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朝興先生現任宜家產品開發中心東亞區董事總經理,負責宜家產品開發中心東亞區的業務運營。他統籌并探索與中國合作伙伴的本土合作,發起并領導以中國市場為起點的產品開發項目(如宜家電競系列), 進而 持續 幫助 宜家產品開發中心東亞區 為宜家產品線 與 供應鏈 輸送 強大 的 核心競爭力。
自2008年加入宜家以來,董朝興先生已在宜家工作 13 年, 曾 先后在宜家供應鏈、產品 開 發、零售等業務部門擔任一系列重要職務 ,并因此 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杰出的領導力、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入了解 以及在產品 開 發領域的專業度 使他領導的多個項目獲得 了 卓越表現。他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宜家理念的認同,也促使他 致力 引領團隊 開 發 更多 產品 以幫助大眾 創 造 更加 美好的日常生活。
在物聯網家居智能化發展的大背景下,董朝興分析,業內的公司大多是從技術角度看待智能化,很少有從生活角度出發的。其實,技術到大眾接受是需要有一個適應階段的,而消費者買的是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技術。因此,宜家希望從生活角度出發做智能化,比如,我們開發的SYMFONISK 希姆弗斯智能音箱系列,通過智能化技術將光線與聲音做了很好的融合。我們的出發點是生活,而非技術。
《設計》:宜家深耕中國市場多年,基于您的職業生涯觀察,中國消費者的家居消費習慣和使用習慣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
董朝興:宜家在今年8月發布了面向中國市場的家居生活趨勢洞察報告《家 為我而生》,對中國消費者的家居消費和使用習慣進行了深入研究。具體來說,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四十年來,中國大眾的家發生了巨大的變遷,這不僅體現在今非昔比的居住條件上,更體現在人們對家所寄予的更高功能和情感需求上。比如,上世紀90年代,家的功能化成為趨勢。隨著城鎮化改革,商品房逐漸替代了筒子樓,我們的家開始有了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電冰箱、電腦和組合家具的出現,讓生活質量明顯提升;2000年,我們的家開始進一步走向融合化;2010年,家的潮流化漸成新趨勢。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中國消費者的家里出現了更多樣的風格——新中式、Ins風、MCM,乃至“去風格化”。我們的生活也正在變得更加智能化、圈層化,以及潮流化;到了2020年,后疫情時代,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并審視家的意義,將注意力聚焦于身心健康和與家人的聯結。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消費者對家的期待有三點最為突出,即:家有超能力,不僅能滿足日常需求,還要包羅萬象,無所不能;家是庇護所,不單是身體的居所,也是治愈心靈的綠洲;家在成長中,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持續“生長”和更新。圍繞這三個期待,也衍生出六個重要的居家生活趨勢:一屋無限空間、無死角收納、告別孤獨烹飪、平衡親密與獨處、變化不停歇、平等小世界。這六個趨勢,有的在消費者的當下生活中已經顯現,而有的將隨著消費者對獨立個體和個性的思考與探索更加普及。
報告中展現的中國家庭生活發展趨勢讓宜家堅信,美好的居家生活應該是觸手可及的,同時也應該因人而異。幫助消費者在有限的家庭空間里實現生活理想、承載他們千萬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是宜家的重要關注點。
《設計》:在蓬勃發展的中國家具市場中,宜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董朝興:于我們而言,我們的產品核心競爭力包含幾個方面。其一,從產品本身的開發角度來說,我們始終秉承“民主設計”這一開發理念,將美觀、實用、優質、可持續、低價這五大維度要素,融入進我們所做的一切設計中去,并確保我們開發的產品在這五大維度均得到滿足。“民主設計”理念是我們的立足之本,是我們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也在不斷激勵我們創造出更多真正的好產品。
其二,我們也十分注重為顧客提供具有總體性的產品解決方案,不止于產品開發本身,更會考慮如何從供應鏈的角度去切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我們不僅提供基于“民主設計”理念而開發出的好產品,更會從家居設計專業的角度出發,將產品放到總體產品解決方案中,為顧客帶來更多家居靈感和建議,幫助他們去發掘家居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其三,我們產品的開發形式也是一大核心競爭力。對于宜家來說,我們希望能夠不斷創新,并持續理解整個市場和顧客的消費習慣變化,這是產品開發設計的重要基礎。我們只有通過與消費者、合作伙伴的本土共創,才能夠避免閉門造車,而去更好地了解市場的真實需求和變化,進而共同打磨出具有針對性的產品解決方案。
宜家電競家居系列
《設計》:宜家選擇中國設計合作伙伴的先決條件有哪些?合作模式有幾種?
