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 童 威 浙江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 鮑 穎
摘要:戶外發光廣告一直被認為是城市光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文章在分析這種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困境的基礎上,以歐洲一些國家在光污染防治法框架內的發光廣告環保設計為例,提出了化被動為主動的防治城市發光廣告光污染的對策思路,以期為相關職能部門和學術研究部門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戶外發光廣告 光污染防治法 廣告設計
中圖分類號:F713.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140-02
Abstract:Outdoor light advertising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the main source of pollution of urban light pollu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angers of this pollution and the dilemma of its govemance, 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light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aw in Europea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ight pollution in urban lighting,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academic research departments.
Keywords:Outdoor light advertising Light pollution control law Advertising design
引言
光污染是人類過度使用照明系統產生的問題,已經被當代醫學證實會誘發多種致命性疾病,是城市健康生活的殺手。這種污染主要是來自家居照明、戶外廣告、商業產品、工廠、街燈及露天廣場或大型運動場。近幾年全國各級環境保護部門每年收到總計約20萬宗光污染的投訴個案。以2016年浙江省統計的數字為例,僅匯總到浙江省環保廳的光污染的投訴個案就有30155宗,投訴區域涉及到所有地級和縣級市甚至一些鄉鎮,這足以說明光污染問題在我國的普遍性和緊迫性。在投訴涉及的戶外燈光類別中,店鋪發光招牌和LED屏幕廣告占了85%,由此看來戶外發光廣告是城市光污染最大的污染源。
一、我國戶外發光廣告光污染問題的現狀與管控困境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商業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發光廣告被商戶采用,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這些發光廣告肆意發散炫目光線,引起嚴重的光污染擾民問題,已成為困擾現代人都市生活的頑疾。近年來由發光廣告引發的光污染在全國的各大城市中有愈演愈烈之勢,僅以經濟較發達的浙江省為例,杭州、寧波和溫州三大商業中心城市的戶外發光廣告投訴案件占到了全省68%的投訴比例,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城市商業越是繁榮發光廣告就越是隨處可見,而光污染也就因此越嚴重。那么如何在有效控制發光廣告光污染的前提下發展城市工商業呢?我們未來的城市建設應該如何引導戶外發光廣告向著更為人性化和去污染化的方向發展呢?
國內學術界的相關研究大都把城市光污染的污染源確定為發光廣告的濫用,紛紛口誅筆伐要求政府相關部門明令禁止,致使以往的管控思路大都圍繞取締和拆除違規戶外發光廣告為主。誠然,立法立規令行禁止是治理光污染的必要前提,但僅僅這樣做顯然是不夠的,只堵不疏的管理政策勢必不利于這種城市新興廣告傳播形式的良性發展,管控效果也難以得到保證。這一點已經從執法管控層面得到了印證,雖然自2008年以來,全國多座城市在民意壓力下都相繼出臺了《戶外電子顯示屏設置管理規定》等地方性法規,其中對戶外發光廣告的設置方位、播放時間、畫面切換等作了明確規定,可是執行效果卻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商家大都秉持著發光廣告“不亮不氣派”的錯誤美學觀念,二是圍堵式或一刀切式的行政命令不能抑制大多數商家為擴大廣告視覺沖擊力而采取“賭一把”的冒險心理。由此看來,我國的戶外發光廣告設計應急需從環保和美學角度給予必要引導,盡快走上去污染化的道路。在這方面,那些曾經飽受光污染侵害之苦的歐洲城市就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的經驗。
二、光污染防治法管控下的歐洲各國戶外發光廣告設計
(一)法國:鼓勵創意設計的立法管控
歐洲各國在治理戶外發光廣告光污染的問題上大都體現出立法與疏導并重的特點,其中以法國的相關法規最具代表性。事實上,法國巴黎曾經是光污染早發多發的重災區,世界上第一宗光污染擾民案例就出現在1934年的巴黎,至上世紀80年代達到污染峰值,這迫使相關部門制定了極為詳盡的法律法規為城市發光廣告的合理使用提供規范和引導。例如,法國于1981年確立的《光污染防治法》和1984年出臺的《夜間發光廣告法》都明確規定了戶外發光廣告的使用界限,對廣告面積、布局范圍和光照強度等作出了限制。為了配合執法提高廣告從業者素質并鼓勵發光廣告設計走上良性發展道路,法國文化部專門設立了發光廣告設計大獎賽,針對不同層級的參賽者設立多種獎項,積極引導去污染化的戶外發光廣告創意設計。評選后,大部分獲獎方案或創意效果特別突出的案例將送交市議會進行綜合環保評議,獲批后啟動專項程序,盡量保證在光污染防治法律的框架內實現發光廣告創意的藝術效果。
