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學院 陳文強
摘要:
三維技術教育主要是指3D服裝設計的教學研究,是立足于二維的基礎上針對服裝造型、結構、面料特征、顏色及圖案等要素的空間設計。相對傳統教育模式,改變了服裝設計教學模式,不再是單一的理解服裝造型和結構。而是通過三維技術激發學生的空間造型能力和解剖能力?,F在的服裝產品從服裝產品本身的屬性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造型元素多元化、系列品種多樣化、制衣制造模塊化等的革新,改變教育模式增強三維服裝技術利于服裝專業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
二維技術 三維技術 教學改革
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3D garment design is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and is space design of fabrics of clothing modeling,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color and other design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the costume design teaching mode has changed. It is no longer a single understanding clothing modeling and structure, but by 3D technology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space modeling ability and anatomy. To today's fashion product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diversity of Modeling element series, diversity of species, modular garment. Changing the education pattern can benefit enhancing three-dimensional clothing technology for cloth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Keywords:
2D 3D The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 G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0069(2015)06-0099-02
一 二維服裝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二維服裝技術是指服裝造型結構等的平面設計;在教學中的應用手段包括手工設計和計算機輔助設計,二維服裝技術在我國服飾文化史中由來已久。無論是古代的袍服還是現代的西式服裝均在二維服裝技術的背景下產生,直至上個世紀80年代逐步將計算機應用到服裝生產和教學領域,才使得二維服裝CAD技術教育得到空前發展。服裝CAD技術其本身的屬性是借助計算機強大的計算功能進行設計服裝,二維服裝CAD技術是基于二維軟件的應用。計算機服裝設計和手工服裝設計均為設計手段的變換,其目標相同。計算機輔助設計效率高于手工設計,特別是在服裝結構設計方面尤為突出。手工設計主要用于服裝制造;即人機結合式的制造,在服裝立體制衣的時代還未到來時手工作業仍是主要制衣模式。
我國服裝CAD技術教育是從無到有、從一般軟件教育到專業軟件教育的發展過程。服裝CAD技術的優點是精確度高,速度快。擺脫了手工制圖、排版、推放等工程技術誤差大的缺點。目前,服裝CAD技術教育主要包括;款式設計、面料設計、結構設計、放碼設計、排料設計五大系統[1]?;竞w了服裝產品制造的所有環節;服裝款式、結構、面料、放碼、排版等要素都能在計算機軟件下得以最大的發揮。譬如;計算機的復制粘貼、剪切、編輯、掃描讀圖等功能提高了服裝產品開發的速度。
二 二維服裝技術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 1)服裝教材與CAD軟件的教學問題
我國大多數服裝院校在服裝和CAD技術教育方面存在兩個主要矛盾問題;一是服裝專業教材不規范,二是服裝用軟件魚龍混雜。譬如;服裝制圖這門課的教材,這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服裝樣板制作。所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有人體、制圖規格、制圖方法、工業樣板的制作等知識點。這門課程的教學形成了各自為政的院校派教育模式,以老師為主導的差異化專業教育模式。特別是在制圖方法上沒有統一的格局,如比例法、定數法、原型法、胸胸度法[2]等方法參與教學。往往使學生難以掌握,不知應用那種方法最為科學。導致教而全學不精的教學局面,從未考慮企業用人才和行業用人才,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大而不準確。
