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曉:國際體驗設計委員會(IXDC),創始人 編輯_Edit_ 李杰 李葉
國際體驗設計大會是全球具影響力的體驗設計盛會,是中國連接世界的跨界創新平臺。從大會誕生之日起,國際體驗設計委員會(IXDC)便賦予了它諸多期待,充分發揮“設計外交”的作用,搭建跨越國家、文化和語言界限的橋梁,幫助各行業人士獲得在應對21世紀挑戰時必不可少的全球視角。過去九年間,數以萬計的設計領袖、商業領袖、產品運營者們聚集于這個舞臺,致力于探索和分享設計界最前沿的思想和技術,交流學習,讓世界更美好。
2019年,IXDC在正式步入10周年,國際體驗設計大會也將開啟十年的新篇章。國際體驗設計委員會創始人,美啊教育創始人,貝塔空間創始人;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胡曉與本刊分享了IXDC的初心及愿景,并從行業、人才的角度分析了體驗設計的發展大趨勢。
《設計》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的第41年,在這70年中,中國設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請您從自己研究方向的專業角度出發,談一談給您留下深刻印象的幾個時間節點和事件。
胡曉:我想可以從計算機交互設計的重要發展歷程來闡述。
人機交互的概念從計算機誕生的時刻被提出。上世紀三十年代,圖靈發明了第一代計算機的原型。當時,人機交互是基于字符編碼0/1進行輸入輸出。到了七十年代,人機交互開始變成了鍵盤與命令行形式。八十年代中期出現了圖形交互界面,蘋果把這個的交互方式融入了他們設計的電腦中,并加入了輸入的設備——鼠標。隨之往后,計算機體積變得越來越小,更加輕薄。到了九十年代,已經出現了掌上電腦,它的交互方式變成了用觸控筆在屏幕上進行輸入。之后,就迎來了大家熟知的iPhone。蘋果把手勢觸控界面使用的范圍不斷擴大,延續至今。近年,我們看到更多VR/ AR/ MR 技術的應用,以及自然語言交互,都是通過和人的感官進行交互。
從整個交互設計的發展歷史中,我們發現一個普遍性的規律——計算設備的使用門檻與成本在不斷降低。計算機從只有專業的編程人員在使用,到成為普羅大眾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設備,甚至三歲的小孩都能自主地使用,這主要得益于交互設計正在往一個更加自然、更加接近人本能的方向發展。
在未來的數字化時代,隨著萬物互聯,人與機器之間交互的形式也不僅僅再停留在目前應用較多的視覺和聽覺,甚至還會有嗅覺、味覺、觸覺,甚至會發展為人與萬物之間的交互。交互設計也將從功能化的設計轉向場景化設計,從規制的交互指令向自然語言方向轉變,從單屏的交互到沒有邊界的交互的方向發展,向更接近與人在自然當中的交互模式發展。
《設計》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了解并投身到交互設計領域的?請您談談交互設計在中國興起至今經歷過的各個發展階段。
胡曉:應該說從加入到網易開始。如果要說交互設計在中國興起至今的經歷,這個需要結合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二十年來說。我會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傳統互聯網時代,信息的交互主要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交互行為來講,主要是在鼠標、鍵盤和屏幕之間的互動。設計師的輸出物主要為網頁;
第二,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的交互主要是解決移動性和效力對接的問題。在移動時代,交互行為主要是手指和屏幕之間的互動。通過移動終端APP,功能維度、感知維度等,不斷重構用戶的生活方式;
第三,物聯網時代,就是目前我們所處的萬物互聯的時代。交互的行為更多是以全感互動為主,如語音交互、體感輸入以及未來我們可以通過意念來和終端交互。
時代發展,交互的方式也較過往不斷發生改變。設計師作為每個時代的創造者,面對每個時代中全新的商業語境,在商業解決方案上,從為終端消費者提供體驗設計方案,到為全流程、多場景、多角色提供完整的體驗方案。在商業場景中,交互設計也從功能化轉向場景化。從過去線下到線上,或是線上線下全渠道整合,從城市在農村,從C端場景到B端場景,甚至是從國內到出海的國際化設計等。回到根本,設計始終必須站在人的角度,對各種資源(包括技術資源、商業資源)進行整合,在商業全鏈路、多角色、多場景中洞見機會點,通過關鍵業務場景,用創新體驗方案去賦能業務。