坐落于巴黎市中心的老佛爺百貨大樓(Galeries Lafayette)的發光廣告外表皮設計就是這一立法審議制度的成果(圖1)。本案由著名設計師Guillaume Houzé擔任創意總監,廣告面積雖超過了法律規定,但其采用的新型霓虹燈技術卻在節能和低亮度造型表現等多個方面開創了去污染發光廣告的先河,最重要的是這一方案力圖營造的藝術效果使評委深深折服。該方案首先在2001年的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上得到同行專家的充分肯定并榮獲發光廣告創意設計金獎,隨后送交巴黎市議會進行綜合環保評定,通過后于同年10月開工并于當年圣誕節前夕向公眾展示,如今這一經典發光廣告設計已成為夜晚的城市地標之一,極大提振了巴黎夜景的時尚氣息。
(二)意大利:最具人文關懷的立法管控
在歐洲諸國中針對光污染立法條例化發展最快的是意大利,得益于支柱產業旅游業的需求,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意大利環保部門聯合文物保護部門迅速將光污染管控辦法條例化,規定一切管控的目的都以人的視覺舒適性為本,以此來打造符合游客期待的古典氣息濃郁的意大利城市夜景。以1985年審議通過的《夜間公共場所燈光照明法》為例,該法令嚴格限定了在古建筑密布的老城區使用發光廣告的條件,使低亮度,低高度,小型化和主題化的發光廣告成為城市夜景的主旋律。法令還明確規定了針對不同歷史建筑的用光標準,從照明光色、細部烘托、燈具擺放和節日用光等多方面一一作出規定,渲染烘托出意大利古城特有的歷史人文氣息,構建出與城市歷史風貌相統一的夜晚情境體驗。法令頒布后至今極大地改善了意大利各地的市容市貌,致使例如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城受益,其含蓄而優雅的夜景商業氛圍與古城夜色交相輝映,充分調動了游客們憑吊訪古的旅行訴求(圖2)。
(三)瑞士:嚴苛但不失靈活的立法管控
歐洲各國中對戶外發光廣告管控最嚴格的當屬瑞士,該國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城市都接受了以嚴苛著稱的2002年版《戶外發光廣告應用指南》,雖然從名稱上看該指南缺乏法律效力,但接受該指南規章的各個城鎮執行起來卻是一絲不茍,違反規定的商家將會被處以高額罰款。由于地處山區,瑞士及其重視夜間公路行車安全,該指南因此對發光廣告的亮度要求極為苛刻,第8條規定“為防止駕駛員被強光干擾,入夜后,商戶采用的任何形式的戶外發光廣告都不得在光照強度上超過路燈”。這一規定極大的提高了瑞士戶外發光廣告的設計難度,致使在該法規框架內的瑞士城鎮商鋪招牌普遍朝著小型化、窄幅化、群組化、秩序化的方向發展,其經濟優勢主要在于省電、節能和去污染,而其美學特點則表現為空間關系的組織和利用具有較大靈活性,使暗夜環境顯得富有層次,有利于營造出溫馨和諧的氛圍,使人倍感親切。(圖3)但如果將瑞士的戶外發光廣告設計簡單理解為小打小鬧就大錯特錯了,嚴苛的光污染管控法規提高了該行業的準入門檻和藝術品味,只有足夠聰明又足夠精妙的設計才能登上瑞士設計的大雅之堂,坐落于瑞士鐘表工藝名城納沙泰爾Neuchatel的斯沃琪(Swatch)珠寶研究所就是這樣的例子。
2007年由瑞士本土設計團隊O?建筑事務所主持建造的這個占地9000平方米的建筑物北靠阿爾卑斯山,南朝納沙泰爾湖,無論白天還是夜晚整棟樓宇都顯得格外輕盈剔透,乍看上去好似一顆鑲嵌在山間湖畔的珠寶。設計師充分利用了建筑物坐北朝南的地利優勢,將整棟樓宇的南立面墻壁作為光線過濾器由大量“蜂窩狀漏窗幕墻”拼接而成,白天將湖畔充裕陽光請進室內創造奇幻效果,晚上把室內彩光送到室外營造出高雅溫婉的場景。無疑,采用這種由預制混凝土制成的漏窗幕墻是設計團隊在充分考慮當地《戶外發光廣告應用指南》的限制強光條款而想出的妙計。15厘米厚的混凝土預制板被鉆孔成為蜂窩狀會對不同角度射入射出的光線產生不同效果的過濾與折射,白天太陽位置較高時這面“蜂窩幕墻”會在室內留下較多的投影,從而起到遮光防輻射作用。相反,在夜晚,室內較強的燈光被幕墻過濾也會相應減少光線散射到室外,避免了觸碰法規紅線的風險。不過這一作品的最大成就還是其美學創意,這一神來之筆為整個建筑提供了光影游戲的巨大空間,置身于其中仿佛進入了珍珠與鉆石構成的世界,這與建筑物珠寶研究所的功能主題緊密相扣,成為這家國際著名的奢侈品制造商自我宣傳的最好名片(圖4)。
結語
經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如今我國針對戶外發光廣告光污染的治理與管控仍以立法強行限制為主,無法充分調動廣告設計者參與治理光污染的積極性,處于被動防御階段。而以法國、意大利和瑞士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的發光廣告創意人員則能夠以本國光污染防治法的相關規定為契機化被動為主動,本著美觀,環保節能的宗旨設計出一個又一個佳作,不但遵守了法規,而且創造了新的發光廣告美學形式。這正是我們研究歐洲光污染防治法框架內的發光廣告設計經驗的意義所在。
基金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城市發光廣告的光污染控制與引導 研究:歐洲經驗對浙江的借鑒與啟示》(項目編號:14NDJC205YB)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王磊.上海戶外廣告設施設置陣地規劃探索和實踐.[J].城市規劃.2014.(05): 46-53
[2] 張翠.基于生態設計理念下的戶外廣告媒介創新研究.[J].設計.2017.(05):84-85
[3] 許俊萍.建筑表面光污染對建設公共交通導向型(TOD)城市中步行環境的影響——以廈門市BRT一號線站點周邊為例.[J].中外建筑.2017.(05):90-93
[4] 楊赟;郝洛西.節能降耗——城市照明規劃的新視角——對《杭州市“十一五”綠色照明規劃》的實踐研究.[J].照明工程學報.2008.(09):12-17
[5] 關曉琳.戶外廣告設計中符號語境的構建.[J].包裝工程.2014.(20): 102-105
[6] 陳瑋煒.國內外城市景觀照明立法比較研究.[J].江西建材 2016.(06):275-280
[7] 郝影;李文君;張朋;張金艷;許楊.國內外光污染研究現狀綜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03):273-275
[8] 韓輝;孫可欣;賀中豪.城市光污染現狀綜述.[J].科技展望.2016.(1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