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Text_Yvette 圖_Photo_IDC 高鳳麟
包容的設計人人受益,不包容的設計處處設障,許多設計在無意間造成老人、兒童、殘障人士、外國人等潛在用戶的不能使用或使用不便。包容性設計從價值觀和方法論兩個層面指導設計過程,通過多種方法工具以及利益相關者參與等手段,在最大程度上擴大設計受益人群,也就是達到一個設計共享的目標。
1979年至1982年間, 時年20多歲的年輕工業設計師摩爾 (Patricia Moore) 對自己的關節、聽力、視力等進行了人為限制后, 扮成一位老婦人游歷北美, 在此過程中她經常遭到虐待和邊緣化, 并受到各種歧視。這個社會實驗的發現對美國通用設計運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除了在全球層面存在的老齡化和失能者權利問題之外, 還面臨著許多其他具有地緣特征的挑戰:諸如越來越多的移民和流動人口造成的族群和文化多樣性;經濟發展失衡和貧富分化;城市化進程對生活方式的影響等。這些問題既是設計研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也是驅動通用設計 (Universal Design) 和包容性設計 (Inclusive Design) 發展的社會因素。
來自英國的IDC設計機構作為一家國際型產品化機構,致力于從用戶研究、產品定義、技術創新、概念設計,工程開發至成品投產的、全方位產品化流程的實現。在產品創新領域,IDC擁有40余年的豐富經驗,92%的項目已經成功轉化為產品投入市場。以創新研發為核心競爭力,IDC中國團隊由來自中國、英國、法國的產品設計工程師和產品設計師組成,并通過 ISO9001 及ISO13485質量認證。專營領域涵蓋醫療設備、消費電子、工業產品及交通運輸業。對于通用設計,IDC也有豐富的經驗和案例。
通用設計是指產品的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為所有年齡、大小和能力的人所使用。下面是通用設計的7個基本原則。在考慮產品可用性需求時,我們以該原則作為指導:
1.Equitable Use公平使用
通用設計是能夠將:具有不同身體條件,例如強壯程度、身體尺寸、身體能力的人群都納入產品的最終用戶,為滿足使其平等使用而進行設計開發工作。OXO易握持系列產品就是一個經典案例。其設計最初目標人群是老年人,而現在則被廣泛人群接受和喜愛。
2.Flexibility in Use靈活使用
通用設計是能夠將:具有不同興趣愛好及產品使用能力的使用者都納入產品最終適用人群,為滿足其靈活使用,而將其融入設計開發中尋求解決方案。IDC為醫療器械迅豐通研發的一款手功能康復設備即是一個生動案例。該設備可以同時滿足患者及護理者穿戴并操作,對左右手都沒有使用限制。
3.Simple and Intuitive Use簡易直觀
通用設計是能夠將:具備不同生活經驗、知識體系、語言及專注程度的使用者都都納入產品最終適用人群,將產品以一種自然直觀、簡潔易用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款由IDC設計開發的白云醫用給膠設備,采取人們熟悉的筆形態,清晰引導用戶握持該產品方式,設置在頂部清晰可見的按鍵設置在最舒適的按壓位置。
4.Perceptible Information信息可識別
通用設計是:通過利用對比色、紋理、發光信息傳遞區域、觸覺反饋及語音反饋等方式傳遞信息,使得用戶能夠通過多種感覺器官接收信息。
一些人行橫道線設備(類似紅綠燈,但是具有一些操作功能)可以作為傳遞可識別信息的優秀案例:信息通過三種形式傳遞
1 視覺化:例如紅綠燈或倒計時;
2 語音:以不同聲音提示不同通行狀態或剩余時間;
3感覺:區別人行道的觸感。
5.Tolerance for Error具備容錯率
通用設計是:將用戶可能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產生的錯誤完全考慮,在設計研發中通過正確引導,將用戶使用錯誤排除到最低的可能性。交互界面的主頁按鍵及“否” 鍵是該原則的經典案例。此外還有可從任意方向伸進鑰匙孔的鑰匙系統、安全鎖鍵都是很好的機構案例。
6.Low Physical Effort 最低體能消耗
通用設計是:能夠滿足最大程度的高效性、舒適性及易用性,使得用戶能夠在操作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減少消耗體能。戴森干手器是展示該原則的一個優秀案例,該設備無需用戶過多進行手部移動即可迅速風干水分。
7.Size and Space for Approach and Use 尺寸與空間適度且可用