《設計》國際體驗設計委員會(IXDC)成立于2010年,至今已經走過10個年頭了,作為創始人兼秘書長,請您談談IXDC創立之初的初心,及這10年來的收獲和2019年大會的主題。
胡曉:IXDC在今年正式步入十周年,借此契機我對IXDC的過去和未來進行了一系列梳理和展望,正好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成立國際體驗設計委員會(IXDC)的初心
從2007年,蘋果發布了第一代iPhone,移動互聯網及智能化產品日益成熟??蛻舢a生不同的需求,市場上也有多種適應尺寸不一的屏幕軟件產品,比如有PC端、移動端的;也有IOS、安卓、塞班等多種操作系統,廠商很多;逐漸出現了一些基于教學、醫療的尺寸需求的屏幕硬件,甚至出現了大屏。
▲圖為來自網絡素材
來到2010年,當時我還在網易擔高級產品經理?;ヂ摼W正火熱發展,但在互聯網設計領域并沒有嚴格的細分崗位,行業內幾乎沒有“設計師”的稱呼,大多數人會直呼設計師為“美工”。但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軟件應用的需求越來越細分,但是專業的從業人員卻是非常稀缺。在網易工作的時間里,我有接觸到很多很多不同行業、不同公司、不同領域的同行,包括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服務商以及互聯網巨頭,如騰訊、百度、阿里巴巴,跟他們在溝通中會發現互聯網這個領域真的非常缺乏交互設計人才。然而交互設計這個崗位在很多公司都是沒有的。最關鍵當時在中國的院校里面也沒有這個專業,所以從長遠的企業招聘角度來說,想招到專業人才就更難。于是,我本著為企業培養專業人才和推廣體驗創新價值理念的初衷,成立了國際體驗設計委員會(IXDC)。
▲圖為IXDC成立籌備會,由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院長童慧明與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院長辛向陽參與一同聯合主持。
二、過去九年,成立IXDC的收獲
IXDC在2019年正式步入10周年,國際體驗設計大會也將開啟十年的新篇章。在成立IXDC之前,我其實已經花了3年時間參與推廣以用戶為中心(UCD)的設計理念。在2010年以后,我加大了在用戶體驗設計、服務設計在各個領域里的推廣規模,IXDC組織也不斷有不同專業方向的專家、教授加入,共同探討與推動UXD在中國的發展。過去的九年里,通過策劃和組織了大量的影響力大、規模大、參與度深的會議、展覽、行業調查、沙龍、國際設計考察等等的活動。
我很慶幸在過去九年,見證了體驗創新的力量的無處不在?,F在,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積極擁抱并融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用戶體驗行業正是積累了這一經驗并將之轉化實現。從早年的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化的產品,新零售領域等等,用戶體驗設計的范圍也從屏幕界面跳出來,變得越來越廣。只要有用戶接觸點,就需要用戶體驗設計。同時,在企業中,用戶體驗的相關崗位無論是產品、運營、研發、客戶服務等等職能模塊都將用戶體驗變成一種意識,扎根在日常的工作中。相比硬科學技術,用戶體驗的專業能力更加難以被替代。
三、組織用戶體驗行業調研,幫助從業者、企業透析每年行業動態
IXDC作為行業組織,除了將最前沿的行業動向與創新方式通過我們組織的活動呈現給從業者,我們更希望了解從業者的普遍現狀,他們的困惑與期許。從個體出發,勾勒出行業發展的大環境與人才資源的趨向,為企業和從業者提供更具實用性與預見性的參考。因此,從2011年起,IXDC就與互聯網公司的UED團隊,包括騰訊CDC、淘寶UED等團隊合作展開公益性的調研活動。
每年發布的《中國用戶體驗行業調研報告》通過勾勒行業發展大環境與人才資源趨向,幫助大家更好地從全局、全新的視角去了解用戶體驗行業的發展現狀、趨勢、存在的問題以及從業者的核心競爭力發展態勢。
