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朱 磊
摘要:手繪設計表現技法是環境藝術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也是其他專業課程的前提鋪墊,針對現階段高職院校環藝專業的特點,在網絡化時代利用日益成熟的微課手段尋求新型教學方法,提高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教學水平,是環藝專業教學的重要突破方向。
關鍵詞:微課 高職 手繪表現技法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080-02
Abstract:Hand-drawing technique cours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environment art major, and a precondition for other courses in this major as well. Given the features of environment art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mature application of micro course in such an information age nowadays, it will b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direction for environment art major teachers to seek new teaching methods by means of micro cours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teaching level.
Keywords:Micro Course Vocational College Hand-drawing Technique Flipped Classroom
引言
手繪表現技法是環藝專業的重要基礎課,對學生專業發展,尤其是立體空間感知能力有著指導性作用,熟練掌握手繪表現技法,才能展開后續專業課程教學,而如何提高課程的學習效率,是擺在我們專業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
一、高職院校手繪表現技法現狀
手繪表現技法是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強調設計意圖和表達形式的結合,培養學生快速進入專業設計領域,學會使用專業的表達方式進行交流,所以該課程無論在基本功方面還是設計藝術方面都占據了重要地位,是學生轉變為設計師的必備專業技能。
高職院校環藝專業發展較快,手繪表現技法課程也一直開設,但受制于種種原因,教學效果并不突出,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專業水平較低
高職院校錄取學生的專業水平普遍不高,學生自身水平對于專業要求的空間感知能力、繪畫能力、制圖能力等都有較大的差距,哪怕付出巨大努力,進步依然不明顯,傳統教學注重反復練習,僅僅是在提高中學時期落下的基本功,學生自主學習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二)學習效率較低
在現階段,手繪表現技法的教學方式依然保持著按照大綱進行講解的傳統模式,各個課程環節相對分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能被填鴨式地接受基礎教學,自主發揮能力受到限制,而且在技法的選擇方面過多強調全面,使得學生難以發揮自身擅長的方式,隨著課堂深入,教師照本宣科,學生糊里糊涂,學習效率自然得不到提高。
(三)教學資源較少
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操作性強,整個課程練習實踐課時超過85%,學生在練習中必須參考大量優秀的作品素材,而現階段教學中恰恰缺乏此類資源,學生只能以少量課堂范例或教材案例進行練習,進一步導致了學生作品表現形式的單調性,手繪水平得不到迅速提高,大量作品又缺少相應的展示平臺,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缺乏適合的交流機制,最終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隨著擴招熱的持續發酵,高職院校環藝專業學生數量大大增加,教師數量卻依然保持原狀,所以注重一對一示范指導的手繪表現技法課程很難點對點地深入下去,教師難以對每個學生進行指導,各種問題也無法及時解決,影響了學生對專業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微課在高職教學中的興起
針對高職院校教學模式,微課正在蓬勃發展。微課,顧名思義就是指微小的課,它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段內學習一個知識點,解決一個問題,掌握一項技能,這就是微課的核心概念,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信息資源形式就以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應用面廣”等特點被廣泛認可[2]。微課建設的主要步驟有:提煉微課講授的核心概念;撰寫15-30秒鐘的簡介和總結,提供核心概念的背景材料;錄制1-3分鐘長度的教學錄音或視頻;設計課后作業和思考、探討的問題;將教學視頻和課后作業上傳至微課管理系統等。自此,利用時間碎片學習微小知識單元的這種微課教學理念,在網絡通信發達、智能終端設備(智能手機、PDA)基本普及的情況下,通過移動學習或在線學習得以實現與傳播。
微課的特征在于短小精干,能夠直擊知識點,而且能控制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生學習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微課主要以微視頻的形式進行教學,相對傳統教學模式,其更具有直觀性,而且制作方法也非常豐富,可以方便地從各個不同角度進行教學設計,同時,微課也是信息化發展的產物,在社會信息流行性方面可以做到與時俱進,便捷地使用動畫、VR互動等形式進行教學融合,將最前沿的技術使用到教學環節中,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傳統被動的學習方式轉換成主動求知,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同時,微課的類型也比較豐富,可以將學習要點通過攝像機或者手機拍攝視頻的方式,配合實時講解,完成最基本的微視頻;也可以通過屏幕錄制,演示學習要點的操作方法和步驟;也可以使用各種軟件將講解視頻、示范視頻、圖表圖片、動畫等有機結合,完成課程要點的講解。
微課的這些特征完全適應高職教學,通過強化一個個知識點,讓學生有目的有選擇地進行知識汲取,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三、微課對手繪表現技法提升的作用
微課對于課程學習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在學習中能很容易接受各個知識點的內容,但是手繪表現技法作為一門實踐為主的專業基礎課,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與學生發揮本身的繪畫水平,對各個要點的深入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微課應用正好可以填補該方面的不足。
