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藝術”運動風格及新藝術時期的平面設計 ART NOUVEAU STYLE AND GRAPHIC DESIGN IN THIS PERIOD

        0

        上海大學 數碼藝術學院 張 樂

        摘要:“新藝術”運動開始于19世紀90年代的巴黎,隨后席卷了歐洲與美國,內容涉及建筑風格、家具軟裝、產品設計、服裝風格、珠寶首飾、平面設計、書籍插圖、到雕塑和繪畫藝術等方面,成為當時最具影響的設計運動。文章將就“新藝術”的產生、發展與風格作闡述,后舉例簡析“新藝術”時期的平面設計藝術,并結合當下社會反思“新藝術”帶來的啟示與意義。

        關鍵詞:新藝術 自然 平面設計

        中圖分類號:J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1-0062-02

        Abstract:Art Nouveau began in Paris in the 1890s, and then swept through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vering architectural style, furniture, production design, costume style, jewelry, graphic design, illustrations, sculpture, fine art and so on, became the most influential design movement. The article will elaborate on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style of Art Nouveau, then give two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art of graphic design in this period, and find the revel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Art Nouveau nowadays.

        Keywords:Art Nouveau Nature Graphic Design

        上海大學 數碼藝術學院 張 樂

        一、“新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十九世紀的西方,維多利亞風格泛濫成災的背景下,在1851年英國倫敦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后,東方絲綢開始在歐洲范圍內流行。因其裝飾圖案自由、隨意、優雅、富有變化的特點迎合了彼時歐洲對濃郁東方風情的審美追求,自由風格(Stile Liberty)便成為這種熱潮的代名詞,即早期的“新藝術風格”。

        “新藝術”(Art Nouveau)這個稱呼源于巴黎的古董美術商人薩穆爾·賓(Samuel Bing)于1895年在巴黎的普羅旺斯大街開的名叫“LaMaison Art Nouveau”的設計事務所,主要的展品,主要包括當時影響力最廣的設計師所設計的彩繪玻璃、招貼裝飾畫及珠寶首飾等。許是由于沒有統一的風格,社會輿論大都傾向于認為這是個品位頹喪的產品混亂的集合地,如巴黎《費加羅報》就把這個畫廊描繪為一間“雜貨鋪”。然而卻是通過這個畫廊的存在,“新藝術”才逐漸作為一種藝術風格被人們所接受、欣賞,直至在藝術史上占得一席之地。在歐洲有五、六個國家使用“Art Nouveau”(法語也作“new art”)為旗號,但“新藝術運動”在不同的國家還有著不同的名稱,或者說是從不同的旗號下發展來的,如在德國被稱作青年風格(Jugend Stil),而在奧地利則被喚作分離派(Seccessionist),這是因為雖然有著較為一致的內容,但是對于“形式美”還是“功能美”的傾向各有不同。法國新藝術派,或者說新藝術是一種具有國際理念和風格的藝術,廣泛應用于裝飾藝術、建筑藝術和實用藝術等領域。

        藝術界廣泛認為這場運動開始于1895年左右,在1890至1910年達到頂峰,影響范圍涵蓋整個歐洲范圍和美國,一直持續到1925年后逐步被“裝飾藝術”(Art Deco)和現代主義設計取代。

        二、“新藝術”的風格

        “新藝術運動”以放棄任何一種即有的傳統裝飾風格,使用新的美學形式革新設計為主旨;主張運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造型元素,信奉“Art in nature, nature in art”的箴言,“師法自然”,徹底地走自然主義風格,強調自然中無絕對的直線或平面。因而在裝飾上突出表現有機形式、有運動感的曲線,特別是花卉植物的莖、蟲鳥的翅膀等。這種非具象的,極具象征性意味的美學形式,在不同領域都有著一定程度的體現。例如這一時期的首飾,多以琺瑯、銅、中低價寶石及彩色玻璃(Art Glass)為材質,以植物蟲鳥為題材(如圖1、2),造型夸張、色彩艷麗而又精致典雅、美輪美奐,是為視覺感官的一大刺激,因而當時設計制作的珠寶被譽為“繪畫的珠寶”。

