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傳媒與藝術學院 薛 寧 韓玉婷
摘要:玻璃是人們十分熟悉的建筑裝飾裝修材料,也是人類最早發明的人造材料之一,其具有良好的裝飾性、耐久性、透明透光性。隨著加工業與制造業技術的進步,玻璃材料在建筑空間中獲得了更加普遍的應用。文章將探討玻璃材料的特性,以及玻璃材料怎樣在建筑空間中展示其多樣的表現能力和在建筑設計行業的發展前景等問題。
關鍵詞:玻璃材料 建筑空間 玻璃特性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9-0150-02
Abstract:Glass is very familiar in the building decoration materials,but also is one of the earliest man-made materials,which has good features of decoration,durability,transparency and transparenc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glass materials have been more widely used in architectural space. The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lass materials,and how glass materials display their change.
Keywords:Glass materials Architectural space Glass characteristic
引言
由于中國整體設計行業起步比較晚,所以玻璃材料在建筑空間中的運用雖然融合了地方文化,但大多數的理論是和實踐還是從西方等國家借鑒而來的。其中以西方的歐美、東方的日本為典型。馬克·庫森斯似(Mark Cousins)的《二十世紀玻璃》,論述了玻璃材料在形狀、質地、顏色、制作工藝等方面的革新與發展;斯蒂芬·耐普《玻璃裝飾藝術》從藝術設計的視角闡述著玻璃藝術的美使得玻璃材料成為室內裝飾的主流。國內鄔烈炎的《現代玻璃藝術》論述了玻璃材料的特點、形狀、制造工藝、裝飾性等,解說了玻璃材料作為裝飾品所展現的藝術美,與空間結構融洽融合;王振宇《玻璃與現代建筑》講述了玻璃材料的藝術美融入建筑空間所體現的玻璃材料所特有的美學特點;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一、玻璃材料的發展史和特性
(一)玻璃材料的發展史:玻璃材料被發現并應用于制造要追溯到4000年前,古埃及人在制作簡易的玻璃器具和玻璃裝飾用品時,因為生產力水平和生產加工技術的有限性,玻璃材料僅被用于制作室內裝飾品和首飾用品,沒有辦法適用于建筑設計中。人們發現玻璃材料的透光性是在古羅馬帝國時代,于是將玻璃材料用在了建筑結構中的采光部分,取代了大理石和石膏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玻璃材料最開始出現在建筑空間中是用來做成玻璃墻壁的。春秋戰國時期,生產方式是壓鑄工藝,外觀上來看就相當于現在的普通平板玻璃材料。由于我國在建筑方面和加工制造技術方面與西方國家存在著較大差異,導致玻璃材料沒有被加以重用。建筑用玻璃大多來自國外,僅供皇家宮殿的窗柵使用。直到北魏時期,交通的便利促進了西方國家與中國的文化交流,先進的玻璃制造技術逐步引入中國,并在明清逐步開始生產玻璃材料,但僅應用于建筑物墻體的小格結構窗格柵上,尺寸小且操作不便,因此應用甚少。隨后玻璃材料還經歷了彩繪玻璃窗時代、生鐵時代、框架時代、玻璃幕墻時代等歷史的變遷。
(二)玻璃材料的特殊性質:玻璃材料的透光性。在建筑設計應用中這一特性非常重要,自然光通過玻璃材料穿透到建筑物的內部,使得建筑內部空間明亮而柔和。康巴斯爾曾說過建筑就是“把各種建筑材料在光線下進行精巧的、恰當的、宏偉的組合”。因為有了自然光線的多樣變化,所以才有了豐富多彩的建筑物,自然光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改變建筑物的視覺造型,多樣的建筑材料則成了自然光的收集器,自然的光線使建筑的材料和結構充滿生機和活力。在建筑設計中玻璃材料與自然光線是不可分割的組合關系,自然光線在傳播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光線穿透玻璃,剩下一部分被反射出去。自然光線的強度和方向性可以展現出玻璃材料的質感,同時玻璃材料的顏色和質感也會通過自然光的反射和透射發生變化。
高度透明是玻璃材料的又一特性,純凈無瑕的透明視覺意象,給人一種潔凈、細致、剔透的美感。透明的玻璃材料表現力豐富多樣,可以進行任何比擬,構成了其他材料所無法效仿的格調和氛圍。玻璃材料不同于以往的傳統材料,給人的視覺感受也不同,玻璃材料的透明性使得其具有豐富的表現空間,使得觀賞者好像置身在一個飄浮于不確定,仿若置于虛空中的構成感受。
