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學院 李志港 李 碩
摘要:
新建本科院校藝術生學風建設是我國高校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學風是提高育人質量的重要保證。要正確開展藝術類學生的學風建設,必須掌握藝術類學生的學風現狀,探索藝術類學生學習風格,分析和查找問題的原因,建立有效的學風建設辦法,扭轉目前的藝術學生“懶惰的,分散的,拖”的學習情況,使得學風建設呈現出健康、良好、有序的態勢。本文通過對學風現狀的調查, 積極探索影響藝術專業學風建設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新建本科院校藝術生學風建設的建議與思考。
關鍵詞:
藝術生 學風建設 現狀 對策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of art students in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for which a good study styl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correctly carry out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y style of art students, it is a must to grasp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style of art students, explore the study style of art students, find out the problem, establish th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y style and reverse the current "lazy, scattered and dilatory" situation so as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y style show a healthy and orderly trend.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style and actively exploring the main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art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y style,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of improving the study style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y.
Keywords:
Art students Study style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5)05-0104-02
截止2013年5月,國家教育部共批準設置349所新建本科院校。占全部高等本科教育規模總量的1/3左右。藝術專業的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個性、比較散漫、紀律性差、思維擴散、在管理時難度較大,但學風是學校最為寶貴的財富,影響一所學校的品味和社會聲譽,因此,探索新建本科院校藝術專業的學風建設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本次調查對象為我校藝術與傳媒學院動畫、環境設計等五個專業大二、大三學生,調查方法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同時結合師生座談會的方式拓展調查的深度和廣度,共發放問卷200份 ,回 收 有 效 問 卷 ,196份。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此問卷共有題目38個 ,分 為32道單項選擇題,5道多項選擇題和1道開放題,根據問題性質可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學 習 現 狀 方 面
1 學習的主要目標
目前,藝術生的學習動機是錯綜復雜的,當問及“你在大學階段的主要發展目標是什么”的問題時,我們學生中有13.5%把“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實現人生理想做準備”作為大學階段主要發展目標,47.4%的學生把“掌握一技之長,為就業打好基礎”作為主要目標,21.4%的 學 生“ 只 為獲 得 文 憑 ”,17.7%的學生“沒想過這個問題”。由此可見,藝術生中有近39.1%的學生沒有大學發展規劃,學習動機表現出急功近利,混文憑、目標不明確、甚至有些同學是迫于家長的壓力在學習,缺少積極的學習動力。
2 學習態度
主要從對專業的興趣、學習態度、課上課下跟教師的溝通等方面進行調查,根據統計,在“你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如何”中,10.2%的學生選擇“勤奮刻苦”,31.1%的 學 生 選 擇“ 比 較 刻 苦 ”,39.3%的學生選擇“一般”,11. 2%的學生選擇“比較放松”,8.2%的學生選擇“無所謂”、在“對專業的興 趣 ”中 ,35.2%的 學 生 選 擇“ 很 滿 意 ”,41.3%的 學 生 選 擇“ 滿 意 ”,10.2%的 學 生 選 擇“ 不 太 滿 意 ”,13.3%的學生選擇“不感興趣”、在“課后你是否經常與老師、同學進行溝通”中,13.3%的 學 生 選 擇“ 經 常 溝 通 ”,34.2%的學 生 選 擇“ 偶 爾 溝 通 ”,52.5%的學生選擇“不來不溝通”。不難看出,部分
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以“混日子”為主,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3 學習習慣
調查主要從“作業完成情況、課余時間如何安排、課余每天平均自學時間”等問題進行了解。作業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中有52.9%的人能夠“按時獨立完 成 ”,20.3%的 人“ 偶 爾 抄 襲 作 業 ”,還 有3.9%的 人“ 經 常 抄 襲 作 業 ”,可見大多數的藝術生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通過以上調查,可見我院藝術生中有60%左右的人學習不夠自覺積極性不高。
(二)教 學 管 理 方 面
1 課堂方面
從目前上課狀態的調查來看,在“你在課堂上的聽課情況”一問中,25.6%的 學 生 選 擇“ 很 專 心 ”,51.1%的學生選擇“有時分心”,21.3%的 學 生 選 擇“ 一 點聽不進去”,而對于上課曠課原因的調查中,71.4%的學生表示對該課程不感興趣。而對于高校教育來說,曠課則是學風建設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另外,教師的教學水平、師德和學風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教學作為互動活動,在調查哪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最重要時,選擇“教師語言表達的趣味和邏輯性”,占42.4%;選擇“師生關系融洽、交流順 暢 ”,占33.2%;選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治學態度”,占15.3%;而 選 擇“ 教 師 知 識 面 廣 播 ”,占9.1%。因此,改變藝術類傳統教學模式,增強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是調動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和學風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2 教學秩序的管理
對 于“上 課 時 點 名 是 否 有 必 要 ”的 問 題 ,38.8%的 學 生 認 為“ 沒 必要 ”;45.4%的學生認為“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13.3%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2.5%的學生認為“無所謂”。從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老師進行約束性和強制性要求,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學生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
3 影響學風的各項活動