通用設計是能夠將:不同用戶身體尺寸、姿勢及運動狀態的使用者都都納入產品最終適用人群,創建產品合適的尺寸及使用空間,實現與產品之間舒適及有效的移動與交互。在IDC研發醫療設備的過程中,通常會進行詳實的臨床研究,包含手術室環境研究、病房環境研究、家庭環境及室外環境研究,清晰了解產品的使用環境與用戶的操作習慣,并將尺度要素融入設計。
正確實踐該7項產品設計原則,需在設計流程中將如下4項步驟與之融合
1.Observation 觀察
觀察產品、用戶和環境的交互對設計項目非常有價值,應該在項目開始時進行。它可幫助快速有效地發現核心見解和需求。
2.Share and Collaboration分享與合作
在早期階段讓最終用戶參與進來,有助于深入了解用戶的痛點及建議。這有助于研發出更具競爭優勢、性能更優越得產品。
3.Early prototyping and testing及早制作原型進行測試
在一群終端用戶中測試設計想法非常有用。早期測試可以排除低效的設計想法,快速聚焦更好的解決方案。觀察用戶至關重要,他們的反饋通常可能與實際操作行為大相徑庭。
4.Voice of Customer User Trials用戶心聲測試
一旦產品開發到基本確定級別,與用戶進行重復的測試及觀察,可以找到提升產品的細化點。在正確環境中對原型進行更長久的試驗,將有助于就產品長期可靠性和性能獲得精確反饋。
我們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會經歷這樣的時刻: 為了完成一項任務,我們需要一個以通用設計原則設計的產品。通過盡可能考慮不同人群的需求,一個融合通用設計原則的產品可使最大人群受益并吸引消費者。
心臟復蘇助手
【滿足通用設計原則】
原則1:公平使用-設備設計符合公共場合使用產品的設計原則,滿足廣泛身體能力使用者的使用;原則3:簡易直觀/4 信息可識別-通過直觀簡單的步驟提示及語音指導,確保非專業人員正確操作;原則7:尺寸與空間適度且可用-通過人機公學研究及專業醫師訪談、最終用戶前期測試實現了平衡廣泛人群最快打開氣道及滿足舒適性的設備曲線形態。
【設計說明】
產品出口國際市場的醫療企業深圳訊豐通,因其立身的國際市場對產品質量、安全性能等有著較高要求,企業對產品投入十分重視,在發現用于非專業救護人員實施急救的心臟復蘇產品尚處于市場空白階段,訊豐通攜手擁有四十余年專業醫療產品設計研發經驗的英國IDC,展開創新合作,設計研發了一款在公共場合,非專業救護人員也能正確使用的心臟復蘇助手CPR。
心臟復蘇是一個意義重大且影響廣泛、深刻的醫學乃至社會學課題,而市場上相關醫療設備并非完善。專注于對醫療設計的研發及探索,IDC曾經主持開發心臟起搏器項目,對此類產品的設計流程、技術關鍵點及風險控制具有深入洞察。基于上述經驗,該設計填補了國內同類產品開發經驗的空白,并為醫療問題的解決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該設備的愿景是滿足兩類使用需求:實際急救,要求產品盡量符合廣泛人群迅速打開氣道的形態并在公共場所,使未經訓練的人能依據提示正確施救;專業訓練,要求設備與人體接觸部分體驗舒適。
因此,該設備需滿足急救要求的同時,平衡有效性與舒適性。
【解決方案】
大腦缺氧會在非常短暫的時間內導致腦死亡,保證產品被有效使用,才能幫助未接受專業培訓的急救人員有條不紊地完成正確的急救步驟,降低意外發生的風險。
基于該核心,IDC團隊就國內外專業急救人員采取急救的最佳方式進行大量觀察、溝通了解急救過程的核心需求點,對該設備獲得深刻洞察,隨后探索各類設計方向,最終聚焦于設計一個交互良好,舒適有效、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形態結構上。
為滿足符合廣泛人群有效打開氣道與體驗舒適的平衡,團隊研究了人機工程學形態,請內科專家展示開啟氣道涉及的人體結構,并制作了不同形態的泡沫原型,對不同體態的人群進行測試,經過迭代、測量、計算,最終研發出適合包括老人在內的各類成人急救使用的頸墊曲線形態。兼顧有效性和美觀,產品主色定義為亮黃色,這種警示色可使人們在公共場合迅速找到該產品,爭取更多急救時間;黃色區域需直接接觸患者頭部,IDC團隊特意選擇觸感舒適且易于清洗的柔性材料,保證設備良好體驗且易于維護。設備底部巧妙設計有存儲衛生面罩的抽屜,避免了救護人員需要臨時尋找衛生面罩的麻煩。
此外,企業為該設備配置了基于國際標準的步驟指導語音提示,及一個用于掌握按壓時間的節拍器,IDC團隊基于CPR國際標準創建了清晰簡要的步驟圖,以指導非專業急救人員按步驟和節拍正確施救,防止在慌亂狀態下出錯。
最終實現的心臟復蘇助手,因其通用性,在國內公共場所的心臟復蘇急救提供了功能性解決方案,讓更多心臟病與呼吸驟停患者受惠的同時,為企業帶來更多商業價值。該款產品獲得了2011年紅星獎。
城市通勤自行車
【滿足通用設計原則】
原則1. 公平使用-設計針對不同身體尺寸的通勤人士,滿足廣泛身體能力使用者的使用;原則2. 靈活使用-設計并通過大量研究,綜合人群的喜好及使用習慣進行設計;原則3. 最低體能消耗;原則4. 尺寸與空間適度且可用-設計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及靈活設置設計,使得女性和男性能夠同時獲得最佳騎行體驗。
