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 毛雅坤
摘要:“樂之味” 少數民族調味品包裝緣起于單身貴族的消費心理。五邊形紙袋、尖頂式手提袋、三角形和長方形包裝盒子為主流款式,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消費理念。設計的主題、版式、色彩等元素都體現出伊斯蘭民族的紋樣,凸顯出更具特色的清真調味品“樂之味”的品牌。
關鍵詞:少數民族調味品包裝 穆斯林特色 樂之味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9-0134-02
Abstract:“Taste of Happy” in the condiment packaging among minorities originates from the single noble’s consuming psychology. The mainstream is set in the Pentagon paper bag,pointed handbag,triangle and rectangle packing box,which caters to the youngsters’’ consumption concept. Not only the theme of designing,the layout,but also the element of color,all reflect the Islamic patterns,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lamic spices.
Keywords:Minority Condiment Packaging Muslim characteristics Taste of Happy
引言
調味品本身就是普通的居家烹飪必備品。在新疆這個少數民族眾多,飲食文化繁雜的特殊地域,更是有著眾多的文化信仰。針對信仰伊斯蘭文化的少數民族,在包裝上必須凸顯它的獨特地域文化,通過造型上模擬清真寺圓頂,文字中設計出一些與之相關的維吾爾語文字作為四方連續紋樣,以及代表伊斯蘭文化受眾喜愛的綠色和白色為主色調,豐富包裝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整個品牌包裝設計都圍繞著民族性與調味品本身的地域性展開,根據“福之味”、“樂之味”、“暖之味”三大系列,設計出代表不同用途及含義的“樂之味”產品。
一、系列包裝設計
“樂之味”主要消費人群為單身日常使用、朋友野外聚餐等,采用到手提式、卡通形象風格以及布扎式簡易包裝。“樂之味”系列有它特定的消費人群。針對這類上班快餐族,單身一族,樂于享受生活品質的人群,設計出了使用簡單,包裝形式多樣化,表現手段各異的系列包裝產品。
(一)五邊形紙袋
該包裝主要以售點贈品和試用產品為主。包裝的尺寸較小,凈含量也少。紙袋造型上為五邊形結構,高度為10.0cm,共有兩個面,在五邊形包裝頂端開一圓弧形小口,方便取用,并以封口條封存。[S=1/4a2*√(25+10√5)] 在設計元素文字運用中,紙袋正面居中文字為內部調味品名稱,字號為10pt,采用硬筆行楷字體書寫。名稱下方為該調味品的具體信息,使用黑體字7pt。色彩上紙袋四周不等距使用綠色塊形成的五邊形,左邊綠色區域面積大,右邊面積小,給受眾帶來均衡又不對稱的視覺沖擊。它的正面下方為內部調味品攝影圖像滿版排列版式,上部居中排列有標志及文字信息。紙袋背面為輔助圖形維吾爾族男性中年卡通形象,從而產生活潑而又不失穩重之感。它一方面傳達出樂之味系列輕松活潑的特性,另一方面能夠傳遞出調味品本身給人帶來的味覺上的歡欣之感。輔助圖形的兩部分區域使用夸大及對卡通形象。圖像以調味品本身攝影圖像為主。包裝盒使用300g歐雪特種紙折合材質,制作成圖后打印并折合成工藝。該紙袋運用五邊形簡易包裝設計效果,使整個品牌能夠從造型上、色彩上區分出不同的類型,更具有系統性和層次化。四個五邊形的紙袋在展示時放在卡片類展區,主要以單品試用品的形式出現,展現出該品牌同一元素在不同體積包裝上的效果,進一步闡釋具有新疆特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前期在設計時只考慮到了外形結構,忽略了包裝尺寸小且幾乎沒有厚度,內部存放的黃芪等既定調味品無法存放,后期調整為顆粒狀物,也更容易直接在紙袋內存放。在整體效果中,紙袋為體積最小且最易攜帶的便攜式設計。它的主題表現就是為了豐富樂之味系列包裝的種類。通過對于卡通人物及矢量對話框、輔助圖形的使用等,進一步明確名族和地域性品牌,凸顯調味品包裝的簡潔質樸之韻味(如圖1)。
(二)三角形包裝盒
該包裝主要以售點贈品和試用產品為主,由四個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組合成為一個正方形的式樣。[(9.0cm×6.0cm)÷2]。等腰三角形兩側為長方形,兩側中間約2.0cm長處開一口,以便另一面的附加舌頭折合時插入。在設計元素運用中,文字多以圖形及色彩使用為主,正面綠色或白色長方形色塊上的調味品名稱使用到硬筆楷書字體。色彩上白色或綠色作為底色,文字顏色為綠色或白色,文字及色彩反相使用。既綠色包裝盒上文字為白色,反之亦然。版式上正面盒子為右下角放置調味品圖像,左側下方放置1.0cm×2.5cm的色塊。背面為輔助圖形在下方的滿版使用,以及上方居中放置的標志。圖像上以調味品本身攝影圖像為主。使用300g歐雪特種紙折合材質材料,制作成圖后打印并折合成產品工藝。在設計效果分析中,該紙盒設計呈現出四個一組的正方形式樣,整個品牌包裝烘托出了少數民族的系統性、整體性的作用(如圖2)。
