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業大學 張碧云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審美理念的提高,對于生活環境上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更多的居民希望擁有美觀實用,同時還可以滿足精神需求的居住空間和工作環境。室內設計生態化逐漸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來營造良好的室內健康氛圍,體現個性化的設計風格。精神生態在室內設計中的營造,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物質和精神上需求。因此,本文通過室內裝飾設計的概念著手,對室內裝飾設計中精神生態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論述了室內裝飾設計中精神生態營造的途徑。以使得精神生態的營造能夠在設計上進行突破和創新,更加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室內裝飾設計 精神生態 營造途徑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044-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aesthetic concept, requirements for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re also gradually increasing, so more and more people hope to have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living space and work environment, which can also satisfy the spiritual needs. The ecology of interior design is gradually becoming an inevitable trend to create a good indoor health atmosphere and embody the personalized design style.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ecology in interior design has greatly satisfied people'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needs. Therefore,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ncept of interior decoration desig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piritual ecology in the design of interior decoration are analyzed, an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 of spiritual ecology built in indoor decoration design. In order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iritual ecology be able to break through and innovate in the design,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oday's society.
Keywords:Interior decoration design Spiritual ecology Create a way
引言
室內裝飾作為建筑使用中的重要環節,需要進行創意化的設計,以此體現居住空間的美觀和健康。室內裝飾設計的優劣決定了室內的藝術形象和空間風格,對人們的視覺、心理以及生理上都將產生直接性的影響。美觀健康的設計不僅可以帶來心情上的愉悅,對人體產生積極作用。而且還可以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求,符合人們生態化居住環境的要求。因此,室內裝飾設計中,應當注重精神生態的營造。
一、室內裝飾設計概念界定
“裝飾”一詞來自于外來語言,是拉丁語的“decor”進行的演化。意思就是說“必備和方便生活的特征” [1]。室內裝飾設計概念的提出是相對于建筑物自身的硬結構空間而言的,一般是指在室內環境裝修完之后,“利用可移動位置、易更換的有特殊質感的能夠在室內環境中通過排列組合后給人以舒適輕松的裝飾物。”[2] 例如家具、工藝品、燈具以及紡織品等,對室內空間進行設計美化,使其更具有欣賞性,更具有藝術價值。也就是說,室內裝飾設計就是指在室內裝潢的過程中,對室內的物品進行自由移動,以達到更加美化室內空間的目的,例如室內的窗戶、門、窗簾、沙發、字畫、櫥柜、空調以及燈具等都屬于裝飾的物品。對各種裝飾品進行各種設計風格的搭配,以體現設計的藝術性和實用性,滿足現代人自然化、情感化、藝術化的設計需求。
