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設計與藝術學院 金帥華
摘要:認知學認為情緒可以影響我們的感知、想法、決策。文字作為信息的載體受到感官的支配,富有美感的字體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字體的形狀、結構、排列都受到設計師情感的影響。同時,又通過設計師反作用于受眾對品牌、產品的看法,正能量的情感信息可以激發人們無限的想象。字體作為視覺設計的一部分承載了同樣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字體 情感化 設計
中圖分類號:J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140-02
Abstract:Cognitive science believes that emotions can influence our perceptions, thoughts, and decisions. Text as the carrier of information is dominated by the senses, and the aesthetic font can improve our work efficiency. The font shape, structure, arrangement is influenced by emo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er's thought reaction to the customer's perception of the brand and the product, positive emotional information can inspire people to imagine. Fonts play an important effect as part of the design.
Keywords:Font Emotional Design
引言
人類是情感的奴隸,其行為方式、價值判斷都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做出的條件反射。文字作為最具情感表達的藝術形式之一,從開始就被打上了感性的烙印。事實上字體設計是受眾與信息之間的情感紐帶,它在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情緒,愉悅我們的心情。讓字體設計充滿正能量,充滿樂趣是設計的本質所在,也是人類情感需求的必然反映。
一、情感化是字體吸引力的源泉
(一)有吸引力的字體更好用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日本研究者黑須正明和鹿志村香通過提款機控制面板的外觀布局設計證明,擁有迷人外表的設計使用起來也更加方便。審美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產生的特有心理活動。同時,審美也可以改變我們的情感狀態。它可以在視覺上造就舒適感或緊張感,引導我們的情緒產生興奮或刺激。在人們處于愉悅的狀態下,會自然而然地接受正面的信息,嘗試更多的解決方法,增進理解和認知。美與功能之間的必然聯系是人類自身感知器官內在的需求。文字本身就是人類智慧的產物,受到人類行為、意識、感官的支配。作為一種純粹的人造物,必然反映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也是人類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通過文字的形、色、質物化于紙張、屏幕、空間等多重媒介中。更具美學意味的字體一定在使用上有更好的表現。例如,我們廣泛使用的Helvetica字體簡潔明快、識別率高,那種沒有個性的個性符合普羅大眾的審美,平和安靜無爭的外在形態造就了它超高的使用率。方正字庫的清悅刻宋字體延續清代刻本的字模形式,娟秀靈動充滿了人文氣息。與以往宋體字不同的是,該字體的“橫”保留了人們書寫時左低右高的形式,整套字體洋溢著一種上揚的趨勢,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情感意味和傳統的人文精神。
(二)情感可以體現設計多面性
