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 服裝學院 李 霞 胡 迅
摘要:旗袍是中國傳統服飾的典型代表,在時尚發展如此迅速的當下,給傳統旗袍注入新的活力顯的尤為必要。解構主義作為在現當代藝術設計中是最突出的思維形式與創作手法之一,將其運用旗袍設計中,對這一傳統服飾進行傳承與創新,創造出符合現代時尚特征的旗袍,并對中國傳統服飾在今后的繼承與創新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本文首先對旗袍進行概述,提出旗袍的傳承與創新的必要性。其次對解構主義這一含義進行界定,分析解構主義服裝設計風格以及設計特征,最后具體提出如何將解構主義應用到旗袍的創新設計中并進行總結。
關鍵詞:解構主義 旗袍設計 創新應用
中圖分類號:JO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1-0058-02
Abstract:Cheongsam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fashion development so quickly in the moment, to the traditional cheongsam into the new vitality wa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Deconstruction as a contemporary art design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orms of thinking and creative techniques, the use of cheongsam design, the traditional costumes for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to create a modern fashion features cheongsam, and China Traditional clothing in the fu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direction. This article first summarizes the cheongsam, put forward the need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eongsam. Secondly, it defines the meaning of de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design style and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deconstruction clothing.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how to apply deconstruction to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cheongsam and summarize it.
Keywords:Deconstruction Cheongsam design Innovative application
引言
旗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最具東方風情的女性服飾,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與人文價值。現今旗袍不僅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代表,旗袍的發展還代表著一種社會潮流,代表著一種時尚與文化,而以解構這一具有當代特色的設計手法對旗袍進行創新演繹,將賦予旗袍更多的時尚活力。
一、旗袍的傳承與創新
(一)旗袍概述:旗袍從滿清旗裝到吸收西方服裝樣式而成的民國旗袍、再到不斷發展成我們現今廣義上所理解的現代旗袍,算得上是中國傳統服裝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旗袍的主要特征為:衣裳連屬、適體的收腰設計,凸顯東方女性的曲線美,加上精巧的立領、不同造型的斜襟、具有神秘感的開衩以及精美的盤花扣等,形成旗袍的完美組合。現代旗袍樣式相較于民國旗袍,不再過分的追求女性曲線美,而是適宜地展現胸、腰、臀、腿的比例,將東方女性內秀、含蓄、自信、溫婉的氣質展露無余。