首先,微課能夠突出教學重點。手繪表現技法的主要突破點在透視、線條、層次、色調等幾個方面,傳統教學拖沓冗長,往往將幾個要點翻來覆去講解,忽視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以至于教師講解干巴巴,學生聽課枯燥無味,而微課的引入恰恰能緊抓重點,在教學過程中簡短地將課堂核心部分展現出來。
其次,微課具有較好的示范效果。手繪表現技法的繪制過程與傳統繪畫有較大區別,用筆方法、線條排列、上色流程都有獨道的方式。相對傳統繪畫,手繪表現技法對透視的要求更為嚴格,以至于使用標準化尺規作圖;用線也強調嚴謹以體現線條在畫面中的體塊作用;上色更為嚴苛,馬克筆上色層次要求很高,在施以空間色調的同時還要表現出不同材質的質感,所以要學好手繪表現技法,除了刻苦練習還需要關注各個環節的要點[3],而微課的天然優勢恰好能將各重點通過視頻等方式進行記錄和教學,教師只需在上課之前錄制好示范視頻,著重強調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將正確的繪制方法進行表現,視頻發布后可以反復觀看,較課堂示范更清晰準確。
再次,微課易于被學生接受。微課的表現形式多樣,與傳統課堂教學有較大區別。微課多采用視頻、動畫等方式,從根本上符合當今院校學生的愛好需求,同時結合網絡覆蓋,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終端,學生獲取的途徑也非常廣泛和方便。高職學生對于教學關注度較低,思想不夠集中,微課能將知識點在短時間內對學生高效的展現,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接受的知識完整度較傳統課堂教學高。
微課對于手繪表現技法的提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針對高職院校環藝專業教學現存的問題,均能有效解決,所以應該有目的性地將微課教學模式引入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推進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教學改革。
四、用微課提升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教學效率的具體方法
(一)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課堂學習基礎知識點,由于時間限制,知識點往往稍作深入,整個學習流程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把知識面拓展放到課堂之外,而微課的引入可以顛覆傳統教學,將各個知識點制作成視頻等形式,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在課外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而課堂主要作用就在于知識的深化和遷移,使得課堂學習活動更加豐富,學生學習更深入,師生互動更有效,學習興趣更濃厚,最終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探索模式正是國外興起的翻轉課堂教學。
翻轉課堂效果較傳統教學更佳,尤其適用于藝術設計類課程學習,針對環藝專業手繪表現技法,學生完全可以在課外打好基本功,將線條運用、結構透視、上色手法等基礎教學要點熟練掌握,課堂以相互交流為主,將更多精力集中至整體氛圍營造、畫面層次處理、繪畫風格選擇等高級別技法,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得以充分應用,徹底提高了學習效率[4]。
(二)各種教學文件線上查閱
由于微課與網絡息息相關,各種教學文件最終制作為電子模式,以視頻、動畫、PPT等各種形式上線,結合現階段流行趨勢,主體可使用微信等軟件,完成以班級為單位的微信公眾平臺搭建,教學文件分門別類上傳至此公眾號,學生通過輸入關鍵詞,搜索當前所需的知識點微課文件,進行自主學習,及時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各個問題,在課堂上就能有釋放的,針對問題和教師展開交流,問題得到解決后,其注意事項和解決辦法同樣可以制作成微課及時上傳,以確保整個班級知識點覆蓋。
(三)線上平臺交互教學
基于網絡平臺的發展,教師除了將各知識點的微課上傳平臺,也可以擇時進行網絡直播教學,而且方式非常靈活,可以在課程規劃中設置固定直播時間段,根據其規劃進行課堂外的知識講解和技法演示,也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機進行直播答疑;學生端也可就學習節點及各種問題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直播提問,而網絡平臺的優勢在于受眾靈活,而且能選擇單對單、單對多等各種直播方式,根據不同情況采用視頻演示或者文字即時直播,師生間通過網絡平臺交流便捷,互動性很強,而且對于高職學生而言,與時俱進的直播教學方式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也比較靈活,吸收消化完知識點即可離開平臺,擺脫了傳統課堂教學人來人往的尷尬局面[5]。
(四)學生角色轉變
通過微課教學,學生會對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產生興趣,并且逐漸脫離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從而轉變為帶有目標性、主動尋求解決辦法的自主學習模式,微課可以答疑解惑,學生也能制作提出課程理論疑難點、手繪技法注意要點的微課視頻,在課堂或者網絡平臺上進行提問,教師應該把控自身角色作用,完成相應的微課制作,即時上傳以回答問題,積極引導學生完成各項知識更新。學生由被動地灌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尋求知識,極大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6]。
總結
現今高職環藝專業課程教學逐步向信息化、網絡化發展,微課等新興教學模式也被院校接受,在應用的同時摸索其最適合本專業的方式,通過精心設計的微課模塊導入,環藝專業的手繪表現技法課程也逐漸從臨摹、寫生等傳統技法訓練向師生網絡化實時演示教學發展,將原本呆板枯燥的理論知識結合手繪練習演示,通過一段段生動的視頻傳輸給學生,教學效率能得到提高,教學效果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模式一旦得到積極正確的效果,就可以輻射至環藝專業其他課程,徹底改變原有教學習慣,形成符合時代發展的新式教學模式 。
參考文獻
[1] 高暉 .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表現技法”課程教學改革 [J] . 中國林業教育 . 2016 (5) : 54-56
[2] 胡鐵生 周曉清 . 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 [J] . 代教育技術 . 2014 (24) : 5-13
[3] 王莉莉 . 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J] . 品牌 . 2014 . 12 : 233
[4] 謝永朋 徐巖 . 微課支持下的高職院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J] . 現代教育技術 . 2015 (25) : 63-67
[5] 黃曼瑩 . 淺論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J] . 大眾科技 . 2015 (17) : 103-105
[6] 葉菁 . 跨專業平臺課教學模式下 表現技法 課程研究——以文華學院環境設計,規劃,建筑學課程教學為例 [J] . 藝術科技 . 2015 :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