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 藝術(shù)設計與傳媒學院 吳 芳 尚慧芳
摘要:“圓”是常見的設計元素,具有深刻的象征內(nèi)涵,在空間設計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本文通過分析草間彌生藝術(shù)作品中圓的象征內(nèi)涵及其裝置藝術(shù)空間設計的特點,挖掘其空間設計中圓的象征性思想。提出該空間設計中運用了象征主題概括、象征元素提取以及象征空間渲染的設計思路,揭示圓的象征性在空間設計中的應用表現(xiàn)。
關鍵詞:圓 象征 空間設計 草間彌生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128-02
Abstract:The circle is a common design element, which has a profound symbolic connotation and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value in space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mbolic connotation of the circle in Yayoi Kusarea’s works of ar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art space design of the device, and excavates the symbolic idea of the circle in the space design. The symbolic theme, the extraction of symbolic elements and the design idea of symbolic space rendering are presented, and reveal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mbol of the circle in the space design.
Keywords:Circle The Symbolism Space design Yayoi Kusarea
引言
“圓”將人內(nèi)部的原始意向向外部投射出具體化形式,人類社會的一切都可以成為心靈整體的象征,并且影響進入或生活在其中的人們。草間彌生的藝術(shù)作品有著深刻的圓的象征意向表達,其裝置空間設計是繪畫作品在空間思維上的完美展現(xiàn),給人帶來叩及心靈的空間體驗。藝術(shù)空間的創(chuàng)設包含著宏觀與微觀的設計思維過程,圓的象征性因而在空間設計中得到具體的抽象展現(xiàn)。本文通過對圓與空間設計的關聯(lián)性思考,探析草間彌生裝置藝術(shù)空間的設計,研究如何將圓的象征內(nèi)涵通過空間設計表現(xiàn)出來。
一、象征主題的概括
草間彌生的藝術(shù)作品極具個人色彩,她想要展示出來的是個人的感性世界。圓代表她生命的力量與精神的寄托,所以她整體空間構(gòu)造出來的是她的精神世界,是她對自己、對世界的解讀。其繪畫作品中有著無窮盡的、連續(xù)性的、重復性的圓形,是空間建構(gòu)最主要的緣由,也是設計表現(xiàn)的主體。圓以什么樣的方式呈現(xiàn)在空間設計中,才能使人“感同身受”是這個裝置空間設計需要研究的問題。裝置藝術(shù)空間整體環(huán)境氛圍的建構(gòu)要求空間整體營造的是一種氛圍,是草間彌生的世界,代表著恐懼、空洞與迷惘,如同每個人感覺自己深陷浩瀚宇宙之中的渺小的恐懼。在其繪畫作品中,這些字眼能深切地被捕捉到。因此,整體空間需要在這樣的孤單與恐懼中去建構(gòu),這是非常明確的主題。在設計之前,通過藝術(shù)家的作品或思想傾向概括出一個或一些名詞去想象將要呈現(xiàn)出來的空間氛圍,以傳達藝術(shù)作品的象征內(nèi)涵。這樣的環(huán)境建構(gòu)是空間整體與局部關系的安排,考慮的是空間主體、空間點綴以及如何有效地統(tǒng)籌整個空間。(如圖1)《波點偏執(zhí)》藝術(shù)裝置空間設計主體是懸掛在整個狹小空間的高高低低的波點球,那是點、是線、也是體。紅色象征空間膨脹的恐懼,黑色象征黑暗無法逃脫的恐懼。地面及頂面的圓形圖案元素的布置,塑造孤獨又令人恐懼的空間意境,它將人引入另外一個神奇的時空中。玻璃鏡面將這種恐懼放大化,包圍住,象征宇宙的廣闊,人是無法逃脫的生命個體。
二、象征元素提取
