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訪|王卓然:要關注如何有效地建立起可持續的服務網絡

        0

        原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王卓然

        王卓然,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原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韓國國民大學設計學博士,清華大學藝術碩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士,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加拿大道森學院訪問學者,民革上海市委文化委員會委員,韓國國民大學TED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文旅部文化創業創意重點扶持人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上海工業設計協會青年設計師委員會副秘書長。

        2009—2021年連續應邀參加“曬上海”概念產品設計展,其間多件作品多次入選文博會、文交會,以及其他國際展覽活動,并被中國工業設計博物館永久收藏;2011年應邀參加第五屆“為坐而設計”國際著名設計師作品邀請展;2012年應邀參加“50把椅子國際著名設計師作品邀請展”上海展。從事高等教育教學及研究以來,多次發表學術論文、譯著,撰寫專業教材、書籍,主持和參與各類型研究課題,2020—2022年連續完成民革上海市委課題項目,項目重點圍繞城市可持續發展、公共設施及環境,以及社區適老化建設問題。

        《設計》: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學特點有哪些?在適老化設計方面是否有所側重?您個人專注于適老化設計中的哪個方向?

        王卓然:根據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將工業設計專業(工科招生)與產品設計專業(藝術類招生)分列的要求,我們由最初的工業設計專業變更為產品設計專業。上海師范大學產品設計專業建立已有20年,專業建設之初就確立了面向長三角地區制造型、設計型企業,為其長期輸送設計人員的目標,因此“務實”是專業發展之本,強調對專業基礎的學習和掌握,注重培養設計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立足上海城市特點,關注產業與社會的趨勢和動向,不斷有序地調整課程內容的側重方向,把握學科前沿,持續地開展專業教學活動。當前為適應環境的變化,我們在教學上著重立足于課程體系和內容的構建,強調“基礎+專業”的模式,本科教學四年中始終保持對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同時有序地增加專業領域課程內容,豐富學生的視野,為后續的學習或工作提供接口。在專業型研究生的教學方面也采取的是強化基礎能力(實踐與研究方面)并結合研究方向的思路,突出行業適應性,積極培養適應產業活動的相關高層次人員;同時兼顧人才持續發展需求,有效引導具有研究潛力和研究愛好的學生,向更高層次方向發展。

        關于“適老化設計”的教學問題,我可以就個人的教學側重進行介紹。本科階段的產品設計課程內容由多個階段課程組成,我所負責的產品設計課程(其中一段)內容是“出行設計”,我們關于交通工具設計的課程內容開展將近20年,從交通工具造型設計到面向不同人群的出行服務需求設計,2015年開始我們逐步趨向于對社會出行問題的設計,無障礙出行、老齡群體出行、“十五分鐘生活圈”出行、“慢行”出行概念等成為我們課程研究和設計的重點,因此我們的側重點是出行服務設計與適老化問題相結合(其他階段產品設計課程也有側重點的關于老齡問題的設計內容),同時兼顧對整體出行環境的精細化無障礙設計等內容。我們的研究室(以研究生教學研究為主)主要與適老化研究相關的方向是:城市出行與老齡化問題研究以及社區空間與適老化設計研究。

        我個人從2007年參與一些城市工業改造開始關注城市無障礙設計問題;2014年在加拿大進行訪學的期間,對北美地區重要城市進行考察,記錄與研究當地如何進行無障礙設計和適老化出行服務設計;后續在韓國首爾、日本東京等地區持續關注和研究當地如何開展城市無障礙服務設計等內容。近幾年,持續關注的適老化設計主要聚焦于上海城市發展面臨的老齡化問題,重點研究內容有:上海軌道交通系統無障礙精細化設計與適老化問題、上海社區空間可持續利用的設計與適老化社區建設問題等,2021年相關課題成果被民革上海市委采納,并提交上海市政協會議發言。同時在適老化設計方法和策略方面也在做相關的整理和研究。

        意大利那不勒斯地鐵站設計(采用明亮的黃色整體標記區域和位置,

        意大利那不勒斯地鐵站設計(采用明亮的黃色整體標記區域和位置,清晰醒目)


        東京澀谷公共衛生間設計(設施齊備,空間清晰明亮)

        東京澀谷公共衛生間設計(設施齊備,空間清晰明亮)

        《設計》:在談適老化設計的時候,“有溫度”一詞經常被提到,您會選哪個詞作為適老化設計的關鍵詞?

        王卓然:我個人對設計比較務實一些,可能是“有效”“落地”等具有實效性的詞語。適老化設計是建立在明確對象上的一種設計,設計工作指向老齡群體,為其提供與之相適應的服務、產品、系統、體驗,以及設施與空間環境等內容。 

        《設計》:適老化設計和無障礙設計、通用設計是怎樣的關系?

        王卓然:廣義的無障礙設計是從通用設計和包容性設計的角度,讓設計全面地考慮到廣大人群的需求,使每個人都能在所處的共享環境中感到舒適,便捷。因此,廣義的無障礙設計是面向所有人的設計,包容所有人的設計,讓所有人感到在生活環境中不會被刻意地照顧,從而實現平等的健康環境狀態和心理狀態。適老化設計可以說是具體面向一定人群(老齡化人群)的無障礙設計,重要的是對該群體的深入洞察和對其生理、心理、行為需求的考慮,并以此為設計的基本點,在生活環境系統中表達出來。適老化設計更具同理心,更為聚焦。

        東京澀谷公共衛生間設計

        東京澀谷公共衛生間設計(增強的整體燈光效果,使公廁像柔和明亮的燈籠一樣照亮公園一隅,十分引人注目)


        東京澀谷公共衛生間設計

        東京澀谷公共衛生間設計(設施功能完備,無障礙進出空間,環境舒適優雅)


        《設計》:在我國,養老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問題,涉及政策法規、經濟發展、社會結構、人口分布等諸多因素,設計師在這個系統中是怎樣的角色?適老化設計是否會涉及更多的設計倫理層面的考量?

