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 藝術學院 付 璐 褚瑞琪
摘要:健身已經成為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方式之一,健身不僅僅是維持健康的手段,同時也成為了一種時尚。健身器材作為人們強健體魄、緩解壓力、增強自信的重要工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對于健身器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雖然室內健身器材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但存在問題是造型普遍單一化,缺乏趣味性。美觀造型、科技智能、社交娛樂等已經成為健身器材必備的時尚元素。新時代下的室內健身器材設計應結合人的心里、生理等各方面特點和需求,注重其科技性、娛樂性、環保性的體現,實現設計對人的全方位的關懷。
關鍵詞:室內健身器材 設計 時尚元素 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122-03
Abstract:Fitness has become one of the ways to pursue the high quality oflife. Fitness is not only a means of maintaining health, but also a fashion which issought after by many people. Fitness equipment attr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sattention as an important tool to strong physical strength, ease the pressure and enhance the confidence. So the requirements people expect for fitness equipment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lthough the demand for indoor fitness equipment is increasing, the problem is the shape of general products seems to be the same and lack of interest. Beautiful shap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entertainment etc have become essential fashionable elements of fitness equipment. In the new era, indoor fitness equipment design should take the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of need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focus on i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that make the design take care of the people in a comprehensive way.
Keywords:Indoor fitness equipment Design Fashionable elements
Design principles
一、 室內健身器材的需求與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現如今人們不僅僅滿足于衣食的溫飽,更加注重的是生活品質。人們會更多地關注物質以外的事物,例如人們的健康問題。以前存在的那種舍棄自身健康去拼命賺錢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已經不再被人們所接受。人們已經意識到面對每天撲面而來的巨大壓力會使得自己處在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如果長時間在室內辦公、學習,而在閑余時依舊在室內與電腦、手機為伴而忽視健康問題,那么各種慢性病與富貴病就會不請自來。為了緩解心里和生理上的雙重壓力,人們逐漸尋找到了一個緩解方式,那就是健身。健身不但能滿足強健體魄的需求,同時已經成為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方式之一,不得不說健身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而健身器材作為健身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其扮演的角色已經從簡單的鍛煉工具逐漸演變成人們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的重要設備[1]。
