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訪|谷田大輔:繼續共同創造亞洲乃至東方的藝術與設計文化夢想

        0

        2019年12月14日至15日,中日工業設計教育高峰論壇暨百利達工業設計研修班22周年紀念會在廣東工業大學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舉辦。來自日本和中國的多位資深教授、企業家和設計教育界翹楚為東莞的產業和設計界發展獻上了一場關于工業設計的思想盛宴,增強了中日兩國之間的學術交流,對設計與設計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研修班十年辦學,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一期、第二期),主要面向研究生和在校高年級本科生,以培養設計素養與技能為主;第二階段(第三期?第七期),面向青年教師,培養滿足產業需求的設計方法與實踐能力;第三階段(第八期?第十期)面向青年教師,培養信息時代的設計思維與方法。來自國內46所大學的青年教師、研究生、本科生,累計達240多名,如今他們都已成為中國設計與設計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其中一些學員已成為國內外著名企業和設計機構的領軍人物。

        在百利達研修班十年辦學的過程中,該公司也曾有過不景氣的時候。此時其內部有人提出停辦研修班的意見,但被時任社長的谷田大輔先生否定了。他說,“企業要回報社會,這件事對中國很有意義,況且我承諾過要辦十年,因此必須堅持辦下去。”

        《設計》:請您介紹一下百利達公司和您創辦百利達研修班的動機和初衷。

        谷田大輔:百利達是一家主要從事健康器材生產與銷售的日本中小企業,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我們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就在中國東莞開設工廠,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我本人一貫熱愛中國的文化藝術,因此對中國充滿友好的情感。

        剛來中國辦廠的時候遇到一件事:我們推出一款產品,三個月以后市場上就出現了仿冒產品。發現后我們委托專業的知識產權公司,找到了制造冒牌產品的廠家,監督他們改正,并把模具都銷毀了。但三個月以后,我們的新產品再次被同一廠家抄襲,而且社會上這樣的事情還在不斷發生。對此,我們一方面向有關部門提出投訴,另一方面其實并不感到奇怪,因為日本戰后也曾模仿、抄襲過美國產品,所以對于中國一些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模仿現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這畢竟是一種不好的現象,那么怎么才能讓中國企業不再模仿?如何提高中國設計師的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意識?這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為此,我找來本公司設計部主任松丸隆先生,商量如何面對仿造、抄襲現象?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并考慮面向中國的青年教師和學生,通過辦設計研修班的形式,提高他們的設計能力和獨創精神?商量的結果,認為辦工業設計研修班既可以支持中國設計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有利于長遠地杜絕設計的抄襲行為。用中國話講這叫“愚公移山”,雖然這是一項艱巨的工程,但利在當下,功在千秋的事業,值得一做,而且值得長期做下去。百利達愿意為中國設計與設計教育事業貢獻我們企業的力量,這就是辦研修班的初衷。


        《設計》:請您介紹一下百利達工業設計研修班的辦學過程。

        谷田大輔:1997年的首屆研修班由松丸隆先生負責籌備,并擔任教學工作。松丸先生少年時代曾在中國生活,他熟悉中國,熱心于中國的設計教育事業,同時也接受過美國的設計教育,是一位資深設計家。按照松丸的建議,研修班就在我們公司設在中國東莞的工廠舉辦,這里有住宿條件,也有食堂,還有可供學員實習的生產車間,很適合辦這種研修班。

        研修班的所有費用,包括從學員所在地到東莞的往返交通費、在研期間的食宿、學習用品等以及零用錢,都由百利達公司提供。第一屆實際上辦了兩個班,一個工業設計班,一個美術班。后來,由于美術研修班開展教學比較困難,所以只辦了一屆。而工業設計研修班我們整整辦了十年,每屆招收20余名學員,教師由百利達公司聘請,教學計劃及教學方法,參照了歐美國及日本的模式。十年間共有來自全國四十六所院校的240多名學員接受了培訓。

        研修班首屆研修班于1997年寒假舉辦,后來考慮到寒假較短,同時存在交通問題,所以第二屆以后的研修班一直是在暑假舉辦的。第一、第二屆工業設計研修班的學員主要是全國部分大學的在校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學員們很努力,研修班取得了成功。

        首屆研修班學員廣東工業大學的李輝雄參加研修后當了大學老師,他建議說,僅僅培訓大學在校生,就只能培養少數人,影響力不大,而如果是培養大學教師,提高師資水平,他們返回教學崗位后會教更多的學生,這樣將產生連鎖效應,其作用就更大了。于是我們就有了面向大學年輕教師辦研修班的想法。

        做了這個決定之后,我們在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了師資力量,在日本選拔了富有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如清水吉治、佐野邦雄、大田尚作、松田真次等先生任教,并派遣本公司的優秀工程師、設計師和產品銷售人員參加教學工作。在實踐教學方面,除安排在本企業生產車間及東莞部分企業參觀實習外,我們還組織學員參觀華為等中國著名企業,同時也邀請了中國設計界一些專家來研修班講課。我們的想法是,應該把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設計知識傳授給中國的年輕教師,促進他們的成長。為改善教學條件,公司采購了各種圖書資料和設計所需要的先進的工具,發給學員使用。

        《設計》:研修班的學員是通過什么方式選拔的?