(二)旗袍的傳承與創新的必要性:旗袍以其所展現的簡約、柔美、嫻靜的女性美而成為最能中華民族服飾的典型代表,但在當今流行與時尚共存的社會浪潮中,中國旗袍就顯得有些陳舊而呆板,現代時裝具有鮮明的個性,對于年輕目標群體的審美而言缺乏了一些獨特的個性。對傳統旗袍進行全新的設計和完美的詮釋,結合傳統時尚前沿的服裝產業需要創新,將旗袍的文化神韻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迎合新世紀女性生活方式,以及消費特征,設計出更符合時尚潮流發展的新式旗袍是對旗袍最好的繼承。
二、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一)解構主義的含義:解構主義是源于20世紀60年代法國的一種后現代主義觀念和方法,是當今服裝設計界極具熱度的詞語。解構一詞首先出現于哲學范疇,進而延伸到了美學領域。“解”“構”二字僅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 “解”字意為“解開、拆卸、分解”,“構”字意為 “構成、結構”,組合在一起意為“先解開之后再進行構成”[1]。解構主義作為當代藝術設計中是最突出的思維形式與創作手法之一,也為設計師們提供了顛覆時尚的動力。
(二)解構主義服裝設計風格及特征
1.解構主義服裝設計風格:上個世紀90年代初,解構主義作為服裝設計風格開始出現。雖然比建筑設計出現的更晚,但解構主義一經出現,就迅速成為現代服裝設計的主流風格。解構主義服裝設計通過分解服裝原有的形式、顛覆傳統服裝審美,利用打散重構的方式表現服裝本身,賦予服裝全新的面貌,也給服裝設計師們提供更多的設計思路與靈感。僅僅是結構被打破失衡的衣服,不能算是解構服裝,而通過設計師的巧妙手法構成出新的結構,新的整體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解構主義服裝。
2.解構主義服裝設計特征:解構主義服裝設計特征可概括為以下5個方面:(1)零亂。解構主義風格的服裝,整體造型通常比較散亂,服裝部件通過打散后,服裝變的無序且富含變化。(2)突變。是指將多種看上去毫不相關的設計元素進行拆解與重構,并通過變化或轉換原本的服裝結構,創作出突破常規的服裝形態。(3)不完整。刻意破壞或摒棄服裝的一些局部,突出服裝的殘缺性,利用不同的手法將服裝做出拉扯、殘缺、破損等形態。(4)失衡。是指服裝整體重心發生偏移,通過錯位、扭曲、倒置等造型方法,打破服裝的常規結構,制造出顛倒或視錯效果。(5)反常。即超越常規,標新立異,以非常規的視角去看待服裝,故意設計成不對稱的服裝結構。當解構主義風格融入到服裝設計中,服裝通常變的怪誕、隨意、新奇。
三、解構主義在旗袍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一)旗袍結構的解構:旗袍結構的解構可分為旗袍外部輪廓的解構和旗袍內部要素的解構。其中旗袍外部輪廓的解構指通過解構的手法使旗袍的外部廓形得到改變,顛覆人們傳統認知中的旗袍的S廓形。旗袍內部結構的解構,是把旗袍某些局部要素大膽地夸張或縮小,還有將單個或多個要素進行重復疊加、堆砌處理,或將整個旗袍組成要素分解打散后再根據整體造型需要重新進行排列組合。
1.對旗袍外部廓形的解構:旗袍的外部廓形指的是旗袍的外部造型剪影,比如旗袍的S、A、X字形等廓形。從旗袍的發展來看,旗袍從最開始的遮蔽身體曲線的H廓形的傳統旗袍慢慢發展成進一步強調合體舒適甚至寬松的廓形。利用解構的設計手法對傳統旗袍的外部輪廓進行分割、打散和拼合的方式進行無規律的組合,以此來打破并重構旗袍外部輪廓。
2.對旗袍內部要素的解構:旗袍的內部結構是其作為獨具中國代表性服裝的特色所在,例如具有東方特色的立領、藏而不露的高開衩下擺、造型流暢的斜開襟設計、精致絕美的盤扣設計都是旗袍的特色所在,這些經典元素也是解構旗袍的核心。對于旗袍內部的解構,就是對旗袍的某個或幾個內部要素進行局部夸張放大或縮小,重復或堆砌,或是打亂各個構成要素對其重新組合進行逆向思維設計。
旗袍通常以盤扣系結,作為一種獨特的系結方式,盤扣集功能性和裝飾性為一體,在旗袍的整體造型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若能通過解構的手法對盤扣這一元素進行夸張放大運用或者重復疊加運用,將本來在旗袍中細小且精致的盤扣元素變成主要設計元素,使盤扣兼具功能性的同時更具現代裝飾性與視覺沖擊性(如圖1)。
立領作為旗袍中最能體現女性含蓄之美、內斂之美的設計元素之一,能讓人強烈地感受到中國女性特有的含蓄與矜持。可通過夸張變形、并置與重復、局部替換的解構手法對立進行再設計。例如在2011年Louis Vuitton春夏的高級成衣秀場中,傳統的水滴領被人為地進行夸張設計,整個水滴造型被拉伸放大,給人以荒誕新奇的視覺美感(如圖2)。
(二)旗袍面料的解構:面料是服裝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旗袍設計創新的主要形式之一。對于旗袍面料的解構就是指打破傳統現有面料的限制,主要表現為分解、再造、組合等手法:
1. 旗袍面料的分解即將最常規的面料運用拉扯、撕裂、打結、編織等手法對面料進行二次創造,創造出新的面料肌理。分解面料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對面料進行切、纏、割、疊等(如圖3)。
2. 再造是指將折疊、編織、系結、縫繡等方法改變常規的面料,將原本平面的面料重新塑造成具有立體效果,通過對服裝面料的再創或者立體化設計,不僅能凸顯出面料豐富的視覺效果,同時為旗袍的創作提供更多的靈感。
3. 重組是指運用拼接、粘合、鑲嵌、堆砌等不同的工藝手法將不同質地、手感和顏色的面料重新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空間關系。對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材料,給人們帶來的審美體驗也皆然不同。(如圖4),把蕾絲與格紋兩種質感完全不同的材料再組合,形成新的感官效果。
(三)旗袍色彩的解構:旗袍色彩的解構包括兩方面:色彩解構和色彩重構。傳統旗袍中的色彩是解構的對象,我們要從中抽取出典型的個體進行研究,包括顏色個體的特點、規律和成型原則。再對原有色彩的色調、布局及形狀重新組合和調整,遵循設計師意圖進行色彩畫面的重構與設計。
旗袍色彩的解構會對原有的整個的或單個的色彩進行改變,通過對大小、外形等方面進行變動,根據原有的顏色的特征及合成,通過某種特定的思維或想象進行全新的重組,從而突破原有的色彩搭配,使服裝色彩充分得以解構。對于色彩的重構,還可以借助旗袍的相關工藝及手法對服裝整體色調進行分割與重構,使得旗袍的色彩具有更加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四)旗袍圖案的解構:圖案解構是指創作者將原有的圖案拆解開來,提取最基本的元素并通過特定的工藝和手法,加入其他的元素,對圖案進行再創作。隨著現代人審美需求的發展以及現代數碼印花技術的成熟,旗袍圖案更為豐富多樣。在對旗袍圖案進行解構時,可將其原本傳統的圖案分解打散,提取某些構成元素,再重新進行組合設計。如將傳統的旗袍圖案梅、蘭、竹、菊、牡丹等植物圖案或動物圖案元素與現代藝術圖案進行融合重組,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圖案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當代藝術特色的旗袍圖案,(如圖5),將傳統工筆畫中的鳥元素提取出來,跟波點圖案相結合,給人帶來錯亂、新奇的視覺觀感。
(五)傳統旗袍審美的解構:傳統旗袍的審美特征主要是以其合體的設計勾勒人體曲線,展現東方女性美,或展現民國女學生的書卷氣質,或展現上海灘電影明星們的嫵媚,再或是展現名媛們的端莊大方。想要對旗袍進行創新設計,從解構的視角打破人們對旗袍的傳統審美,旗袍不僅僅是含蓄、婉約的美,它也可以變得很時尚,甚至具有街頭感與潮流范。
對旗袍傳統審美的解構與顛覆,摒棄服裝的形式美法則,可能使旗袍呈現出不同以往的破舊的、頹廢的、殘缺的、甚至怪誕的形態,營造出不和諧感夸張感。在解構主義設計中,傳統旗袍的審美標準被徹底顛覆。
結語
解構主義應用到旗袍設計中,通過對結構、材料、色彩、圖案以及傳統旗袍審美的解構,打破了人們對傳統旗袍的固有印象,把華麗與破舊,優雅與粗曠,奔放與內斂等這些完全不同的風格重組在一起,彰顯出旗袍的獨特魅力,既繼承了傳統旗袍的東方特色,又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形式以及時裝的流行趨勢。在傳遞民族感統精神的同時,彰顯時代氣息,將旗袍與時尚流行緊密結合,滿足現代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 曲義,郝云華 . 解構主義風格服裝的特征及設計方法 [J]. 絲綢 ,2012(04):49-51
[2] 魏欣華 . 傳統民族圖形在服裝設計中時尚性重構的方法 [J]. 設計 ,2015(23) :122-123
[3] 包銘新 . 世界服飾博覽——中國旗袍 [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8:1
[4] 陳姝霖 . 探究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D]. 大連:大連工業大學 ,2013 :38-40
[5] 陳慧君 . 旗袍之美在服飾文化中的體現與運用 [D]. 湖南:湖南師范大學 ,2008 :19-24
[6] 殷文 . 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D]. 山東:青島大學 ,2007,23(1) :156-157
[7] 江成,葉艷 . 論旗袍的創新發展——解構傳統、演繹現代、傳播文化 [J]. 美術大觀 ,2013(04)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