為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為促進學風的發展,學校不時地舉辦講座、知識競賽以及各種科研活動,從學生反饋的數據來看,46.7%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44.2%的學生認為“有必要,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豐富學生的生活”;也有10.1%的學生認為“無所謂”,看來講座和學科競賽是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 影響藝術專業學風建設的主要原因
(一)新建本科院校藝術生生源成分復雜,文化課基礎薄弱
新建本科院校藝術生生源,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藝術類的生源主要來自高校的附屬中學,中學美術班等,這類學生接受的是應試性專業課教育,根本不重視文化課的學習;二是很多考生并不是出于對藝術的熱愛,而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考不上其他專業時才臨時突擊來報考藝術類的。所以,在高考不斷擴招的情況下,藝術類生源綜合素質普通呈下降的趨勢,最終影響到了藝術類的學風建設。
(二)學生自身因素
學風建設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否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形成良好學風有著很大的影響。據分析,學生的自身原因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文化基礎知識較差導致逐漸對理論知識學習失去興趣,自信心不足,二是學習動機不純,不少學生是為了混文憑、三是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四是藝術類學生主觀意識存在誤區,很多同學認為搞藝術就應該自由、散漫,否則會抑制個性思維發展。
(三)師資、師德和教風問題
藝術類的教學多為小班教學,而且多是講練結合,教師與學生接觸和交流的機會很多,教師的一言一行和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藝術類教師大多都是從校門到校門,沒有經過系統的教師培訓,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水平和能力有限,方法單一;教學不夠嚴謹,不能因材施教,此外藝術類教師自身紀律性比較差,缺少教書育人的責任意識;而且大多來源于藝術院校本身,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藝術類學生的一些不足,并反映到教學上來。
(四)課 程 講 授 和 考 核
藝術類教學的大環境是重專業、輕文化課,所以潛意識中很多學生就認為藝術類的學生是搞藝術的,專業課更重要,文化課沒有意義,完全沒有學習的必要,同時專業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受傳統思維的影響,潛意識中帶著理論知識不重要,專業技能更重要的觀念,這種思想是造成長期學風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核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但是,目前藝術類對課程的考核,特別是專業課程的考核,多數采用“專題設計”和大作業的結課考核形式,多為課下完成,對于考核是否學生獨立完成、學生掌握的程度很難有全面的了解,缺乏過程的把控,這種考核手段對督促學生日常學習的作用有限。
四 加強學風建設的建議與思考
學風建設作為高校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優良的學風才能保證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以下是對學風建設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立德樹人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質
藝術類學生的思想狀況復雜,從小沒有很好地接受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和培養,缺少責任意識,所以我們要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提高針對性,使學生有正確的思想認識,塑造藝術類學生的高尚的人格品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對社會上人才競爭激烈性的宣傳,讓學生產生危機感和緊迫感,使學生由被動學習改為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基點,強調大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要以“以人為本”為價值基點,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健康成才為中心,開展教學工作,實現學生的 自 由 、全 面 發 展 。堅 持“ 以 學 生 為 本 ”,能 夠 體 現 時 代 發 展 的 現 實 需 要 、體現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是學生能 夠自由、全面發展的根本保證。
(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良好的教風帶動和促進學風建設
教師的師德、師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我們必須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教風,發揮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一是要注重教師的師德建設,使每個教師都明確自己是教師,不是自由藝術家,必須備好每一節課。教師不只是教授專業知識,更承擔著育人的任務,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藝術觀。二是要建立學生對教師教學情況的評價制度,督促教師不斷改進教學,三是要建立督導評價制度,每學期不定期地組織教學專家和督導員對教師上課情況進行監督,并對聽課情況進行反饋,提出意見和建議。四是形成實行績效考核制度,把老師的收益跟對教師全方位的考核進行掛 鉤 ,獎 優 罰 差 。
(四)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以人文素質引領藝術專業素質
改變我國藝術教育以技藝的傳授和訓練為主的 “重技輕能”的理念,提高學生文化的底蘊。盡快進行藝術類相關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提高文化和人文素養課的課程比重;建立一套適應藝術類特點的教學模式,比如工作室模式、項目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模式、討論式教學模式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引導藝術類的學生重視理論課程的學習。
(五)優 化 管 理 制 度 ,加 強 對 學 習 紀 律 的 監 督
通過以上調研總結,藝術類學生最突出、最集中的學風問題還是學習紀律問題、學校必須通過有關規章制度約束和引導他們的行為,健全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此外,對于學生管理者來說要改變過去把學生管理工作單純地看成“管理學生”的片面認識,要著重落實到“服務育人”上去,提高服務意識,培養合格的人。
(六)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優良學風的重要支柱。為此,利用藝術生專業特點,可以開展各種針對藝術生的專業知識講座和特色學術活動,開展課外科技與文化活動,舉辦各類專業競賽,重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應用為學風建設提供良好的校風保障。
參考文獻
[1] 高姝佳. 關于新建民辦高校中藝術生學風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寧波大紅鷹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為例. 創新教育.2013:136.147
[2] 范愛華.獨立學院學風狀況及優化學風的對策.民辦教育研究,2009年3月
[3] 孫春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風建設與對策研究——以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對象.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6月
[4] 方曉東.獨立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設計.2012.2.15
[5] 胡漢平.加強高等藝術院校師德建設之我見[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