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Text_Opal 圖_Photo_本土創造
看點 Keyfeature
本土&創造 Indigenization & Creation
水泥家居 Cement Household
環保設計 Eco Design
帶著水泥與建筑回收廢料混合的現代氣息,“本土創造”的作品總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人們的眼球。作為國內水泥家居設計的先驅,秉持著“美學設計應該為大眾服務,設計、藝術應該是日?;钡睦砟?,“本土創造”率先將水泥設計從藝術品轉變為商業產品,在簡潔、質樸中回歸設計的本質。
“本土創造”成立于2011年,隨后轉型為獨立設計品牌,并開始從事產品創新研發設計。團隊將自身定位為“一個充滿實驗性的無國界高密度設計機構”,業務范圍涵蓋空間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平面設計、藝術設計等?!氨就羷撛臁笔且粋€極具實驗性、探索性,無界限、跨界多產的設計公司,在實踐中始終堅持原創,致力以設計為基本手段,通過輸出觀念來影響、改善現實生活。
談及“本土創造”的品牌含義,團隊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本土’非地域概念,乃是精神標簽。本土,即在地,即本源。指在每一個創造背后,首先回到根性,就地取材,讀懂材料,尋求獨一無二的“靈魂”的精神。‘創造’即創新造就未來。創造的核心是創,創的結果是新;沒有創新,本土創造的存在就沒有意義?!?/span>
不論是燈具、煙盅、邊桌亦或是吧椅,“本土創造”的設計作品總會給人一種一目了然的簡潔感,令人能夠從充斥著的繁雜視覺元素的生活空間中得以喘息?!案瓷舷騼刃凶撸N近本土文化,回歸需求本質;形式上純粹干凈,去掉一切多余,被稱為‘國際’的設計,其實是對功能本質的還原,對自由形式的追求?!痹凇氨就羷撛臁眻F隊手中,普通的水泥與建筑回收廢渣,結合金屬、竹子、塑料、水磨石等材質,被塑造成為簡單、概括的幾何造型,并被賦予極強的實用功能,更為設計注入了深度,令水泥這種隨處可見的建筑材料煥發出渾厚、深沉的別樣魅力。
“作為城市建設最稀松平常的材料,選擇水泥理所當然。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你必須用它。然而,一方面,水泥的材料性能讓世界大受歡迎,另一方面,生活在鋼筋混凝土中的人們又對它深惡痛絕。畢竟,在滿足物質生存后,人們還需要精神。在日本,水泥演化出詩意。在歐美,水泥成為前衛建筑的表達。水泥在審美上已模糊了邊界,而水泥還是那個水泥?!?/span> “本土創造”所嘗試的恰恰為水泥注入了這種精神內涵,以極簡為導向,狀似不經意的設計,卻給人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的適度感,給他者留下的是更多想象和完形的空間。“少即是多”,簡潔的設計往往成就永恒的經典。簡單、凝練的造型,以及帶有實驗性和探索性的設計氣質,“本土創造”的作品間傳達的時尚感消解了現代人對水泥的排斥情緒。
“用心處,泥土和鉆石的價值相等。”在“本土創造”團隊看來,“在形式與功能背后,則是一份萬物平等的‘關懷’——構建事物的一切原材料,一切工藝,一切文化,無所謂貴賤和高低,乃至于沒有廢物和珍寶,用心處,泥土和鉆石的價值相等;向世界的每一種索取都應該珍惜,沒有高不高級,只有合不合適,不管是一株草、一抔土,恰當的設計,煥發其光彩精神?!苯涍^他們恰當的再設計和再利用,建筑廢棄物得以重新煥發生命力,重新變為一種實用品。
在團隊的創建者許剛的理解中,水泥創意所要呈現的,不僅是產品,更是對設計的真誠,踐行這一點就需要“針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保持聆聽,保持踐行?!闭劶啊氨就羷撛臁钡陌l展愿景,他們介紹道:當下,“本土創造”正在醞釀建造一個讓中國新鮮原創設計力量蓬勃生長的平臺——“本土一間”。以“本土創造”的品牌和精神為火種,以暗潮洶涌的美學生活渴望為野風,挾裹全世界自由的、成長中的、擁有野蠻生命力的設計和智慧,讓美學生活根植日常,席卷當下。
“本土創造”采訪
《設計》:“水泥”這種材質是何如進入設計團隊創作視野的?