雖說二維服裝技術從客觀上解決了服裝設計效率的問題,但是在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多方面的專業軟件,無疑增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課時量。同時,又有許多學生基于多種軟件的學習反而削弱了服裝設計的創新能力,脫離了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質要求。不符合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規律, CAD技術只不過是一個工具,一種完成設計的手段和方法。不能混淆設計為何和工具為何的主導思想,工具是借助其本身的環境進行服裝創作,設計是思想的核心,服裝設計就是以服裝產品開發為教學出發點進行創造。引導學生積極地展開構思和創造活動,設計本身就是對教育水平的檢驗,也是對個人能力的檢驗。服裝設計和CAD技術兩者存在既矛盾又統一的內在聯系,基于創新的思想服裝設計與CAD技術是矛盾的,因為設計是先確立了造型思想而不是先確立CAD技術;如果基于設計的后期制作則服裝設計與CAD技術又是統一的。 現在服裝CAD技術的開發證明了服裝設計的后期制作,正如前面所談到的五大模塊。所以說,增強學生創新能力觀念的教育遠遠高于CAD技術的教育。
( 2)創造性思維和程序性思維在教學中的問題
什么是創造性思維?何為程序性思維?在服裝教學中必須搞清楚這兩種思維的主導位置。創造性思維是指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創造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方式。創造性思維是思維的高級形態,是多種思維方式的綜合體現[3]。而程序性思維是指用現成的規律和程序直接去解決問題。兩者間有共同的關鍵詞,就是程序。創造性思維是對思維系統的重新建立,具有某種未知領域的思維合。這種混合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無效的,但畢竟是一種創造。注重奇特和違背常規的基本規律,而程序性思維是清晰的,是以現有的方法和規律去解決問題。在思維的整合上并不積極,多采用一種慣性思維去解決問題。只有在問題解決不通的情況下會重新整理思維,抉擇新的思維系統。從教學實踐來看多數技術類課程的教育屬于后者,注重了學生程序性思維的培養忽視創新思維。服裝技術在教學中的問題就是不知如何進行創新性思維培養的問題,在教學中不乏有一些教師口頭上不斷講要創新而實質就沒有行之有效的教學創新改革,仍然老腿走老路。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應符合其本質,服裝創造性思維教育應遵循創造思維的一般規律。譬如,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培養學生的造型意念、強化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形象思維,并在教學中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設計思想。這是人才創新教育的基本規律,在這里服裝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造型和技術手段的創造,它和服裝美的創造有所區別。服裝造型是創造新型的服裝產品,而服裝技術創造就是采用何種新型的技術手段解決服裝造型的解剖問題使之成為合格的服裝樣板,兩者的共同特征是創造性思想。不同的是針對的問題不同,造型創造多是以形象思維的創造,而技術創造則是以形象為對象的技術方法創造。也可以說是技術程序思維的重新編排,就是程序性思維的創造。
二維設計的特點是以平面視覺為對象的圖形圖像設計,如平面款式圖設計就是二維的,服裝制圖是二維的。二維設計的思想核心就是圖形內外輪廓的改變。外輪廓是指服裝款式和結構外形設計,內輪廓是指款式和結構以內的部件設計。款式設計具有創造的豐富含義,結構設計具有數字形象化的創造,因為服裝造型學就是以服裝為對象培養學生的創造水平。同時,服裝款式還包括了面料、色彩及圖案的設計。所以說服裝款式設計是創造思維的深化,是整體設計的第一要素。服裝結構設計是款式設計的延伸和發展,是款式的解剖術,具有遵循和約束性。那么,工藝設計應屬于服裝成衣制作環節,是對設計的檢驗和修正??钍皆O計和結構設計均為二維設計范疇,只有工藝設計屬于立體設計。所以,現代的二維服裝CAD技術五大系統均為二維設計范疇。從這一論斷不難發現二維服裝設計的缺點缺少空間創造能力,因為學生在創造過程中無法判斷立體形態,而導致設計的作品和后期成衣作品出現的誤差,致使設計失敗及創新力度削弱的現象。
三 三維服裝技術教學研究
( 1)三維服裝技術在教學中的現狀
三維服裝技術是指以服裝為設計對象的立體設計,也稱之為三維角度設計。是在二維服裝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三維服裝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化三維設計和手工三維設計。人工智能化三維設計是指計算機模擬設計,通常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手工三維設計是指服裝借助人體或者人臺進行現場操作的空間設計,兩者共同點都是采用多種維度進行創作。不同點是直接和間接,計算機輔助設計是間接的。
我國服裝三維技術起步晚發展較慢,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應用三維軟件進行設計服裝的教學機構并不多見。究其原因是教育觀念的問題,有的教師認為服裝設計沒必要進行三維設計。二維設計能滿足服裝產品的開發和制造,應用三維設計是多余的,這種思想落伍不科學。豈不知三維設計具有增強學生思維空間能力的設計,譬如二維的設計學生只能模糊地判斷服裝成型后的大概樣子,而不能準確判斷。三維就能很清楚地看見或者判斷服裝內外層次結構和造型程度。從三維軟件的發展來看,我國很是落后。至今采用外來的三維軟件進行設計,沒有自己的專業軟件。另外三維教育觀念跟不上,教育體制不健全,教師隊伍技術落后。造成三維服裝設計難成體系,影響高級人才的培養。
( 2)三維服裝技術在教學中的探析
