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 建筑與設計學院 鈕崢愷 何少豪
摘要:CMF設計是產品靈感來源、形態構建到最終量產的關鍵組成部分。出于增強現有CMF設計對設計意象判斷的客觀性的目的,文章通過語義差異法將主觀情感量化為數值來指導CMF設計而提出了一種餐盒CMF設計方法。通過建立主觀意象詞匯庫,針對CMF設計中各要素進行主觀意象相關性實驗分析得到相應材料運用、色彩表現和處理工藝的主觀意象及其量化數據。通過將餐盒設計與CMF設計方法進行結合,深入研究并量化分析,對餐盒設計方法的創新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CMF設計;語義差異法;餐盒設計;意象評價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8-0106-02
Abstract:CMF design is the key component of the inspiration, shape to build a final part of the final produc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objectivity of the existing CMF design to judge the design image, the article uses the semantic difference method to quantify the subjective emotion to the value to guide the CMF design and put forward a lunchbox CMF design method. By building up the subjective vocabulary, the subjective imag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in the CMF design is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subjective image and the quantitative data of the corresponding material application, color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By combining the lunchbox design with the CMF design metho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lunchbox design method.
Keywords:CMF design; Semantic difference method; Lunch box design; Image evaluation
引言
CMF設計主要對產品的材料運用、色彩表現和處理工藝等進行意象分析、趨勢分析并涵蓋其后續設計,是當前產品設計過程中的重要設計方法之一。而餐盒作為日常使用頻繁、使用環境繁多的生活用品,為了滿足多種用戶群體的使用則需要科學、系統的設計方法。作為產品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CMF設計(材質、成型及其表面處理)決定了產品外觀的色彩、機理、表面效果等絕大部分視覺及觸覺可感知的方面,對產品帶給用戶的主觀感受有著重要影響[1]。文章通過對餐盒CMF設計方法進行研究與量化分析,對餐盒設計方法的創新提出了建議。文章通過將餐盒設計與CMF設計方法進行結合,深入研究并量化分析,對餐盒設計方法的創新提出了建議。
一、CMF設計在餐盒中的設計應用
產品“語義化”伴隨當今設計領域對用戶心理與生理的不斷重視,逐漸成為了一種設計趨勢。人們在經歷了現代社會科技與經濟的迅速發展對感官的強烈刺激后易產生空虛感,因此充分考慮用戶情感的設計逐漸被更多的人所關注。CMF包含產品材料運用、色彩表現和處理工藝等多種方面,設計工作者可將其作為一種設計語言融入到產品的意向表現中。
餐盒產品由于用戶群體廣泛、使用環境復雜導致其量產產品的功能創新性較小。餐盒的設計更多集中在色彩和材料質感上,如對用戶心理能產生較大影響的色彩因素和近幾年出現的高密度植物纖維板材。因而CMF設計在餐盒設計中顯得尤為重要。
色彩表現直接影響用戶的視覺感知,是餐盒CMF設計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材料要素和表面處理為餐盒設計提供了更多創新的可能。而這三種要素又是緊密結合的,例如早期鋁制和不銹鋼餐盒到如今色彩、材料豐富的多樣化餐盒就是其互相影響的結果。
CMF設計方法主要分為流行趨勢分析、用戶模型測評、CMF材質庫和跨界應用。在餐盒CMF設計過程中,通過分析早期基本問題問卷來確定各類用戶對產品的主觀印象。其具體步驟主要表現為對市場中餐盒材料運用、色彩表現和處理工藝進行主觀意象研究,得出不同材料運用、顏色表現和處理工藝所表達的感性意象。在根據對餐盒材料運用、色彩表現和處理工藝調研得出的研究結果選取適合意象的材料、色彩與表面紋理。
對餐盒CMF主觀意象研究應用的設計方法主要是語義差異法,借此探究產品使用者對CMF中的材料、色彩與表面紋理的主觀感受由此確定產品在使用者層面的代表性語義。這樣在固定范圍內分析多種產品因素后即可獲得這些因素中的語義差異。這些因素在特定語義范圍中的差異體現了各代表性涵義的分歧[2]。
二、飯盒CMF設計意象評價實驗
(一)實驗設計
本研究使用語義差異法即SD法(Semantic Dierence)。實驗根據被測對象對不同材料、色彩與表面紋理的主觀印象,通過語義詞匯的評級來評測。被測對象中男性10人,女性14人,共計24人,平均年齡24歲。