        屏幕快照 2017-12-12 上午10.35.29.png

        值得注意的是,新藝術運動沒有像一些其他運動那樣否定機械的作用,而是支持發揮機器的作用,實現藝術與技術的通力合作。正如1908年,設計師菲什(Teoder Fischer)在德國工業聯盟第一節年會開幕時說的那樣,“粗劣產品的出現并非因為機械制造,而是因為我們使用不當”。

        除了產品設計,在建筑風格方面,根據材料的使用,如鑄鐵,也能看到很多擁有精雕細琢般的品質的建筑。譬如“六人集團”(Les Six)中的赫克托·吉馬德(Hector Guimard),在1893年參觀比利時著名建筑設計師維克多·霍塔(Victor Horta)的建筑作品——塔塞爾旅館(Hotel Tassel)(如圖3)后,對結構理性主義(Structural rationalism)所體現出來的嚴格、堅定卻大膽的風格有了嶄新的認識,并且開始挖掘鑄鐵的潛能,后來因為巴黎地鐵系統設計的一系列入口(如圖4、5)而名聲大振。

        屏幕快照 2017-12-12 上午10.35.51.png

        新藝術運動的深遠影響既體現在純藝術領域,如雕塑和繪畫藝術,又涉及建筑風格、家具軟裝、產品設計、服裝風格(包括女性裝束設計)、珠寶首飾、平面設計、書籍插圖等,是傳統設計與現代設計間承接的重要階段。

        三、“新藝術”與平面設計

        當時歐美各國不管在政治、經濟、社會還是文化習俗等層面上,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沖擊,當時的人們也都面臨著新舊交替、文化混亂多變的局面,但總的說來他們藝術風格也都存在著共同的點,那就是強調裝飾性和象征性。歐洲是孕育新藝術運動的搖籃,其本質上表現為一種裝飾傾向,并以其對流暢卷舒的而充滿活力的線條的運用、有機的造形和美妙優雅的女性形象(也被稱作“女性風格A FeminineArt”)著稱。

        雖然“新藝術運動”在設計領域的探索更多的還是在于家居軟裝及室內設計上,但在平面設計上的創新與改變同樣不容忽視。這一時期的平面藝術風格受日本的浮世繪影響很大,平面設計作品不乏帶有日本木刻畫的曲線、圖案風格、對比強烈的空間和平坦的畫面及日本浮世繪風格?!靶滤囆g運動”在平面設計上的影響主要由法國和英國為起始點,因而下文將就法國藝術家阿爾豐斯·穆夏(Alphonse Mucha)及英國藝術家奧伯利·比亞茲萊(Aubrey Beardsley)為例作簡析。

        (一)阿爾豐斯·穆夏

        隨著工業革命基本完成,法國文藝界進入到了新藝術運動時期。此時期法國的海報以及其他類型的平面設計均相當出色,被設計界公認為現代商業廣告的發源地。1881年,法國政府最終解除了對于商業海報的控制禁令,這也是法國平面設計的一個轉折點。穆夏作為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他的招貼畫、海報、插畫等設計,因具有強烈的新藝術運動風格特點——豐富的曲線、取自自然的樣式、高度裝飾化的平面效果,而被譽為“新藝術”時期最杰出的平面設計師(如圖6)。穆夏的作品吸收了日本木刻中造型姿態優雅的輪廓線的刻畫,拜占庭和摩爾人藝術的華麗色彩與幾何形態裝飾效果及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圓潤而富于肉感的描繪。他用理想化的裝飾性曲線,粗細變化想搭配的簡潔的輪廓線,過渡自然的明快色彩,造就了以人物形象為主的被稱為“穆夏風格”的作品(如圖7)。他始終認為他的作品完全是自己與捷克藝術的產物,而不是維持了某種時尚的風格形式。他就像一個偏執的藝術家,想要專注于藝術層面的工作,堅稱藝術只存在于精神信息的交流。

        屏幕快照 2017-12-12 上午10.35.58.png

        (二)奧伯利·比亞茲萊

        沉浸在新鮮的“東方”風潮的還有英國人比亞茲萊,他是新藝術運動時期才華橫溢的插畫家和裝幀藝術家,是特立獨行的先鋒人物??梢詮谋葋喨R茲的作品望見那個頹廢的時代。他用短暫卻閃耀的生命為現代海報設計做出了卓著貢獻。

        比亞茲萊深受日本浮世繪影響,擅長使用黑白單線描繪,作品充滿想象力的同時還蘊含著情色色彩,前衛、激進,這些反傳統的作品對于當時如死海一般的保守藝術界來說,這無疑猶如拋入一顆巨石。

