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建筑大學 設計藝術學院 周 越 王 博
摘要:目的 在展示設計中,傳統展現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要。虛擬現實作為近幾年新型產品,通過分析虛擬現實技術自身的特點及現實應用性,論述虛擬現實(VR)展示技術在文化傳播領域的優越性,以及給我們文化生活帶來的改變。助力于文化傳播,使人們在文化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方法 通過閱讀文獻和體驗傳統文化傳播的方式,通過與新型體驗方式的比較,了解到傳統文化傳播方式的不足,結合虛擬現實技術,虛擬現實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性.結果 通過與傳統文化傳播方式比對而得出的總結和分析,突出強調虛擬現實技術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結論 針對虛擬現實展示設計在文化傳播上的研究發現,如何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文化展示、文化傳播的要求,如何使人們靈活利用虛擬三維環境來體驗傳統文化知識,實現文化傳播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虛擬現實 展示設計 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J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1-0124-02
Abstract:Target In the display design, the traditional way to show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new era. Virtual reality as a new product in recent year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its own, virtual reality (VR) technology in 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the superiority, and to bring our cultural life changes. so that people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to bring an unprecedented experience. Method By reading the literature and experiencing the wa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new experience way, we can underst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ransmission mode, combined with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he importance of virtual reality in cultural transmission. Resul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clusion In view of how to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ultural display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ow to make people use the virtual 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 to experienc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knowledge and realize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Keywords:Virtual reality Display design Cultural transmission
引言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傳統文化,需要我們不斷傳承下去,然而有很多人并不曾真真正正了解過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中國地域上的空間界限,人們通過游覽觀看,閱讀文字等方式了解傳統文化,但這些方式僅僅是淺嘗輒止的,眾多青少年對傳統文化并沒有足夠了解與深入的認識。傳統展示方式的體驗形式單一、載體匱乏、內容枯燥乏味,難以吸引青年的關注。擁有良好視覺效果的展示設計能夠吸引青少年注意力,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借助虛擬現實展示設計能夠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因此傳統文化傳播借助新技術將是必然趨勢
一、傳統文化的傳播
當今社會,傳統文化逐漸被人們輕視和忽視。青少年在了解學習傳統文化時,通過閱讀書籍報紙、觀看影像資料參與當地祭祀活動等,然而這些傳統參與方式并不能給予青少年良好的體驗感受。這些悠久的歷史文化如何能吸引青少年的關注,使他們更深入了解文化內涵和底蘊,實現文化傳播的目的。我們需要將傳統文化體驗方式進行一些創新和設計,結合當下時代發展,用更新穎的方式推廣。
