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建筑大學 設計藝術學院 劉聞名 劉 鑫
摘要:中西方文化具有很大差異,不同的宗教背景、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地域背景及不同的民族特點造就了中西方家具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文章運用對比分析法、實證分析法以及文獻分析法,將中西方家具的特點作為研究對象,從家具的造型設計、裝飾風格、顏色運用及結構工藝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此外,通過中西家具文化對比研究,將中西文化中優秀文化進行繼承與融合,從而為以后的設計與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家具設計 中西文化 設計風格 文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9-0122-02
Abstract: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re very different,different religious backgrounds,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different regional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ave create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urni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s paper us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the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urni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furniture design,decoration style,color application and structure technology. In addition,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urniture culture,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tegration,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Keywords:furniture desig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design style cultural integration
一、中西方文化在家具中的差異對比
立足于中西方文化的固有差異,中方的文化更加傾向于陸地文化,而“西”文化側重海洋文化。由于中西方地理環境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異,在文化發展過程中,中方文化具有很強的閉塞性與保守性,不過較容易實現文化的傳承。西方的文化則更加開放,具有善于變革、善于交換與積極的特性。不同的文化形式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審美觀念與藝術理念,而且這些在家具理念以及藝術設計方面都有所體現。
(一)宗教背景形成的藝術差異: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時期,中國受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信”及道教文化的影響,總體上體現出人與自然統一,物質與人心統一,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式家具在不同的時期造就了不同的造型特點,其審美基本原則更加強調對稱,協調和統一的審美觀,如道家的太極圖、如意、祥云、龍、魚等。另外,導致中西家具異同的原因還有佛教文化的影響,如盛唐時期的佛教文化尤為顯勝,這一時期出現具有明顯佛教文化元素的家具。同時,著名的唐代壁畫中,蓮花、七珍八寶等佛教元素也常常出現,使得壁畫華美富麗。無論是家具設計藝術還是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都深受宗教文化影響。
西方國家在宗教信仰上多半信仰神獸來作為其種族及國家的象征。如古埃及家具很多腿部都采用神獸的形態,如獅足形態,顯示了其力量的象征,人類征服自然界的勇氣和信心,體現使用者的權力與地位。其裝飾上也受宗教文化的影響,紋飾都來源于圣經、及其國家文化的象征。如眼睛、太陽、莨苕等紋飾。