“本土創造”:開始用這種材料做產品的想法非常單純。一直跟在市場屁股后面做著和大家同樣的空間設計,感到沒有尊嚴,沒有快樂,就想玩點不同的東西。起初是實驗一個清水混凝土建筑空間,發現也已經做濫了。為了不同而不同,就想把空間里的所有器物都做成清水混凝土,結果一投入進去就上癮了,覺得很好玩,后來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設計》:相較于其他材質,“水泥”有何特性?
“本土創造”:清水混凝土材料一直被作為主要建筑材料,現在它已與其它產品常用材料無異,同樣能為產品設計所用。立于經濟成本而談,混凝土屬于一種相對低廉易取的材料;立于環保而談,混凝土比塑料、金屬更為節約能源;立于材料屬性,它出色的可塑性能夠由模具來完成各種異形和表面質感,而且制作成型后材料的穩定性即使用壽命亦比塑料、木材等材料更具有耐久性;立于設計美感而談,混凝土獨特的肌理與質感是其他材料無法比擬的視覺感受,具有獨特的力量感、素潔感和極致純粹的美學表現。
《設計》:請分享一下水泥產品的具體創作流程。
“本土創造”:本土創造堅持用清水混凝土制造產品,對制作工藝要求很高,與普通混凝土的施工有很大的不同。每次打水泥需要先打料塊,注重配比和攪拌,對比前次的色彩,通過儀器檢測后才可繼續打,需要震搗均勻,對生產環境的溫度要求也十分嚴格。要呈現出清水混凝土產品的最佳品質,最重要的是它的養護和防水等各項后期處理工序。
《設計》:目前“本土創造”推出的水泥設計作品數量很多,可以將這些作品分為幾個系列?分別有何種立意?
“本土創造”:“本土創造”現有產品分三個系列,分別是“清水系列”、“再造系列”、“很美系列”。其中“清水系列”可以細分出“日常系列”。
“日?!?,在日常中超越日常的沉淪,在現實環境中為解決自我維護的問題而進行實用的、經濟的日常思維,為我們的日常。日常不是理念,我們是自己行為的創造者,我們不斷創造自己,日常才能激起無限生命的精神,并指向嶄新的未來。
“再造”,重新給予生命,讓廢棄物料恢復尊嚴。再造探討一種“工業”與“自然”的綜合可能。關注人類社會與環境廢棄物,發現廢物獨特美感,形成產品到商品,再到用品,注重用品被客戶淘汰成為廢品后,是否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很美(HANMADE)”關注自然材質與風土,關注手藝傳承與當代,直面人類欲望與自然的矛盾。自然表達,真的很美。
《設計》:在水泥作品中有一些采用了多種材質進行混搭,如竹子、水泥等,為何選用這些材料?
“本土創造”:我們致力于以設計為基本手段,通過用一系列的實驗和探索,就地取材,用不同的材質回歸它的本質,還原它的獨特肌理,制造成符合我們日常生活需求的產品。
在形式與功能背后,則是一份萬物平等的“關懷”——構建事物的一切原材料、一切工藝、一切文化,無所謂貴賤和高低,乃至于沒有廢物和珍寶,用心處,泥土和鉆石的價值相等;向世界的每一種索取都應該珍惜,沒有高不高級,只有合不合適,不管是一株草、一抔土,恰當的設計,煥發其光彩精神。
《設計》:請介紹一下團隊最新創作的水泥設計作品,這些作品和前作有何異同?
“本土創造”:區別主要在于日用功能產品的細分,設計越來越尋?;?。滿足日常功能需要及審美需求。
《設計》: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向使用者傳達一種怎樣的情感?
“本土創造”:回歸生活本質,讓水泥更具溫度,融入生活。情感是自由的,這個交給使用者,我們只供應生活美學。
《設計》:哪些事物最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
“本土創造”:靈感存在于我們關注的社會人文中,我們需要心胸開闊,需要思維自由,需要相信簡單。
《設計》:請介紹一下您所奉行的設計哲學。
“本土創造”:針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保持聆聽,保持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