(一)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狀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極大豐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各種各樣的外來文化進入了青少年的生活當中。青少年受這些時尚潮流的影響,青少年在接受新鮮文化的同時對于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了解很少。如今的青少年來到具有濃厚歷史文化的古城、古鎮,或者去一些具有豐富人文歷史的地方游覽時,大多數青少年只是下車拍照,之后在社交軟件上展示就什么也不記得了,很少有人能融入到歷史文化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的積淀中,蘊藏著豐富的前人智慧,吟誦經典、各地民俗、手工藝等傳統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就熟悉、喜歡傳統文化,因此中小學教育加入對傳統文化內容的學習,開展與文化社團合作的體驗活動,書法、造紙、青花彩繪等,傳統文化的傳承要在體驗中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如圖1、2)。
(二)傳統文化傳播意義: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保護與傳承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根本。然而傳統文化逐漸被青少年忽視,如何引導青少年傳承中華優秀民族文化,拉近青少年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這需要社會各界一起努力。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要積極反思與探索,為中國傳統文化良性發展與傳承作出努力。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我們需要讓青少年浸潤在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汲取精神營養、樹立正確價值觀。加強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有助于文化興盛,更有助于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提升,是國家、民族發展繁榮的條件。
二、虛擬現實展示設計概述
(一)展示設計概述:在空間環境中通過藝術手段,借助一定的展具設施,有計劃、有邏輯地傳達給參觀者準確信息和內容。這種展示手段將最核心的信息內容傳遞給觀眾,并以此對觀眾的心理、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的創造性設計活動。從傳統展示設計的展示角度看,傳統的展示方式不能滿足觀眾對信息獲取的需求,無論從傳統的印刷品、文物展示、文化活動等都受到了空間與時間上的限制。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參觀者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元化,參觀者并不需要到現場去獲取信息,大量的信息內容在網絡中就可以得到共享。
(二)虛擬現實技術的定義:虛擬現實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是一種綜合計算機圖形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感器技術、人機交互技術、網絡技術、立體顯示技術以及仿真技術等多種科學技術而發展起來的計算機領域的新技術。綜合來說,虛擬現實技術是一項采用計算機領域多種學科技術而形成的一種具有真實感官體驗的虛擬環境,虛擬現實技術所具有的特性:多感知性、交互性、自主性。通過電腦技術產生虛擬的三維空間,使體驗者置身其中,并通過交互設備與三維空間環境中的目標物體展開交互,相互影響。
(三)虛擬現實展示技術的界定:虛擬現實展示設計是一種新的多媒體展示手段,具體來說,它通過計算機將真實場景生成虛擬環境,將聲音、圖像等信息傳遞給人們。這是一種具有人機交互能力的信息展示方式。通過設計者的制作實現實時交互,使人們游覽浩如煙海的文化歷史。
虛擬現實展示設計對信息的傳達越來越豐富。與傳統展示方式相比,虛擬現實展示手段通過三維數字模型作為展示媒介,觀眾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從任意角度獲取信息內容,也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去了解信息,避免了傳統二維圖形傳達信息的單一性,不完全性。設計者充分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來實現展示方式的藝術性突破。虛擬現實展示設計使觀眾的感受得到突破。傳統信息展示過程中,觀眾通過視覺聽覺獲取來自多媒體上面的信息,這種信息傳達是設計者有意安排傳達給觀眾的,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有能力實現信息展示的創新,幫助觀眾自由地獲取信息。虛擬現實展示設計的優勢在于互動性,它使觀眾與人機之間產生交互,突破以往的限制,有利于觀眾自主獲取信息資源。
虛擬現實具有更個性化的展示效果。充分發揮設計者的想象力,以及情感目的,改變真實世界中理性帶來的束縛,你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可以親身經歷那些經典文化。展示的內容不再局限在書本、影像中,虛擬現實創造的虛擬環境絢麗多彩,把過去不復存在的東西又帶回到我們的眼前,獨特的觀察體驗方式符合新時代的需要。
