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亮:不斷自我否定才能持續創新

        0

        ? 采訪:李杰 李葉

        ? 受訪:陳冬亮



        IMG_2092.JPG

        第十四屆光華龍騰獎為了表彰改革開放40年以來為推動社會進步、經濟騰飛做出杰出貢獻的設計業代表人士,特別推出了“光華龍騰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中國設計40人榮譽功勛”,為40位做出光彩成就,助力中華騰飛的設計人,頒授一份特殊的榮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冬亮以“北京設計帶頭人”的身份獲得了此項殊榮。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的第41年,在這70年中,中國設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請您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談一談給您留下深刻印象的幾個時間節點和事件。


        陳冬亮:今年對我人生來講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月2號退休了,退休未退職,現在仍然是兩個中心的主任,同時還負責2022科技冬奧的一些工作,是拿著退休金的“義工”。


        去年是改革開放40年,我有幸被光華龍騰評選為改革開放40年代表人物,是對我工作的褒獎,更是激勵和鞭策。作為78級的大學生,從上學到退休正好40年,時間縱軸和改革開放相契合。我是材料系壓力加工專業的工科生,畢業后進入企業,從實習技術員到車間主任,7年時間都在生產的一線,這個過程是將所學付諸工作實踐,是一個自我實現、洗滌心靈的過程,是特別好的積淀。我從小喜歡繪畫和手工制作,到企業中就轉化成了自覺不自覺的技術革新、技術改造,這種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其實就是“設計”,雖然沒有主觀意識,但是潛意識中達到了設計的目的,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天賜吧。


        后來在科研處當副處長,負責項目立項、結題和評審工作。三十五歲到研究所擔任所長,1993年去日本學習和工作兩年。這些經歷也為后來從事推動設計產業發展的組織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9國慶游行045號彩車.jpg

        1999國慶游行045號彩車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使我想起20年前設計制作做國慶彩車情景。當年一共制作了科教方陣5輛彩車中的4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生物工程在崛起”、“正負電子對撞機”和“基礎研究很重要”。體現生物工程騰飛的DNA雙螺旋,“基礎研究很重要”以“數理化天地生”提取興隆天文臺望遠鏡、寒武紀大爆發、哥德巴赫猜想、單晶硅等國家成果。特別是科技部的彩車主題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求“反映建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的科技成果”。我們參與投標,我組織設計中心的十來個人設計方案,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我首先否定的方案是堆砌科技成果的“大筐”,這樣的方案注定會被淹沒在廣場鮮花和旗幟的海洋中,無法做到與場景和諧的同時又“打眼”、“特立獨行”。以前在企業時墻上總有一個圖表,上面兩條線,每天的產量和累積產量,這兩條線就引申出GDP的走勢,我覺得科技的力量就是提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民生活的質量。于是我就在一張紙上畫出了彩車的原型,像一個向上揚起的箭頭,象征GDP。“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彩車就是要彰顯科技的力量,我們選用LED屏來搭建,在上面播放50年的科技成果。為了滿足國慶路線對彩車限高4.15米的要求,我們選擇了搭積木的方式,這就需要LED廠家的配合。我們還是考慮經濟成本來選擇屏的顏色,還要考慮能否組裝,亮度是否足夠。當所有技術難題被攻克,科技部領導立刻拍板選中了我們的方案。在彩車的制作過程中,我們克服了很多的技術難點,這當中就包括車輛的改造。當初擔任車間主任的車間所使用的流水線都是亞洲最大的生產線,德國克虜伯進口軋機,計算機系統是英國BBC自動控制。掌控整個車間的運轉的經驗讓我在技術管理、流程控制方面積累了經驗,當在彩車實際搭建過程中遇到了工程難題,設計師和工程師束手無策的時候,我請來原企業的班組長、工段長支援,充分發揮了企業技術工人的潛能,攻克了技術難關。在彩車行進過程中,先后播放了《東方紅》《春天的故事》《我們走進新時代》以及50年的科技成果,引得主席臺領導頻頻招手。為此我還獲得了科技部頒發的獎狀。這輛彩車后來還參加了國慶廣場展覽,并入選了當年國慶彩車的系列首日封,后期一直在海龍大廈的廣場上展示了很多年。LED屏是天安門廣場的第一塊移動屏幕,當年LED的制作企業就是以此發展起來的今天的利亞德公司。


        彩車“科學技術市第一生產力”.jpg

        彩車“科學技術市第一生產力”


        21.png

        1999年國慶50周年游行“科技方陣”彩車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作為政府推動設計創意產業發展的促進機構,也是該領域的先行者,20多年在您的領導下開展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它的成立和發展對北京乃至中國設計產業的發展起到怎樣的作用? 