董朝興:我們的合作模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共創。我們選擇合作伙伴的前提是,擁有相似的價值觀。在擁有相似的價值觀的基礎上,我們以非常開放、透明的合作方式,去互相支持、傾聽、分享。我們既十分注重聆聽合作伙伴的聲音與意見,同時,也樂意為他們帶來我們對于家居產品的專業理解,進而實現共同成長。
未來,我們也希望繼續與更多合作伙伴一起交流靈感,合作共創,為大眾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推動大家對于美好家居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設計》:在物聯網智能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家具設計整體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董朝興:物聯網智能化的時代,為整個家居設計行業帶來了諸多機遇。首先,我們可以進行更海量的顧客調研、數據分析。相較于以往有限的顧客訪談方式,如今,我們能夠通過大數據的方式,更廣而多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更全面和及時地理解顧客對家居生活的需求,進而更好地運用到實際業務中去,為大眾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其次,剛才也提到過,宜家十分注重為顧客帶來總體性的產品解決方案,而如何通過智能化改善顧客體驗也是一個機遇。舉一個例子,宜家在五六年前已經開始運用AI技術,將家具通過虛擬形式進行展現,令顧客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宜家產品與自己的家是否匹配。現在的智能化技術發展更成熟了,我們的技術也得到了提升,為未來顧客體驗帶來更多機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產品開發也從傳統模式過渡到了數字開發的方式,宜家產品開發中心在這方面做過很多嘗試,力求能夠幫助宜家持續創新和發展。
同時,我們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如何從生活角度出發,讓智能化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業內的公司大多是從技術角度看待智能化,很少有從生活角度出發的。其實,技術到大眾接受是需要有一個適應階段的,而消費者買的是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技術。因此,宜家希望從生活角度出發做智能化,比如,我們開發的SYMFONISK 希姆弗斯智能音箱系列,通過智能化技術將光線與聲音做了很好的融合。我們的出發點是生活,而非技術。
《設計》:宜家電競系列等以中國市場為起點的產品開發項目的發起經過了怎樣的市場調研?類似的以中國市場為設計起點的產品線還有哪些?
董朝興:對于宜家電競家居系列而言,從2017年宣布進入電競市場,到2021年2月上市,我們經歷了比較曲折的開發過程。因為,我們需要真正理解電競玩家的需求與習慣,而宜家雖在家居行業是專家,但在電競行業卻是初出茅廬,所以,我們邀請了像ROG玩家國度、電競玩家、電競主播和熱愛電競的學生,讓這些行業內的專家實際參與到我們的產品開發過程中去,通過訪談、觀察他們的操作習慣、賽前準備和賽后休息等各個環節,幫助我們真正了解居家電競的需求,進而融入宜家對家居的理解,才最終開發出了完整的電競家居系列產品,這是我們比較自豪的地方。
我們以中國市場為設計起點的產品線有很多,比如,一些小巧聰明的解決方案。通過小件豐富現有家具線,給到顧客一個“秀外慧中”的解決方案;另一個是,面向中國市場的兒童學習系列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當中,該系列希望能夠更好地服務中國青少年和兒童,預計在明年夏天左右推出,同時,我們也看到這一系列在全球的潛力,因為對于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和兒童來說,學習是伴隨他們生活與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SYMFONISK 希姆弗斯智能音箱系列
《設計》:宜家的產品設計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有哪些考慮?
董朝興:其實,宜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在這里重點分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從材料角度來說,到2030年,我們希望宜家所生產的產品只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提供100%可循環產品。為全面了解全球回收材料的可用性,我們分析了97種材料,并在木材、塑料、紙張、金屬和紡織品領域確定了重點材料,優先在這些領域發揮最大的循環能力。
第二,從產品開發角度來說,多年前,我們就已經從可持續概念轉換成可循環概念,因為,可循環理念才能夠真正把整條供應鏈串聯起來。因此,在宜家,我們不僅僅是致力可持續,更致力可循環發展。我們所有上市的產品都要遵循“循環設計九原則”(設計產品預期壽命、定義情感連接、標準化、保養和維修、適應性和可升級性、拆卸和重新組裝、回收、使用回收和可再生材料、高效生產),每件產品的背后,我們都做了大量的可循環方面的工作,包括原材料、結構、顏色、外形等的選擇。
《設計》:據報道,宜家曾于2017年去“火星”找靈感,在中國是否做過這種體驗式的設計調研項目?取得了哪些收獲?
董朝興:宜家此前與NASA合作的項目,是以小空間生存為出發點的。在宇航飛船這樣的小空間里,如何用宜家產品去布置空間是十分有難度的,但也證明了宜家是有能力和優勢去挑戰類似比較具有難度的課題的。
在中國,宜家也一直在做這種體驗式調研。對于狹小空間生活、與孩子同住、生活存儲解決方案這些長期家居生活角度,我們都做了很多工作。在零售端,我們積極走進顧客家中,幫助他們利用宜家產品進行空間設計和改造,相信大家通過宜家各種官方渠道曾經看到過類似的案例。而在產品開發端,我們在開發每個系列的時候,也都是從這些角度去考慮問題的。舉幾個例子,電競家居系列便是我們從如何在顧客現有的家中去創造電競空間這一角度來考慮的,我們希望我們的設計既滿足電競本身的需求,同時又不破壞整個家庭原本的環境,因此,我們邀請了很多電競玩家進行體驗式共創;而兒童學習系列的開發,我們也做了類似事情??偨Y來說,跟顧客的互動,跟顧客的共創,進而去做這種體驗式調研,一直是我們扎實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