室內健身相對于室外健身更適合現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由于戶外運動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如刮風下雨、冬冷夏熱的天氣,周圍環境空間不夠,地理位置不適宜,空氣質量差,從而導致戶外鍛煉有一定的局限性。選擇室內健身則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同時可供選擇的健身器材種類多樣,鍛煉強度具有可調性,占據空間小,時間地點的安排可以靈活掌握,因此更多的人會選擇在家或者健身房使用健身器材進行鍛煉。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健身房的人總是絡繹不絕,家用健身器材市場走俏。諸多因素推動了如今大眾對于室內健身器材的購買需求,使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顯而易見的是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對健身的態度更為積極,對自身形象也有著更高的追求,都紛紛投入到健身這股時尚浪潮之中,無論是去健身房還是購買健身器材,這些行為都成為了時尚的標志。
(一)產品種類繁多
由于人們對于健身的熱情持續高漲,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十分迅猛。現有健身器材可謂是千姿百態,種類繁多,但始終沒有較為嚴格的統一分類。按照訓練功能來分有全身性健身器械,如龍門架、大飛鳥機、家用多功能健身器等,以及局部性健身器械,如跑步機、健身自行車、橢圓運轉機、劃船機、登山機、動感單車、騎馬器、腹肌板、美腰機、振動機、小腿彎舉器、重錘拉力器、搖擺器等。按照器材的重量來源來分有外力重量器械,如重塊、磁電、液壓、氣壓等,和以自身體重作為重量源的器械。按照訓練方式有組合器械,如胸部推舉訓練器、 坐姿推舉訓練器、腿屈伸訓練器等,也有自由重量器械,如啞鈴、壺鈴、杠鈴搖擺器等。想必這些健身器材的名字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會是陌生的,而且絕大部分都使用過,正是人們的各種健身需求的不斷涌現,促進了健身器材種類的豐富與發展。
(二)產品的造型單一化
眾所周知,產品造型是產品特色的直接體現,是影響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健身器材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縱觀諸多健身器材的造型設計卻不盡如人意,市場整體呈現單一化趨勢。設計時似乎過多地注重于功能上的改進,而忽略了造型美觀上的優化。由于眾多健身器材因其功能性質不同,其造型本應該沒有固定模式。但從形態上來看,每種類型的健身器材其造型模式已經相對固定化,主體方正,局部添加流線型元素,面對同類的眾多器材,很難找出與眾不同的那一個。同時,現有的健身器主要由柱狀或管狀類型的零件組成的支架類形態,沒有較強的整體感[2]。就色彩而言,則太過單一,基本上現有健身器材是以黑色、灰色等灰色系顏色結合為主,雖然體現了其穩定耐用,但不免顯得太過冰冷,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而部分帶有鮮艷色彩的,則以高純度紅、黃、藍、紫色彩為主,雖然具有刺激性,會吸引人們的眼球,但這種大面積的使用這些顏色,或長時間的注視都很容易使人產生疲勞感。在質感體現上,健身器材都金屬感十足,體現現代感、力量感,但也顯得笨重且缺乏情感特征,尤其是組合器械則主要通過金屬材料本身的質感或者金屬漆等給人冰冷、剛硬的感覺。
(三)產品枯燥無趣
健身器材作為緩解人們身心壓力的重要工具,是否具有趣味性尤為重要,它直接影響人們的運動熱情和運動積極性。但在市場上,現有的室內健身器材幾乎絕大部分都只是單純地滿足了健身的功能,只是作為冰冷的機械器材,供人們進行枯燥無趣的身體鍛煉,缺乏生命力以及人性關懷[3]。例如,跑步機只是讓人們單純地跑步,健身車只是模擬自行車的功能,仰臥起坐器只是輔助人們做仰臥起坐。人們長時間重復單一的動作,精神會不集中,身體會疲憊,如果沒有娛樂性作為調味料,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這些傳統的、無趣的健身器材久而久之就會受到人們的抵觸,很明顯,健身器材如只能滿足人們的身體需求,而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遠遠不夠的。無論它曾經多么受人喜愛,最終也會因其枯燥無味而被丟棄在角落。
(四)產品缺乏自主創新性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健身器材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但不得不承認,鮮有我國自主創新的健身器材出現,無論是造型、功能、規格,很多都是在模仿國外品牌產品。由于對國外同類產品的照搬,完全自主創新的產品較少,產品同質化嚴重。因此,國內健身器材的發展節奏一定程度上是跟隨國外市場的腳步。這就導致其發展不夠迅速,不夠靈活,很難滿足我國高速發展的社會需要。同時由于每個民族的文化背景,身體條件和社會環境都有所不同,對于同種健身器材的適應和接受程度都有不同。那么按照外國規格、類型照搬的健身器材是否真的符合中國人的生理、心里需求,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二、室內健身器材的“時尚”元素
(一)造型美觀