        陳冬亮:北京市科委的領導很有前瞻性,在抓科技進步過程中,發現工業設計的重要價值,1995年,在全國最早成立了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曾在日本工作并獲得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設計技術創新一等獎的經歷,使科委把我從有色公司“挖來”,一直工作了24年,當了24的設計中心的主任。


        工業設計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從理念、組織到內容都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我們得益于吸納很多人的智慧,像柳冠中、王明旨、葉振華、簡召全、蔡軍老師等。設計中心的第一屆班子由我、簡召全、葉振華、蔡軍四個人組成。 


        從1995年到1999年的五年間北京市科委支持了50個示范工程項目,來推動工業設計。當時設計中心有產品設計部、平面設計部和環境部,通過智力引進,讓一些國外的專家給企業講解設計的作用,從申報項目的企業中選出50個項目。組織形式是由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和各高校組團承接。項目包括萬通醫療的牙科綜合治療機、牡丹的VI設計、王致和、百花蜂蜜、星海鋼琴、聯想電腦等。在那個歷史階段,政府通過工業設計的示范工程,通過引入國外的設計師來輔導,要在理念上和設計的示范上做工作,五年工作總結出來,在當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png

        聯想天琴電腦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一路走來也是一波多折。2000年隨著北京市科委結構改組,原來抓工業設計的工業處被改掉了,中心迎來了寒冬。設計中心從成立的運營一直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運營類似公司),政府項目沒有了之后,最少的一年只從科委得到了5萬的經費,連一個月員工工資都不夠。我們不得不到各個展會去“擺攤接活兒”。我跟李衛接到的第一個活兒是中科院物理所的一個治療機,幾萬塊錢。那個時候就是先解決生存問題。剛才提到的彩車的制作不僅鍛煉了團隊,我們還賺到了第一桶金,幫助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度過了寒冬。我一直保持著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所以連老員工都不知道這些曾經的磨難。在壓抑的時候,我們要看到成績看到光明,提高我們的勇氣,作為帶頭人要表現得更加強大。


        壞事變成好事。我們開始思考,工作如何與市科委的工作緊密相關,如何為北京的產業發揮作用,體現工業設計自己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嘗試。第一次嘗試是在2000年,我們和當時的美校合作了一個設計創新孵化器,就是現在的“設計大廈”。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基于北京的設計資源、技術資源、服務資源,我和許平老師提出了設計資源協作(DRC)的想法。利用508廠的廢舊廠房進行改造,創建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一是孵化一批企業,二是為設計的發生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搭建工業設計的條件平臺,平臺上提供快速原型制造,也就是3D的前身,我們和清華合作,買了一臺設備,后來又引進了3D打印代理商“上拓”,提供設計服務。我們還做了一個材料空間,引進了杜邦、GE、三星、美國鋁業等品牌,以及市科委的材料平臺,幫助設計師了解材料。北京市科委還支持了一個50個刀片的渲染平臺,能夠幫助設計師更快速地完成設計工作。DRC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就是培訓,采用“三真一模擬”的培訓模式,將學生和設計師送到設計公司,公司得到新鮮血液做創意,學生則得到了實踐鍛煉,平臺和7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每年輸送1000多名學生,還開辦就業推介會。孵化出來的企業包括洛可可、視覺中國等。DRC創辦的第二年被評為北京首批十家創意園區之一,去年復評依舊在列,被柳冠中教授稱為“以小博大”的基地范例。


        WechatIMG8.jpeg

        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


        6.png

        DRC基地開展設計培訓


        由您主導創辦的紅星獎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設計獎項之一。現在國內設計獎項層出不窮,與其他獎項相比,紅星獎發展的獨到之處是什么?對行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如何體現的? 