        王卓然:設計師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創新性解決問題的關鍵。這就需要其既掌握已有的信息和情況,又要有建設性地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設計人員應當有表達的渠道,較為深刻的理解,以及具有遠見的意識。

        《設計》:在可見的未來,中國的老齡群體在生活中將面臨哪些實際問題?哪些需求是容易或經常被忽視的?

        王卓然:有幾點問題需要思考:

        第一,一方面中國面臨老齡化問題,另一方面面對的是新增人口減少的問題,人口數量結構的變化將對老齡群體的服務產生重大影響;第二,城鄉人口遷移所帶來的人口年齡結構不均衡,導致鄉村老齡群體生存問題嚴重;第三,地域經濟差異導致環境差異所帶來的老齡生活問題;第四,由技術的快速發展與人類生命進化問題所導致的老齡群體的適應性變化問題;第五,社會生活中老齡群體的自我意識問題,第六,老齡化社會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上述六點思考是宏觀層面的問題,也是具體面對的問題,其中結構性問題是較為根本的問題,也是容易忽視的問題,要從戰略上進行部署和計劃,其中第六點問題應該是伴隨經濟發展、城市發展等條件進行的一次新的基礎建設工作,從硬件上為老齡化社會的全面到來而進行的準備,同時應盡快地制定出相關國家標準,以確保成果有效。我們還應當注意系統性服務問題,如何有效地建立起可持續的服務網絡面向可見的未來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

        無障礙公交車輛的使用與服務

        無障礙公交車輛的使用與服務


        無障礙出租車的預約與服務

        無障礙出租車的預約與服務

        《設計》:進行適老化設計的設計師還需要掌握哪些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

        王卓然:設計師(工業設計師、環境設計師等)一直以來就是跨學科領域進行工作,面向適老化的設計工作,應當對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材料學、可持續發展領域等諸多學科及知識有所認識和掌握,因此,要成為一名設計師是要具備相當廣泛知識和認識水平的,這樣才能建立起知識結構關聯,并逐步形成重構知識體系的能力。

        《設計》:當70后開始成為老年群體的主體,會對適老化設計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王卓然:這是一個我們要不斷面對的問題,就是設計者要與時俱進,并更加具有前瞻性。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70后人群的生活態勢問題,這是需要進行洞察的,尤其對其所經歷的發展階段要進行關注,并對其在心理以及意識方面進行理解和把握。同時,這一群體也是建構對老齡化社會問題認知的群體,因此,新的議題和要求應當建立在不同視角之上。

        《設計》:近期的新聞報道稱,調查顯示99%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這種趨勢會給適老化設計帶來怎樣的啟示和影響?

        王卓然:我們從各種媒體渠道都可以看到一些關于居家養老的內容,對于適老化設計趨勢來說,首先我們有大量的居住空間、公共空間需要改造和設計,以應對更多的自主養老需求。適宜的居住空間以及便捷、友好的公共空間、環境可以起到對老齡群體生活的支撐。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如何提供公共養老服務的問題,這需要協同設計、系統設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適老化設計的理解,即如何構建友好型社區服務、有效建立公共養老與居家養老相協調服務、社會系統養老服務等。

        上海南京東路街道適老化智慧養老展示體驗中心

        上海南京東路街道適老化智慧養老展示體驗中心


        上海市江川路“勞模之家”適老化環境改造(入口通道)

        上海市江川路“勞模之家”適老化環境改造(入口通道)

        《設計》:從您的設計實踐經驗出發,在開展適老化設計之前,設計師應提前做好哪些工作?

        王卓然:設計師需要豐富的生活經驗、善于觀察和發現、有較強的洞察能力、能夠把握本質問題、有關愛之心……,最重要的是能夠有一個“老齡觀”,設身處地地站在該群體的角度看待問題,也可以說是一種同理心的設計思考,當然,這樣的能力并非通過設計訓練得到的,需要的是真實的體驗和豐富的情感。

        《設計》: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各種智能和技術高速發展的這些年,適老化設計經歷了哪些發展變化?這些聽起來跟老年人似乎不相干的科技力量在實踐中能為老年人帶來怎樣的便利?適老化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王卓然:我認為善用智能技術是需要注意的,比如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諸多設計,都是基于智能技術的,各種芯片技術、識別技術都應用于尋找和辨識;一些智能性的康復機器人裝置和設備有效地幫助了心腦血管病人進行恢復……技術如何善用于生活,是設計師面對的一大挑戰,我們是技術轉化為生活所用的節點。能夠看到很多設計者面對適老化改造和設計的時候所帶有的善念,只有具備這樣的“善念”,才是善用技術的起點,才能找到平衡科技與生活,適應老齡化需求的支點。生活無憂、自然和諧應當是我們需要的未來。

        上海市江川路“勞模之家”適老化環境改造(樓內通道)

        上海市江川路“勞模之家”適老化環境改造(樓內通道)


        上海市江川路“勞模之家”適老化環境改造(樓內通道)

        上海市江川路“勞模之家”適老化環境改造(樓內通道)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2020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麻豆精品| freexxxxhdchinese|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 99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 |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www|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free中国性xxxxhd|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国产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91麻豆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羞羞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色猫咪av在线网址|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 国产成人手机在线|