(二)中西文化形成的藝術差異:中國古典明代家具造型上多采用直線條,其風格簡約、渾厚、大氣、莊重。不同于西方家具制作精美、雕飾奢華的設計理念,明代家具沒有過多雕飾,以簡勝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家具裝飾上多采用云紋、海水、動物,植物等中國特色傳統圖案。植物、動物等紋樣,被表述為一種形態性符號,這些符號便成為家具裝飾的一部分。另外,中式家具在結構造型上的曲線美也有相應的體現,如收背太師椅,其背部采用“拐子龍紋”紋飾(如圖1)。
西方家具在美學設計上也同樣重視線條的應用,不過其線條主要是為了構建家具藝術形態中的“面”,這樣的藝術理念使得西方的家具造型以“面”為基準,在結構上重點展現的是局部的面與整體之間的關系。西方國家更傾向于曲線“S”形,工藝結構、雕刻風格都追求動感姿態美,裝飾更加奢華夸張,采用鍍金,雕刻、鑲嵌等手法。裝飾紋樣上多采用花卉、藤蔓、海草、動物、貝殼、翅膀、天使等紋樣(如圖2)。
(三)地域背景形成的藝術差異:中原文化最早的發源地——黃河流域,所有的設計融合了當地氣候條件、地形因素、勞作方式和鄉土風習等因素。《周易》要求“適形”。既要順應自然規律,又要符合人性,家具要適中有度,不能逾越儒家長幼尊卑的禮儀等級秩序。[1] 根據人們的生活起居習慣的變化,中國家具的形式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簡單到復雜,從古樸到精雕幾個階段;[2] 從時代上可以分為幾個時期:商周、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席地而坐的無形式感家具;三國、兩晉、隋唐的椅腿發展的雛形家具;宋元時期的垂足而坐形家具;明清時期的工藝鼎盛時期家具。[3]
西方文化藝術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河流域。其中亞述區域及古西亞時期的家具由于地理環境的特殊性,木制家具沒能完整地保存下來,留存于世的家具甚少,我們只能從其建筑藝術和其他藝術上窺視到其家具文化藝術的特點。如壁畫、浮雕、青銅像、圓形印章等工藝。亞述人更加注重權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坐具高度較高,下部加設腳踏,以此來象征國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彰顯君臣之別;二是華麗的鑲嵌藝術,以體現統治者的奢華。相比之下,新巴比倫時期的家具擁有自己的藝術特色,但其也深受亞述家具文化的影響。如柱式浮雕、雕刻鏤空的裝飾圖案以及簡約厚重的旋木腿等。
(四)民族特點形成的藝術差異:漢族家具特點:從家具的整體造型上來看,主要以直線型為主,整體風格簡約概括,給人一種大氣、莊重渾厚之感;家具裝飾的紋樣上,通常采用中國傳統元素,“云紋、海水、龍鳳紋、獅子等吉祥圖案。(如圖3)如祥云圖案,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從家具的整體外觀顏色來看,中式古典家具多使用同一種顏色,采用比較莊重的色調,強調的是古典、樸素、雅觀以及精致,顏色選擇上主要有紅、黑、黃、灰四中,能夠借此更好地展現出木材本身的紋路以及肌理,展現給人們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縱觀歷史,近代歐洲民族在家具歷史上也具有濃墨重彩的一筆。以新古典家具為例(18世紀70年代至19世紀前期),法國新古典家具其藝術風格古典又時尚,多采用直線結構,腿部呈方柱或圓柱形,由
上而下逐漸收縮變細并開槽裝飾,裝飾以薄木雕刻、鍍金、金屬鑲嵌等為主。裝飾題材多為古典紋樣,如:古希臘的鳥羽、浮雕、繩結紋、蔓草紋樣、古羅馬建筑中的柱式、盾牌、橡樹葉等,整體顯得靈秀、優美、纖巧。家具水平線和垂直線的處理是法國家具結構上的重點,多以直線為主,很少采用曲線,強調機能和結構的力量。到拿破侖時期,帝政式家具盛行,家具腿部采用獸腿形,如:獅子腿,顯示了其力量與權威(如圖4)。
同一時期西方不同國家也各具不同特色,18世紀60年代英國新古典家具腿部成細條、尖型,截面成方形或圓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方腿配以梯形或馬蹄形腳,圓腿則配以車木腳(如圖5)。
中西方家具設計風格迥異,從宗教背景、藝術文化、地域背景、民族特點等方面分析了其設計風格的差異,對中西方家具的造型、裝飾及色彩運用上作了探究。這種差異性的分析對未來的家具設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立足于中西方家具文化的差異來看,未來我們進行家具設計的時候應該綜合中西方家具的藝術形式差異,揚長避短,有選擇地吸收并且嘗試利用優秀的設計資源,讓中西方古典文化在家具設計中大放異彩。
二、家具設計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探索
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藝術區別體現的是中西方對于自然與人之間關系的不同以及審美觀的差異,具體在家具的整體造型、裝飾設計、色彩應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的分析對于未來的家具設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由此,我們可以得出:
(一)家具設計在造型方面的分析與融合:在家具造型設計方面:1.中式家具比較注重家具體現的別致意境,因此多選用線條進行家具造型的勾勒。西式家具則多選用面來進行造型構建,對于家具的寫實性與真實性較為關注,突出其立體感。2.結合中西式家具對腳的處理來看,中式家具多采用高而且整齊劃一的腳部設計。西式家具則選擇比較矮但是造型豐富的腳部設計,很多都選用擬態動物的腳部進行點綴。3.中式家具比較重視對稱,而西式家具除了對稱,還有非對稱平衡的造型。
中國家具在自己發展的同時,也同樣不斷地吸收著西方元素,如西式圖案運用,借鑒西方家具的樣式和吸取西式家具的設計理念,使中國家具不斷創新。 如清代,家具借鑒西方的一些元素來彌補其內涵的不足,從而使家具整體都體現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特點。在造型上,不少家具部件的造型源于西洋古典建筑,比如一些家具在頂部裝飾有帶雕飾、看上去類似帽子的部件。(如圖6)是一件將中西方家具優秀元素繼承與融合的完美典例。
(二)家具設計在裝飾方面的分析與融合:從家具裝飾來看,中西式古典家具在裝飾上同樣會選擇雕刻作為裝飾手段,不過具體的雕刻風格以及材料選擇方面則存在很大的差異。1.中式家具雕刻多注重吉祥如意的意境,因此選擇比較抽象性的雕刻藝術展現手段。西式古典家具則多選擇與大自然接近的動植物作為雕刻表現的手段,以盡力展現宗教意義為目的,而且其中多摻雜著生命、藝術以及永恒等這些韻味。2.結合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裝飾物選用方面來說,西式家具多選擇銅質的裝飾物。而西式家具選擇的裝飾物件則比較多樣化,除了與西式家具類似的銅質物件還選擇寶石等作為裝飾手段,涉及到的許多裝飾手段都十分復雜。
中西文化相融合設計的家具,吸取歷史上各個階段家具設計中的精髓,吸收不同時期造型與裝飾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了當代人的審美觀念,對裝飾物以及紋樣進行處理,在結合現代審美觀念的基礎上不失古典的美感。如清代紫檀嵌黃楊木寶座(如圖7),形象地詮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宗旨,圖中可以看到牙板浮雕由西洋卷草和中國傳統的夔紋組合而成,遒勁的中方夔龍與柔美的西番蓮穿插交織出又密又透的繁麗效果。
(三)家具設計在色彩使用方面的分析與融合:在色彩使用方面,中西方家具也有較明顯差別。中式家具慣用黑、棕、黃、紅等色,強調沉穩的色彩,色調的選用上比較單一,體現在中式家具色調上比較典雅而且樸素。西式家具除了傳統顏色的使用之外,白色、大紅色、金色以及藍色的使用都較為頻繁,在顏色的選用上十分開放,用色鮮艷而且多樣,充斥著比較強烈的顏色對比,而且選擇比較鮮亮的家具裝飾物件,跟家具的整體色調形成極端強烈的視覺反差,帶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4]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家具的材料多種多樣。在現代家居中,人們逐漸開始追求個性化的家居產品,家具色彩的使用上也趨于多樣化。在現代家具設計中,不僅僅采用樸素簡單的色調,而且開始借鑒西方豐富、鮮明的用色理念,如以典型的藍白色為基調的地中海風情家具,少了傳統家具的中庸,多了一絲簡潔輕松、浪漫、明亮、大膽的自然的色彩運用。
結語
中西方家具的設計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將來家具的設計中盡可能地吸收并且繼承是主要的發展方向。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我們要將民族文化堅定不移地傳承下去。另外,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發展創新思維,將中國家具文化與西方優秀設計理念相結合。堅持以東方文化為主導、吸收西方文化之精華的思路,將會給中國家具業帶來新的活力和生機。
參考文獻
[1] 李曉鋒 . 關中傳統民居的倫理文化意蘊 [D] . 西北大學 . 2011
[2] 白雪云 . 標準化制造下的新中式家具創新設計研究 [D] . 山東輕工業學院 . 2011
[3] 鐘光明 . 中國傳統家具造型的傳承與創新 [J] . 藝術與設計(理論) . 2014 (4) : 131-133
[4] 王文英 . 織物在室內陳設設計中的選擇和應用 [J] .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 2012 (10) : 107-108
[5] 袁鴻牧 . 明式家具與文藝復興式家具審美比較研究 [D] . 昆明理工大學 . 2012
[6] 馬瑞萍 . 中國明代和泰國阿瑜陀耶王朝時期家具文化比較研究 [D] . 昆明理工大學 . 2008
[7] Yvette . 京東設計家 米蘭展示未來移動生活 [J] . 設計 . 2016(10):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