在前期語義詞匯匯總中,其數量較多。出于確保實驗結果準確性的考慮,需對語意詞匯進行精簡和篩選為。最終確定10對最具代表性的語義詞匯(如表1)所示。
表 1 經過篩選的語義詞匯庫
過時-時尚
廉價-昂貴
樸素-華麗
單調-多元
穩重-可愛
保守-奔放
沉重-輕盈
粗糙-光滑
傳統-科技
簡單-復雜
(二)餐盒色彩主觀意象實驗
產品色彩意象評價(PRODUCT COLOR IMAGE EVALUATION)的研究目標是,對消費者的色彩意象進行量化分析與巧估,以正確的分析掌握消費者對于產品色彩的意象需求與期望,并預測產品色彩設計可能激發的消費者情感反應[3];同時輔助并提示設計師在產品色彩設計過程中對相應設計要素進行恰當的處理與把握,以搭建市場中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對產品色彩產生認同感的可能性量度,作為后續設計的依據 [4]。
針對(表1)得到的精簡后的語義詞組,針對市面上現有餐盒的主流顏色進行了關聯性調查。挑選了較具普遍代表性的7種色彩(如表2)。色彩樣本選自國內市場中不同餐盒品牌主體顏色,基本涵蓋現有餐盒表面顏色。
主觀評價實驗采用評估問卷法,并采用五階Likert scale量表建立調查問卷。問卷中根據顏色與對應的語義詞的意象關聯度分為-2分,-1分,0分,1分,2分的正負相關的等級分。兩端依次代表“較為”、“極為”,其中0為中立點,選擇中立點答案的受測者通常處于態度不明確的狀態。選擇的答案距離中立點越遠,則表明受測者對傾向越明確。將測試結果匯總并評分,結果(如表2)所示。
將表中7種RAL色彩與語義分析后獲得的形容詞匯按關聯性強弱劃分,并將其匯總(如表2)所示。
(三) 餐盒材質主觀意象實驗
產品的材料運用與紋理是影響產品設計表現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用戶感性認知的最主要來源。同樣采用語義差異量的方式對用戶的主觀感受進行匯總,并最終獲得其對應關系。對比主觀意象詞匯與材料質感之間的關系,即可發掘出用戶對于材料與表面紋理的內在認知與需求,從而指導后續CMF設計中有目的性的選材與表面處理。
材料意象評價實驗的主要對象為餐盒的常見材料——高硼硅玻璃、奧氏體不銹鋼和聚丙烯(PP)。實驗過程基本同上文顏色實驗。但由于材質往往與表面處理共同形成主觀意象,故將材質與表面處理合并考慮。三類實驗材料均呈現有表面處理的無色或灰色的原始狀態以減少顏色等要素的干擾。餐盒材料主觀評價實驗應用表中的語義詞匯。測試結果匯總并評分,平均得分結果(如表3)所示。
將表中3種材料與語義分析后獲得的形容詞匯按關聯性強弱劃分,并將其匯總(如表3)所示。
(四) 餐盒案例主觀意象實驗
案例主觀意象評價實驗研究對象為近一年內市面上在材料、顏色等因素上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實際產品。挑選8例餐盒產品(如表4)進行主觀評價且實驗過程與以上兩種主觀評價實驗大致相同。餐盒案例主觀評價實驗應用表中的語義詞匯。測試結果匯總并評分,平均得分結果(如表4)所示。
將表中8種案例與語義分析后獲得的形容詞匯按關聯性強弱劃分,并將其匯總(如表4)所示。
總結
實驗對餐盒CMF設計中的材料、顏色與表面紋理進行探究主要運用主觀意象評價的實驗方法。并匯總得出不同材料運用、顏色表現和表面紋理與不同主觀意象的相關程度[5] 。在早期基本問題問卷中對產品使用者進行調研時得出結論:顏色對使用者感性認知影響最強烈,而材料表現次之,表面處理工藝影響較小,因此在CMF設計中應注意區分。
根據以上對色彩、材料和表面處理的實驗結果分析,配合基本問題問卷中年齡、文化層次的定位,可將主觀意象轉化為可利用的CMF設計元素和設計趨勢。在后續的CMF概念設計階段,結合具體的市場調查和設計趨勢分析可以對各層次用戶進行風格喜好的精確定位[6] 。以用戶的產品使用環境為例提出工作餐盒、學生餐盒、家庭餐盒和一次性餐盒四種使用定位。在主觀意向詞匯選擇上,選取
當前設計中對于市場需求、流行趨勢、用戶需求等前期調研內容部分依賴于設計師自身的主觀判斷,缺少客觀依據,難以從用戶感性需求角度考慮,設計過程較為主觀。基于主觀感性的語義差異法的引入將主觀情感量化為數值來指導CMF設計,將CMF中材料運用、色彩表現和處理工藝的主觀感受作為設計語言應用到產品設計中。將較為抽象的、主觀的、難以把握的情感因素以數字的形式進行量化,對以后的CMF設計提出一些建議。
5名設計從業者進行細致評估,后使用五階Likert scale對語義詞匯與相關主題意象圖片相關性進行打分的結果(如表5)所示。
參考文獻
[1] 江湘蕓 . 設計材料及加工工藝 [M] .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2010
[2] 賀雪梅 . 吉曉民 . 段瑞龍等 . 基于語義約束的產品形態群化設計 [J] . 包裝工程 . 2016(16):138-141
[3] 趙江洪 . 歐靜 . 張軍 . 色彩意象尺度在數控機床CAD系統中的研究及應用 [J] .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4 . 31 (6) :83-86
[4] 沈法 . 工業設計 :產品色彩設計 [M] .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2009 :170-214
[5] 支錦亦 . 劉 峰 . 列車座椅織物視覺質感對車內環境認知的影響 [J] .裝飾 . 2016 (02) : 124-125
[6] 侯雪龍 . 秦榮 . 基于設計心理學的產品語義設計探究 [J] . 設計 . 2013(11):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