【研發過程及解決方案】
企業基于市場洞察,希望針對亞洲市場的通勤人士,提供一款結實、耐用、功能全面、高品質低成本的自行車,并能夠符合歐洲的質量標準,以便未來在廣泛的全球市場進行銷售。
項目前期階段,團隊投入大量時間研究通勤人士對自行車產品的需求及相關行為,不僅搜集了大量來自中東、英國倫敦、荷蘭阿姆斯特丹與西班牙巴塞羅那等地的問卷及產品使用記述,并走訪當地多處自行車集中使用區域、自行車銷售點與消費者溝通,以確保對全球用戶需求的理解。
調查結論顯示,由于大部分用戶有著背大包騎自行車的經歷,可攜帶背包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明確的需求。高頻率的騎行要求產品舒適易騎,簡約現代的外觀及實用的配件租合也會成為優先選擇的條件。
IDC設計團隊就輕質、結實的自行車生成了多個概念。避免在款式上偏向女性化,特別選擇了一個中性車架及結視的現代運動風格整體外觀,包含了用于攜帶包的隱藏包架。IDC工程團隊負責對自行車框架的幾何形態進行研發,使其滿足廣大人群對不同尺寸靈活性的需求。自行車的手把可通過調節高度和朝向滿足靈活性要求,車座的位置通過工程設計實現了上下調節與復位,不同身高的用戶都可使用。IDC中國團隊參與制造階段的工作。團隊成員與大量供應商進行溝通,從工藝細節、技術實現及成本多方面進行了篩選,該工作包含技術審議及報價管理。
最終產品以其運動風格外觀、極佳的實用性、結實的質量及良好控制的成本獲得成功。企業探索了全球范圍內的市場機會,繼中東與亞洲之后做更大的推廣。
相比于復雜夸張的設計,微客設計機構(Nanoin Design)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高鳳麟教授追求“以精微細小的方式善待物且改變物,以此達到對整體環境最小的破壞”,希望以微小力量醞釀巨大的改變,最終達到人—物—環境三者和諧統一的關系。“微設計”作為一種全新的思考方法將直接對設計教育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其具體創新原理基于對生活正確的價值觀訴求。微設計是當今設計界系統性的思維方法論,它強調以不一樣的視角觀察事物,重新詮釋設計要素的內在關聯,提煉并刪減掉不必要的設計要素,從而得到產品全新的形式表達,設計機構“微客”的名字亦由此而來。配合本次通用設計專題,高鳳麟教授提供了自己的兩個帶有通用設計特性的獲獎設計——“方糖盒”和“透明膠帶”,以為例證。
方糖盒
由于運輸需要,方糖總是以最精簡的方形進行包裝,工廠將一塊塊方糖疊加排放于方盒內,形成最小的運輸體量,以節省成本。西方人習慣將買來的紙盒方糖倒入方糖罐,在食用時以特定的器具夾取。而對于許多東方人來說并沒有經常食用方糖的習慣,于是許多人在打開紙盒后常常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由于方糖與方糖之間緊挨著,因此想要取出第一塊方糖就會非常困難,且每一排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有些方糖品牌為了解決方糖取用的問題將盒子設計得較大,這樣在運輸過程中容易造成方糖破損。
這個方糖盒初看與普通的盒子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在普通方糖盒的基礎上,我在盒子的側面增加了一個可以折疊的三角空間。運輸過程中方糖盒仍是普通的方盒子;當我們取拿方糖時就可以將里面隱藏的三角空間拉開,晃動一下后,內部的方糖就會以不規則的狀態疊加,便于我們拿取。
該設計獲得了2015年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
透明膠帶
透明膠帶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文具。 這個設計是針對使用透明膠帶時的不便而產生的新概念。當我們在使用普通透明膠帶時,常常煩惱于找出膠帶上面的撕口。即便找到了,也一下子難以分清撕口方向或容易將起頭的部分膠帶損壞。這款透明膠帶的設計就是為了解決尋找撕口的問題。其操作原理很簡單,只是去掉膠帶左右兩側一小部分的膠水(圖中左右兩側深色部分)。使用者只需如圖所示地用單手便可將撕口快速撥出。這樣設計的好處在于:首先是能夠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撕口并能毫不費力地將其撕開;其次,若將其貼在箱體上,則也容易幫助揭開膠帶,傳統的辦法是借助刀片之類的工具破壞膠帶,而那樣做有可能損傷箱子內部的貨品;第三個好處是在進行大批量生產時能夠為制造商節省大量的膠水。
該設計獲得了2013年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