        比亞茲萊后期的作品,如1893年為王爾德的戲劇《莎樂美》所作《孔雀裙》(如圖8)和一些出版物中的插畫(如圖9、10),也因黑暗反常的表現和荒誕情色的隱喻而飽受爭議;然而又要如何否定,性欲死亡,愛與恐懼(Sex and death, love and fear),不是文學與藝術界最永恒的主題呢?并且這些畫面經過精心的編排,動靜和諧,大塊的空白和黑色對比,灰調的結合,富于變化而有序的曲線與直線,使得作品簡潔精煉,韻律十足;滿足了裝飾性,又強調了作者性格化的神秘怪誕感。圖中也可看出,他筆下變形過的人物傾向于理想比例的身體,臉小,頭發濃密,姿態優雅而怪異,似在挑戰著什么。據說圖四周的三條線也不是畫框,而是為平衡畫面故意為之,也能看出他對于版式的關注。1929年4月,朝花社出版的一輯《比亞萊茲畫選》在中國迅速引起了一股比亞萊茲狂潮,受其影響的包括魯迅、徐志摩、聞一多等人。

        結語 (反思與啟示)

        由于新藝術運動發生的動機更傾向于單純的裝飾性層面,且它所強調的細膩的自然主義風格顯得偏向女性化,所以其適用范圍會必然產生局限性;更重要的是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注定因為精神與思想上的空洞貧乏而無以為繼。

        盡管新藝術運動不是一個特別“有內涵”的設計運動,但依舊可以給我們不少啟示。設計難以進步,或者說社會難以進步,除了外在原因,更關鍵是人的因素。第一,惰性。雖然維護傳統就不會引起爭議,但一味安于現狀、隨波逐流、不思變、不質疑,往往就成為扼殺創造性與進步性的元兇,所以我們需要肯定 “新藝術”在變革慣性審美上展現的勇氣。這里的惰性還指粗制濫造、急功近利。現在有不少職業設計者,為追求效益而習慣性地使用大量現成素材拼湊了事,反觀“新藝術”中的作品不難發覺,它們的構圖之嚴謹、層次之豐富、細節之細膩,即使放到現在來看,也值得反復推敲。第二,脫離了所處環境,談何設計的競爭力。社會在日益發展,文化在交融碰撞,技術在不斷革新,適應了的人可以緊跟甚至推動進步,正如“新藝術”對于汲取新奇神秘東方風格及自然有機美感的探索精神,并且有效利用了工業化帶來的便利,使原本難以做到的事變為現實。

        因此新藝術運動作為一種具有先鋒性的運動,為緊隨其后的現代主義作了良好的鋪墊,也為后世留下了大量做工驚艷、設計考究的藝術品與設計品,在平面設計界留下了前衛而經典的“記號”。

        參考文獻

        [1] 董占軍,郭睿 . 外國設計藝術文獻選編 [M]. 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2012 :147-163.

        [2] 王受之 . 世界現代設計史 [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 :64-82.

        [3] 鄭驚濤 . 關于平面設計的視覺語言分析 [J]. 設計 ,2016,29(2) :132-133.

        [4] 郭桃巧,賴紅波 . 廣告傳播中女性媒介角色變化與女性主體意識建構-以寶潔“Like A Girl”廣告為例 [J].設計 ,2016,29(5):68-69.

        [5] 趙阿心 . 平面廣告設計中負空間的運用研究 [J]. 設計 ,2016,29(11) :132-133.

        [6] 陳小蓮 . 新藝術運動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J]. 藝術品鑒 ,2015(12) :12-13.

        [7] 黃珺 . 新藝術運動時期的海報設計研究 [J]. 包裝工程 ,2014(22) :77-80.

        [8] 倪霈焱 . 論新藝術運動時期的平面藝術風格——以黑白線條繪畫為例 [J]. 中外建筑 ,2014(11) :58-60.

        [9] 楊劍 . 法國新藝術代表人物愛可多·基馬作品探析 [J]. 大舞臺 ,2011(9) :167-170.

        911亚洲精品国产自产| 台湾中文娱乐网在线|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极品身材小美女啪啪自拍|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99re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性精品hd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青青青操国产在线视频 | 丝袜足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导航|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福利|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