健身器材僅僅具有基本的物質功能已經滿足不了現代人的需求,還需要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如能夠美化、裝飾環境,體現生活品味等。在眾多造型單一、單調的健身器材中,創新的外形會使產品脫穎而出,不僅僅使健身器材更加美觀,提升視覺效果,更是能給使用者帶來賞心悅目的體驗。美觀的造型能提升健身產品本身的吸引力,不僅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還能促進消費者的持續使用,無論從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都滿足了設計的初衷。美即一種時尚,作為時尚界的一員,健身器材怎么能夠缺少美的因素。健身器材的種類可謂五花八門,但根據造型的美觀與否就可將其歸類為是否時尚。在追求高品質生活、追求時尚的今天健身器材不應該僅僅是使用的工具,更應該是時尚單品的一員。
(二)有趣味性
產品的趣味性是吸引人們購買和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無風格約束的趣味化產品更是一種時尚的象征。健身器材作為作為時尚界的一員必然不可缺少趣味性的元素,這也是健身器材發揮其功能,提高人們對于健身器材的使用頻率,吸引使用者長期持續健身的方式之一。人們需要的正是設計師通過創新設計創造的兼具實用性和娛樂性,充滿了人性化和藝術氣息的健身產品,在健身的方式和類型上有新的突破和改變,使人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獲得更多精神上的愉悅和放松,享有帶有娛樂性的,豐富多彩的健身體驗。這樣的產品往往會實現雙贏,在激發人們的各種興趣的同時,企業也獲得了大量的商業利潤。一定程度上來說,有趣的產品永遠不會淡出人們的視線,有趣化似乎已經成為創新設計的源泉。
(三)多種功能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想象力的不斷豐富,產品的多功能化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潮流,為的是滿足使用者的多方位的需求。健身器材的多功能性包括鍛煉部位的多功能性,和產品結合了健身以外的功能所具有的多功能性。在健身房內越來越多的健身器材能夠對多個部位進行鍛煉,充分發揮了健身器材的功能,一種器材多種功效似乎提升了人們的健身效率,符合人們快節奏的生活需求,。而辦公室型、家庭型健身器材的多功能性更多是具有非健身功能,除了器材本身外形不變的情況下添加附加功能,如鬧鈴、錄音、清潔甚至是發電功能等,還可以隱藏其真實形態,不使用時使其外觀如同其他的家具產品,并具有相應的使用功能,例如某些健身器材在不需要其發揮其健身功能時候,其外觀是沙發、座椅等,不但節約空間,更提高了生活品質。
(四)科技智能
健身器材是科技與力量的結合,隨著健身風潮的迭起,健身器材市場新技術也層出不窮。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和互聯網產品的大力發展,一些包含高科技的創新元素被運用到健身器材的設計當中,如體重、心率、能耗、動作、環境位置等數據采集系統及音樂、視頻播放器的添加,甚至還可以在智能手機上進行各項設置調整,使得智能健身產品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推進與發展。通過先進的智能化手段來為健使用者提供專業化的指導服務,科學化、系統化地健身資源。實現人與器材、器材與器材之間智能化識別、交互和信息服務,讓用戶能夠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有的健身產品還結合了尖端科技和工藝制造技術,將虛擬現實技術與健身運動相結合,可以增加運動健身的真實性、競技性和趣味性,從而降低健身者的運動疲勞感,提高運動健身的效果[4]。這些健身產品的智能化因素拉近人與健身器材之間的距離感,使其成為一種時尚且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健身工具。
(五)社交娛樂
健身器材設計和發展的方向是服務網絡化,可穿戴智能設備的逐步推廣體現出“互聯網+ 運動”產業的興起[5]。智能手環、智能腕表等隨之而來,對應的應用軟件也越來越多,健身器材當然不會錯過與之的合作與應用,使之內部系統本身具有各種記錄、上傳等功能,或者能與相應設備配對,甚至有與健身器材配套的社交軟件的開發,力求社交功能的實現,追趕互聯網+ 的時尚潮流。用戶通過健身器材上的摸屏實現新的運動資料下載以幫助提高運動技能,甚至可下載著名的運動員為使用者加油的聲音。還能記錄當下運動的數據結果,當運動完畢時,用戶可以上傳數據到社交平臺,還可以發布動態,相互之間分享心得。這樣無形中就構成了一個良性的競爭機制,不僅能夠體現出自身的鍛煉水平,還能夠同周邊的健身人士進行交流,充分體現出健身器材的社交娛樂性。
三、室內健身器材設計原則
(一)安全性原則
健身器材最主要的功能是供人們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健康指數的產品,人們在選擇購買健身器材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健身器材的安全性,因此在其設計的過程中保證產品使用的安全性就成為了首要問題。為了確保健身器材設計的安全性,需要考慮以下問題。首先器材本身外部造型方面不能有容易導致使用者受傷的缺陷。其次在結構方面,要充分考慮人的因素。分析人體在進行各項運動時的尺寸、受力情況和極限尺寸等相應數據,在設計時將依據人體在運動時的相應尺寸作為理論支撐,避免在運動的過程造成不必要的傷害[6]。最后在使用方面,要保證使用者與器材之間能夠很好地適應,能正確使用器材,尤其是大型健身器材最好配置相應的安全裝置,要盡量避免或者盡可能降低錯誤操作或者意外動作對人造成危害,力
