置成本。公交車輛總體運行速度提高覺少了車輛運營的總時間,使線路周期縮短,較少發車頻率,從而減輕了企業公交車輛的配置數量以及車輛保養等費用。
減少站點延誤間接上還可以改變乘客的出行方式,選擇公共交通,減少路面上小汽車的數量,改善城市道路擁堵情況。同時減少因擁堵產生的頻繁加速和怠速時產生的大量汽車尾氣,緩解空氣污染,促進公共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3]。
二、車輛延誤調查
(一)車輛停站過程:公交車輛進站時停靠分為減速進站、乘客上下車、準備出站、四個方面。指車輛在減速進站到加速離開站臺以正常車速行駛的時間段[4],除去必要的乘車時間,可采取措施減少的時間。根據調查,引起車發生輛延誤的原因有:減速進站時公交車輛排隊進站,車輛交叉錯車,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占用公交站臺公交車輛停靠位置;乘客上下車時無序排隊,上車擁擠,等待車輛;加速離站時公交車輛交叉錯車,二次停車,等待匯入車道時產生延誤時間。由于車輛稍多和車輛乘客的無序造成無必要的排隊等待是制約車輛快速停站離站的最大約束。
(二)車輛延誤原因
1. 排隊延誤:排隊現象在延誤類型中出現比較多,發生延誤類型較多的地方通常處于繁華地段人流密集地點。a泊車位數不足。公交車輛進站較多,集中停靠發生泊車位數不夠,此時車輛就會發生擁擠混亂。b無法超車。車輛進站時,車位有空余,但最后一個停車位已有車輛停放搭乘乘客時,車輛必須等待前面車輛搭乘乘客結束離開站臺,才能進入站臺,這是因為車站沒有超車道設置,或者超車道使用率太低,車輛不按位停放,占用超車道。 另一種是車輛加速出站階段,原因是車輛停靠過近,后面車輛駛出車站需等待前面車輛離開(如圖1)。
2. 錯車延誤:錯車延誤指同向的公交車輛同時或先后進入站臺,在停進或駛離站臺時運行路線發生相交,導致其中一輛車需要停下等待避讓(如圖2abc)。
3. 機動車、非機動車擋道:除了公交車外,人、機動車、非機動車等進入到車站的停靠區域內,公交車因此會隨時停車,公交車輛體形較大,減速和加速相比轎車較慢,因此造成不必要的延誤,同樣影響行人的安全。公交站臺的位置選擇十分重要[5] 。目前站臺位置存在a在機非分隔帶上設站臺的車站。b靠近人行道。c將最右側機動車道設置成公交專用道。
4. 二次停車:這與車輛停靠的位置和司機有關。在車輛較多、秩序混亂的站臺內,乘客由于視力、盲區、注意力等情況沒注意到乘坐車輛進站,引起追趕車輛,使司機再次停車產生延誤時間。
5. 匯入車流:道路車輛過多,車流量大時,公交車輛從站臺匯入車流必須停止等待路面車輛減少或沒有車時緩慢會車,同時站臺后面車輛在前方車輛沒有駛離站臺時也要在后面進行等待。
三、公交車輛站點延誤優化對策
提高公交車輛進入站臺內通行能力和站臺對車輛運行的功能服務就要對公交站臺的整體設置布局進行改進,來提高公交運行的整體效率。對公交站臺的改進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方面通過改進車輛減速進站和加速離站中發生的延誤;另一方面通過改進乘客乘車過程中的上下車時間,減少乘客滯留時間來提高公交車輛整體停站時間。
(一)減少乘客排隊滯后:在規模較大,站臺較長的公交站臺,車輛的停靠位置往往由于被占用或通行不便而不會按原有的位置停放。候車乘客多時會發生等待乘客現象,此時乘客由于還怕上不去車發生擁擠,通行不暢,繞過障礙物,跨越欄桿等現象。因此要對站臺規模進行控制,控制在能夠合理提供車輛停放和乘客乘車的范圍內。盡量減少站臺中間位置的欄桿等障礙物,保持通行順暢。
(二)乘客上下車時間改進方向:滯后移動時間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一車輛停靠過急。二站臺的視覺效果不好。三車輛停靠位置不易確定。四站臺上的密度較大。
1. 臨界登車狀態:根據人體步態,靜止上車速度比移動上車慢,調查發現,乘客在有序排隊上車時具備處于移動上車,而當無序擁擠時為靜止上車。[6]
2. 臺階的高度:乘客上下車時登上臺階的過程處于縱向位移,上下車時間等于位移速度,正常速度時臺階高度越高,上下車所花費的時間越長(如表1-2)。
3. 乘客因為性別、年齡、身體條件、攜帶行李重物,影響乘客乘車時間。通常情況女人速度慢于男人[7]。老年人在成年人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部分可以緩慢步行,有些需要拐杖或家屬攙扶,并影響后面乘客乘車。同時孕婦、殘疾人、攜帶重物的人群上車速度明顯偏低。4. 平均購票時間:使用卡的時間比使用投幣的時間短。可以通過改變投幣箱的位置,在站臺設置售票機,使乘客在上車前就購買好車票,刷卡乘車(如表3)。
(三)車輛停站過程延誤改進方向
1. 站臺選型位置注意避免占用道路,停車區域與路面車輛分隔開來。2. 公交車輛停車位置與超車道位置與路面區域之間設置隔離帶,防止機動車占用。3. 站臺內設置隔離帶和合理地引導設施,通過站內設施引導乘客通行。4. 對公交車輛停靠位置進行明確劃分。5. 禁止設置出租車停靠站。6. 規范司機和行人的通行秩序。
下面是減少車輛延誤的車站環境設置要點(如表4):
(四)改進措施及建議
1. 公交站臺設置超車道,并改成港灣式站臺,減少車輛停靠時對通行道路產生的影響,減少車輛因排隊形成延誤。2. 公交站臺內設置隔離帶以及護欄,禁止出租車輛停靠及行人隨意穿梭,減少被擋道的延誤。3. 對公交站臺車輛停靠位置進行明確劃分,規定車頭停靠位置,使乘客有序乘車。4. 公交站臺上車口臺階采用坡道形式。站臺內設施不應對乘客通行造成阻礙。5. 更改售票形式,在公交站臺內設置自動售票機,以及零錢兌換。
整體改進示意圖(如圖3)。
總結
減少公交車在站臺的停靠時間,是提高整個公交系統運行能力的重要部分,也是體現公交站臺服務能力的重要部分。論文調查、分類分析的方法分析公交車的延誤原因,同時結合實際的調查內容和數據分析,對減少乘客、減少公交車輛的停留時間做出細致準確的分析,以完成對公交站臺對車輛通行方面服務能力的改進,并制訂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 汪浩瀚 . 丁元耀 . 統計學 [M] . 同濟大學出版社 . 1996
[2] 熊格外 . 對滿足用戶行為的產品設計的再思考 [J] . 設計 . 2015(04):78-77
[3] 鄭祖武 . 現代城市交通 [M]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1998
[4] 朱勝躍 .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設置探討 [J] . 城市交通 . 2004 (04) :59-63
[5] 彭慶艷 . 楊東援. 公共汽車中途站停靠時間模型 [J] .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2 (01) :60-62
[6] 宋玉鯤 . 公交車站附近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統模型研究與特性分析 [D] . 北京交通大學 . 2009
[7] 魏華 . 城市公交服務質量與可靠性評價研究 [D] . 長安大學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