掌握主體的一個大方向,就能夠引申出很多的點。這些點即來自于藝術(shù)作品中主要元素的提取。
(一)色彩象征
因為有色彩,有光亮,所以有深邃無限的光影世界。草間彌生的裝置空間設計有著個性鮮明的象征性色彩的運用,這是她的特色,如同她的繪畫作品那般深邃??臻g中微弱暗淡的燈光色調(diào),鏡面的反射以及大面積的色彩運用,使參觀者探索并親身體驗了被自己的反射影像所包圍、空間無限伸展的代入感。紅色和黑色的大面積圓的使用,不變形、不重組、簡單地重復出現(xiàn),給人一種看久了就會眩暈的效果,加深了不安分、浮躁又疲乏的心理壓力。1954年,草間彌生曾說:“我觀看著紅色桌布上的花紋,開始在周圍尋找是不是有同樣的花紋,從天花板、窗戶、墻壁到各個角落,最后是我的身體、宇宙。在尋找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被無限大的時間與絕對的空間不停旋轉(zhuǎn)著,我對紅色桌布和上面的花紋,產(chǎn)生了強烈的恐懼,我認為它就像是咒語,正在剝奪我的生活,我爬上階梯企圖逃離,但階梯卻在我腳下散開,我從上面跌下來……”。這是藝術(shù)家內(nèi)心世界的象征。(如圖2)其裝置空間設計作品《潔凈空間》是一個居室大小的空間,是普通人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這一刻她的色彩不再是紅與黑的配對,而是彩色與白色的沖撞。整體的大色塊是純白色,所有的家具、界面都被白色包裹住,是沒有生命的、蒼白的,這是運用白色的情感屬性來象征生命的無力以及麻木的存在。而覆蓋在白色背景下的彩色波點卻又是另一種思想意識的象征,如同花花世界的具象物體。當然,對此可以根據(jù)情境引發(fā)諸多解讀,最重要的是空間能夠給人創(chuàng)造無限的想象力,它比平面舒展開來的作品更具有體驗性。白色與彩色有明顯的對比,一方單調(diào)乏味,一方炫彩奪目。運用在空間中,仿佛是兩個靈魂代表的爭斗,從白色中噴現(xiàn)出無窮盡的彩色。彩色試圖吞噬這個空間或試圖從白色中逃離出來,這可能是藝術(shù)家所要展示的內(nèi)心世界。藝術(shù)空間利用兩種顏色就能從無到有,蒼白的物體由此而鮮活起來,迷幻又熱烈。重復的圓、重復的色彩,躁動不安,試圖找到存在的價值理由,這是設計最深刻的地方,是象征的靈魂。
(如圖3)與之對應的另一件名為《我在這里,卻了無一物》的空間裝置作品是一個黑色的家庭室內(nèi)環(huán)境裝置,展示了一些日常家具和附屬品。藍黑色的空間內(nèi),尋常的家具上覆蓋的熒光色波點貼紙在微光中閃爍,漸漸地,觀眾看不到家具,只看得到波點,家被圓所呈現(xiàn)出來的恐懼與不安填滿了。
(二)圖形象征
魯?shù)婪?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normal; font-family: 'Myriad Pro';">·阿思海姆說,“一切藝術(shù)形式的本質(zhì),都在于他們能傳達某種意義。任何形式都要傳達出一種遠遠超出形式自身的意義。一團黏土或是一組線條可以再現(xiàn)一個人形,一幅抽象畫可以被稱為用一組低音連奏的爵士音樂演奏出的‘勝利進行曲’”。所有的形狀都應該是代表某種內(nèi)容的形式,它總是要再現(xiàn)某種超出它自身存在之外的某種意義。對于草間彌生來講,圓點代表了她的幻像,是比色彩更為重要的象征元素。草間彌生復制和繁殖著她的圓點,直到圓點成為草間彌生,圓點成為一個名字符號,一種思想符號。在一個房間里布滿了能夠引起幻覺的圓點可以詮釋草間彌生試圖形象化和重現(xiàn)她的幻覺。在這個過程中,她感受到物質(zhì)世界已經(jīng)被無限重復的形狀所壓倒。圓的圖形很簡單,不需要變形或者打破重組,它只是直觀的、完整的圓。重復,隨意地散落在它的繪畫作品中,在她的裝置藝術(shù)中。這些密密麻麻的圓點統(tǒng)籌著整個畫面,整個空間。有色彩的不同,有大小的不同,有密集的不同,但都能通過裝置空間的設計再現(xiàn)藝術(shù)家內(nèi)心世界。這些圓點不再是存在墻上或者是某個物體上的平面圖案,而是有思想內(nèi)涵的圖形(如圖4)。
三、空間渲染
(一)設計必要的載體
空間氛圍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渲染,才能達到表達的效果。光在這里是一個很好的渲染手段。燈光和鏡面是草間彌生表現(xiàn)藝術(shù)裝置空間常用的物質(zhì)載體,昏暗的光線使人消沉,感受不到光明,覺得郁悶和壓抑,這正是作品需要的。它提供給人的是一種神秘和不可捉摸的意象,倘若在《無限鏡室》里面打上明亮的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光,就營造不出恐懼效果的空間影像。可以說這是設計者明智的布局,作品的呈現(xiàn)需要光的掩飾。鏡面是絕佳的載體,它可以將有限的空間無限放大,草間彌生的作品表現(xiàn)的是世界如同宇宙那般浩瀚無限,人類在此空間形態(tài)中無法逃脫。鏡子恰恰能將圓的世界無限延伸,也將人映射在這個圓的空間里,無論朝向哪個方向,都能看到自己被束縛在其中,不知道往何處。利用圓形球體是其圓形圖形的立體化塑造,結(jié)合光來渲染出一個你不知道起點和終點在哪里的世界。