該紙盒設計考慮到屬于附贈品一類,因此密閉性、開合方式等都較為簡易,更傾向于其承載的附贈產品。在設計少數民族特色美食的特定調味品的同時也能夠宣傳該品牌。在設計主題的表現中,紙盒設計通過四個一組的小三角形設計重新組合為一個新的系統結構,豐富了整個品牌的類型,進一步烘托出調味品牌多味、獨特的民族風味特征。
(三)尖頂式樣手提袋
該手提包裝借鑒伊斯蘭教清真寺頂部的圓形尖頂,通過異形化的處理手法,在造型、元素運用上都突出其民族性、地域性。上半部為異形包裝樣式,下半部為長方形,長寬高為26cm×11cm×5.0cm,開啟方式為打開上部包裝手提部分的拉鏈。在設計元素運用中,文字同圓弧型紙盒標簽上文字排列一致,標志置于左側,文字橫向排列于右側,標志與調味品名稱之間用黑色線框區分,使得三個文字區域成為一個整體。尖頂部分色彩以紅、綠、藍色的組合方式和墨綠、紅、黃色的組合方式兩種,其他包裝以白色作底,文字為黑色,標志為綠色。上部為輔助圖形二的運用,下方為文字的排版,版面左側為內部調味品的圖像形式,分別置于兩個圓形之中。圖像上以調味品本身攝影圖像或手繪的烤羊肉等水彩圖為主。包裝盒使用300g歐雪特種紙折合材質。工藝上制作成圖后打印并折合。在設計效果分析中,在結構上給受眾第一感覺為新疆獨有的特色包裝,通過對色彩的運用,為受眾營造出一種置身于新疆伊斯蘭文化的場景,強烈的色彩對比結合幾何圖案樣式的連續排列,尖頂樣式的包裝凸顯品牌的特殊地域色彩(如圖3)。
在這款包裝的設計上,由于選擇色彩太過濃艷和電腦顯示屏的誤差,降低了色彩飽和度,并且縮小了幾何圖案,讓版面能夠形成一個整體效果。異形化的主題包裝設計能夠直觀地帶給受眾該品牌所傳達的主旨——具有濃厚鮮明的新疆少數民族特色的地域性標志,與調味品本身自然、無污染、純樸的特質相互融合,體現出獨有的品牌理念。
(四)長方形包裝盒子
它在材質上選用紋理較為密集、整體較為粗曠的特種紙張,使該款包裝在材質上與品牌相吻合。該款包裝長寬高分別為25cm×9.0cm×6.5cm,開啟方式為上下活蓋開合造型。在設計元素運用中,文字以調味品內部種類及具體信息為主,排列方式與異形化包裝基本相似,使用硬筆行楷字及宋體字。色彩上以白色為主,綠色紋樣為輔。下方放置有內部調味品圖像,中間偏下部分排列文字信息,居中處理,文字上方排列標志及清真字樣。另一種版式為正面下方14處滿版排放調味品圖像及輔助圖形一,上方左側處豎式排列文字及標志。側面為卡通人物形象的使用及產品詳細信息。圖形以調味品本身攝影圖像為主和對輔助圖形的使用。包裝盒使用300g高立典雅特種紙折合,制作成圖后打印并折合。在設計效果分析中,該包裝設計在結構上較為普通,但其特殊的紙張使得整個包裝盒呈現出一種粗曠、穩重之感,與品牌所處地域特色相得益彰,更能夠凸顯出調味品本身的清新、純樸之感。(如圖4) 就展出后的包裝效果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但就其體量感來看,紙盒包裝內沒有裝實物,看起來較輕。該包裝設計能夠運用特殊的特種紙張向受眾傳達出新疆地區特有的粗曠、直接性的主題特點,運用輔助圖形及簡潔的排版凸顯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點。
結語
“樂之味”是伊斯蘭民族調味品包裝的系列產品,消費受眾主要針對快樂單身男女的日常生活和外出派對野餐之用。它的特點是攜帶方便小巧、時尚而不失少數民族的清真特色。五邊形、三角形、長方形和尖頂設計凸顯出穆斯林現代年輕一族的追求,是“福之味”、“暖之味”包裝設計的衍生和變形產品。
參考文獻
[1] 毛雅坤,胡玉康 . 新疆維吾爾族紋飾在調味品包裝設計中的探索與創新研究 [J] . 藝術評鑒 . 2016 (6) : 83-85
[2] 張宏 . 寧夏沙湖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品牌營銷研究 [D] . 銀川:寧夏大學 . 2016 (3)
[3] 李詩柔 . 當代傳統調味品包裝設計研究——以郫縣豆瓣包裝為例 [D ]. 重慶:西南大學 . 2015 (4)
[4] 毛雅坤 . 少數民族調味品包裝之“福之味”系列設計 [J] . 藝術科技 . 2017 (4)
[5] 嚴卿方,姜葵 . 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在包裝設計中的價值 [J] . 貴州民族研究 . 2013 (1) : 61-63
[6] 約麥爾·玉蘇普 . 新疆清真食品產業發展研究 [D] . 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 . 2013 (6)
[7] 徐秋穎 . 探尋現代調味品包裝設計之新語義 [D] . 沈陽:沈陽師范大學 . 2013 (5)
[8] 沈巧巧 . 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清真食品產業發展政策研究——成都市清真調味品企業的調研 [D] .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 . 2012 (5)
[9] 劉春艷 . 圖形語言在調味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D]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 . 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