由于玻璃材料的透明性能夠提供清晰的和無阻礙的視線,使得人們可以從建筑外部看到建筑內部的裝飾、結構、以及空間布局,而且建筑物以外的美景也能被帶到空間的內部,使得室內和室外的建筑物本身的結構和周圍環境可以完美融合(如圖2)。透明玻璃運用在建筑空間中不但可以減少視覺上的層次感和建筑物中的封閉感,給人帶來一種剔透、潔凈和自由、開放的視覺體驗,玻璃材料的透明性具備流動性和超感官的秩序性,能賦予玻璃建筑物藝術的美感和活力。
玻璃材料的折射性,可以通過玻璃材料的表面折射自然光,將自然光線折射到其他地方。不同材料折射的光線和顏色是不一樣的,而且色彩與色彩之間有映射關系,這也將影響到我們在挑選建筑材料時,建筑材料質地、紋理的不同,給人的視覺體驗也將不同。由于玻璃材料具有折射性這個特點,一旦光線透射到建筑物的玻璃上,就會產生大量的光學現象,建筑空間將會產生不同的色彩以及光影變化,使得空間色彩斑斕給人不一樣的空間氛圍感受。
二、玻璃材料在建筑空間中的運用
(一)玻璃材料與空間劃分:玻璃材料的折射性能可以利用光線改造空間,使建筑空間的層次感更加豐富,并且可以劃分空間格局,但并不影響室內空間視線的連續性,將玻璃材料用來分隔空間,使得空間更具有層次感,還可以構成隱匿的小空間,如此既不破壞原有的空間完整性,又可以豐富空間層次感。例如,在建筑空間中用立體玻璃來構成一個小空間,這種方式使單一的建筑空間衍生出了一個子空間,再通過玻璃材料的通透感,使得大空間和小空間完美統一,這樣既不破壞母空間,又豐富了建筑空間的層次感(如圖1)。這種利用光線改造空間的方式適用于透光性較強的玻璃,如透明玻璃、磨砂玻璃等。
(二)玻璃材料與裝飾效果:玻璃材料的表面裝飾技術有很多種類型,裝飾技術的差異,制作出來的裝飾玻璃會存在各式的特點,有的色彩強烈、形狀奇特,似一張張富有想象力的畫作;還有的鑲鉆貼金銀像色彩靈動的水彩畫,展現虛幻、朦朧、光與影相互交織的質感;有的則色彩凝練好似優雅、含蓄的油畫;為了滿足不同風格的建筑空間對玻璃材料的不同需求,工匠們利用多樣的裝飾技術制作出變幻多姿的裝飾玻璃,以供建筑設計者選擇和使用。由于裝飾玻璃的造型加工工藝多樣化,不同的造型特點,在光的作用下展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如傳統、現代、復古、時尚等多種風格。如教堂的彩繪玻璃窗,通過陽光的照射,使得整個教堂里面色彩斑斕,讓教堂看起來就像沐浴在神奇的仙境里一樣(如圖2)。
三、玻璃材料的表現力分析
(一)玻璃材料的光與影效果:光與影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相互作用模式,光與影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光在產生影的同時,影同樣也在反射著光。玻璃材料可以通過其獨特的光傳輸性能和折射性能,來借用光與影所產生的效果來影響和裝飾建筑物的內部空間和外部構造,由此達到其他建筑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殊視覺體驗。
玻璃材料在外界自然光線的反射下,不僅可以照亮建筑物的內部空間,還可以通過光線和陰影表現出獨特的空間氛圍。所以許多建筑設計師利用玻璃材料的自然光傳輸作用和阻隔效應,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光影效果來營造建筑空間的氛圍,建筑設計師們大膽而精心的設計,使得不同的自然光線透過玻璃材料在墻壁內部、地板上投射出各種豐富而獨特的光影效果,從而形成了建筑空間內的奇特氛圍。
(二)玻璃材料的色彩效果:S.E.拉斯姆森曾經說過“色彩的應用不僅僅只是保護建筑材料,強調結構和質地效果,而且還要使壯觀的建筑構圖更加清晰,以表達一系列房間之間的內在聯系”。就好比深色系的混凝土建筑物會帶給人們堅實而穩定的視覺感受一樣,色彩也是建筑設計中展示玻璃材質魅力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
透明的玻璃材料通過自然光線的照射,會呈現出五顏六色、色彩繽紛的面貌,折射在建筑物或者建筑空間中,使得建筑空間中色彩紛呈。還有一種有色玻璃材料是通過在制作時上色、鍍膜以彩繪等工藝手法制得的,因燒制時溫度的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千變萬化的色彩表現。另外,在生產過程中玻璃材料透明度的差異取決于制作過程中添加化學元素分量的多少,才使玻璃材料擁有絢麗多彩的視覺體驗。玻璃材料的顏色千變萬化,應有盡有,彩色玻璃材料的色彩差異決定了它們的特點差異,建筑設計中設計師采用的玻璃材料的顏色不同,觀賞者在觀賞時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三)玻璃材料的肌理效果:玻璃材料的肌理效果,是將熔融狀態下的玻璃液體急速冷卻再用帶有圖案的模具壓制而成。這種玻璃材料表面上的圖案高低不一,入射光線會產生漫反射,使得玻璃材料可以投射光線,但是不能透過它看事物,所以外界無法通過玻璃看到空間內部,并且從外射入的光線還可以使得空間內部光線柔和。這種有圖案玻璃材料可以用在建筑物內部的隔板部分、浴室里的玻璃門窗等需要阻擋視線的部位。