2017年報告通過對從業者畫像、職業規劃、薪資分析等模塊的三年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全局、動態地呈現了用戶體驗行業的發展趨勢、人才資源及能力需求的變化。
2018年調研報告新增了創業分析、核心競爭力、能力模型、學習計劃以及備受從業者青睞但目前從業人數較少的行業所涉及的人群畫像、急缺崗位、常用工具等。
為給企業和從業者提供更實用性與預見性的參考,每年的調研內容維度都在不斷更新迭代,力求緊跟時代潮流,洞悉行業趨勢。今年的“2019中國用戶體驗行業調研”,我們結合用戶體驗行業的發展潮流與實際需求,將調查延伸到以下方面:
·科技與體驗設計邊界融合,設計媒介、對象的變化情況;
·人工智能對設計師未來工作的影響。設計師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術與設計的關系,以及如何應對未來的技術發展;
·團隊管理者對招募人才的標準與要求,以及希望招募擁有怎樣專業背景的人才;
·從目前用戶體驗行業發展大環境來看,未來設計師有怎樣專業背景或素養是具有可塑性;
·公司和組織期望設計團隊在日常運營中能帶來的價值。
IXDC每年都會免費發行4000份用戶體驗行業調研報告。同時,歷屆的報告都可以在IXDC大會官網免費下載。
▲圖為《2018中國用戶體驗行業調研報告》- 介紹企業中用戶體驗團隊與崗位情況
▲圖為《2018中國用戶體驗行業調研報告》- 介紹用戶體驗在公司的融入程度
四、IXDC2019十周年盛會,給歲月以文明,以“體驗文化”賦能生態多元化
國際體驗設計大會是全球具影響力的體驗設計盛會,是中國連接世界的跨界創新平臺。從大會誕生之日起,IXDC便賦予了它諸多期待,充分發揮“設計外交”的作用,搭建跨越國家、文化和語言界限的橋梁,幫助各行業人士獲得在應對21世紀挑戰時必不可少的全球視角。過去九年間,數以萬計的設計領袖、商業領袖、產品運營者們聚集于這個舞臺,致力于探索和分享設計界最前沿的思想和技術,交流學習,讓世界更美好。
▲圖為IXDC2018國際體驗設計大會演講現場
IXDC2019的年度主題為:體驗文化(Experiencing Culture),從社會化、生態化、智慧化的關鍵維度出發,引領行業在新經濟時代下,構建體驗文化的框架——產品作為文化學習的載體,文化作為產品定位的框架。通過新產品、新環境和自我更新的知識,建立起以體驗為中心的文化。分別從戰略、組織、產品、服務、營銷和品牌六個維度上,讓體驗文化幫助企業再造商業價值生態?!?/span>
▲圖為IXDC2019國際體驗設計大會年度主題
體驗文化是代表了時代的進化和能力的融合。社會變化與生活方式的變化,豐富了人們物質與精神文明,催生了越來越精細化的需求與新的文化生態。我們的服務對象、消費者、用戶的注意力已經不再停留在產品的外觀表象,而更多期望在使用產品、服務的過往中,獲得尊重、信任、便利、掌控、選擇、文化精神層面的體驗上。產品更多開始作為體驗符號化的載體。
▲圖為IXDC2019大會主題“體驗文化”的解析
我舉個例子,我們現在使用Airbnb的時候不再僅僅是預定旅行住宿,我們開始透過Airbnb獲得更多的服務,如Experiences(體驗)個性化的體驗,就像Airbnb的理念:Let You Travel Like a Local,更好去幫助用戶更好深入當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人文、生活,與當地人交流、分享。
▲圖來自AirbnbExperiences官網
如UBER,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產品,使用設計的手段把服務落實到城市層面,以多種的方式構建體驗,通過多樣化的產品體驗適應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創造如流水一般流暢穩定的交通體系。
同樣的案例非常多,正如IXDC2018年大會主講人Richard Buchannan 教授(交互設計領域的傳奇人物)曾在大會演講中說到的設計根本問題:“當今設計的對象對產品與人之間的物理、心理、社會和文化關系的解釋已經擴展得更全面和多樣化,包括人類在使用產品時的意愿和運用方式能夠反映出其個人和社會價值觀。
▲圖為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首席教授 Richard Buchanan對設計根本問題的解讀
《設計》從“中國交互設計體驗日”升級為“國際體驗設計大會”, 名字的改變體現的怎樣的內涵轉變?