        谷田大輔:關于學員的募集以及研修班的教學管理工作,我們委托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楊向東教授協助松丸、佐野等先生完成。楊向東曾在日本千葉大學留學,在中國設計教育界有廣泛人脈,也對百利達公司辦研修班的意圖比較了解。在研修班最初的籌備階段,他聯絡各所大學設計學院的院長、教授,請他們推薦工業設計專業優秀青年教師以及高年級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來研修班學習,得到各大學的教授們的積極支持。

        各位教授對于此項工作非常認真,不僅為研修班輸送了優秀學員,還十分關注研修班學員的學習生活,有的教授,如尹定邦先生、湯重熹等先生還經常專程來東莞出席研修班的結業儀式,了解研修班的辦學情況,慰問日本教師,鼓勵學員努力學習。百利達工業設計研修班能夠順利舉辦十年并取得成功,這與中國各院校所給予了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設計》:研修班辦學的十年間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有變化嗎?

        谷田大輔:研修班一直在不斷改革和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大體上講,研修班十年辦學,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展設計程序與方法的教學與設計表現技法上的訓練,設計課題主要是對現有的產品進行改良設計;第二階段,講授創新方法,開展設計思維的訓練,設計課題是進行新產品創新設計;到最后的階段是利用電腦進行編程和產品設計創新。授課老師也隨著研修班課程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有擅于模型制作的,擅長技法的專家陸續加入進來。

        為了使教學內容更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們還專門走訪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江南大學、同濟大學、廣州美術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廣東工業大學等院校,聽取柳冠中、尹定邦、張乃仁、張福昌、劉觀慶、朱鐘炎、曹陽等教授的意見,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此外研修班經常進行設計研討活動,加強師生之間教學相長,以及學員之間的交流分享。

        《設計》:研修班為期十年這個年限是最初就確定好的嗎?您今后 還有什計劃?

        谷田大輔:研修班是需要投入費用的,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初步的十年規劃。辦學十年后,我們發現當初的目標已經達到;另一方面,參與研修班授課的日本老師的年齡也越來越大了,像松丸隆先生帶完第2屆以后,就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參加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就決定辦10年后先告一段落。今后我將繼續為推動中日兩國的設計和藝術交流而努力。在今天的學員聚會上,我已把下一個目標——共同創造亞洲乃至東方的藝術與設計文化的夢想告訴大家,得到許多學員的理解和相應,部分學員正在做這方面的探索。今天的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工業設計的青年師集聚在一起開展設計交流,這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當時大家從全國各地過來一起學習,之后大家還能保持聯系,互通信息,這是非常好的。

        《設計》:百利達十年辦學,您和日本老師們對研修班的學員的印象怎樣?

        谷田大輔:各位日本教師和我的印象一樣,各所大學推薦來參加研修的學員,包括青年教師、大學生和研究生都很優秀,他們非常珍惜參加百利達研修班的學習機會,把研修當成不出國門的留學,學習都非常刻苦努力,并且虛心求教,很有耐心。每每看到他們勤奮努力的樣子,我和日本各位老師們都非常感動。

        二十多年過去了,正因為他們當年的勤奮學習,加上他們后來的努力拼搏,我非常高興地看到,當年的學員現在都成長起來了,他們中有的在大學任教,有的在政府機構服務,有的在企業工作,還有的把事業拓展到歐美各國,大部分都是中國設計與設計教育界的精英和骨干。對此我作為百利達工業設計研修班的創始人,深感欣慰和光榮!

        《設計》:研修班十年辦下來,對企業本身有怎樣的意義?

        谷田大輔:在研修的階段,也有部分學員選擇百利達的產品作為設計課題,雖然沒有采用,但有一些想法對我們企業來說很有參考意義。為尊重知識產權,凡有價值的創意百利達公司都與學員簽訂合同,付給適當的報酬。我們開辦研修班并非獲取設計成果,重要目的在于為中國培養優秀的設計人才,提高大家的設計能力和水平,這個目的通過研修班十年辦學,已經達到了,這是令我非常高興的。

        《設計》:您對參加這次百利達工業設計研修班22周年的研討活動有何感想?

        谷田大輔:研修班從1997年一直辦到2007年,整整堅持了十年。轉眼二十二年過去,這次來中國參加學員們的聚會和設計交流研討活動,看到學員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非常活躍,許多學員已經成為中國設計與設計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知名學者,發展得非常好,成就很大,使我感觸很深。我感覺到,研修班不僅促進了中國的設計與設計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中日兩國的設計交流,也促進了中國的設計創新,過去的那種模仿已經基本上不存在了。

        這次看了學員的設計作品展示,感覺到他們的設計水平的提高令人震驚,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我感覺日本現在的發展速度很慢,中國已經超越了日本,現在似乎應該是日本向中國學習的時候了。


         《設計》雜志社副主編李葉(左一)采訪谷田大輔(右一) 

        精品国产热久久久福利|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日韩精品欧美亚洲| 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外国成人免费视频| 桃花岛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中文字幕第一页先锋影音资源| 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www.亚洲精品|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337p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