二、室內裝飾設計中精神生態的關系
精神生態作為心理學范疇,最初是由魯樞元提出的。根據魯樞元的理論,他認為:人類擁有的實體,是自然生態;擁有的社會關系和位置,是社會生態;擁有的精神屬性,是精神生態。精神生態的內在結構與社會生態及自然生態密不可分,是同一本質結構在不同層面的不同表現,是“異質同構”的關系[3]。也就是說,精神生態作為精神層面的內容,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進行轉移,精神生態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精神主體的存在狀態,對人類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人類精神生態的變化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室內裝飾設計的應用,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在營造實用美觀,舒適健康居住空間的基礎上,進一步從精神需求上得到滿足。符合人類審美以及心理需求。精神生態的構建,目的在于營造一種生態化的室內空間,改善自身的生活環境,促進身體上的康健。因此,室內裝飾設計中,應當注重精神生態的構建,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實現生態化的和諧生活。
三、室內裝飾設計中精神生態營造的途徑
作為人與生活環境進行直接交流的環節,室內裝飾設計中應當滿足人類精神的需求,需要從空間規劃、室內家居設計以及植物搭配等要素中進行營造,以此實現人類精神上的滿足。
(一)將精神生態融入室內空間設計
室內空間設計中,是對人居環境的美觀和優化,應當在滿足實用需求的基礎上,還應當注重生態美觀的需求。對室內空間的每一個功能區域、空間結構等都要進行科學化的處理,掌握好節奏和規律行。例如,對于室內空間中的分隔,需要體現空間裝飾為人類服務的基本需求,能夠滿足人類舒適性的特點。因此,其空間設計中精神生態的融入,需要從防輻射、噪聲污染優化等方面進行入手,進行合理規劃,做好封閉空間的處理,把握客廳公共空間、臥室私密空間的功能分區,注重其精神生態的構建。
此外,就現代人的審美理念而言,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除了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以外,還需要文化層次上的體現,將某種文化特征在室內設計中進行顯現。而室內裝飾的合理設計則可以對空間的文化底蘊以及精神生態氛圍進行布置。室內裝飾的合理設計,可以起到界定空間的作用。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可以將有限的室內空間劃分為開放式或者是封閉式的小部分空間,以滿足不同功能的需求。例如,相同花色、相同款式的地毯鋪在沙發上和茶幾下(如圖1),利用一塊地毯,對室內空間進行了功能上的劃分,在客廳這個室內的公共場所獨辟出一塊幽靜的天地,可以品茶下棋,所營造出來的氛圍也是有所不同的。不僅使得客廳得到了有機的利用,還增強了私人化的需求。總之,良好的室內空間在滿足不同功能的條件下,還應該更加符合人們的精神需求。因此,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對室內空間上進行功能上的劃分,可以極大地滿足室內空間形態的需求,使得室內設計更加美觀。
(二)將精神生態滲入照明系統設計
光線作為室內環境中的重要因素,是人類視覺審美中的主要載體。室內裝飾設計中對光線進行合理優化,極大地符合了現代人的精神生態需求。照明系統的設計,在進行形狀、質地以及色彩合理設計基礎上,要體現室內環境的感知性。同時還需要應用照明的藝術美學,將室內裝飾設計的兼容性進行突出。對于室內的不同空間區域,在燈具選擇上要區別對待,將心理與視覺進行結合,以此增強空間環境氛圍的溫暖和愉悅。例如,客廳燈光的設計,照明系統中壁燈的選擇,應當設置在墻壁、轉角處等(如圖2),注重其實用性。而對于落地燈則可以從造型上進行突出,以滿足人們精神需求。
燈具作為家具的一種,在室內裝飾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突出作用,在進行運用的時候,要結合燈具的獨有功效以及其他附加功能來進行綜合的運用。一方面燈具具有照明的基本功能,這是其他裝飾所不具備的最為實用的功能;另一方面,燈具可以通過不同光影照射出不同效果的空間環境,進而可以構造出人們所需要的理想室內氣氛。不同的造型燈具和室內空間,在不同的構造形式下所營造出來的室內氛圍是有所不同的,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照明系統這一裝飾進行室內設計的運用時,首先要對室內氛圍營造的類型進行確定,然后按照不同燈具的功效進行燈具的選擇,對于燈具造型的質感要尤為注意,以防在使用時,出現不一樣的室內氛圍。
(三)將精神生態運用于色彩應用設計
