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免報名費啟動

        0

        圖片 1.jpg

        2017年,在全國各地眾多高校的鼎力支持下,第三屆 “學年獎”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收獲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18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建筑學院共同協力,繼續舉辦第四屆“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意在樹立更良好的學科機制與學科規范,并將“學年獎”辦成清華大學在人居環境設計領域的一項優質品牌活動,同時為中國的人居環境設計教育提供更大的助力與貢獻。本次大賽已于2018年4月2日啟動,4月3日開始開通網上報名通道,7月10日報名截止,8月至10月評審,11月頒獎,參與評審的評委達46人,嚴格按照評審要求,公平公正匿名評審,評審全程在學年獎官網進行。參賽者可通過網站查到自己作品的評審狀態。

        圖片 1.png

        “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的前身為“中國環境設計學年獎“,作為學術交流平臺吸引了全國1700所高校的參與,且已成為這一專業領域內有重要影響的獎項。后由清華大學與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聯手改組,構建了更為強大的評委陣容,在2015年全新開啟“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2018年4月2日第四屆學年獎啟動,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征集參賽作品。

        “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由清華大學和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高等學校土建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所屬、建筑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城鄉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風景園林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四個一級學科指導委員會協辦。

        全景圖2.jpg

        回顧2017成果

        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組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裝飾雜志主編方曉風老師回顧總結,2017年學年獎較之2016年有一個很大的飛躍,報名作品總共數量提升了百分之四十,參與人數達四千余人,入圍作品展覽、終審、教育年會均在四川美術學院舉行,聚集了評委老師、各高校師生四百余人。2016年出版了第一屆獲獎作品集與論文集,2017年出版了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第二屆獲獎作品集。今年獲獎作品集與論文集也將在11月份出版,請大家拭目以待。

        2015年新改組后的第一屆學年獎共收到作品789組,參賽單位100余所院校,參賽人數達兩千人,2016年第二屆學年獎共收到參賽作品804組,120所院校參與,參賽人數三千余人。2017第三屆學年獎共收到作品1236組204所院校參與,2017年的教育年會頒獎典禮由四川美術學院承辦,匯集了評委嘉賓與參賽師生四百余人參與,今年的年會暨頒獎典禮將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承辦。

         

        2A7A0224.jpg

        闡述2018主題

         學年獎組委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鄭曙旸教授對本次大賽的主題做了明確的闡述,內容有: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走向環境審美的價值定位,走向環境審美的設計價值定位,在教學當中我們應該著重培養創新能力的設計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設計教學。其次,對模式的抽象概念也做了簡單的表述。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著做的標準樣式:模式圖、模式化。相較于形式,模式是更抽象的概念, 但模式能影響甚至決定形式的結果。依據傳統模式的發展能否延續: 在人居環境的設計中,模式的選擇或創新,來源于歷史傳統、技術演進、觀念和具體的生活方式。短短數年世界的變化超乎想象,首先是信息化發展日益加速,其次是能源革命已見端倪,再次是人工智能來勢洶洶,這里鄭老師引用了霍金預言的事件講述了人工智能化的發展迅速,當然毀滅人類這一預言暫時還有點距離。最后強調了人人關心的生態環境方面,全世界的生態環境已經越來越差,這些看起來遙遠的事情其實已經漸漸到來,未來已至,世界的變化不可阻擋,人居環境將如何順應這樣的變化?

        面對大變局的形勢,人居環境的設計機會在哪里?對模式的思考和選擇,或許有助于我們作出判斷,對此,鄭曙旸教授用樹的生長模式做了一個點睛之筆,一棵樹和一組樹的生長所需要的條件都是陽光、空氣 、水 、光合作用,一棵樹和一組樹生長的模式邏輯完全相同,但是將一組樹分開再看,不難發現他們又會有很多變化,顯然,同樣的模式下面也會產生不一樣的變化,為了吸收養分他們不斷生長改變,達到屬于自己的形態,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學會劍走偏鋒,逆境生存,穿越融合發展的空間,突破固有模式的束縛。

         

        發布參賽方案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張利教授,發布了2018年學年獎的參賽方案,2018年大賽報名與評審將全部在網上進行,4月2日至7月10日為報名時間,參賽人員需獎作品提交到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的官網www.xuenianjiang.com并在7月10日前完成報名,8月至10月將由40余位評審老師在網上進行評審。11月初將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舉行教育年會暨頒獎典禮。張利老師還宣布了一個參賽的新政策,也就是今年所有參賽人員將不收取報名費用。   

        來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張蔚萍教授,作為擔任學年獎2018年教育年會暨頒獎典禮的籌備方的主要負責人,對2018年學年獎年會也做了詳細的計劃,并附帶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新校區的相關圖片,讓我們對秦嶺腳下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充滿神往,期待11月的再次相聚。

         

        媒體答問環節

        Q: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作為一個學術獎項,對于獲獎作品的要求是否相較于其他獎項更為嚴格,其嚴格在哪些方面。

        鄭曙旸:這個獎是非常嚴格,其評委組成是四個一級學科的評委組成,跨四個一級學科,在教學和教育理念上發展到今天已經融入到人居環境科學的理念,如果我們的學科只是單一理念的教育理念,就比較落后,人居環境科學理念是非常先進的,咱們四個專業可以跨專業報名,并不是只是報一個專業就不能報其他專業,但是你所投報的專業必須符合相關專業的評審標準,咱們的作品理念也需要符合咱們學年獎的主題,第一屆的主題是環境走向審美,咱們這一次的主題是模式,那么設計者就需要符合人的審美和生活模式,能不能有所突破。

         

        Q:2017年和2018年的賽事有什么不同?

        方曉風這兩個問題可以合起來回答,17年和18年沒有太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主題不同,以往的設計談形式比較多,模式相對于比較抽象,我可以舉簡單的例子,以前我們去銀行辦理業務是在窗口站著排隊,現在是領了號排隊,這也是模式的改變,在舉一個例子比如上廁所,中國和國外的人,咱們國家的人排隊會等在便位門口排隊,而國外的則是在廁所門口排隊,這跟領號排隊是一個意思,領號排隊是比較科學,避免讓人產生焦慮,這也是一種設計,這個細節也是,這也是一種模式。提出這個模式的問題,希望大家針對這個巨變的時代,整個社會的變革,文化的變化,希望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思考抽象層面的一些模式的更新,模式影響的變化,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影響和沖擊。

         

        Q:現在空氣污染成為了人們密切關注的一個話題,那么作為設計者能否將空氣污染與建筑設計、改造環境相結合?在建筑初期就將空氣凈化融入進去?

        張書鴻:其實空氣凈化與建筑設計已經開始融入到一起,河北省教育廳發了一個幼兒和中小學新風系統的文件,需要給幼兒園中小學加入空氣凈化,新風系統等設計進入我們的建筑,設計師也密切關注著我們環境的變化,但是這些也需要政府立案才能開始實施,其實現在一般好的幼兒園和中小學已經在建設初期將這些技術加進去了。

        方曉風:其實空氣凈化技術手段能做到的只是成本問題,北歐國家基本都有新風系統,但是如果都是用新風系統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美國911恐怖事件,如果遇到恐怖襲擊將會很容易讓恐怖分子有機可乘,我們其實不僅僅是要關注凈化室內的空氣,更多是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只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污染,用心治理環境,其實地球也就會越來越好,天空也會越來越藍。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老年人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自慰精品亚洲|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7| 91久久精品91久久性色|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七色视频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91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区一级片免费播放|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1国产精品va欧美精 | 99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91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