字體通過三個層次反映情感。第一個層次是字體的外觀。即字形、筆畫、穿插呼應的結構。字體的視覺形狀是字體情感最直接的表現,體現了書寫者或設計師最明確的審美情趣。例如方正瘦金體,取自宋徽宗的瘦金體,細而有力的筆鋒、頓挫而不失優雅,既是宋代文人追求簡約、禪意的審美態度,也是宋代美學“雅致”的體現。方正超粗黑字體力度十足的筆畫盡可能地壓縮了反白的空間,體現出了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和現代人情感的直接宣泄。如果說瘦金體所表現的美是內向的、溫和的、性情平穩的性格。那么方正超粗黑體現的就是開放的、精力充沛的外向性格。目前,漢字的各類字庫大約有五百多款字體,每一種字體都投射了不同設計師神情各異的審美情感。受眾復雜的、多層次的心理需求也造就了情感的多樣性和使用的多面性。第二個層次是字體的功能性要求。如果說字體功能需求的重要標準是識別性,那么實現這一途徑的方法就是個性化的表現。在當下社會的消費形勢下,存在“需要”和“想要”兩種心理。比如,作為正文的字體要具有較高的清晰度,字間距合理的比例。它必須滿足信息載體和信息傳達的基本功能。大多數中、英文字體基于“需要”這一情感需求完成設計。“想要”則受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的影響,是審美心理中渴望的狀態,是潛意識的自我形象。絕大多數的品牌字體設計屬于這個心理范疇。比如,惠普最新的標志形象,字體采用傾斜而明快的線條,除去一切多余的轉折與裝飾。H和P之間正反的呼應,追求意向上的神似,而不是單純形上的形似。前衛的科技感反射的是高冷的技術質感與未來主義風格的審美意味。由于“想要”更接近行為的內心感受,更容易產生特定的情緒化聯想,對于設計師來說這些挑戰更能激發他們創作的靈感和欲望。第三個層次是反思層次。所謂反思層次主要是指個人的情感滿足。字體是在實際應用層面可以承載象征意識的辨識符號。當我們看到可口可樂飄動的紅色字體時,會回憶起童年的美好時光。“情懷”能夠有效地承擔起產品與受眾之間的媒介作用。這是一種感情上的信任。這種信任支撐起了消費者對產品的忠誠度。在字體設計上主要通過設計過程中的精細化制作體現出字體設計中對細節的追求。這種追求會通過多層次豐富的變化和標準化的視覺表現在反思層面暗示受眾,產品的品質也是高標準的。同樣,我們看到個性化、創意性強、制作精良的字體時會感到驚喜,感受正面的信息并引起共鳴,而那些抄襲、“山寨”的作品是不可能帶來任何正面情感的。
二、字體情感化的視覺層次
(一)音樂的節奏與韻律
音樂是人類情感的一種特殊外在反映。節奏和韻律是組成音樂的基本部分,它們屬于復雜的數學規律表現。因此,音樂具有跨越性,跨越文化、種族的特性。對于受眾來說,存在于人類的本能層次和潛意識,改變人們的情緒也是潛移默化的。在視覺上,我們可以通過強弱變化、長短變化、密集與疏松的變化形成一定的節奏符號。在組合上,通過序列、曲線的變化強調結構,外在視覺張力,有意識、有目的地創造出節奏和韻律,形成視知覺的音樂和情感愉悅出來。對于字體來說,在筆畫的形狀上面找出規律性的變化就賦予了字體音樂的翅膀。如襯線字體的代表Roman,該字體在造型上起筆和收筆處增加了襯線腳,并由襯線引導出每個字母的粗細變化。橫向上較細,縱向上較粗,這是一眼就可以觀察到的規律性變化。在細節上面,如果我們放大字母的每一個起筆,就會發現即使細小的尖頭部分也是有圓形的倒角的。這些變化豐富而富有規律、和諧統一,如同交響樂般充滿了情感。另外,在手寫體為代表的字體中,更是能體現出設計師本人對文字的情感出來。如英文字體Italic,字母由大量的曲線組成。高迪說過“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可見曲線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同時,也是韻律視覺化的基本特征。再加上字母組合上又通過連筆使得該字體極富裝飾意味和古典審美情趣。當然,不同風格的字體形成的節奏韻律不盡相同。作為一種重要的心理因素,人們可以根據視覺節拍尋找并預測接下來的視覺節奏變化。這就為我們在設計過程中,下意識地創造出某種形式的節奏韻律并構建風格提供了科學的設計思路。
(二)視觸覺的表現
所謂視觸覺指通過心理暗示感知視覺圖形。例如,平面上的一個圓形和一個矩形。我們并無法用手去觸摸它們,而是根據生活經驗,通過圖形的外輪廓潛意識感受到圓形比矩形柔軟。格式塔心理學將“形”認為是一種心理活動。形狀、形式或被視覺分離出來的一種整體,都會通過視網膜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因此,圖形的視觸覺語言能夠提供潛意識的心理暗示。光滑的和粗糙的、冰冷的和溫暖的,這些視覺肌理帶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表達的情緒也是相反的。在字體設計中,同樣的字體結構替換成不同形狀的筆畫即可改變字體的性格。例如,方正大標宋和方正粗黑兩款字體。如果我們用計算機將同一文字的兩種字體重疊起來,會發現它們二者的骨骼發生了重疊,盡管兩款字體的情感屬性不同。由此可見,“形”對于字體的情感表達是多么重要。再比如,這款“設計快樂”(如圖1)的設計。設計師將水管和閥門的圖形語言融入到字體的結構當中,在視覺表現上雖然沒有真正的金屬出現,受眾依然能感觸到堅硬、冰冷、力量的視覺沖擊。正如我們繪制出毛皮和木材兩種圖形,只需要看到兩種材質,大腦就可以通過聯想構建對觸感的視覺反饋。顯然,這種心理暗示可以解決字體設計上的情感表達。
(三)內在的趣味化表達