胡曉:名稱的升級體現了用戶體驗在行業與企業中的重視程度,更被重視了??v向來說,每個領域中的體驗設計發展更加深入了。無論是智能居家、普惠金融、零售電商、數字娛樂、智慧企業……設計在相應行業領域內都在不斷前行。橫向來說,設計在很多新領域也逐漸發力,人工智能,AR/VR/MR、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用戶體驗的范圍在不斷拓寬。
從目前用戶體驗行業人才發展大環境來看,用戶體驗對組織創新起到重要的作用,開始建立起以體驗為中心的文化,分別從戰略、組織、產品、服務、營銷和品牌六個維度上幫助企業再造商業價值生態。交互設計已經漸漸演變成全鏈路的設計中的一環。未來設計師為終端消費者提供體驗設計方案,要延伸到整個商業全鏈路,從原材料流通,到品牌生產、加工、分銷、銷售,以及終端零售,這些都是設計師所要發力的地方。正如阿里巴巴所提出培育綜合跨界的UXD人才,相比傳統的交互、視覺和用戶研究的垂直能力發展,UXD人才的能力將向跨界發展,未來交互設計可能是一個基本能力,未來并非是一個崗位。因此,大會的名稱升級可以說是順勢而為。
▲圖為阿里巴巴UXD人才崗位發展思路介紹
《設計》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在提速,在全球范圍內受到空前關注,AI跟交互設計是怎樣的關系?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發展是怎樣影響著交互設計的設計流程、方法及發展方向?
胡曉:人工智能現階段暫時是無辦法取代人腦創意的花火。但人工智能目前可以完成偏機械性、批量性的工作,它可以很快速的提升流水線上的商業生產需求,更高效的拿到商業結果。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很多程度上促進交互設計的發展,使產品的交互成為不斷接近人與外界交互方式本源的一個過程。
▲圖來自IXDC會議演講《人工智能時代的交互設計革命》介紹,主講人:姜公略(Rokid,首席設計師)
人工智能、新技術發展和設計流程、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大量固定模板類、復雜度小的低要求設計工作可以釋放由人工智能完成,設計組織可以去思考和完成更高層面例如趨勢性、策略性等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會帶來很多產品形態的改變,產品會有更多自然交互。設計師在做這樣的產品時候,要考慮的人工智能產品和用戶的關系定位。這些體驗形式會與過去APP有很大區別。其次,在設計本身的流程中,人工智能技術目前已經開始發揮能力,例如阿里巴巴的“魯班”人工智能設計系統,可以批量設計海報或者增加軟件的操作效率,這些都是很好的提升設計效能的技術。設計師其實和其他職業一樣,積極擁抱必然的技術趨勢,不要排斥,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設計》您認為,在2019年,體驗設計的發展大趨勢是怎樣的?
胡曉:我覺得體驗設計發展的大趨勢可以從趨勢、行業和人才需求這幾個角度來看。
從趨勢看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逐步融入到產品設計中,設計師在設計時需充分考慮該因素,千人千面需求匹配的人群會更廣,人工智能需要多樣化,適用的于更多場景和復雜程度。在物聯網包圍的時代,設備可以聽到用戶的語言,預測用戶需求,感知用戶手勢,體驗設計已經開始跳脫出屏幕的范圍。這要求設計師需要依賴數據和人工智能。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已經開始存在跳脫出屏幕,沒有界面屏幕的設備。就像亞馬遜的 Echo,蘋果的Airpods等等。通過這些設備,用戶的一切行為都是遠離觸摸屏,但卻可以自然的方式與這些設備發生交互,大多是通過觸覺、計算機視覺、聲音控制和人工智能。
從行業看
用戶體驗將與各行業產生更深層次的融合。設計邊界開始拓展,設計與商業的深度整合將逐步體現出價值。對于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商業環境發生了變化,專業發展以及設計教育發生變化,新型設計人才開始加入到行業中等。這些變化,一方面是對設計師專業素質與專業能力產生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用戶體驗設計的領域與應用的程度也被不斷拓寬。
▲圖為Richard Buchannan 教授(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首席教授)解析關于各種不同類型關系的體驗形式
從人才需求角度看
設計和信息工程科學的結合更加緊密。例如設計方法和流程工程化,在設計中使用工程化的工具。因此,設計師需要更關注技術的發展,在技術的發展中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
《設計》“IXDC有一個小小的夢想,就是在全球建立IXDC的分會。”在國際化社會融合發展的當今,IXDC在過去已經在美國、韓國、北京、深圳多個國家與地區有做交流活動, 接下來還會有怎樣的進展?
