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粵飛
王粵飛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編輯_Edit_ 李杰 李葉
非同空間藝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ADC)會員、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會員、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創始人之一、學術委員王粵飛多年來全心致力于平面設計事業,并竭力推動中國平面設計向高層次發展。1992及1996年,王粵飛聯合國內設計精英共同舉辦了兩屆“平面設計在中國”展覽。該展覽第一次遵循國際專業評比規范,成為中國設計史上的一個重要紀錄。在經濟特區平面設計處于空白的時期,王粵飛為深圳南方制藥廠設計了著名的“三九胃泰”包裝及“999”集團形象。本次訪談中王粵飛與本刊分享了對設計行業過去四十年的總結及對未來的展望。
《設計》: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的第41年,在這70年中中國設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請您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談一談給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時間節點和事件。
王粵飛 :如果說八十年代初中國的美工們被洋人洗腦,是一個被動階段的話,那么九十年代初的平面設計啟蒙運動是自我覺悟的產物,是一個主動階段,是一群有著“設計救亡”志向的青年,急欲改變中國設計現狀所引發的思考與革命,是中國設計師學習世界的歷史必然,是專業道義上的自覺行動。這場運動,以1992年《平面設計在中國》展為落地標志,(Graphic design in China)它開啟了第一個遵循國際規范有國外評審參加的全分類美術指導比賽,以學術的名義結束了“裝潢美術、實用美術”的時代,為“平面設計”在中國安身立命找到了入口。
評價《平面設計在中國》92展,它揭開了中國當代設計史以平面設計為先鋒的時代開端,它完成了自身的三個任務:
第一,由民間機構發起的全分類平面設計比賽,開啟了國際評審規范賽制。
第二,設計師職業化時代的到來,個體設計師開始獨立創業,行業雛型形成。
第三,喚起大批年輕設計師匯聚旗下,催生了中國第一個民間平面設計師協會成立(1995年)。
今天的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仍然是中國最活躍的設計組織,今日的GDC《平面設計在中國》憑借自己的獨立品行、獨立思想置身于當下的中國社會改革潮流之中,探討設計改造社會、改變生活,鼓勵原創,薦拔新人,表彰設計把握未來的實踐。并以不斷修善GDC形制、賽制來證明《平面設計在中國》是最優秀的專業設計比賽。
毛家灣飲食集團標志2009
三九制藥集團企業形象1988年
《設計》:您曾談到“一個優秀設計師應該具備‘國家品質’和‘個人品質’的同構”,多年后的今天,您對這兩個品質是否有新的詮釋?在您看來,做一個好的視覺傳達設計師,應該具備哪些技能?工作中如何繼續學習?
王粵飛 :二十年前,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承認標準在西方,今天,你還會這樣想嗎?
我們仍然需要這樣一種品質:設計內容出自中國文化的顯著品質,其設計帶有強烈的個性和個人修煉,這種地域文化的顯著品質被個性所理解,變成了極少遇見性的個人主張,這就是國際觀眾所在乎的東西。西方的評判標準也許變得被動,但在圖形創造的認同方面取得了共識。
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申辦報告2009
深圳工業展覽館空間設計
《設計》:品牌的價值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受重視,您十幾年前通過設計成功塑造的品牌案例,成為業界范例。您認為,通過設計的介入來塑造品牌,需要設計師具備怎樣的功底,做足哪些功夫?
王粵飛 :“市場”是設計師第一生存戰場。我至今仍然否定自己是一個藝術家,我只是一個設計師。設計師解決別人的問題,而藝術家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滿腦子里只有市場、品牌、傳播技巧。而且,我必須尊重上述要務。換句話說,你也可以叫“妥協”。雖然不好聽,但事實就是這樣。因此我要了解洗頭水和葡萄酒的消費市場;我要知道,什么人喝紅茶,什么人喝綠茶……這不需要什么樣的功底。當你這樣去思考了,企業領導人才會覺得你是一個可信任的人,才會耐心地聽取你的設計敘事,才會把“大單”讓你去做。
企業視品牌為生命。企業從上到下為產品推廣注入設計的技巧,借助設計師的力量,對設計有很強的依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設計師必須跟上企業的節奏。中國市場化道路進程非常短暫,品牌之路根據時代變遷在演變,需要設計師把握其中的基本特點。
有機食品專屬品牌店形象2013
云南香格里拉酒業品牌1999
藏文可口可樂實驗作品2015
中國勁酒品牌新包裝2007
AGI倫敦年會英式茶具創作2013
Arita字體海報2017
《設計》:請提出一個您認為當下最值得業界討論的話題并拋出您的觀點。
王粵飛 :這些年來,設計受到“死亡”的威脅,一直在開疆拓土,擴大自身的版圖。我們一直奉行的研究以設計美學為基礎的平面設計似乎已經塌陷,出現了一種以社會化主題為研究對象的設計浪潮。過去,我們強調視覺、圖形、文字、色彩,研究對某一傳播某一物質的解決方案。而今天的設計呈現出更廣泛的形式,站在人文關懷的立場,設計介入生活、介入城市、介入社會主題的解決方案。社會化主題設計有兩個特征:一,不再以設計審美為優先,以洞察生活品質、城市便利、社會矛盾為關注點。提出合理配置、合理敘事的解決方案為目標;二,設計引向“無委托”設計,主動發掘社會矛盾、城市熱點、民眾關心的生存問題成為設計項目新的可能。當然。設計在其中并沒有淪落,它們承擔著為敘事進行圖解的優秀表現。
本人樂見設計擴大自身的版圖,如果情況屬實,倒是有一件事情值得設計師們歡呼。設計師們不再為設計審美差異感到惶惶不可終日。設計行業需要改變,特別期待是在方式方法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