求提高安全指數。
(二)功能性原則
健身器材要體現他的價值就需要其具有專業的健身功能,能夠帶給使用者一定的幫助,在增肌、塑性、減脂方面起到一定功效。隨著健身產品不斷地智能化,其中的科技元素為產品添加了不少額外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健身器材的推廣與發展。有的產品結合了互聯網以及一些尖端科技,讓健身器材的功能不再單一,還兼具娛樂功能、監測功能、身份識別功能等。健身器材的使用不再是簡單的機重復,而是更富有娛樂性,進而增強了鍛煉效果,更好地發揮了其健身功能。因此在設計時要結最大程度上發揮其功能,并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發揮想象力,使其有更好的健身效果。可以適當的結合其他功能,但不要過于瑣,去掉一些浮夸無謂的功能添加,注重基本健身功能的基礎上,結合其造型、結構特性,發覺其他的功能潛力,做到物盡其用、恰到好處。
(三)美觀性原則
產品的造型美觀與否絕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受歡迎程度,此外,通過對產品外部形態的美觀,還能凸顯產品的質量,提升產品的精神品位,使人們對產品產生一種渴望。健身器材要想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不單單需要具有良好的健身功效,還要具有令人賞心悅目的外在形態。同時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更是希望能促進人們的長期使用,因此設計時更應該注重其造型以及操控界面的美觀,從而提高人們的使用積極性,提高使用頻率。傳統的健身器材設計注重部件與部件之間的結構關系,同時由于一些技術上的原因,對于外部造型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約。隨著工藝和技術的發展,新的加工方法和工藝被應用到健身器材中,這種限制逐漸被打破,使得其形態變得更加豐富[7]。因而健身器材的造型設計便可以朝著對美的追求大步邁進,給人以視覺的享受。
(四)趣味性原則
人們之所以對于購買的健身器材隨著時間推移使用的次數越來越少,甚至最后就丟在角落,就是因為沒有了新鮮感,而且缺乏持續的趣味性來激發人們的運動熱情。枯燥乏味的傳統式健身器材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無論是課業繁重的學生還是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白領階層,面對每天巨大的壓力,就會尋求精神上的放松和慰藉,當然不會對簡單的械重復運動產生持續的興趣。要想緩解人們的身心壓力,健身器材的趣味性就必不可少。產品設計設計應該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考慮其心里需求,通過器材本身來促進用戶的長期使用。除了產品本身外形和功能的創新可增添味性以外,還可以使其具有結合
其他軟件、設備的功能,利用一種競技式、游戲式、互動式的方式增添趣味性。
(五)人性化原則
人性化這個詞在當如今十分注重人的發展和感受的社會似乎變得越來越為重要,人性化的設計已經成為大眾的首選時尚。健身器材是供人長期使用的,因此設計時候更要考慮受眾群體的特點以及人的普遍生理感受和心里感受。設計出來的產品的使用方法應該簡單易懂,安全可靠,便于人們操作,不再是人們去適應機器,而是機器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人的各種因素,如人體的生理結構、行為習慣、思維方式等。從運動生理學、使用人群身體特質、心里感受等多角度進行設計,更為合理地確定健身器材的功能、尺寸、參數、界面、使用方式,以此滿足健身器材使用的安全性、方便性、舒適型、合理性等要求[8]。同時在細節處對其進行優化,盡可能讓用戶擁有舒適、愉快的操作體驗。健身器材的這種人性化設計是對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滿足,是設計中的人文關懷,是對人性的尊重。
(六)個性化原則
在一個追求個性的時代,產品當然不能拘泥于傳統的樣式,統一的官方標配,而應該是創新且多樣,跟隨時代步伐,展現時尚氣息,進而滿足人追求時尚、個性的需求。作為個性很強的生物,每個人的個性上的差異會體現在對產品的不同需求上,在健身領域來說,人們使用健身器材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為了自身健康緩解或者治療疾病,有的是為了自身外貌塑造更加優美的體形,有的是為了追趕時尚潮流,有的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這都體現了人們對于健身器材需求的多樣性,而在物質極大滿足的今天,人們更希望得到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感受。如個性化的操控方式,可以由用戶自定義某些基礎性能,多種組合搭配方式可供選擇,根據器材數據記錄提供個性化的運動指導等,甚至讓用戶參與設計,定制想要的個性化產品。因此在設計時,無論是從健身器材的造型還是功能方面,要盡可能創新,提供給用戶更加獨特的健身體驗。