刻花玻璃材料表面上的圖案就好像雕刻上去的一樣,圖案的立體感較強,這種刻花玻璃應用在建筑空間中,經過燈光的照射,顯得格外好看,刻花玻璃材料同樣也具有透光不透明的性,可以用在建筑空間內作為裝飾屏風使用。
四、玻璃材料與其他材料的綜合運用
(一)玻璃材料與竹木材料:玻璃材料與竹木材料的組合,形成了一種既協調統一又相互完善的視覺體驗,這種組合可以展示出建筑物結構的藝術美感,竹木材料的線條美感在透明的玻璃材質下完美展現。竹木材料具有的地域性、傳統性以及歷史文脈感等特性,與輕盈又通透的玻璃材料相結合會帶給竹、木建筑更為時尚、現代的新元素,形成良好的時間與空間的過渡銜接。例如:昆山悅豐島有機農場系列——采摘亭,筆直的竹木材料與玻璃材料的幕墻相結合,使建筑物如薄紗般半透明似有似無,建筑物外面的景物和遠方的天際線在其后方若隱若現。由玻璃材料構成的門完全敞開時,將會最大限度地將建筑的內部空間與農場的自然氣息相互融合,四周的景物也會和建筑物相互襯托,就好像建筑物與自然景色融為了一體(如圖3)。
(二)玻璃材料與磚石材料: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磚石材料都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而且磚石建筑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沉重深暗的磚石材料與輕盈虛幻的玻璃材料形成鮮明的對比,可以看作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古老與時尚的結合。磚石材料與玻璃材料的組合可以削弱玻璃材料的孤冷與高傲,這兩種建筑材料的結合產生強烈的矛盾體,沖擊著人們的視覺感官,使人們對建筑物留下深刻印象。例如:Notariaat的住宅,一所位于比利時農業區的住宅(如圖4),建筑以一個粗磚體塊的形態展現在大自然環境中,給人們一種中立的態度。設計師將巨大的玻璃盒子與紅磚砌的建筑物相結合,玻璃嵌入磚石完美而和諧,建筑物最大程度地爭取與自然景觀的交流,整個建筑物與周身的自然景物融為一體,相互襯托,就像一副美麗的風景畫,如此安靜、和諧。
結論
文章概括了玻璃材料的發展史和特殊性質,歸納了玻璃材料的藝術美特點和在設計運用中的特點。進而分析了建筑空間中玻璃材料的應用表現能力、設計特點,探究了建筑空間中的玻璃材料在運用特點,分析了玻璃材料在不同的建筑空間中的顏色、形狀、視覺三種元素的不同要求。最后,解析了玻璃材料與竹木、磚石組合在一起所獨有的建筑語言表現力。玻璃材料因其色彩多樣、質感通透、又具有時尚感使得其成為了現代建筑材料的主角,而且玻璃材料還具有環保、節能、可循環利等特點,使得玻璃材料的發展前景可觀。在建筑中玻璃材料被賦予創造力,建筑設計師們只有了解玻璃材料的特殊性,才能合理而創造性地將其應用于建筑空間中,才能發揮豐富的想象力,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 關善明著 . 中國古代玻璃 [M] .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1-5
[2] 冼寧,劉釗 . 玻璃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表現形式分析 [J] . 設計 ,2015 (24) :104-105
[3] 劉文亞 . 裝飾玻璃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D] . 湖南: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2014
[4] 紀薇 . “光”在建筑空間中運用之美的解讀 [J] . 設計 ,2017,30(1):144—145
[6] 鄧武 . 晶彩幻影——玻璃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D] . 湖南:湖南工業大學 ,2012
[7] 李玉波,朱鐘炎 . 商業空間視覺設計中的修辭分析 [J] . 包裝工程 ,2015,36 (16) :53
[8] 陳淑妍 . 延伸的空間 [J] . 設計,2016,29(3):20-23
[9] 胡新谷 . 玻璃在建筑中的藝術表現 [D] . 湖北:湖北美術學院,2007
[10] 周耀,張吉慶 . 試論屏風在古代室內生活中的作用 [J] . 設計,2016,29(11):107-109
[11] 雷鋒鈺 . 室內藝術設計的空間分隔形式 [J] . 設計,2017,30(6):132-133
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