        陳冬亮:2006年紅星獎誕生之前,我們做了一系列調研鋪墊工作,去德國考察,生成了四個夢想,要做一個“夢工廠”、一個獎項、一個統計、一項研究。DRC基地最初的名字是“夢工廠”,即設計師帶著創意而來,在這里實現夢想,這也是我的第一個夢想。紅星獎就是第二個夢想。紅星獎創辦的契機是2005年聯想獲得了德國紅點獎,在慶功會上我在致辭中提到,“中國企業到國外拿獎,是該中國有自己獎項的時候了”。2006年我們和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共同創辦了中國設計紅星獎,得到了朱燾會長和協會的大力支持。


        紅星獎的第一屆有200多個企業400多個獎項,沒有場地,是利用的無錫工業設計展的場地,請來紅點獎主席、iF獎主席、韓國好設計KIDP院長、日本優良設計等國內外的專家組成評審團。“紅星獎”的命名也是前瞻性地考慮了獎項的國際化發展,我給第一屆紅星獎設定的口號借鑒了斯諾《西行漫記》中的一句話,“紅星照耀下的中國”,我添了后半句“是創新的中國”。紅星獎這么多年一路走來,在數量和質量上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也得到企業的支持,現在很多品牌、商家都會展示出紅星獎的標志。


        紅星獎不收取報名費,公平公正高水平國際化是一貫的堅持。每屆評獎前,給專家評委發完聘書,現場就交給評委會主席,專家評委會評定的最終結果直接封存,確保絕對的公信力。寧缺毋濫也是紅星獎的一個準則,至尊金獎空缺的情況也出現過。在越來越得到業界認同的同時,很多國外企業為了在中國的發展,也來紅星獎參評。


        在紅星獎的發展道路上,我們也把它的側重點跟國家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評獎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的主題是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助力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為提質增效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近年來,我們在裝備制造領域評出了很多獎項,反映出更多裝備制造企業對設計的充分重視,像徐工集團、中車集團、商飛集團等。以徐工集團為例,我們幫企業建立了工業設計中心,集團董事長親任中心主任,足見企業對工業設計的重視。“徐工杯”大賽,征集來的學生創意能夠被企業采納,解決了重大的實際問題,給企業帶來價值。紅星獎能夠起到讓企業了解工業設計、認識工業設計價值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設計,備感欣慰。


        每年大約有不少于十項的巡展,都是當地推動產業的抓手,我們還可以推薦好的產品給當地。紅星獎的征集渠道是社會征集,關注科技對制造業的提質增效的作用,關注工業設計與文化創意的有機結合,改善民生,城市的升級改造,在信息化時代的工業化設計應如何體現,都是紅星獎的關注點。此外,紅星獎的原創獎主要來自學生,有大量的青年人投身工業設計,從去年開始,服務設計也成為主流,拓展了原創獎的發展空間,將成為紅星獎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設計的力量。


        WechatIMG11.jpeg

        中國設計紅星獎評審現場


        WechatIMG4.jpeg

        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 · 博科娃參觀“感知中國”設計北京展覽


        推動工業設計理念的另一條重要途徑就是做展覽。1997年,我策劃了一個中國設計大展。當年為慶祝香港回歸,文化部主辦了一個中國當代藝術大展,我和中央工藝美院的老師、文化報記者建言文化部,在這個大展中加入了設計板塊,這個展覽就成了“中國當代藝術設計展”,這個展覽可以算是中國最早的設計展,內容包括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環境設計、裝置設計、服裝設計和多媒體設計六個方面。香港設計師靳埭強等眾多中國設計師參加了這個展覽。在“寒冬”到來之后,我們在北京科博會用四分之一的場地做了設計展,在得到市領導的肯定之后,第二屆就發展到一個館,再往后就轉戰到文博會。用心的工作讓領導感受到你的激情、用心和成果,推廣設計的價值。


        隨著設計價值被社會越來越認可,影響力越來越大,設計公司紛紛發展起來,設計展覽也遍地開花,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就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是引領示范帶頭作用,在別人沒想的時候超前想,沒人做的時候超前做,別人開始做了,就要退出來,不跟企業爭利。做設計不是設計中心的使命,上世紀90年代我們做實務設計,那是做示范的使命;做展覽,是傳播的使命;做DRC基地,是做平臺的使命;紅星獎,是做標準的使命。這些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要用新的抓手推動產業和行業的發展。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立足北京的同時做了很多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的工作。


        陳冬亮:隨著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創新思維,尋找新的機遇,我們發現北京缺少大型設計活動。2005年,北京獲得“2009Icograda世界設計大會”的主辦權, 2007年我與中央美術學院王敏院長等人組成代表團參加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辦的2007國際平面設計協會聯合會世界設計大會進行推介,“2009Icograda世界設計大會”衍變為后來的“2009北京世界設計大會暨首屆北京國際設計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部和教育部主辦,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歌華集團和中央美院承辦。2015年,經“全國清理和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報請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設計周作為北京市政府長期主辦的五個活動之一。其實這是為申請設計之都積累了廣泛的群眾和社會基礎。