(四)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實例:目前,VR技術早已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當中,特別是在文化領域,虛擬現實技術使青少年逐不出戶就能領略到古老紫禁城的歷史風貌,不用穿越時空就能體驗到華夏民族祭天儀式對于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目前,許多大公司把注意力放在虛擬現實技術與其他領域相結合上,比如,由北京暴風魔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北京龍泉寺推出的虛擬現實產品,《全景龍泉寺》是將龍泉寺轉化成虛擬現實場景。通過手機下載全景龍泉寺APP,佩戴VR眼鏡后,就可以通過手機瀏覽內容。觀看虛擬森林劇院中百余部虛擬動畫短片,在虛擬的佛堂中品味梵唄,讀誦經典,在見行堂體驗龍泉寺內僧侶修學的活動場。以別樣的視角來到龍泉寺游覽,足不出戶領略龍泉寺的絕美風光;瞻仰深奧佛法的道理,增加智慧。新穎的體驗方式滿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求知欲,避免了青年人對佛法枯燥的接受。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所展現的內容是傳統展示方式無法比擬的,其獨特的沉浸式交互體驗吸引青少年學習傳承傳統文化的熱情,傳統文化的傳播與體驗方式會因VR技術而改變(如圖3、4、)。
三、虛擬現實展示設計的技術
(一)虛擬現實環境建模技術:以《全景龍泉寺》為例,利用計算機構建一座高度還原的龍泉寺場景,人身處虛擬場景中獲取龐大信息量。因此建立逼真的環境模型是一個重要環節,通過獲取現實環境中數據信息,通過三維制作軟件建立三維虛擬環境模型。目前三維制作軟件常用到的有有maya、3dmax等。
(二)實時三維圖形生成技術:人身處在虛擬環境中需要實時感受環境的動態變化,以人的行為活動為中心,人與環境產生交互動作。為使人在虛擬環境中產生身歷其境的效果,因此良好的實時動態的圖形效果是首要條件。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計算機硬件設備的升級,在不降低圖形的質量和復雜度的前提下,使圖形處理能力得到提升,使人體驗到更真實的效果。
(三)虛擬現實交互設備:通過輸出設備有效實現同虛擬世界中的對象進行互動。為使人在虛擬世界中與場景物體產生反映,不少公司開始生產可實現的虛擬現實設備,這些交互設備包括數據手套、動作捕捉設備、眼動儀等。不同設備各有優點也有很多不足,例如體驗者長時間使用頭戴式設備時會產生眩暈感,使體驗者并不能從虛擬環境中獲取快樂。因此虛擬現實交互設備有很充足的提升空間。
四、虛擬現實展示設計對文化傳播的啟發
(一)公眾教育:在文化傳播中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使當前傳播方式獲得巨大改變。傳統文化傳播方式枯燥無味,難以滿足觀眾文化學習的需求。越來越多的觀眾在文化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文化的呈現方式以及觸動內心情感。而利用計算機創建出虛擬三維環境,觀眾通過佩戴設備在虛擬空間里感受歷史的厚重內涵。引領觀眾穿越時空融入歷史文化當中去,與歷史面對面地進行交流。這種虛擬現實直接使人們在游覽中獲得更高的視覺沖擊與心靈感受,也使得觀眾對傳統文化產生新的認知,有利于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二)融合創新:隨著交互設備的出現,人不再通過傳統的方式觸摸屏或鼠標、鍵盤等進行操作,這種更真實與更深入的體驗方式,使人們能夠深刻了解文化內容。虛擬現實展示設計通過人們藝術性的思維
創作使得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文化傳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通過獨特的互動體驗使得文化展示的藝術效果強烈而深入人心。文化傳播依托于新技術的出現使得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更為深刻有效。
結論
中華傳統文化需要青少年們繼續發揚與傳承,虛擬現實技術這種新興媒介的出現使傳統文化傳播獲得了新的發展,虛擬現實技術使文化展示與傳播更加多元化,使青少年學習體驗更加豐富,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傳承文化。將傳統文化傳播方式與新技術優勢互補,會極大提高了文化傳播效果,將多元化的文化信息更有效地傳達到人群中去,需要設計者們提高自身素質,迎接未來不斷的挑戰。
課題來源:2016年遼寧省教育廳一般項目《在本土文化視域下的高校設計類專業與創意產業的互動性研究》編號WJZ2016012
參考文獻
[1] 何雯 . 淺談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 [J]. 華人時代(中旬刊) ,2015,7:217-219.
[2] 伍淑花 . 關于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 [J]. 民族教育研究 ,2014,24(4):99-103.
[3] 朱洪舉 . 論數字媒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A].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4:39-43.
[4] 楊丹 . 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J]. 工會博覽理論研究 ,2009,08:39-43.
[5] 孫冬,王超 . 虛擬現實技術在商業及建筑動畫設計中的應用 [J]. 設計研究 ,2017,3:24-25.
[6] 張俊竹,陳昱甫,尹鉑 . 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展示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J]. 設計 ,2016,29(5):111-113.
[7] 陳夢川,胡偉峰 . 基于情境體驗的用戶需求挖掘研究 [J]. 設計 ,2016,29(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