(二)象征形式的表現(xiàn)
1.具象應用
設計的內(nèi)涵是隱匿在形式之中的,只是有些方式是容易被認知的,它可能是直接描摹象征對象的外在形象。即象征的具象表現(xiàn),通過具象的物體,一眼就能被觀者理解。利用普通家庭場景來構(gòu)造藝術(shù)裝置空間作品,就很容易讓觀者從具象的物體中體會空間的含義,允許觀者從客觀世界的角度來解懂空間的內(nèi)涵,這是一種易被接受的表現(xiàn)方式。
2.抽象表達
草間彌生是個創(chuàng)造型的藝術(shù)家,她的空間裝置中,很多藝術(shù)作品是無法理解的。其作品中的圓,是具象的形式卻已不再是具象的內(nèi)涵。圓已經(jīng)成為其作品的象征性符號。它已經(jīng)不是數(shù)理概念中的圓,也不是哲學家談論人生完滿中的圓。它是藝術(shù)家獨有的抽象思維的表達,一談到草間彌生,腦中立刻顯現(xiàn)出這樣的圓點作品,便是抓住了她的抽象思維。對比于具象的表現(xiàn)形式,觀者的心理變化和所處環(huán)境渲染的影響可能占主要體驗因素,這是一種由觀者用主觀思維來解讀空間設計作品的方式,而不由作品的某些形式來主導觀者的思想。
通過上述分析,本文試圖將草間彌生的裝置藝術(shù)空間設計概括出這樣的一個設計思路:(如圖5)由藝術(shù)作品中圓的象征性概括出設計空間的主題,從宏觀層面把握設計主體,通過設計主題的延伸向微觀層面尋找設計的點,有元素的提取,光、鏡面的設計載體,抽象與具象的設計方法渲染空間的氛圍,最后回到象征主題本身,主題與設計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設計的整個過程若行走在主題范圍內(nèi)的軌道上,相應則回應到主題,反之,將達不到設計最后呈現(xiàn)的象征效果。從草間彌生的藝術(shù)裝置空間設計呈現(xiàn)的效果來看,圓的象征性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總結(jié)
本文通過對草間彌生裝置藝術(shù)作品的分析和研究,發(fā)現(xiàn)其裝置藝術(shù)空間作品的塑造中,象征主題有著最初的引導作用,而后擴散出對空間設計的構(gòu)造,通過現(xiàn)有的可能性尋找到空間元素進行設計。空間設計在構(gòu)造的過程中不斷地回應著“圓”的象征意象,使得設計中的每一元素即圖形、色彩和空間渲染等表達出“圓”的象征內(nèi)涵,空間設計與象征性因而完美契合。草間彌生的藝術(shù)作品有了象征意味的涵蓋越發(fā)亙久彌新,設計使抽象的象征內(nèi)涵有了具象的表達,也使人與空間的對話成為一種可能?!皥A”作為多元化的象征元素,結(jié)合具體空間的表象設計,將會為室內(nèi)空間設計帶來無限的創(chuàng)想,使人與空間有更深層次的精神交流。
參考文獻
[1] 馮能保著 . 眼睛的潛力 阿恩海姆 藝術(shù)與視知覺 導引 [M] .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0(6):154-227
[2] 陳瑞林,尹彤云編著 . 外國圖形藝術(shù)簡史 [M]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5):4-17
[3] 馮峰,李明娟編著 . 圖形語言 [M] . 杭州:中國美術(shù)學院出版社,2012(8):15-112
[4] 姜耕玉著 . 藝術(shù)辯證法—中國藝術(shù)智慧形式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4-80
[5] [日]草間彌生 . 無限的網(wǎng)—草間彌生自傳 [M] . 鄭衍偉譯. 臺灣:木馬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2011(3):32-130
[6] 吳衛(wèi), 喬松 . 日本前衛(wèi)藝術(shù)女王草間彌生——以“點”繪世界[J] 《設計》 , 2014 (10) :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