由于二維服裝設計存在一定的偏差,彌補二維設計的不足依靠三維服裝設計是當今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培養的主要方向和任務。也是保證服裝產品順利開發的重要手段,三維服裝技術在教學中的探討主要是針對服裝的造型、結構、面料等立體造型和內部結構及面料的物理性能。三維服裝技術教育創新是提升學生設計水平和擴大設計思維空間能力的最好路徑,輕視不得。從設計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是解決三維旋轉識別的問題[4],讓學生通過不同造型體面識別整體結構和內部關系,能很好地進行創造和分解。本文章所講的三維技術是指一切空間的造型術,如服裝立體裁剪就屬于三維造型術。同時,利用紙型、雕塑、編織等一切手段進行空間造型均屬于三維設計的范疇。
三維服裝技術的科學價值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認知論中,是多元化的設計。如應用坯布在人臺上的動態樣衣立裁提高了學生對造型的判斷能力,采用三維技術解決服裝結構設計中各種部件對接問題,以及最終的
造型效果是否清楚是該技術的主要特征。這就是二維裁剪中學生所想象不到的,通過三維立裁清晰了設計思維,穩定了造型和結構之間的對接關系和線性形態。同時針對二維設計的不足做了進一步的補充,雖說學生通過三維立裁掌握了樣板結構特征和造型要求。但是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對于立裁掌握水平不高,仍然存在教學難度。究其原因是學生對造型復雜性難以掌握,需要抽象思維的參與。所以,三維立體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想象力,但針對一些造型復雜的樣衣在操作上仍然存在學習難度。解決此問題的方式應從造型和解剖術出發,提升學生抽象思維,強化學生的解剖能力。能在立裁之前就能對服裝造型從思想上有一個較為準確的技術分解,該技術分解是對服裝造型和樣板之間建立了思維通道,大腦虛擬儲存的樣板利于進行立體裁剪。
另外,借助計算機技術進行模擬立裁,也可以解決該問題。從目前的三維技術教育應用來看,服裝三維技術已是教育的發展方向,但應用面不夠廣闊,原因是服裝三維技術教育體系尚未成熟。加之三維服裝專業軟件又是外來品。沒有本土軟件,導致服裝計算機教育大多數停留在二維基礎上。正因如此強化服裝三維技術教育是當務之急,最好利用現有的通用軟件進行模擬教學??梢愿淖円酝蛔愕慕虒W現象,如3D之類的軟件可以用在教學中。最好形成統一的教學格局,排除以往各自為政的教學模式。便于學生、教師、企業、行業、國際之間專業技術交流和溝通。 3D技術教育是服裝專業教學的主要工作,是長期的一項科學項目,是高級人才的基點。同時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教學改革應始終堅持本專業的專業特色,抓好平面設計和立體設計并舉,理論與實驗教學并舉,以服裝產品開發為教學內容的特色體系,同時與企業和市場接軌。不斷提升學生的設計、開發、藝術和技術、創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最后,服裝三維技術改革包括教育體系創新和知識教育創新;三維服裝技術教育改革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作為教育機構建立三維教育體系,加強教育觀念、構建師資、完善硬軟件建設、強調創新思想是發展服裝三維技術教育的保障。三維服裝技術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應用三維技術手段進行創造服裝產品,發展能實現人體、造型、樣板、假縫、試衣、調整等各個環節的無縫對接技術[5]是三維技術教育的主要內容。這樣服裝設計才能真正走向個性化發展的時代,走向三維生產指日可待。
小結
二維服裝設計是解決服裝平面設計的諸多問題,缺乏立體性。對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其理論薄弱,效率低下。研究三維服裝技術創造是將二維的服裝設計進行立體化設計,雖說是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但是蘊含著二維技術有所不能及的科學價值。培養學生的思維空間能力必須借助三維設計來完成,三維服裝技術是從不同維度進行創造,服裝的造型、結構、部件,顏色和圖案均能直接表達和創造,是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有效途徑。三維服裝教育處于教育的初級,樹立教育觀念、構建教育體系、完善教師隊伍、開發三維軟件等教育機制有利于三維技術的快速發展。改革的總體設想就是促進學生的設計思想,減輕學生的技術負擔,改進教育模式、提升多種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在自由的設計空間中最大發揮想象力,設計出更優秀的服裝產品。
陜西省教育廳基金項目: 3D服裝產品開發與應用 項目編號: 13JK0476。
參考文獻
[1]華天印象.服裝CAD制版從入門到精通.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9,10-15
[2]徐雅琴.馬躍進.服裝制圖與樣板制作.中國紡織出版社.第三版.2011.5, 21
[3]蔡笑岳.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第二版.61-62
[4]柳沙.設計心理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11月.67-68
[5] 楊繼新.三維服裝CAD的幾何學原理與數字化立體裁剪技術基礎的研究: [博士學位論文].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1,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