建筑空間一般在形狀上都是固定的,很難得到改變,因此,人們的居住空間也是一種固定的狀態。但是在固定的居住狀態中,人們可以對居住空間的功能上有所需求,而且這種功能上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為了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利用軟裝飾對室內空間進行功能上的區分。一方面,軟裝飾可以將冰冷的室內空間進行軟化,軟裝飾的色彩可以將原來主體架構中的色彩進行裝飾,使得室內空間的生命力看起來更加強大。例如,相同花色、相同款式的桌布放在餐桌上和放在茶幾上,所表現出來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在視覺審美上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蒙古族的家居裝飾風格(如圖3),櫥柜、窗簾以及床整體上透露出藍色的主調,與當地的生態環境不謀而合。這是因為來自于蒙古高原的藍,藍色和白色是蒙古高原中的主色調,使得更多的蒙古族人民追求室內裝飾和室外生態環境的一體化,將視覺的美感和心靈的感受進行結合和統一,體現了整體上的民族文化性。
(四)將精神生態滲透至室內綠植設計
精神生態意識的提高,在室內裝飾設計中,更加注重綠色環境的訴求。綠色植物由此也成為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植物如何進行合理擺放,需要室內裝飾中錯湖合理選擇。以此能夠在室內的唯美設計中強化生態性,增強人們的健康。綠化植物作為現代室內裝飾的一種普遍化物品,不僅可以凈化空氣,還可以為室內環境增添活力和色彩,起到裝飾作用。對于綠色植物的選擇,要根據植物的功效和生長特色,室內的環境是否適合其生長。在此基礎之上,將綠化植物的意義和功能進行有機結合,并按照室內設計理念和風格特色進行統一協調,以實現植物在營造室內環境方式上的作用。
此外,根據精神生態的要求,綠色植物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還應當進行合理擺放,符合室內環境的整體布局。在具體的設計中,可以從綠植的色彩、造型以及功能上進行,結合綠色植物的氣味和視覺審美等,凈化室內環境,達到生態上的平衡。此外,還可以應用綠植進行室內空間的分隔,增強室內空間的層次性和神秘感。綠植作為一種裝飾性的植物,為植物的一種,根據植物種類的不同,例如蘆薈、虎皮蘭、吊蘭等,都具有改善室內濕度、凈化空氣、增強含氧量等不同的功能,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需求,增強了人們的精神體驗(如圖4)。
(五)將精神生態應用于家居布置設計
室內裝飾設計中,最重要的是對室內家居進行合理布置,通過室內家居的創意設計,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態需求。在家居的設計中,既有室內物品,例如紡織品等的合理擺放,同時也有室內字畫等的合理陳設。以此來體現家具裝飾品的觀賞性,營造健康的室內氛圍。例如,對紡織品的創意設計,其運用主要體現在一些家具和布藝上的運用,家具的選擇和布置是室內裝飾設計的重點。包括窗簾、布藝沙發、地毯以及各個房間的桌布等布藝性的家具。紡織品以其柔和、軟綿的視覺效果可以大大地改善室內裝修中冰冷的墻面、冰冷的地板以及死板的家具等。裝飾通過其本身的色彩、性能、肌理構造等可以形成一定視覺沖擊力的性能,在室內空間中,布置出來具有舒適柔軟特點的室內場景。在室內裝飾的運用過程中,應結合不同紡織品的特色和比較明顯的功效來進行綜合的選擇。可以將床單、窗簾以及沙發套等具有明顯特色的布衣品作為首選,進行裝飾;然后將地毯、靠枕等進行第二層的裝飾;最后是桌布以及其他小布衣進行最后的裝飾,將各個層次的布衣進行綜合的調和,獲得層次分明的效果,起到室內設計中裝飾的生態性功能。
例如在室內餐廳的設計中,餐桌、餐椅的擺放等要體現出便捷性,對整體空間家居的形狀、功能性等進行注意。對于空間較小的餐廳,可以通過安裝部分鏡面裝飾品,提出空間的寬闊性(如圖5)。突出用餐時人們心情上的寬闊、愉悅。而對于部分空間較大的餐廳,可以適當進行分割(如圖6),保持廚房和餐廳的獨立性。從而營造一種潔凈、溫馨的用餐環境。
結論
綜上所述,室內裝飾設計作為現代居住空間的美化途徑,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同時,更是人們精神需求上的一種方式。要想在設計中符合人們的精神需要,就需要從科學層面上注重精神生態的構建,從空間設計、照明系統設計、色彩設計、綠植設計以及家居布置等方面進行創意化的應用,以此營造出符合人們精神生態需求的現代室內裝飾環境。
參考文獻
[1] 李獻飛,霍燕霞 . 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情感表達研究 [J] . 現代裝飾(理論) . 2016 (3) :22-23
[2] 張婷婷,周能源,承杰 . 室內裝飾設計中精神生態的應用對策 [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2) :133-134
[3] 王卉猛 . 室內裝飾設計中精神生態的設計思路探討 [J] . 建材與裝飾 . 2016 (22) :127
[4] 鄭楠 . 室內裝飾設計中對精神生態的構建研究 [J] . 品牌 . 2015 (1) :201
[5] 石娜 . 現代裝飾設計中的設計要素和裝飾材料應用研究 [J] . 網絡導報·在線教育 . 2012 (15):154
[6] 黃明碧 . 關于現代裝飾設計的探討 [J] .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 2013 (08) :67
[7] 李佳 . 軟裝飾設計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J] . 大眾文藝 . 2011 (15)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