        1.png

        陳冬亮主持2013年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論壇


        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推動產業發展在一些城市推動的項目。北京于2012年申都成功,前后歷時兩年,歷盡艱辛。成功的主要三要素是市政府、市科委領導和教育部中國全委會的領導和支持,以及我們自身的努力。我牽頭負責申都的具體全過程,包括執筆完成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設計之都申請報告》。申都雖然辛苦,但其過程是我們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也是學習國際先進經驗的過程,在國際的語境中了解設計產業及其發展,通過申都,把北京設計推向了更高的國際平臺。申都成功后,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演說之前的展覽是我來策展的,名為《感知中國·設計北京》,中國設計第一次走進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之后,北京在2013年和2016年又舉辦了兩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北京峰會,發表了《北京宣言》,為國際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意城市網絡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我們給國際社會帶去什么?這是一個大國責任,設計對國際社會、對企業、對可持續發展,都是有責任的。盡管我們的設計發展還很滯后,但是我們有龐大的設計師隊伍和強烈的市場需求,今年紅星獎的主題是提質增效、促進消費和城市更新,從這幾個角度來講,空間是非常大的。北京加入創意城市網絡的時候只有30多個城市,到去年為止已經達到了180個城市和地區,也由于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的加入,增強了創意城市網絡的力量,龐大的網絡更利于汲取全球創意的力量。在這個網絡中,我們貢獻了中國智慧,改變了規則,在全球治理上也發揮了自己應有的作用。


        WechatIMG10.jpg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北京峰會


        我們了解到您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的執行主任,這個中心與其他設計促進組織有何不同?它的成立和發展會對中國設計的發展發揮怎樣作用?


        陳冬亮:聯合國在全球成立有二類中心,在所在國推動某一項事業。中國以前的二類中心都是科技類的,我們這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這種跨領域的在全球也是第一個。該中心的治理結構是教科文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我擔任法人。中心的目標是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同時在教科文的專業領域提供知識。通過研究培訓傳播參與到教科文在創意領域的設計與實踐,為教科文提供先行先試,同時它也是一個智庫,成立一個國際專家咨詢委員會,為中心提供智力支持、項目對接和人才資源。中心的起點高,在國際語境下為以創意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探索,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我們國家的建設,同時也是中國外交交流互鑒、創意設計交流很好的平臺和窗口。


        E0F785FF-C8CA-44FD-8B1C-469459E6F39C.png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建設研討會


        在您看來,政府、高校、促進組織、產業這幾方面應如何相互協作,促進中國設計產業的發展,并助力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 


        陳冬亮:2011年我寫了一份政務信息,反映北京設計產業的數字不清,當時的市委書記批示給統計局。用了5年的時間,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共同完成了這個工作,制定了分類標準,將設計產業的統計首次納入地方政府國民經濟的統計序列,在全國是第一個,去年設計產業2800億,充分證明了設計產業成為了北京的支柱產業。這是很好的局面,是來之不易的局面,每個人都在為此做出過積極的貢獻。 


        今天說設計,不再是簡單的設計。在科技發展的今天,設計和制造是無法嚴格分界的,設計在研發和后期的服務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同時還需要清醒地認識到,設計很重要,但不完全等同于設計師個體的重要,設計貫穿于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這不是一個設計師個體能夠完成的,這需要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需要更多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完成一件工作,需要很多人鍥而不舍地不斷努力,而不是憑一己之力。跨學科跨領域的文化與科技的國際化的交流將發揮更大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發展,文化成為熱詞,是設計的魂,科技成為人類文明進程中重要組成部分,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設計的發展離不開科技。


        今天我們站在時代的拐點上,面對科技高速的發展和對文化創新的巨大需求,作為設計促進組織如果不能有所布局有所思考,是無法承擔設計領域的推動作用的。從自我的角度來講,就要不斷加強學習,不斷否定自己,只有否定才能創新,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那就真的老了。過去已經成為了過去,翻過去了,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屬于年輕人的,向年輕人學習,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微信圖片_20190509151529.jpg

        第十四屆(2018)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日本亚欧乱色视频在线观看|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国产日产韩国精品视频| 成人免费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影片|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男男| 色影音先锋色资源网站|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精品|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综合色桃花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影音先锋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无遮挡h纯内动漫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天天操|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