今天的設計形式我們已經很難用某種風格或主義去定義。設計正在成為情感的媒介,人們如何獲得馬洛斯的精神需求是當下設計關注的焦點。品牌溢價的核心是情感上的共鳴。設計開始具備社交功能,我們通過互聯網觀察世界,文字承載了大部分情感的力量。歡樂、興趣、游戲可以激發正面的能量,拓寬人們的思想,把枯燥乏味轉變成有趣的東西。在品牌字體設計中,我們經常采用這種表達方式。谷歌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從來就不缺乏想象力。它的logo一改中規中矩的教條模式,在公司形象的字體上大膽創新,趣味性地表達出互聯網世界的豐富情感?!肮雀琛弊帜咐锩嬖黾拥臒o數字母O看上去雖然有些滑稽,但是樂趣無窮、詼諧的設計語言卻讓人難以忘懷?;蛘咴谥卮蠊澣铡⒓o念日大秀形象的改變,我們不僅要問難道品牌形象真的是不可以改變的嗎?這些趣味性的表達使用戶感受到了谷歌開放的思維,強化品牌形象的同時又在情感上呼應了人們的訴求??梢哉f正是蘋果、谷歌這些企業改變了IT行業一貫冰冷的感受。歡樂、玩耍激發了探索的沖動。再比如,英文雜志“家庭”的字體設計(如圖2)。利用英文字母I將家庭成員,父母、小孩成功地組合在一起。在圖形語言上直接產生明確的聯想,溫暖、溫馨的家庭氛圍在社交層面產生反思。人們欣賞設計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價值判斷。樂趣、愉悅在多大程度上讓人感受到情趣取決于設計師對項目理解的深度。
(四)歷史積淀的宣泄
文字從誕生那一刻起,書寫就是文字物化的最基本手段。無論是漢字,還是拉丁字母、阿拉伯文都特有其自身的美學形式和追求。歷代皆根據書寫工具創造出不同風格的書法藝術作品。康有為在《廣藝雙楫》中講“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拉丁文在巴洛克時期重裝飾,才會有花押形式的各種襯線體變化。書法本身就是一門抒發情感的藝術。字體在設計過程中依然要保留書法的“神、氣、骨、肉、血”。通過結構變化、穿插呼應的整體布局,筆法的變化凸顯字體的神韻。以此例來講(如圖3),左邊的字體來源于篆書,求直線,“家”字里面的撇也偏硬朗。中間的設計方案,“用家”兩字增加了曲線,更加柔美,橫、豎筆畫中帶有韌性,剛柔相濟。右邊的設計,字體的結構在穿插呼應中中宮更加緊湊。三個例子都結合了印章中字體的法度,顯得古韻十足。從古字中循跡,根據文字的特點與涵義將先人的智慧與光芒,審美情趣,用現代字體的制作方法將其完善,必然可以做到形中有意、意中有神。
(五)情感化的審美距離
任何字體設計中都離不開字間距的考量。傳統古籍的排版受到印刷技術限制,字間距過小,閱讀起來比較困難,容易使人的情緒緊張。日本在引進西方排版的理論后,對文字的留白空間,字間距的大小做了大量實踐。相對來說,日文排版的人性化更足。合理的字間距、行距使人閱讀更加輕松,傳遞出正面能量的信息越多。通常來講,字體較細,字的內部空間較大,外部的字間距也越大。由于中文中的漢字筆畫數量差距較大,在排列時要適當疏通,讓空氣滲透進來。字體的筆畫較粗,字的內部空間小,字間距不宜過小,這樣在閱讀時不會有壓迫感。西文字母的間距有固定的比例數值。字母的形狀不同,占據的空間不一樣大,形成的正負空間能量不同。圓形字母的趣味性最強,正面情感最充分;方形字母外圍空間雷同,視覺情緒不是很明顯,感情上趨向中庸;三角形字母的形狀比較突兀,視覺感受上容易受到傷害,含有一定的負能量。在字母的字間距安排上,盡可能地減少三角形的負空間,可以提高字體的正面情緒。除此之外,行距也是影響閱讀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行距太小,文字之間相互干擾,易讀性受限,負能量增加。單字、單詞、單句之間的距離對視覺品質的好壞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語
字體是視覺設計表達的一種形式,當我們有意識地設計或者挑選字體進行排列的時候,是否讓它看起來更加自然、更加令人愉快呢?最好的設計未必是怪異的形狀,刺激感官的顏色,觀點的平庸才是設計的傷痛。好的設計應該是解決問題的本質,既有功能性又有美感,這是字體的設計表達,更是情感的內在體現。
參考文獻
[1] 左佐 . 治字百方 [M] .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6:119-202
[2] 唐納德.諾曼 . 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 [M] . 中信出版社,2015:3-119
[3] 唐納德.諾曼 . 設計心理學4-設計未來 [M] . 中信出版社,2015:43-60
[4] 王紹強、沈婷 . 對話日本設計 [M] . 廣西美術出版社,2015:118-134
[5] 拉斯.繆勒 . 字體傳奇:影響世界的Helvetica [M] . 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23-56
[6] 梁梅 . 世界現代設計史 [M] .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80-88
[7] 圖片來自站酷網 www.zcoo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