(七)環保性原則
由于時代的進步,人們素質的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在逐漸增強,認識到綠色設計才是人類和科技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人們在購買產品時也會注重產品本身是否環保,是否具有節能減排功能,節能環保型健身器材也因此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如一些健身器材將健身運動中消耗的能量轉為電能存儲起來進行發電等再利用,有的還與水處理器具相結合,將健身器材產生的機械能合理的利用改善水質等,實現健身、節能、環保多重功能[9]。所以在進行健身器材設計時,要堅持環保設計理念,在設計的每一個決策中都要充分考慮到環境效益,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同時,健身器材除了做到使用的材料本身僅可能要環保以外,還要有效利用科學技術來實現能量的轉化,做到不僅產品本身節能環保,還能積極倡導宣揚節能環保的精神。
四、室內健身器材發展趨勢
健身器材的設計發展過程中,它受到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包括時代、科技、社會和其他文化方面的影響。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滿足,
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提高,對于健身的熱情高漲,健身正向著多元化、科學化、精細化的需求方向邁進,人們對健身器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人對健身器材的外觀造型偏好不再是堅硬冷酷,一成不變的外觀已經成為過去時,人們更加在意造型的美觀化、時尚化。而功能更加合理,趨向多功能化,高科技將會得到充分的運用,同時促進環保化的實現,也許邊健身邊發電、凈水、凈化空氣會成為常態。以快樂運動主旨,娛樂性可能將作為必備要素,去提高人們的使用積極性,減輕
運動帶來的疲勞感。個性化的體現更加明顯,除了產品本身的新穎獨特,健身器材應該會往定制設計方向發展,可以由用戶自由決定它的形狀、顏色、材料、功能搭配等。在細節處更加注重人性化,對人們來說,健身不再是單純的生理挑戰,而是享受運動帶來的舒適感,精神上帶來的愉悅感。在這個科學技術越發達的時代,人就越需要情感的關懷這就需要為“冷”的產品注入“溫度”,如中國元素和中國傳統武術訓練方法的融合,相信如果健身器材附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和人文關懷將更受消費者的青睞。總之,健身器材的設計不僅要提升視覺效果,而且還要從趣味性、多功能化、個性化、高科技運用以及操作方式的人性化和人文元素的添加等方面改進,實現對健身者全方位的關懷,要敢于顛覆傳統,進行不斷自主創新才能跟上人們需求的步伐。
五、結語
健身已然成為了時尚的代名詞,而健身器材則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隨著健身活動的普及和健身器材的需求和領域不斷擴大,室內健身器材設計將變得尤為重要。人們對健身器材更為關注的同時,其也暴露出國內現有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室內健身器材設計不能僅僅考慮功能一個方面,而是多種設計原則經過有機的綜合考慮得以實現的。同時要緊跟時代腳步,對于新材料、新運動原理的進行充分利用,并加以人文元素,進而設計出能滿足人們生理以及心理雙重需求的時尚健身產品。
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科學研究規劃項目(JJKH20170883SK)。
參考文獻
[1] 賈敏,路易霖,鐘廈. 淺析健身器材的情感化設計[J]. 現代裝飾(理論),2011,(04):68.
[2] 肖蕾. 基于老年群體的健身器材交互設計研究[J]. 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08):120-122.
[3] 龐建軍,魏福盛,葛宇晨,彭千洵,柴佳莉,葉婉婷. “竹不出戶”健身娛樂器材設計[J]. 大眾科技,2012,(08):150-152.
[4] 何申杰,陳亮,蔡睿,江崇民,李然,劉智. 兒童青少年健身器材研究及研發進展[J]. 體育與科學,2013,(03):97-101.
[5] 許小俠,劉建通.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智能動感單車設計研究[J]. 黑龍江科學,2017,(02):23-25.
[6] 馬廣韜,毛琛. 室外健身器材的設計原則分析[J]. 設計,2014,(09):37-38.
[7] 賈敏,路易霖,鐘廈. 淺析健身器材的情感化設計[J]. 現代裝飾(理論),2011,(04):68.
[8] 龐建軍,魏福盛,葛宇晨,彭千洵,柴佳莉,葉婉婷. “竹不出戶”健身娛樂器材設計[J]. 大眾科技,2012,(08):150-152.
[9] 黃青紅,張書,曹亞萍. 淺談綠色家用多功能健身器的設計[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