胡曉:IXDC還將繼續全力實現全球范圍內建立分會的愿景,并打造行業交流平臺、行業推廣平臺、國際合作平臺、人才培養平臺等四大平臺。
起源中國、建立全球分會
2015年,IXDC在斯坦福設計學院(Stanford Center for Design Research,簡稱 D. School)舉行IXDC北美分會(The North American branch of IXDC)組建儀式。北美分會作為IXDC在全球范圍內成為的首個國際分會,并公布了IXDC北美分會的組織架構,任命董建明博士國際體驗設委員會北美分會主席,以及來自華為終端美國研究所,Google、Airbnb、Uber等企業的多名委員,助力IXDC向全球推廣體驗創新價值,傳達中國創造最真實的內涵,分享硅谷創新顛覆的觀點。
此后,IXDC相繼在歐洲西班牙、韓國首爾等國家地區成立分會組織。接下來,IXDC將全力繼續發展全球的分會組織,實現在全球范圍內建立IXDC的分會的愿景,為全球業界精英創造一個交流合作、項目對接的平臺,實現連接全球,把體驗創新力量輻射到世界各地。
▲圖為 斯坦福設計研究院主任Larry Leifer教授發表題為“hu-mimetic”relationshipdesign requirements主題演講
▲圖為IXDC在斯坦福設計學院(Stanford Center for Design Research)舉辦的美國體驗創新論壇暨北美分會組建儀式
共享經濟時代 ,我們共享知識
2015年,IXDC已經開始構建設計教育信息化與智能化的產品生態。2019年,我們將全力打造行業智庫數據服務生態,加快體驗設計產業與各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尋找新時代環境下設計與商業未來。
同時,繼續全力打造行業交流平臺、行業推廣平臺、國際合作平臺、人才培養平臺的四大平臺,通過國際體驗設計大會、IXDC Awards獎項評選活動、美國考察體驗文化設計之旅,以及線上線下專業課程等等活動,串聯起數十萬從業者,更好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幫助企業進行商務拓展與合作探索,建立未來的商業網絡。
國際體驗設計大會
▲圖為IXDC國際體驗設計大會,匯聚全球3000名從業者
創新工作坊
▲圖為IXDC舉辦的創新實踐工作坊
▲圖為IXDC2019年度國際設計之旅活動
IXDC Awards
自從2015年IXDC啟動IXDC Awards的設計領域的獎項評選,今年IXDC將繼續擴大評選領域,全力為行業發現各領域的年度最佳設計案例、杰出設計團隊與杰出設計人物?!癐XDC Awards”將持續為行業嘉許每一次的創新、每一次的突破。
2019年度,IXDC Awards將啟動三大領域獎項的評審:“服務設計”、“體驗設計”、“ 創意設計”,IXDC將聯動大獎的專業評委團隊與專業用戶,評選出各個細分的影響力人物和優秀案例。
IXDC Awards宗旨是與行業共同見證設計的力量,引導新時代下企業和設計師以可持續性的態度賦予設計嶄新的價值,發現創意迭出的設計,為體驗生態大環境更加多元化賦能。
我相信,在從知識時代走向知性時代下,設計能幫助人們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義,所有人都在分享這個時代的機會,也在給這個時代創造動力。并提倡應用設計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并期望通過更多的途徑為企業和個人創造提升自我能力與價值的平臺。
《設計》請您和《設計》的讀者分享1-2個最近您正在關注或研究的理念/領域/問題。
胡曉:目前的焦點是關于設計教育。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實現教育的信息化與智能化管理,為創意設計師、企業提供知識管理平臺服務,促進創意設計知識有效變現,推動創意設計教育信息化與智能化發展、提升企業創意設計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與從業者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解決時間、空間和地域的問題,讓大家可以透過網絡接觸到這些創新設計最前沿的知識與內容,也讓更多的人用更低的成本更加便捷地去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